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古墓財寶的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青州出現的盜墓與反盜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國盜墓史上,青州是一個不能不說的地方。

青州,古今盜墓都很厲害,盜墓和反盜墓一直在鬥智鬥勇,互相較勁。

有必要先說說青州的歷史。

現代青州

青州,現為山東省一個縣級市,濰坊代管。

但在古代,青州可不簡單,乃古“九州”之一。從《尚書·禹貢》所記來看,早期青州與冀州、兗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平起平坐,如今山東的濟南、青島、東營、濰坊、煙臺、威海、淄博等大部分地區,都屬於青州。

青州曾是姜子牙的封地,國名“齊”。姜子牙是姜姓呂氏,名尚,民間多稱他為“姜太公”,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說的就是他。

齊國傍海依山,海洋資源豐富,國富民強,姜子牙的第十二代孫齊桓公入列“春秋五霸”。

但姜子牙的齊國在傳至齊康公時,被國相田和取代,田和自立為國君,此即“田姓代齊”一說。

田和的齊國史家稱為“田齊”,於是,先秦山東境內的齊國有“姜齊”和“田齊”之分——對這一點,不少人都沒弄清楚。

齊國都城臨淄街道

田和即“齊太公”,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冊命他為齊侯,正式轉正。田齊延續了姜齊的輝煌,在田姓國君的治理下,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田齊從公元前386年立國,到公元前221年為秦所滅,存續166年,歷齊太公、齊廢公、齊桓公、齊威王、齊宣王、齊湣王、齊襄王、齊王建8位齊王。

包括齊王在內的齊國貴族死後,大都葬在今青州與臨淄交界處。

這一帶過去有牛山(首首崗)、驢山(莬頭山)、鼎足山等地名。現在尚存有四王冢、二王冢、齊太公墓,有巨大的封土堆,均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的墓地附近已發現了車馬坑,還有相當數量的陪葬墓。

此外,青州還有南辛古墓等多個古墓遺址,都是東周時期古墓。

四王冢,位於臨淄城東南,牛山之東,又稱“四豪冢”,訛傳“四女墳”。

四王冢

墓地上有4座圓錐形大墓,東西順次排列,高大壯觀。據說墓主分別是田齊國君威王、宣王、湣王和襄王,故名“四王冢”。

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曾到過這裏,留下《齊四王冢》一文,文中還提到了二王冢。

二王冢

二王冢,位於臨淄城東南、齊陵鎮鄭家溝村西南的鼎足山,又稱“齊王冢”,訛傳“二女墳”。據說墓主是姜齊國君桓公和景公。唐《元和郡縣誌》記載,魏武帝曹操當年曾來到這裏,還在齊桓公冢的東側立祠祭祀之。

程家溝古墓

齊太公冢,又稱“程家溝古墓”,位於邵莊鎮程家溝村,據傳墓主是田齊開國之君田和。

因為青州、臨淄一帶有大量古墓,這裏便成了盜墓者養成的沃土。過去常說“山東自古出響馬”,其實下面還有一句“青州從來不缺賊”,這裏的“賊”就是盜墓者。

至今這一帶的盜墓都很活躍,有一年抓獲了五批前來盜程家溝古墓的盜墓者。他們甚至“走出青州盜全國”,成為中國盜墓江湖上的“山東勢力”。

現代考古勘查發現,青州、臨淄一帶的古墓基本全被古今盜墓者光顧過,有的還不只被盜一次兩次。

以鼎足山上齊桓公墓為例,早在西晉末年的亂世時,就被盜過。

齊桓公墓

據唐人李泰《括地誌》所記,盜墓發生在西晉永嘉末年。

盜墓者把齊桓公的墓挖開後,發現墓裏有水銀池,有毒氣,人不能進去。盜墓者也不著急,敞開洞口,讓毒氣散了幾天。為了確保安全,從家裏牽來一條狗,放進盜洞內。見狗沒事,人才進去,盜出了大量包括金蠶、玉器等在內的大量財寶,《括地誌》用的形容詞是“不可勝數”。

考古中發現的墓門

盜墓者進入墓內後,還看到橫七豎八的死人骸骨,都是給齊桓公殉葬的,這裏人都應被活著堵封在裏面的,不排除有造墓工匠被滅口的可能。

從《括地誌》所記可以知道,齊桓公下葬時,便考慮了反盜墓因素,水銀劇毒,置水銀池可產生墓毒,分明是想毒死擅入的盜墓者。

哪想到盜墓者賊精,有對付的辦法,一條狗就能解決問題。

順便說一下,齊桓公貴為“春秋五霸”之首,但人生結局是大悲劇。

在他生病時,五個兒子便拉幫結派,為奪取王位互相打了起來,史稱“五子亂齊”。姜齊從此衰落了下去,後被田齊取代並不意外。

因為內亂,齊桓公死後無人問事,沒能及時收殮入棺,屍體放在床上長達67天,生的蛆都爬出了門外。收殮後又沒有及時下葬,8個月後才出殯。此時,距其死亡已10個多月。

因為地面上盜墓者多,古代山東境內的貴族特別考慮死後墓葬被盜的問題,只要有條件,下葬時必采取反盜墓手段。

如“挖坑”,就是其中一招。

使用時,下置深坑,坑上平鋪安有轉軸的活動木板(翻板),人冒然踏入其上,木板便會失去平衡,瞬間從中裂開,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便已掉入深坑中,而活動木板則快速恢復平衡,裂縫閉合——如果上面沒有同夥相助,別想爬出來。

為了不讓盜墓者活著出來,則會在坑裏積水,水下再置釘板,釘板上豎插長長的尖錐刀頭,人落下後便會被戳穿身體,活動不了,即便不被戳死,也被水淹嗆死。

“挖坑”,其實是陷阱之變種,一般設在盜墓者必經的墓道中間,或是墓的封門後面。其充分利用了杠桿原理,成功的關鍵是活動木板的設置,具體做法見下面的示範圖。

這種反盜墓手段,曾在古墓中發現。

清末民初,當地農民在青州雲臺山上翻地時,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農民好奇,順著墓道往裏走,被一深水坑攔住去路,怕了。

他喊人前來,一起把坑中的水弄幹,本想水下會有什麼寶物,哪想下面是釘板,還有兩具屍骨,旁邊還有斧子什麼的。

這屍骨便應該是盜墓者的,他中了“挖坑連殺”機關。

考古中發現的古墓室

這種反盜墓手段,可重復使用,只要活動木板不腐朽,就會有效力。

“挖坑”很絕很恐怖,確實狠毒,難道就沒有破解的辦法?

當然有的,盜墓者的智商都不低的,破之只需要一張牛皮,一把梯子——身裹牛皮衣可防尖錐,放入蜈蚣梯可出深坑。

難點是,得提前知道前面有“挖坑”機關。所以,盜墓者幹活時都是萬分小心,不會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