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見到和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7月22日,雲南藏語系佛學院經師、僧人丹爭赤連接受采訪。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7月22日,雲南藏語系佛學院經師、僧人丹爭赤連接受采訪。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中新社迪慶8月5日電 題: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藏傳佛教僧人成長記

中新社記者 繆超 史廣林

今年暑假,雲南藏語系佛學院經師、僧人丹爭赤連沒有回家,亦未住學院宿舍,而是應香格裏拉的親戚之邀,幫忙照顧侄兒侄女,並輔導他們的自然科學、數學、語文等功課作業。

“我的自然科學、數學知識是在佛學院學的。”丹爭赤連說。他認為,現代科學知識有助於對佛法的學習和理解,因此更樂於拓展廣博的知識面。

7月22日,雲南藏語系佛學院經師、僧人丹爭赤連介紹在學院裏展示的學生作品。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1984年10月,丹爭赤連出生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洛玉村。這個小村莊處在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而成如同巨大皺褶的橫斷山脈的一道河谷之中,交通閉塞,村莊落後。他告訴記者,“小時候的村莊生活,雖然寧靜,但貧困艱苦。”

丹爭赤連5歲那年,跟隨父母渡過河谷、翻越山脊,到離洛玉村最近的一所藏傳佛教寺院朝拜。幼小的丹爭赤連看到僧人身上穿著紅黃相間的袍服,非常喜歡,回家後便哭鬧著要出家為僧。

父母順從了幼小的他,將他送到寺院,剃度出家。青年時期,因為在寺院學習修行成績突出,丹爭赤連報考了雲南藏語系佛學院並被錄取,“以前的學佛基本都在寺廟裏進行,現在國家開設了佛學院,我們能接受更系統、更科學的學習,知識面也更廣闊”。

7月22日,雲南藏語系佛學院經師、僧人丹爭赤連在辦公室裏和同事聊天。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進入雲南藏語系佛學院後,丹爭赤連刻苦學習,最終收到了位於北京的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錄取通知書。在北京學習期間,他到過上海、河南、河北、天津、浙江多地參觀學習。“這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國的地大物博與現代文明的快速發展。”

2018年,丹爭赤連取得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的拓然巴學位後,選擇回到家鄉迪慶,回到雲南藏語系佛學院,成為一名經師,專門培養藏傳佛教人才。

當他再次踏入洛玉村,發現這裏已經發生巨變。“脫貧攻堅中,柏油馬路通到家門口,家家戶戶住上了新房,戶均一輛小汽車……”更令他高興的是,村裏的孩子們都去上學了。

在雲南藏語系佛學院講經,他亦發現,“來學院學習的大部分是偏遠地區的僧人,但他們的家庭生活條件比我那時好太多了,他們學習的課程也更為豐富。”

成為經師後,丹爭赤連依舊堅持學習。今年,他一邊講經授課,一邊學習藏醫。

在封建農奴制度下,傳承數千年的藏醫藥學只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幾乎瀕臨絕境。上世紀80年代以來,曾經神秘的藏醫藥學逐漸從封閉走向課堂,進入繁榮興盛的新時期。2021年,雲南藏語系佛學院開設了第一屆藏醫班。

丹爭赤連20歲時,他的父母因為疾病先後去世。這成為他心中的一大遺憾。他一直在想,如果自己掌握醫術,或許結局會完全不同。而在藏醫班,學員畢業後,都會回到基層鄉村,為當地民眾的健康與民生貢獻一份力量。

丹爭赤連說:“我的願望是學生們將佛法的道理融入現代社會、服務社會,我們國家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雲南藏語系佛學院所培養的學生,對於宗教、科學與文化的理解,也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更新,一如丹爭赤連自己的人生,在學習中,不斷達到新的高度。(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