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吃人血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飄許久沒被熱搜這樣戳過淚腺——

在袁隆平與吳孟超兩位先生逝世的余哀裏,有網友整理出許多生活中的動人細節。

引得全網感慨,中國人確有一份滲入骨髓的浪漫。

這浪漫,是在袁爺爺逝世的湘雅醫院門口。

獻上的三捧還沾著泥沙的稻苗。

也是清明時節——

在趙世炎、陳延年等烈士墓前盛開的燦爛花朵。

這條熱搜,也讓許多網友開始重新咀嚼,《覺醒年代》裏辜鴻銘先生的一段話——

溫良的中國人,生活在一種心靈的生活裏。

在當下,一部完結數月的影視作品,還能引起觀眾心靈的震顫,實在少見。

這部劇,是飄欠了你們老久的債。

但眼下,在人們都在為宏偉的理想和精神感慨之時。

卻是再合適不過的回顧契機。

《覺醒年代》中的陳延年烈士

在飄看來。

《覺醒年代》以正劇的身份成為今年數一數二的佳作。

在於其對最難把握的歷史人物的巧妙處理——

拍出了角色的血肉和靈魂。

從這些角色身上,我們能深刻地感受到——

一種永遠鮮活的理想主義。

在對歷史人物的處理上,《覺醒》很難得的一點是。

把他們放回了常人的位置。

偉人既以“偉”字當頭,我們看到的往往先是功勛,而非人性。

這在許多正劇中,正是棘手的問題——

如何呈現,才能讓觀眾對這些已經符號化的人物,產生更發自內心的共鳴?

