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去墳地找人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編者按】

天空的上面還是天空,路的前方還是路,跟著澎湃新聞在16萬公裏的高速公路上看遼闊中國。以高速為徑,走訪山川,眺望湖海,雲遊城鎮鄉間,澎湃新聞“沿著高速看中國” 歷時近3月的全媒體報道已經啟程。

4月7日,澎湃新聞沿著京滬高速來到了江蘇淮安市的周恩來紀念館,這裏收藏著周恩來南開學校讀書時寫的作文、長征途中用過的公文包和望遠鏡、生前穿過的衣物等,以豐富而詳實的資料、圖片和實物來展示周恩來總理的光輝一生。

周恩來紀念館正門,碑刻文字由鄧小平書寫。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開放的時候,常常有愛花的人來看花。在花下樹前,大家一邊賞花,一邊緬懷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們中間。”這是33年前鄧穎超在中南海西花廳前追憶先夫時寫下的句子。

位於湖心島上的周恩來紀念館。

四月初,距離北京八百公裏外的江蘇省淮安市桃花垠人流如織。從全國各地趕來的人們不約而同地走到成排的海棠樹下,眺望坐落在湖心島上的周恩來紀念館,緬懷這位早已故去的共和國開國總理。

少有人知的是,自12歲北上求學之後,此後的66年人生裏,周恩來再也沒有回過淮安。“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著親恩未報。”是他畢生的遺憾。動蕩時,他心系家鄉人民安危,擔心牽連無辜,更怕影響組織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他又恐“衣錦還鄉”影響不好,親筆寫下“十條家規”,告誡親屬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講出與周恩來的關系。

周恩來紀念館瞻仰大廳外觀。

淮安周恩來紀念館自1992年1月落成對外開放以來,已經累計接待中外瞻仰者4000余萬人次,是當地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周恩來紀念館80後講解員賈茹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淮安人心中,這裏更像是一座精神家園,徜徉歷史的長河中,回望一代偉人的革命足跡,更能收獲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動力。

為中華之崛起

從事講解工作已有十年,閉上眼睛,賈茹都能清晰地說出展館內每一張圖片的位置和內容。可每到周恩來誕辰之日或清明等重要時節,她還是禁不住在講解時落下眼淚。

學生時代,賈茹主修經濟,如果不是父親的堅持,她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成為一名周恩來紀念館講解員。初來乍到時,領導塞給她厚厚一沓資料,要求是“一個月內,必須倒背如流。”

誌願者幫助老年遊客登記入園信息。

作為土生土長的淮安姑娘,賈茹對周恩來的生平故事本不陌生。可當她真正捧起資料開始學習才發現,要在短時間裏向遊客概述周恩來偉大的一生,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出生於當時的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淮安區)。6歲時,周恩來隨同父母和養母及兩個弟弟,合家六口遷居清江浦,先是寄居在外祖父家,後搬入離外祖父家不遠的一處宅院定居、讀書。在那裏,周恩來度過了五年的童年時光,接受早期的啟蒙教育,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禮教的熏陶。

少而立誌,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目前周恩來最為大眾熟知的故事。而在此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轉折卻常被忽略:北上求學。

1910年,12歲的周恩來離開江蘇淮安,隨伯父周貽賡來到沈陽。當時,東北是帝國主義在華爭奪的重點,白山黑水間,生死存亡時,他開始了求索。1912年10月,他在《東關模範學校第二周年紀念日感言》中寫道:“吾全校之諸同學乎。吾人何人,非即負將來國家責任之國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國民之學校耶?”

也是在沈陽,周恩來接觸到一批進步的教師,開始閱讀進步書報,深受革命思想影響,最終說出了那句廣為流傳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直到1913年,他考入天津南開中學,才離開了沈陽。周恩來後來回憶時曾說過:“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這是我生活和思想轉變的關鍵。”

4月4日從各地前來參觀的家長和孩子。

平日裏,周恩來紀念館的參觀者中不乏淮安本地或從外地組團前往的中小學生。賈茹告訴澎湃新聞,她最喜歡向孩子們講述的正是周恩來在東北求學立誌的少年時光,希望他們了解周恩來投身民族解放與振興偉大事業的歷程,同時也給幼小的心靈播下愛國的種子。

為給到訪者呈現更好地觀展體驗,賈茹利用空余時間用心琢磨,她在筆記本上將展館內每一幅照片和畫作背後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密密麻麻地記錄下來,再重新加工,進行“二次創作”。有時,一些年長的參觀者甚至會一邊聽講解,一邊和賈茹探討,這給她帶來莫大的靈感。“講解不是生硬的背誦史料,每一次來參觀的人不同,都會給我新的啟發。”她說道。

孩子們在紙上書寫對周恩來總理的思念。

家風永流傳

除了少年立誌的篇章外,讓賈茹講解時最動情的莫過於周恩來被疾病纏繞的晚年時光。

1972年5月,周恩來被確診患膀胱癌,逐漸發展至每天便血,但仍繼續超負荷工作。從確診到住院的兩年時間內,除其中13天外,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

直到鄧小平復出並參加聯合國會議歸國後,周恩來才於1974年6月住進醫院。即便是在住院期間,他仍堅持工作,共會見外賓65批,在醫院召開會議20次,出院開會20次,找人談工作200次以上,甚至帶著重病飛到長沙商討解決四屆人大“組閣”的關鍵問題。

