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雙包胎女嚶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111年前的1910年,在那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背景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創院、開診。111年來,一代一代的中山一院人憑借胸中的醫學素養治病救人、扶危濟困,“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成了他們的使命擔當。

111年篳路藍縷,這家當初在長堤的小醫療機構,已然成長為海內外知名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入選首批委省共建綜合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首批輔導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單位、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牽頭單位之一)、全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單位,形成多院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11月11日上午,中山一院舉行慶祝建院111周年大會,以“三醫”(醫病、醫身、醫心)立院的中山一院,未來將成為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和疑難重癥診治中心,醫學先進科技創新中心,醫學拔尖人才培養中心……並將通過優質醫療服務紮根中國,輻射亞太,影響全球。“宏圖已展,征程已啟,誓言已立。我們雖已走過萬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征途漫漫,惟有奮鬥。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要懷著無比堅定的信心,向著光明前景毅然挺進。”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表示道。

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表示,未來的中山一院要輻射亞太,影響全球。

中山一院111周年慶典大會,由醫院黨委書記駱騰主持。

立院為公:辦中國人的“公醫院”

廣東公醫學堂附設公醫院,創辦之初就打上了深深的公益烙印,這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為公眾服務的一家醫院。公醫者,“公眾醫學”之謂也。仁心仁術是為公,家國情懷亦為公,百十年以降,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精神在這裏得到傳承與弘揚。

在中山二路中山大學醫學部紅樓門前,一副“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對聯所體現的內涵,是一代代中山醫人踐行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精神的真實寫照。

1909年,中國正在清末的風雨中飄搖,為傳播西醫、治病救人,廣州鄉紳鐘宰荃、梁恪宸、潘佩如等四十余人每人捐百金,創辦了中國人自己的“公醫學堂”。次年,中山一院的前身——廣東公醫學堂附設公醫院奠基於長堤,聘請美國醫生達·保羅為首任院長。

1924 年,孫中山先生創辦國立廣東大學,隨後廣東公醫醫科大學(中山醫學院前身之一)及附屬醫院(中山一院前身)並入廣東大學,1926 年,國立廣東大學改稱“國立中山大學”,醫院自此成為中山大學的附屬醫院。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廣東新公醫院就以技術精良蜚聲國內,成為華南一流的西式醫院,醫院還專門設立贈醫所為窮苦百姓看病,不收診金。

1938年日軍南侵、廣州失守,在日寇戰火炙烤下,醫院師生輾轉雲南澄江、韶關樂昌和仁化等地辦學行醫,七年間顛沛流離、弦歌不輟,1945年日本投降後方得重返廣州。

1957 年,衛生部根據國務院批復通知,將廣州醫學院更名為“中山醫學院”。廣東公醫學堂附設公醫院1910年創立後經歷了13次更名,2001年更名為現在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隨著名稱變更,醫院規模也不斷擴大。

醫病醫心:這裏創造眾多中國醫療紀錄

著名醫學教育家柯麟說,“一個好醫生,既要有好的技術,也要有好的思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山醫人秉承孫中山先生“敢為人先”精神,敢闖敢試,中山一院填補了150多項省級以上技術空白,其中不乏亞洲、國際首創的技術。

1936年,謝誌光教授首創髖關節特殊投照位置,被稱之為“謝氏位”;鐘世藩教授創辦中國最早兒科病毒實驗室;

1962年,世界首次研究出同源無機骨和人造骨應用於臨床;

1965年,國內首例斷腳再植成功;

1972年,國內首例腎移植成功;

1973年,世界第一臺體外反搏裝置研制成功;

1987年,世界首例100%燒傷面積病人搶救成功;

1996年,亞洲首例肝腎聯合移植成功;

2000年,國內第三代試管嬰兒誕生;

2001年,國內首例連頭嬰分離手術成功;

2012年,國內首個新型周圍神經修復材料“神橋”上市;

2017年,全球首創“無缺血”肝移植技術成功應用於臨床;

2018年,世界規模最大的腹膜透析衛星中心“廣州模式”;

2018年,全球首創“無缺血”腎移植技術成功;

2019年,全球第二例、全國首例通過體外循環、體外肝切除、自體肝移植、腎靜脈切斷重建、下腔靜脈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治療下腔靜脈平滑肌肉瘤病例;

