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夢見兩棺材一黑一白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1

前任故宮院長單霽翔,上任之初任命了一批特殊的手下。

貓保安。

他們白天分布在故宮各個角落,好吃懶做,等人投餵。

一到晚上,精神抖擻,四面巡視。

將古老的故宮,瞬變危機四伏的鬥獸場。

禦貓們還有旁人艷羨的故宮編制。

每只貓都擁有獨立的名字。

專人餵食,定期洗澡,做絕育,打疫苗。

2009年起,不少部門專門成立了愛貓基金,將每筆開銷都記在了小賬本上。

隨著院長單霽翔的走紅,這群禦貓也沾光成了“網紅”。

“每天都有人寄貓糧,從東北到南方。”

“有的包指定延禧宮的貓收,有的指定慈寧宮收。”

禦貓們從此更是吃喝不愁,只用專心工作。

第一只網紅貓,單霽翔起名平安。

故宮有9371間屋子,1807556件文物。

木制的古建築群,極易受到老鼠的破壞。

而在181只禦貓的守衛下,鼠患降為零。

所以,平安故宮,貓保安們功不可沒。

禦貓們仿有靈性。

在飛檐翹角間穿梭,從不殃禍文物。

在固定地點如廁,絕不影響清潔。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不少禦貓出鏡,一炮而紅。

網上甚至流傳出一份故宮擼貓打卡路線。

人類擼貓,並非現在興起。

2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是鐵證如山的愛貓族。

我們印象中,陸遊詩總是帶有悲愴、沈郁的底色。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這些人人耳熟能詳的愛國名句,勾勒出詩人顛沛、憤懣的一生。

而另一面愛貓的陸遊,則頗有意趣。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冬夜裹著柔軟毛氈,烤火取暖。

大詩人和家貓窩在一處,閉門不出。

“慚愧家貧資俸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境遇不好時,率先想到不是自己的饑寒。

而是愧對於貓。

沒有毛氈取暖,沒有小魚餵養,做我的貓讓你受苦了。

為了表示對貓的喜愛,陸遊連寫三首《贈貓》。

言辭間都是對家貓滿溢的誇贊。

據考證,在陸遊傳世的9000余首詩中,共有12首專門寫貓。

從貓的習性到與貓相處的瑣事,事無巨細。

愛貓族,無疑。

3

而故宮養貓,也是自古有之。

古時,將野貓稱作“貍”,家貓因捕鼠為用,稱作“貍奴”。

而皇帝的貓,雖為宮中捕鼠,卻要高人一等。

故宮的木制建築,自古有之。

這種結構極易泛濫鼠患,禦膳房尤為重災區。

為了保證清潔,故宮便馴養了一批貓。

天黑時,將貓們放出,任由走動,清理老鼠。

由此故宮貓的地位一躍而升。

為首的貓賜號“管事”。

每日給它們供養魚肉,生活比平民百姓都要優越。

再後來,這群毛孩子又用賣萌俘虜了人心。

皇帝的妃子們會專門挑選愛貓,領回各宮做寵物。

明後期,嘉靖皇帝修仙煉丹之余,也養貓。

他有只獅貓,頗通人性,因而深得聖心。

這只獅貓去世時,嘉靖痛心疾首。

為它賜名“虬龍”。

又用純金打造了一頂棺木,厚葬萬壽山。

墳冢上,嘉靖親自題下“虬龍冢”三個大字。

旁邊栽種了一棵柏樹,命名“虬龍柏”。

這棵柏樹歷經百年,至今屹立於北京景山公園,守護著虬龍冢。

自古伴君如伴虎,一將功成萬骨枯。

多少人為了一朝功名,拋頭顱灑熱血。

而小小貓兒,甚至連話都不會說。

只用做自己,該吃吃,該喝喝,偶爾賣個萌,就得到了帝王家的垂憐厚愛。

4

到了近代,文學家、漫畫家的筆下,更是少不了貓的身影。

豐子愷寫過一篇文章叫《白象》。

這只叫白象的貓,是只異色瞳長毛貓,在老先生眼裏美得無暇。

“收電燈費的人看見了它,幾乎忘記拿鈔票;查戶口的警察看見了它,也暫時不查了。”

