包含夢見一個人長了驢睪丸周公解夢的詞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幾天前,我們寫了篇《上世紀流行於農村的“走騸”,現已消失,牲口走著走著就被騸掉了》,引起很多人的關註,很多的網友也都留言給我們了。在這裏先說聲謝謝。

有一位長者告訴我們,六十年代的北方,騸匠騎自行車串村攬生意,自行車把上立一根鐵絲,鐵絲頂綁一把頭發一樣的鬃毛,黑色鬃毛表示一般水平,只能騸豬、羊等小家畜;紅色鬃毛表示中等水平,可以騸牛、驢等牲畜;白色鬃毛表示水平高,可以騸馬。

這是騸匠的層次,可以用鬃毛的顏色來代表。

也有網友告訴我們說:“我爺爺和我父親是大騸匠,可惜到了我沒有來得及傳承,父親病故了,失傳了……”又說,“走騸”是真實存在的,只是用牛驢騾馬等大牲口。但這些大牲口一般用的是火騸,牛羊比較好騸,驢騾馬要手藝高的人才能騸,學徒不到火候不讓騸。甚至介紹說,大騸匠祖師爺有法術,叫“靜”法,用來止血,“這也是真實存在的,我見過割麥子時有人把自己的腿割了大口子,用靜法真是給靜住了”,騸了的牲口性格溫順,而且肉質好,不腥騷,豬不劁叫走勁子,猶其母豬不劁肉就不能食用,會引發許多疾病發作,最常見的就是蕁麻疹、風濕、濕疹、水痘等。

至於騸匠為什麼供華佗,網友也給了我們答案:傳說,華佗被曹操關進死牢知道時日無多,便將自己寫的醫學精華都給了一名獄卒,但獄卒不知道這些東西有用就給燒了,他妻子發現時剩最後一頁了,寫的是劁豬騸牛,所以騸匠將華佗奉為祖師爺。這位網友還說,小時候在老家看過劁豬,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不打麻藥,還不感染。又說:“不負韶華,時代需要騸匠精神。”

我們沒有涉及到的捶騸網友們也涉及到了:小時候見過捶牛的,太生猛了。把牛放倒,捆上蹄子,用兩片木板把牛蛋子夾起,用繩子綁起來,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然後拿個木質的大榔頭,高高地舉起,砸下。那牛眼,登時瞪得像個鈴鐺……還說,動物越騸越精神,生活把人一點一點騸了,不痛不癢,騸到最後成了一個沒有靈魂的骨架。還有網友補充說,捶騸過後,牛不能睡,每天要讓它走半天,需要一個星期。

至於走騸,也有網友說自己小時候見過:一位給我們生產隊的大青騾子做走騸的匠人,那技術近乎神奇。因為那騾子烈性十足,好多騸匠來了都不敢下手,唯獨這位師傅將這騾子拴在村口大柳樹下,說話間就完成了手術,連好多人都沒回過神來,只見那大青騾子打了個寒噤,也沒來得及蹦跶幾下……那手藝恐怕現在也沒有傳承之人了吧。又說:騸騾子是真實存在的,騾子雖不能生育,但也分公母,公的叫“兒騾子”,不騸不聽話。

另有網友告訴我們,走騸這技術在內蒙古達茂旗申遺成功了。我們上網去查這方面的資料,雖沒查到,卻有意外的收獲。都說互聯網是萬能的,我們在那裏看到達茂旗有傳統的騸羔羊儀式,但在網上的介紹並不多。與這種儀式相比,在藏北草原還有 “騸羊節”,已經有延續千年的歷史了。

每年當大草原微微泛青的時候,藏北牧民都要選一個藏歷吉祥的日子,給當年出生的小羊羔行“凈身禮”,這就是“那達林(騸羊節)”。千百年來,藏北草原都保留著這個民間習俗。儀式前,先將兩塊黑色的羊毛墊子鋪在帳篷前的草地上,端起一盛滿白米的木碗,抓一把米,嘴裏念念有詞,讓白米從手指縫流下……然後在兩塊墊子中間的地方用種羊的角和牛糞生起一叢煙火,藏民認為,有這樣的煙氣熏著,可以避免羊羔的傷口發炎。一切準備停當後,有人就會將羊羔抱過來,放在羊毛墊上……每只羊羔“凈身”畢,騸匠都要為羊羔祈福。

