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鷹潭解夢生辰八字人生預測的信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四川省巴中市梓潼廟傅氏源流巴州梓橦廟傅氏字派

舊二十字派序

子邦天維廷,國朝正大明

克紹允恭德,先緒啟學文

新編二十字派序

世澤顯榮茂,碩彥超群英

繼承光輝遠,萬年知根生

(新編二十字派序為明熙公撰擬)

(上述資料摘自:四川.巴中.梓橦廟《傅氏宗譜》

首修梓橦廟傅氏宗譜序

中華民族素有修譜之傳統,古往今來,為有識之士所倚重。宗譜猶國之有史,縣之有誌,故與國史、方誌一起構成中國歷史文化大廈的三大支柱。

族之有譜,所以敘支派,記源流,使一脈相承者,尊卑長幼秩然有序,而不致於混淆也。宗譜乃一族之全史,不僅錄有本族起源、演變、遷徙、繁衍的歷史,而且記錄祖輩感人至深的創業歷程。是稗益當今,惠蔭後代的傳家之寶。今則備書其生某年,娶某氏,故某時,葬某所,欲其次第相徵也。某親也,某疏也,某尊也,某卑也,欲其稱謂勿紊也。

望某山則曰某祖之壟在焉,欲其祭掃勿闕也。至某所則曰,某族之居在焉,欲其休戚相共也。雖吾宗之繁,賴祖宗休靈,繩繩相繼,則後之人庶幾孝悌慈愛之心油然而生。

水有源,木有本,人有祖。考我傅氏自商朝商武丁夢求聖賢,終在傅巖【今山西平陸縣】從事版築叫“說”的奴隸中找到夢中所述之人。武丁便任用他為相,果然天下大治。因“說”來自【傅巖】,於是便賜他以【傅】為姓,稱【傅說】。傅說公乃傅氏鼻祖也,至今已三千多年。

公後裔在春秋、漢、晉時居北地靈州,西晉傅玄子傅鹹,官司隸校尉。傅鹹的後裔一支自北地徒居清河郡【今屬河北清河】。南宋末,清河傅氏中的一支徒居福建上杭蛟萍鄉,不久成為當地旺族。明代,傅氏遍布江南各省。江西絕大部分傅氏宗親均來自清河,故吾族源自清河郡。

碑文載:子昇公於康熙甲子【公元一六八四】年由江西省撫州府【今撫州市】金溪縣獨自一人來巴州白崖河【後稱傅家河】插占為業並在此建居,遂為我族之開基祖也。

祖輩們在這片熱土上精耕細作、艱苦創業,生兒育女枝葉茂盛,逐漸發展壯大。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長河中,忠臣義士、學者仕人、孝子賢孫遍布歷代,遂成為本地一支旺族。

吾族人思想進步、憂國憂民、與時俱進,前輩中的許多有識之士為挽救國家、民族存亡拋家棄子,積極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為中華民族的解放運動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傑出貢獻,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在偉大的社會歷史變革中,在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中成為中流砥柱。為此,成就了大批傑出人物,他們的政績、業績為傅氏爭光添彩,為後裔建基立業。

青出於藍勝於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更是人才輩出,許多有誌青年積極上進、勤奮好學,功成名就,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政界有縣處、科級領導幹部,教育界有中、小學校長、教師,科技界有工程師,司法界有警官、律師,醫界有主治醫師、鄉衛生院長,商界有民營企業家、經理、主管,民間有出色的木匠、石匠、種田養殖能手。有此成就者,乃祖宗功德、族人勤奮努力所致。

蓋因歷史原因,吾族三百余年未修譜,昔年代遠往,且無文字記錄,惜諸多祖輩和過往者及家室資料無從考證。在搜集的零碎信息中篩選可用資料編撰。譜中上溯八代各房世系傳承排序的依據源自子昇公碑文記載和各房所報排列編輯。第九代諸公既無文字記載後人也不知曉,排序考證無據,故直呼其名,甚為不恭確屬無奈。十世以後凡

有生辰者均按歐式譜法排序。

編修過程中承蒙眾宗親鼎力支持,爰舉近代男婦生娶歿葬錄於草譜者,細加查檢,惟恐或有遺漏錯亂而訪諸父老、兄長,歷經七年四次易稿,以求序次相對詳明。為適應新時代精神文明,審時度勢,現行男女平等、計劃生育等政策法律,以新思想、新道德、新觀念為宗旨,拋棄封建宗法制,其立場觀點、體例內容,既遵從舊式又有所創新的原則編撰。

因能力所限、資料不全,譜中難免錯誤甚多,由此望宗親繼續提供準確資料供後續者錯者糾、殘者補、缺者增。雖不盡善盡美,亦可使後之續修者勿致考證無據焉。

上以光祖宗之德,下以貽子孫之謀。願我族人發揚祖宗美德,無負今日之時代,團結互助,同心同德,明禮守信,奮發圖強,為事業出成果,為國家做貢獻。後之閱示譜者,尋枝以究本,窮流溯源,而知世系,紀昭穆,辨長幼,明親疏,別不幾了然在目乎。茲編次付梓,俟後賢起膺斯任者,慎當以奉先思孝之心,上原祖宗之心,下開來裔之心,庶無負斯譜也雲爾,是為序。