如今,在周恩來紀念館瞻仰大廳一樓,高掛著用樹幹雕刻的“公仆”二字。

上世紀六十年代,周恩來曾在《反對官僚主義》一文中寫道,國家的幹部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如果圖享受,怕艱苦,甚至走後門,特殊化,那是會引起群眾公憤的。

周恩來紀念館內高掛著樹幹雕刻的“公仆”。

身在高位卻從不以權謀私,不拿原則作交易,一生清白兩袖清風,是周恩來留給後人最深刻的印象。在賈茹看來,這其實都源於良好的家風。

澎湃新聞註意到,在周恩來紀念館內,陳列著他手書的“我的修養原則”和《告親戚朋友》的“十條家規”等珍貴的歷史資料。

其中,“十條家規”包括: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到北京看望、來者一律住機關招待所、不準請客送禮、不許動用公家汽車、不許說出與周恩來的親屬關系來炫耀自己、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等等。

這些條框並不只存於紙上,也化入了周恩來和家人生活的點滴。

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就曾在《我的伯父周恩來》中寫道,有一年寒假,幾個兄弟姐妹在學校沒人接,周秉德的哥哥就寫了一封寄往中南海的信,內容是“派車來接,已經放假了。”當天下午,周恩來的警衛員騎自行車到了學校,另招了兩輛三輪把孩子們拉回家。到家後,鄧穎超用嚴肅地告訴周秉德:“汽車是工作上用的,不是給你們用的。”伯父伯母的言傳身教,給周秉德此後人生的所有重大選擇產生了深遠影響。

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適逢清明小長假,不乏家長帶著孩子從外地驅車前來,也有不少本地的中小學組團來到周恩來紀念館踏青參觀。賈茹也帶著正在放假的女兒一起來了。

孩子們手持白色和黃色的鮮花,走到周總理的白玉雕像前,深深地鞠上一躬,並在場館外部空地的展板前,用稚嫩的筆體寫下:“周總理,我們永遠懷念你。”

賈茹告訴澎湃新聞,在淮安人心中,這裏更像是一座精神家園,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回望一代偉人的革命足跡,不僅是為了瞻仰,更為收獲面對真實生活的勇氣和動力。

館內陳列的珍貴史料。

衣錦未還鄉

鮮為人知的是,少時離家後投身革命,直到78歲在北京逝世,整整66個春秋,周恩來一直沒有回過故鄉淮安。

賈茹說,斯人雖未歸,但他的心一直牽掛著故鄉。1960年,周恩來在接見淮安縣委領導劉秉衡時曾問起家鄉的古老的小河:“文渠沒有堵塞吧?小時候我和小夥伴們常常在那裏劃船打水仗……”

更深厚的感情是對於逝去母親的。1946年5月,國民政府由重慶還都南京,在抗戰勝利後的重慶招待會上,周恩來沈痛地說道:“36年了,我沒有回過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著親恩未報!”

為什麼不回去?1950年1月,周恩來在中南海懷仁堂為動員幹部過好“土改關”所作的報告中,曾坦陳自己的思鄉之情,以及4年前沒能回老家的原因。

原來,淮安當時雖是解放區,但從多次談判中,周恩來判斷內戰在所難免,擔心自己回去會連累親友遭到迫害。此外,周家本是當地望族,他也害怕親戚中會有部分人因與他的這層關系而給蘇皖邊區政府推進土改帶來困難。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先後擔任政務院總理、國務院總理長達26年,同時承擔著經濟、外交、科教文衛等領域的重要工作,更沒有機會了。

不僅如此,他還阻止身邊的親人回鄉。有一回,弟弟周恩壽委婉地向他提出,故鄉有人來信,說起駙馬巷老家的房子破舊,想回去修葺。

周恩來嚴詞拒絕:“院裏的住戶不需搬遷,我們的房子,尤其是我住過的房子,要塌就讓它塌掉,塌平了最好,不許翻蓋維修,更不允許搞什麼紀念館組織群眾參觀。只要活著,就不許搞。”

賈茹告訴澎湃新聞,正因如此,周恩來紀念館選址在距離周恩來故居兩公裏的外湖心島上,就是為了達成老人生前不願意打擾百姓生活的心願。

一個沒有遺產、後嗣、墓地、甚至沒有留下骨灰的人,卻在人民心中樹立了永恒的豐碑。

在周恩來紀念館,人們幾乎嗅不到商業的氣息。總占地面積為44萬平方米的館區由兩組氣勢恢宏的紀念性建築群、一個紀念島、三個人工湖和環湖四周的綠地所組成。

周恩來銅像。

在館區南北800米長的中軸線上,依次建有瞻臺、主館、陳列館、周恩來銅像廣場和仿中南海西花廳、西花苑碑園等紀念性建築。

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遊人沿南邊51級臺階而上,便可抵達主館第二層的瞻仰大廳。賈茹說,這呼應了新中國成立時,周恩來被任命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時年正好51歲。在瞻仰大廳內,矗立著一座周恩來全身漢白玉坐像,連基座高4.7米,和煦的陽光透過藍色天棚撒下來,落在漢白玉座像上熠熠生輝。

澎湃新聞從周恩來紀念館獲悉,自1986年3月由中宣部批準興建,到1992年1月6日落成開放,時至今日,該館已累計接待海內外觀眾4000多萬人次。

責任編輯:謝寅宗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