這期間,女子是不能光臨現場的,但她們在帳篷裏也不閑著,忙著將風幹牛腿切成碎塊,和面,揪面疙瘩,做“土巴”湯犒勞她們的男人。最後,經歷一次“小手術”的小羊羔被放回到草原上,與羊圈外等待的母羊團聚。而後,騸羊師們被請進帳篷裏,喝著祈福小羊羔健康的“巴吐”(面疙瘩湯),“那達林”儀式到此結束。

我們不知道吃不吃“那達林”後小羊羔被騸下來的東西,但在內蒙古這卻是一道美食(如圖),“牧民們對這道菜贊美有加:最鮮最美,營養豐富,不可多得。如果誰家不做這工作,就意味著失去了這每年只有一次的美味機會。”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哪一行也都有精彩的人生,不論男女。在網友的這些述說裏,我們還看到,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還有一位“女騸匠”。她叫施光秀,我們是在通川區2019年勞模事跡材料裏看到她的:1999年在通川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參加工作,20年間跑遍了全區各地的田間地頭、豬圈牛欄、雞舍鴨棚,幹著“騸匠”的差事,很多人也因此給她送了一個“通川女騸匠”的名號。

“在農村,騸匠這個職業卻並不是什麼光鮮的職業,很多人甚至對它有著‘下九流’的偏見。記得小時候,只要哪家哪戶騸豬騸牛,女人們都是要避而遠之的,因為騸牲口就是割去睪丸或卵巢,這在封建的鄉下是很羞人的場面。

“1999年,當施光秀考上達川農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時,身為礦工的父親在全村都覺得揚眉吐氣。在他看來,女兒讀完中專,肯定就能吃國家糧,坐辦公室,工作肯定也是體體面面的。但當父親得知她畢業後的工作居然是騸豬騸牛,為動物接生醫病,氣得幾天都吃不下飯。在老家的十裏八村,還從來沒有聽說哪一個女人當騸匠,這簡直就是破天荒!”

向施光秀致敬:雖然家人不理解,但她覺得這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惡劣的工作環境、世俗的偏見冷諷,往往被人瞧不起,“苦累臟”是出了名的,防疫、治病、接生、配種一天下來滿身臭味,回家坐車或進店吃飯都被人嫌棄……但這一切並沒有讓她放棄,最終使自己成了養殖戶脫貧致富的“好幫手”:常頂著星星出門、深更半夜回家,白天黑夜連軸轉……人瘦了、黑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騸匠的工作在這裏成了養殖戶們的需要,而她也憑借著苦幹、實幹,受到一些稱贊和好評,獲得市農業局技能大比武一等獎、被評為農業部畜牧統計監測優秀統計員等。

謝謝施光秀,她讓我們看到了騸匠工作存在的必要性。

正當我們不知道怎麼為這段文字結尾的時候,忽然看到,有網友說自己見過捶騸,在看到那大榔頭舉起砸下的那一刻,他被看得“不由自主地褲襠一緊”……因為這個,長大了,他常想自己得好好工作,得好好為他人服務,不能搞貪汙和亂七八糟的事情……他想啊,他要是幹了這些事,被騸了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進而非常同情起那些被宮刑的太監們。他說,現在雖然沒有了宮刑這種懲罰,但他在動物的身上看到了它的可怕……人類社會其實也應該這樣,讓壞人少留種。

也許,我們整理這段文字從心底裏講,也有這麼個意思。據說,以前的農村,有騸匠來的時候,總會吆喝,圈裏的驢聽到他們的聲音,總會被嚇得四蹄發抖,站也站不住了。在民間,驢是被用來罵人的,言外之意已與騸匠供華佗的醫學沒有多少關系了,而這段文字也是網友與我們共同創作的。

參考資料:《中國風俗:藏北草原延續千年的“騸羊節”》《特寫:納木錯湖畔的“騸羊”儀式》《施光秀:一個“女騸匠”的無悔人生》等。圖片|草原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