2020年,全球年齡最小賁門失弛緩癥POEM 術實施;

2021年,世界首例“無缺血”心臟移植手術成功實施

……

1964年黃承達、鄺公道、黎秉衡成功為廣州黃埔港務局船隊工人梁錦開施行世界首例“斷腿再植”手術,歷時8小時。

1972年,梅驊教授成功施行國內首例腎移植,該患者來自香港,當時病人已7天無尿,他的母親和哥哥都願意捐腎,但之前沒人做過親屬腎移植手術。梅驊說:“供腎是我取的,衝洗幹凈後再做血管吻合,技術上我們都可以實現。成功接上後5分鐘,病人順利排尿。”梅驊教授因此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改革開放以來,中山一院人在學習、追趕世界先進醫療技術的道路上不斷發力。

20世紀90年代以前,燒傷面積如果達到90%以上的患者基本被認為無法救活1987年,一名燒傷面積達100%合並嚴重吸入性損傷的病人被利天增教授團隊成功搶救並生存至今。

1996年以來,國內第二、三代試管嬰兒先後在中山一院誕生。2000年,莊廣倫教授團隊培育出國內首個“第三代試管嬰兒”,醫院迄今培育了三千多個“高科技定制寶寶”幫助無數個家庭圓了生育夢想。

2000年,惠東連頭雙胞胎女嬰誕生,腦外科、顯微整形外科、血管外科等19個學科101名醫護人員的手術團隊,經過52個小時緊張奮戰,成功分離兩嬰,這是國內首例、世界罕見的連頭嬰分離術。

2002年,器官移植成功挑戰74、75歲高齡患者肝臟移植手術,2017年,何曉順教授團隊全球首創“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獲成功,讓器官移植跨入“熱”移植時代,大大提升了移植療效。

2012年以來,中山一院首創全球腹膜透析衛星中心“廣州模式”,腹膜透析隨訪患者超過1000人,成為國際最大的腹膜透析中心之一。醫院通過創建衛星中心,將腹透技術推廣至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2500多家縣級醫院。

救國救世:國家有召喚,中山醫必有應

“懸壺濟世良醫意,救國憂民誌士心”,是一代代中山醫人的前進方向,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國家有召喚,中山醫必有應。

抗美援朝期間,時任院長柯麟捐出8個月全薪,中山醫先後選派3批醫療隊參加醫療工作,鄺公道、蔡紀轅、古樞興、羅伯誠、吳梅珍、余群雁、劉鳳影等多名醫務人員北上抗戰,保家衛國。

中山醫素來鐵肩擔家國道義,在大災大難中不畏艱難、衝鋒在前,在國家需要之時不顧自身安危,以醫者之名,為生民拼命,贏病疫之戰。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山一院醫療隊員徒步趕赴映秀鎮,是最早挺進映秀鎮的醫療隊之一。

2003年非典肆虐,中山一院醫務人員“絕不漏掉一個非典病人,也絕不讓一個醫護人員倒下”,五個月裏接診、收治非典患者(含疑似病例)164人,500多人參與“專醫專護”非典患者工作,實現了醫務人員零感染。

庚子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擊荊楚大地,國家有召喚,中山醫必有應,190多名精兵強將馳援中國8個省(自治區、特別行政區),遠渡重洋赴塞爾維亞進行抗疫鬥爭。131名醫療隊員先後奔赴湖北武漢參加抗疫,為武漢保衛戰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

肖海鵬院長表示,“凡為醫者,俠之大者”。

在中山一院被譽為“重癥八仙”之一的管向東10次出征,輾轉國內8個省份,抗疫以來幾乎都奔波在指導抗疫的路上。2021年,管向東同誌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作為醫療行業代表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慶祝大會。

中國專家(熊艷、成守珍、唐可京、劉大鉞、郭禹標)在塞國走訪了22個城市、84個醫療機構,行程超2萬公裏,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128場,被授予塞爾維亞保衛國家最高榮譽勛章,書寫了新時代中塞鐵桿情誼佳話。

成守珍主任護理師榮獲第48 屆南丁格爾獎章。2021年9月2日,國家副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王岐山為中國獲獎者頒獎。

新時代,新征程,中山一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努力構建多院區協同發展新格局,在醫療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繼續發揮引領、走在前列,為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不懈奮鬥。

“無敵中山醫,我們一定贏”,中山一院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