《覺醒》的選擇,是將鏡頭越過鉛字墨跡,直接聚焦在百年前的市井煙火裏。

將風流人物還原為活生生的人,去勾勒他們人性中的可愛。

親人狂魔:陳獨秀

學貫古今的民國巨佬辜鴻銘,是堅定的保皇派,也是個脾性乖戾的怪老頭。

而,除了“人肉圖書館”級別的學識,他最擅長的還有懟人——

嘴毒起來,常常一兩句話就能把人噎死。

當時的進步分子要被他遇著,總免不了一頓“收拾。

演講時跩英語的胡適,被他嘲笑口音不地道,是下等人的口音。

對付陳獨秀,他甚至都沒怎麼說話——

每說一句話,就馬上漱口。

意思很清楚:和他對話,都是臟了自己的嘴。

懟得無聲無息,卻招招見血。

借李大釗的話。

這辜鴻銘先生,是位“怎麼邪乎怎麼作的主兒”。

但,就是這麼個古板老頭,也有讓彈幕直呼可愛的一面——

他是時任北大校長蔡元培的終極迷弟。

知我者蔡公也啊

在教學改革中,北大解聘了不務正業的英籍教授克德萊。

卻被英國當作借口,聯合多方勢力對北大施壓。

實則,是借機打壓中國。

陳獨秀、胡適、李大釗三人組成了教授團,準備與英方談判。

但獨缺了一人——

在國外聲名顯赫,同時又極了解洋人心理的辜鴻銘。

這次請將出山,並不輕松。

光是請辜鴻銘吃頓飯,三人就碰了一鼻子灰。

陳獨秀於是挑明,這頓飯是蔡元培請的。

誰想,辜鴻銘立刻變臉,說蔡先生的面子得給。

遂慷慨赴宴。

到了飯局上,嘗到甜頭的陳獨秀,又計上心來。

於是添油加醋說,克德萊就是想陷害蔡元培。

果然,辜老瞬間炸毛——

公然竟敢害我蔡公

我辜鴻銘一定跟他血戰到底

這事兒,也就這麼成了……

但最艱難的遊說,這才開始——

教授團的首席談判官,是最為辜鴻銘所不齒的胡適。

要讓他給胡適打下手,恐怕比登天還難。

但,無招勝有招。

蔡公這個工具人,用再多次,也好使——

蔡先生是這麼安排的呀

那我辜鴻銘就舍了這張老臉

給你這個白話娃娃當一回軍師吧

哈哈哈哈,這傲嬌小老頭,可把飄樂壞了。

從前在書裏讀到辜鴻銘這名字,是狂,是怪,是語言天才和國學大師。

但《覺醒》中的辜鴻銘,雖依舊恃才傲物,卻有著令人倍感親近的破綻——

正因有了破綻,所以不再是供人仰視的文化符號。

才能躍出紙面變回鮮靈的活人。

這也是《覺醒》中的人物之所以可愛的根本原因。

我們更熟悉的另一位大師,同樣沾了“破綻”的福——

憑一份另類辭職“信”火成表情包的魯迅。

迅哥兒除了是文學大家,是我們上學時的噩夢(全文背誦)。

其實也有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軼事。

比如,他大概是民國的首席吃貨。

他曾在日記記錄過,一回朋友送了一包能治口舌生瘡的糖給他。

因為太好吃,還沒說明清楚,就已經被魯迅吃下大半。

後來魯迅決心要把糖留起來,等生病再用。

然而,當日夜裏嘴饞起來,索性連夜暴風吸入。

來源| 魯迅《馬上日記》

這貪吃勁兒,也是沒誰了。

而,魯迅的這一人設,在《覺醒》中被呈現地淋漓盡致。

《新青年》雜誌社內,討論新刊主題時。

他在吃。

鏡頭帶不到他,只有一個虛影時。

他吃得滿面堆笑。

簡單參與完討論,手裏的食物也吃完了。

他端過來一碟零嘴回到案前。

繼續吃。

後來有一回,陳獨秀入獄後被救出。

摯友們特意舉辦了接風宴。

席上,大家輪流為陳獨秀獻詞賦詩,一群人都開始嘆息抹淚。

魯迅一瞧,不對啊,這樣哭下去啥時候能吃上飯?

忙問——

這什麼時候開席啊

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小院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不是)。

別說,這迅哥兒雖然平日裏總呆在一旁獨自悶頭猛吃。

關鍵時刻,卻是絕對的氣氛擔當。

提筆如利刃出鞘的他,實際上和辜鴻銘一樣深諳損人之道。

推崇古文的文人林紓,曾寫過一篇文章暗罵新文化運動。

魯迅的回應,極其精彩。

先是,一臉不屑地說他氣急敗壞的樣子可憐。

再是,說他一個“清朝”人,非要來管“民國”的事。

是“跨國執法”,鹹吃蘿蔔淡操心。

最後還笑他阻擋歷史車輪,仔細被車輪碾了腿。

從講道理,到甩金句,再到各種用臉罵人的小表情。

迅哥兒這場戲,可謂展現了吵架的最高標準。

同時,也可愛得讓飄直拍手。

《覺醒》中含納了數十位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

但之於我們,他們除了是“名人”,往往就只剩“人名”——

課本中的一方黑白照片和寥寥百字的生平功績,已經圈定了多數人對他們的印象。

而他們在當年掀起的思想和運動浪潮蕩漾至今,也難被今人理解共情。

《覺醒》的獨到之處,正在於考慮到了這一點。

它賦予他們鮮活的情感、性情與缺陷,讓他們都成為可觸碰的普通人。

肉體活了,那些精神便顯覺生動,更有感染人的力量。

說到底。

以人性觸碰人性,才是打動人心的關鍵。

萬種人性組成了時代,引出的是“覺醒”母題。

但,驚天動地的覺醒,劇中的呈現同樣不拘一格。

《覺醒》塑造偉大的人物。

不單還原他們在尋常生活中的人性。

更重在,描繪他們在時代巨變中的柔情。

覺醒之前的混沌,有多令人窒息?

從魯迅先生出場的畫面,就能窺出仿若無垠的黑暗——

一個青年,押解街口,手起刀落,人頭落地。

一群百姓,手捧瓷碗,推推嚷嚷,遞上銀錢。

這是魯迅名篇《藥》中記述的,舊社會人們買人血饅頭治病的可怖場面。

蘸血要趁熱!