白象去世後,豐子愷很長一段時間不忍養貓。

15年後,邂逅阿咪。

應出版社提議,將四篇寫貓的文章,及42幅以貓為主題的漫畫,集結出版。

就叫《阿咪》。

阿咪在家很調皮,時常在廚房闖禍,惹得家裏保姆怒罵。

乖順時,保姆又會邊做事邊與之講話。

自從有了阿咪後,來訪的客人都不再正襟危坐。

任何嚴肅的氣氛下,阿咪悄悄溜出來,只用一根貓爪撓撓主人衣襟。

會談的主題,便會立即轉移到阿咪身上。

一次,有貴客來訪,迎接時,豐子愷都不免禮數周全。

這時阿咪不知從哪跑出來,輕輕嗅了一下客人。

一貫的大方從容,仿佛在嘲弄人類世界的規矩。

在漫畫裏,他畫過一幅《摧殘文化》。

一黑一白兩只貓,打翻了墨汁,抓破了紙稿。

黑貓的眼神淩厲,見之難忘。

豐子愷個性寬厚,哪怕起初不是真的愛貓,但讀者讀了《阿咪》,都愛往家裏送養。

他便照單全收。

讀書時,貓兒爬到他頭上玩耍,他也毫不介意。

作畫時,貓兒在案頭趴著,他更有靈感。

這位老頑童,給貓的評價是:

貓的確能化岑寂為熱鬧,變枯燥為生趣,轉懊惱為歡笑;能助人親善,教人團結。即使不捕老鼠,也有功於人生。

5

另外兩位嗜貓如命的學者。

夏衍和季羨林。

夏衍家鄉有養貓習氣,他也自幼愛貓。

在故鄉拍的照片裏,幾乎張張都抱著貓。

後來,在外養貓,甘願為貓改變飲食。

他可無肉吃,但貓必須有魚。

有時兩人一盤魚,他一邊吃,一邊餵。

分不清人和貓,到底誰吃得多。

有時候貓霸占了他的沙發軟座,他便繞道到椅子落座。

絕不攪擾貓兒的美夢。

寫下《當你老了》的詩人葉芝,也幹過這種愚事。

彼時他在愛爾蘭首都的阿貝劇院工作,外套就放在椅子上。

出來時,看到劇院裏的貓伏在衣服的一角呼呼大睡。

葉芝卻沒有趕下貓咪,而是悄悄剪下了那塊布料,輕輕拿走外套。

簡直是人與貓版“斷袖之好”。

說回季羨林老先生。

用現在的話說,季老是十足的貓奴。

他的貓十分調皮,衛生習慣也沒調教好。

季老寫作時,貓咪突然跳過來,撒了一泡尿,揚長而去。

家人都看不慣,季老卻好脾氣地拎著稿紙抖貓尿。

“我心裏真急,但是,我謹遵我的一條戒律:決不打小貓一掌,在任何情況之下,也不打它。”

睡覺時,貓也愛貼著他。

有時候半夜醒來,兩只腿酸痛難忍,他也不敢動分毫。

“也許正夢著捉住了一只耗子。只要我的腿一動,它這耗子就吃不成了,豈非大煞風景嗎?”

咪咪生病時,季羨林急得方寸大亂。

直接從無神論者,變回了迷信不已的貓奴。

“我不信任何宗教,也不皈依任何神靈。但是,此時我卻有點兒想迷信一下。”

貓咪確實在老年時,給了季老無可替代的慰藉。

家中最多時養過8只貓。

這位老先生把貓看作家人。

他在文章裏寫道:

“雖然這個世界上,只剩下我一個孤家寡人。但是你又怎麼能說我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呢?”