公元二00八年戊子仲秋月上浣 榖旦

第十一代嫡孫 傅克春 敬撰

梓橦廟傅氏源流考略

明末清初四川因饑荒、戰亂、瘟疫致屍骨遍野,人口急劇減少,大部分地區人口基本絕跡,巴州【今巴中】亦如此。

清朝初年清政府實行大移民政策,從南方諸省移民。故形成歷史上有名的湖廣填四川。現今四川、重慶居住的絕大多數人均來自那個時代。

碑文載:始遷祖子昇公於康熙甲子【公元一六八四】年只身從江西省撫州府金溪縣來到巴州。先期居住在中興鄉黑嶺椏一文姓家中。後搬到白崖河插占,娶張姓女子為妻,成家立業,男耕女織。生育二男二女,長子正邦、次子安邦、大女婿張勇、二女婿李珍。

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積聚了一些錢糧,由當地政府官員征銀承糧劃出地界。地界:東至大河,南至老鷹嘴大梁直下,西至後崖還過,北至大溝直下一帶土地的使用權。其後裔們在這一帶土地上勞作生息繁衍。因這一帶田地山林歸屬於傅姓使用,故後來人們將白崖河稱為【傅家河】沿用至今。

在第一、二、三世祖時期,主要以種植業為主,條件極為艱苦,居住的是窩棚(由木料搭建上蓋茅草或麥草的房屋)。二世祖安邦娶龐氏生育五子,依次是天榮、天茂、天斌、天文、天俊,天俊年少即殤。

天榮、天茂、天斌、天文,四兄弟成家立業後,逐將傅家河的所轄地界分給兄弟四人各自經營。

地界大致情況是長子天榮靠大溝一帶,二子天茂靠大墚坡一帶,

三子天斌靠三河面一帶,四子天文靠老鷹嘴一帶,自此形成後來的傅家河傅姓四房。

從第四世維字輩開始吾族逐漸興旺發達,人口達六十余人,積聚銀兩修房造屋改變居住環境。到廷、國、朝字輩時是傅家河傅氏發展的旺盛時期,初略計算此時人口僅男性已超過百人。尤其是國、朝這兩代是我傅氏最鼎盛的時期,這期間大興土木建造房屋,為前輩和本人修造陵寢,向周圍和外地購田置地範圍不繼擴大。如可以考證和現存氣勢宏大的三合院、四合院,上下大院子及宏偉高大的石碑等建築;地域擴大到道子坪、李家河及河對面的羅家壩等地,較之當年無論人口或地域都在發展壯大。初略統計僅正字派這一代人口已達一百二十三人,無不說明那時的經濟實力何等雄厚。這些偉大成就為後輩人創造了優美的生活環境和條件,也是後輩所崇敬的。

第八代【正】字輩開始逐漸衰敗。最典型的是在正字輩這一代一百二十三人中竟然有五十六人無從考證。經考證:主要是因患傷寒(又名窩兒寒),缺醫沒藥相互傳染致大批人員死亡;部分族人因前輩人有些積蓄,故不思進取、無所作為、貪圖享受,染上一些惡習。上述原因造成部分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第十代以後的各輩又是我傅氏發展的高峰期,能與時倶進,思想進步,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為民族解放運動作出了傑出貢獻,成就了大批傑出人物,為傅氏爭光添彩,為後裔建基立業。更有許多有誌青年勤奮好學,功成名就,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一代勝過一代。

吾族發展經歷,經考證主要從事以下產業:

一、歷代主要從事種植水稻、小麥等農作物和養豬養牛。

二、一九五0年前主要經濟來源:年輕力壯的做生意跑買賣,開碾房。將種植的稻谷加工成大米背到清江等地出賣。在清江等地再購買棉花或紗線回來由婦女紡紗織布。織成布背到陜西的漢中等地出賣,變成銀兩或買本地稀缺暢銷的商品鹽、茶、手工藝品等背回來販賣。先輩們到漢中做生意的行經路線:從傅家河出發經中興場——關渡溪——馬家坪——草石壩——涪陽壩——新場壩——青域口——板橋口——平溪壩——樓子廟——朝水壩——米家壩——壩溪——陳家壩——碑壩——天池寺——木家壩——南鄭縣——漢中。路程約三百裏,單程需三天,快者兩天半。到南部縣販鹽的行經路線:傅家河——恩陽——儀隴——南部。

三、做手藝:打草鞋賣是六十年代以前傅家河遠近聞名的支柱產業;木匠、石匠歷代均有。

四、當佃田戶:有住所但沒田地的人租賃有田人的土地種植,按約定交銀或糧食,剩余歸己。

五、幫工:無田無地無住所的人長期幫助有田地的人家耕種,吃住都在這家,基本沒有什麼報酬。

六、一九五0年新中國成立後實行土改分田到戶,私有化生產;一九五七年以後國家實行集體化生產;一九七六年以後國家實行土地承包到戶;一九七九年實行改革開放,工業化進程不繼加快,農村大量勞動力湧向沿海開放地區。許多青年男女離開家鄉外出務工,在外