來源| 魯迅《藥》

人群之外,過路人也隨口議論幾句。

聽了卻更叫人心寒——

這刀法遠不如大清啊

這刀啊

也不如戊戌年間的刀快了

暗指戊戌變法中六位改革誌士遭清廷殺害

堅如鐵壁的冷漠和愚昧,是“覺醒”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性。

但,講大蛻變,大事件,大人物。

《覺醒》舉重若輕。

仍是魯迅先生。

在新文化運動中,他是一呼百應的先鋒。

但《覺醒》不直述他的功績,而是重在拍出他難得的“悲憫”之心。

劇中曾出現過魯迅的表弟阮久蓀。

他因進京看到遍地饑民死屍,受到刺激後發瘋,堅信有人要陷害自己。

圖源|《魯迅日記》

但,加害他的哪裏是有形的殺手?

分明是吃人的時代。

見至親落得如此境地,魯迅的反應是憤怒。

拍案而起,火焰燃上心頭,原本溫厚的目光頓時如刀般銳利。

猶如金剛怒目。

他決心記錄這份瘋狂,更要為其聲討。

提起筆,竟有關公抽刀的氣勢。

但,在這篇名為《狂人日記》的巨作寫就之際。

在這枚炸彈即將拋入一潭死水的黑暗時代之時。

卻有一粒豆大的淚珠,沿著他的鼻梁,緩緩滾落。

這,便是飄所說的悲憫。

魯迅的形象,在這一刻被賦予了魂魄。

這一滴帶著哀痛的淚。

滴落在紙面上,也有千斤重。

同樣感性的,還有五四運動中的李大釗。

愛國抗議行動進入白熱化階段,李大釗廢寢忘食,也被困於北大。

他的妻子趙紉蘭懷著身孕,來到校園探望。

一見面,李大釗一句嗔怪的“姐”,趙紉蘭一句溫柔的“憨坨”。

便已有無限的深情。

其實,趙紉蘭不識字,也並不完全理解李大釗的事業。

但因為樸素的善,與深邃的愛,她始終支持著他,成為他背後最牢靠的後盾。

而作為教師、文人的李大釗,盡一身於革命。

從未能空閑下來,教自己的愛妻認一字半句。

這,也成為李大釗一生的憾事。

雨亭裏,這對夫妻握著手。

鄭重許下諾言——

等有朝一日

學校可以擺上一張安靜課桌的時候

可以傳出郎朗的讀書聲的時候

我就帶著你

一筆一畫地教你寫字

我等著你親手寫一封信給我

而後,默契地相互背過身。

在大雨中各自淌下熱淚。

在那個轟轟烈烈的五月裏,這段小插曲,顯得格外柔軟。

卻無比生動地刻畫了李大釗先生的形象,讓他有了更豐滿的血肉——

最後灑下的熱淚,是愧疚。

國事,家事,他自知兩難全。

甚至,也預想到了,自己很可能無法完成這個小小的約定。

他卻不得不繼續心懷愧疚,繼續向前奔赴。

這般溫情的片段,《覺醒》中還有不少。

它講時代的巨浪,但也講匯成巨浪的一條條涓涓細流。

那閃現而過的情感,或含蓄,或熱烈,卻都一樣真摯。

看似是小情緒,卻烘托出角色的大慈悲。

拍正劇,其實一直存在一個矛盾——

歷史偉人的“大”,與影視體裁的“小”。

那些理想和鬥爭太過宏大,難以在一方屏幕裏被裝下。

而《覺醒》的做法,是以微見著,用感性去反襯偉岸。

卻更加戳中人心。

壯烈背後的慈悲,同樣永恒且蕩氣回腸。

一處細節——

《覺醒》從頭至尾,曾無數次聚焦在泥濘、骯臟的道路上。

暗暗指向的,除了覺醒之路的艱辛。

更有在泥濘中走出康莊大道的理想和浪漫。

如果說,對偉人之人性、柔情的描繪,是《覺醒》不落俗套的原因。

那麼,將全劇主題升華,勾連出我們最深刻共鳴的。

便是對人物身上這種理想主義的呈現。

淺薄的角色講衝突,及格的角色講邏輯,優秀的角色講靈魂。

而《覺醒》所刻畫的精神世界。

恰能讓我們在猝不及防時,被理想的溫度點燃。

