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吃小包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馬主任有話說

在夫妻關系中共生現象特別容易被理解為感情深。我以前也總以為,只有初戀時那種如膠似漆才是真的感情。後來自己在成長中發現,愛到極致是放手。

假如對方稍微有點事都要來請示,遇到任何問題第一關註點不在問題上,而在老婆是否會不高興上。長此以往,對方是不可能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男人的。

在育兒上尹老師說: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在夫妻關系上應該說:愛到極致是放手。

馬主任:家長們口中的“婦女主任”馬迪,尹建莉父母學堂金牌講師。

在剛剛結束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由華裔加拿大導演Domee shi(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奪得最佳動畫短片獎。

短片講述了一位年邁的中國媽媽因兒子成年離家而郁郁寡歡,卻又意外地成為了一個由包子變成的天真活潑的包寶寶的母親的故事。

短片中,媽媽喜出望外地向這個為她生活再度帶來歡樂的孩子敞開懷抱,但隨著小包子的迅速長大,媽媽也在這苦樂參半的滋味中體悟到: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孩子總是要長大。

當孩子最終長大,決定要離開家離開媽媽時,一時傷心不已的媽媽選擇將包寶寶一口吞掉。

這便是沒有脫離共生關系的表現。處於共生關系中,一方面是極度親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們不分你我、不分彼此。

另一方面,會有這種感覺:一旦分離,就意味著我們共享的這個共同自我就會崩解,這時就會有死亡焦慮。也就是說,我擔心你離開我,我會死掉;我也擔心我離開你,你會死掉。

影片中的媽媽把孩子當做自己生活的全部重心,她付出了全部的愛,而在無形中,也與孩子形成了無法分離的共生關系,所以當孩子最終選擇離家時,她便立即崩潰、傷心欲絕。

而“被以愛之名控制的孩子將會長期壓抑和釋放不出來攻擊性,所以長得像個包子,圓潤無害無棱角”而最終被母親“毀滅”。

有太多成年人之所以處於一種心智不成熟的狀態,甚至外貌上都像孩童一般,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在相當程度上還停留在共生狀態,還沒有與媽媽、家庭乃至其他集體分離開來,而發展出一個具有完整個性化的獨立個體。

分離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先是與母親分離,然後是與原生家庭分離,接著是創造你的世界……

分離無比重要,要想擁有一個開闊的人生,必須去做這些分離。

你什麼時候意識到,你必須與你的原生家庭分離?你為此做過什麼樣的努力?

以下內容選自武誌紅《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終身成長篇》

為什麼有人會被原生家庭困住?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心理斷乳”,說的是孩子在成年後,需要完成與原生家庭的分離。有時候,孩子雖然成年了,但不願意背負起獨立的責任來,還想賴在原生家庭裏,繼續吃原生家庭的“乳汁”。

實際上,並不是成年的孩子不想離開父母,而是父母不希望成年的孩子離開自己。所以,在成年的孩子和父母之間,到底是誰還沒有完成心理斷乳呢?

Z是一位非常吸引人的女孩,雖然談了幾次戀愛,但都走不到要談婚論嫁的地步。

她雖然已經二十幾歲了,但還是和父母住在一起。

那個時候,我在一個攝影網站上看到一位年長的知名攝影師在教導一位年輕的攝影師時說:“找女朋友(或男朋友)的話,一定不要找那種在同一個地方出生、讀中小學、讀大學、工作,而且一直還和父母住在一起的。”

不幸的是,我的這個朋友就是這樣的,她在廣州出生,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都在廣州,工作也是。同時,她還一直住在父母家裏。

這位攝影師給出的理由也不是很“心理學”,而是一個普通的常識。他說,那些從外地來到一個新城市的年輕人,在戀愛的時候,如果與對方吵架了、鬧情緒了,必須得學習在兩個人之間解決。

相反,那些住在父母家的年輕人,和戀人吵架了,很容易再回到父母的懷抱裏,覺得父母對我這麼好,我幹嗎那麼在乎你。

並且,一旦自己住,就必然知道孤獨是什麼滋味。當不願意陷入孤獨時,也會更加有意願去想辦法化解兩個人之間的問題。

這位攝影師的建議,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是一個人長大了,就該完成心理斷乳,不然容易出各種問題。

我給Z講了這位攝影師的忠告,也講了心理學的常識。我對她說:“你務必要從父母家搬出來,這樣你的問題就會解決。”

但她說她做不到,因為父母太喜歡她、太需要她了,不想讓她搬走,雖然她自己也想搬走。

需要說明的是,她有兄弟姐妹。我也見過她的父母,特別是媽媽,對這個女兒簡直是太喜歡了,實在不想讓女兒離開。如果女兒結婚,她也準備好了,讓女兒、女婿和自己一起住。可問題是,準女婿願意這樣做嗎?