地發展,憑借勤奮努力,聰明才智,不斷創造財富,有積蓄後辦企業,在街上、縣城或處地購買房產,將妻兒老小帶出去享受城市人的生活等。不斷改變著歷代沿襲種地為生的狀況,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尋根問祖概況、存疑待考

尋根問祖是歷代人孜孜追求的目標,據說明熙公、克俊公曾到湖北麻城尋根無果。【上傅家河大院子旁】國重公碑文載【始祖子昇公於清康熙甲子年從江西撫州府金溪縣上墩堡來到此地】,這是在傅家河的所有故老碑文中唯一記載得比較祥細的地名。人們傳說及大吝公【字界人】碑文載始祖來自江西龍虎山(壩),其《龍虎山》在江西鷹潭市南、金溪縣北邊。上述足可證明子昇公是金溪縣一帶的人。二00四年十一月和二00六年元月兩次專程到江西撫州市金溪縣尋訪。其金溪境內周邊沒有上墩堡及相似發音的地名,十七支傅姓,查了大部分族譜後只是在滸灣鎮【上下傅村】族譜中有一不是【名子升】而是【字子升】的人,生卒時間和子昇公碑文中所載的時間有出入。滸灣鎮《上下傅村》族譜摘錄如下:

耀六公諱第生於萬歷癸巳九月十一日娶大橋許氏生於萬歷丁未年六月壽八十五葬包山下 子二 科九二 第一

第一公諱孟孫字子升生於崇正己卯年十一月初十客重慶卒於康熙丙戌十月三十日葬彼地,娶漢中聶氏生於順治丙戌五月廿六日卒於康熙丁醜年九月十九日葬包山 子一 派鐸四十公 諱五桂生於康熙己巳五月初六,客四川重慶,卒於康熙己醜冬月 葬彼地

傅家河子昇公碑文摘錄如下:

------公自康熙甲子流落巴蜀乃南昌巨族人也金玉行四少補弟子員賦質端方留心墳典皆有誌而未逮撫二男二女義方是訓卓有名家風範生順治乙未相三月二十三日辰時卒康熙丁亥六月二十六日吉時

彼地族譜載:字子升生崇正己卯(一六三五年)十一月初十,卒於康熙丙戌(一七0六)年十月三十日,已婚有一子在四川重慶去世年僅八歲。此地碑文載:子昇公生順治乙未(一六五五)年相三月二十三日辰時卒康熙丁亥(一七0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吉時。

存疑:

(一)如果子昇公是金溪人為何當地總譜和分譜中無【子】字派;

( 二)他獨自一人從江西來到巴州就是成年人,對本支系字派應該知道,其後代為何不沿用他出生地字派,古時沿用字派是很嚴格的;

(三)咨詢傅氏宗譜研究會的人他們很少發現字派放在名後,為何第二代字派用在名後,第三代及以後字派又用在姓後面;

( 四)遷徙到外地的人通常會對前輩人的情況尤其是原居地風土人情事故和本人身世向後人傳述,但前輩人並沒有給我們留下這方面的信息。冥冥中感到子昇公生前有許多鮮為人知的事。上述僅供參考。子昇公的身世需要做大量的調研和佐證,只能留待後人去考證。

四川巴中梓橦廟傅氏始祖子昇公碑文

稽公瘞玉之期己二百余年矣其孫枝有勃勃興起之機豈無故哉乎昔年湮代遠佳城不免蝕剝耳光緒中重修請序於余問諸父老僉曰公自康熙甲子流落巴蜀乃南昌巨族也金玉行四少補弟子員賦質端方留心墳典有誌而未逮撫二男二女義方是訓卓有名家風範生順治乙未相三月二十三日辰時卒康熙丁亥六月二十六日吉時

清諡儒雅直方傅公諱子昇老大人之墓誌

張氏

坐亥向己鳩工勒石革故鼎新因書以誌不朽雲

增生 羅新祧譔書

派系子邦天維廷國朝正大明無紹允恭德先緒啟學文

京元帝臣武相才霖材元建極界東至大河南至老鷹嘴大梁直下西至後崖還過北至大溝直下征銀承糧乙鬥六升

門婿 張勇 行一 李珍 行二

孝男 正邦 施氏 安邦 龐氏 奉祀

龍飛大清光緒二十三年丁酉歲嘉平月中澣日榖旦

匠師傅正冠

對聯:馨聞百代呼鼻祖

聰聽萬年佑耳孫

橫額:不誌其初

-----------------------------------------------------------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梓橦廟鄉傅家河(古稱白崖河)

始祖:傅子昇(出生地:江西南昌撫州府金溪縣上登堡,康熙甲子流落巴蜀插棧為業。)我支族現有3000多人,分布於梓橦廟、中興、柳崗、白廟、關渡、花溪、清江、南陽、諾水河等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