尤其,是在當時的少年人身上——

五四運動中被捕的那三十二名學生。

因愛國而鋃鐺入獄,為獨立而遭受戕害。

他們卻在牢裏,喊出了驚天動地的宣言——

不獨立,毋寧死

待到得救時。

他們甚至想到,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喚醒人民。

一份何等純潔的血性。

若在這些被歷史所銘記的身影裏,提煉出一個最核心的特質。

或許就在於這些人物始終浪漫的目光——

這種目光能夠穿透黑暗,抓住哪怕最微弱的光芒。

-那外面什麼也看不見

-看得見

更令人感慨的是。

在那個時代,覺醒和理想,往往也帶著一份沈甸甸的重量——

最先覺醒的人們,許多都最先走向了犧牲。

劇集接近結尾時,陳獨秀送兩個兒子陳延年、陳喬年去法國留學。

父子三人在大街上緊緊相擁,不舍之情溢於言表。

望著兩位至親遠去的背影。

這位叱咤風雲了一生的風流人物。

也終露出了一位尋常的父親,臉上該有的悵然若失。

只可惜,那本應奔向未來的步履,逐漸疊化為帶著鐐銬、淌過血水的一雙赤足。

意氣風發的少年,也變為了數年之後走向刑場的階下囚。

寥寥幾個鏡頭,勾勒出這二位少年日後的命運——

為這份覺醒,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那沾滿泥垢血汙的稚嫩面龐上浮現的笑容,讓飄忍不住鼻酸。

這笑容,代表的是李大釗先生在《青春》中道出的品格——

吾願吾親愛之青年

生於青春死於青春

生於少年死於少年也

這笑容,也是對他們不曾見過的未來,最由衷的祝願和希冀。

對於為當代流行文化所麻醉、馴化的我們。

這般的精神力量,已經被塵封太久太久。

在現今,一部能夠講明白故事的影視作品,都屬於稀缺貨。

而能夠兼顧人物之血肉與靈魂的《覺醒》。

的確配得上盛贊——

無它。

只因其喚醒的,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一股浪漫與激情。

《覺醒》所呈現的理想主義,是一種超脫於私利與名望的,面向天下的責任感。

恰如魯迅先生所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敢於做夢,始終相信夢想的,才是真正覺醒的人。

而這種精神,至今鮮活,仍在延續。

昨日,袁隆平先生與吳孟超先生兩位國士一同離開了我們。

在感傷與懷念之際,飄也想到。

他們留給我們的,除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還有一份與先驅們一脈相承的,天真而偉大的理想。

袁爺爺,夢想在稻下乘涼,讓全世界都能收獲豐饒的糧食。

吳爺爺,想摘掉中國“肝癌大國”的帽子,讓百姓都能健康生活。

他們都是憑一片為天下人的赤誠和責任。

灌溉出新世界,實現了異想天開的夢想。

一個劇外彩蛋——

在陳延年陳喬年兄弟的故鄉安徽,有一條紀念二位先烈的道路“延喬路”。

而這條路的盡頭,通往的是“繁華大道”。

如今的繁花似錦,皆在先人的奮鬥上生長。

一代代追夢人逝去,但那個美夢卻愈發清晰。

如今,它又傳承到我們手上。

《覺醒年代》的續集,便是我們眼下和平美滿的生活。

國士無雙的精神,是提醒我們勿忘開天辟地的過去時代。

更不忘奔赴向更加自尊自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