6

當年,清華園裏不少人家養貓。

替貓打架的主子,僅大才子錢鐘書一人。

錢鍾書楊絳一家曾與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做鄰居。

兩家都養了貓,碰面就愛打架。

錢家的貓體型瘦小,打架一直處於下風。

錢鐘書不忍看著家貓總被欺負,於是總要摻合一腳。

時值隆冬,深更半夜。

一聽見院裏貓叫,錢鐘書立馬手執竹竿,披衣出門。

他要為家貓反擊。

楊絳怕傷了和氣,勸他:“打狗要看主人面,打貓要看主婦面了。”

錢鍾書依舊我行我素。

“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嘛。”

楊絳也拿他沒辦法。

貓能讓文弱才子露出好鬥的一面,也能讓好鬥的人展露溫柔。

大作家海明威以粗獷、暴力示人。

卻在Key West島上,與貓書盡溫情。

當地有個傳說,出海帶上六只腳趾的貓,會一帆風順。

有個船長便送了他一只,海明威給愛貓取名“雪球”。

此後十年裏,雪球開枝散葉,加之不斷地收養。

海明威家中一共有23只貓。

1953年,一只叫Willie的貓出了車禍,腿骨折斷,傷口撕裂大半個身體。

海明威鐵漢柔情,讓它吃了最後一餐。

用一顆子彈結束了Willie的生命。

以當時的傷情,很難醫治好Willie。

活著的每一分鐘,這只小貓都在飽受疼痛的煎熬。

海明威只好用這種方式了卻貓生。

直到槍響後,他還祈禱:希望Willie不再痛苦。

如果現在去探訪海明威故居,還能在島上偶遇許多六指貓。

它們多半是雪球的後代。

當貓與人共情時,是最和諧的一幅畫卷。

馴養、俘虜、利用,都不及共情,體現人性之可貴。

7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年輕時撿到一只貓。

和彼時貧窮潦倒的他,相依為命。

這貓平時上躥下跳,好不任性。

一旦村上春樹帶它去拜訪別家,乞討食物時,乖巧異常。

因貓的可愛靈性,主人往往會拿出更豐盛的食物招待他們。

有一回,一人一貓狼吞虎咽中,一塊魚肉從碗裏掉出。

他身出筷子,貓身出爪子,同時抵達。

出於對貓的寵愛,便各占一半,分食了魚肉。

後來,村上春樹回顧,認為貓對他寫作的影響,占了一半的作用。

“對生存來說,那是一段艱苦的日子,但至今仍時時回想起那時由人和貓拼命釀造出的獨特溫情。”

老舍也曾收養過一只奶貓,初來乍到,又醜又虛弱。

家貧無魚。

餵了幾天玉米和大米後,小醜貓奇跡般地活了過來。

一日清晨,老舍起床。

看到這只貓將一只老鼠按在腳下。

等在門口,向他邀功。

仿佛擔心老舍沒東西吃似的,特意等他來看。

這只小生命出於本能的愛意,給了老舍一股暖意。

自然要將它寫進散文裏:

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地給自己解悶兒。

這可都憑它的高興。

它要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一聲也不出。

8

有句話說得好,不管你貧窮還是富貴,貓都看不起你。

對門有只貓,每天懶洋洋地癱在玻璃門裏曬太陽。

門外人來人往,腳步匆匆。

偶爾有人蹲下,隔著玻璃欲戲弄它一番。

而這只貓不但屁股沒挪窩,連眼皮都懶得擡起看一眼。

兀自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波瀾不驚。

這不就是我們人類所追求的最好狀態嗎。

活出自我。

而左不過現實,多數人每天仍舊疲於奔命。

被生活這只鞭子,抽打得無法停下旋轉。

紀錄片《伊斯坦布爾的貓》談到,我們為什麼喜歡貓:

她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絕不妥協,她熱愛自由。

她身體內藏著一個好鬥的靈魂。

她擁有人類應該要有的品格。

看似是人類馴養貓,其實貓也在治愈人類。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顧軍

來源:藝非凡、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伊斯坦布爾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