後來,我的這個朋友做了一個夢,呈現了她潛意識感知到的真相。她夢見,她挑著一個扁擔,扁擔兩頭挑著沈甸甸的筐,筐裏的東西,她看不清楚。

她就這樣走在廣州的大街上,兩邊是高聳的樓房,街上只有她和她的扁擔。

那時,我們已經是非常好的朋友了,她把這個夢講給我聽。我說:“這個夢太簡單了,你扁擔挑著的,就是你的父母。意識上,你和你父母都覺得你在家裏住是在占父母的便宜,但其實父母是你不能承受的重擔。

並且,你真的是覺得太孤獨了,和父母在一起不能化解你的這份孤獨。還有,你的擔子太重,你的幾任男朋友都懼怕,所以不敢和你談婚論嫁。”

沒有別人了,她感到無比孤單。

這次解夢刺激了她,她說一定要從家裏搬出來。

後來我們再聯系時,她依然沒有搬出來,她說父母現在太老了,他們表現得更加需要她了。她真是做不到離開,那會讓她非常內疚。

這個邏輯延續了下來,一直到現在,她仍然和父母住在一起,決定就為他們養老送終,她不再猶豫了。

她知道我說的是對的,如果她在年輕的時候離開原生家庭,父母會學會沒有兒女在身邊的情況下如何生活,但現在父母已經沒有時間和空間這樣去學習了。

她知道這不是好的選擇,但她決定就這樣過下去。

幾年前,她結婚了,而她父母對她丈夫總是很忽視。這給她丈夫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但他是個超級好人,也能忍受這一點。

Z的這個決定我很欽佩,同時也心疼她,我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她的生命被悶在了原生家庭這個空間裏。而她自己的生命空間也就無從談起了。

為什麼在家裏要創造自己的空間?

我一直在強調,要守住你自己的空間,要創造你的生活空間和工作空間。

可是,我們有時候會進入別人的空間,有時候則會與別人共享一個空間,這個時候該怎麼辦?也要力爭自己說了算嗎?

當然不是。雖然無數人想這麼做,也的確在這麼做,但這樣就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我們每個人都要守住自己的空間,而在我們的共同空間裏,就需要建立並尊重規則。

無論怎樣去構建規則,都需要有一個基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在這個獨立的空間內,自己說了算。

對於父母而言,你們邀請了一個新生命來到你們的空間,就需要尊重這個新生命,尊重他的個性,給予他的個性以展現的空間。

同時,讓你們所在的空間像一個好容器那樣,在孩子遭受挫敗的時候支持他,在孩子成功的時候認可、鼓勵他,最終讓他有力量進入現實世界,去創造自己的世界。此時,他也會對原生家庭有所貢獻。

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與孩子不斷分離的過程。孩子弱小的時候,與他聯系緊密,孩子逐漸長大,則需要尊重孩子的天然分離動力。

必須補充的是,秩序與規則並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建立在有愛存在的基礎上。如果沒有愛與融合,而只有秩序、規則與分離,那生命就像是荒漠。

為什麼我們要與原生家庭分離?

人的一生就是從共生到分離的一生,而依照從共生到分離的心理感知,還可以說,這是從黏稠到清爽的一生。

有一次,給一個女孩做咨詢。當時,我讓她做一個練習,我讓她站在左側的位置,這個位置代表原生家庭,然後我請她向右走,這是一個分離過程,也就在一米遠的地方,代表她自己的空間、她自己的世界。

然而,她一步都邁不出去,她感覺到自己陷入泥沼中,並且泥沼有一股強大的黏著的力量粘住了她,她戰勝不了。

後來,我們探討泥沼和黏著的力量。她說,她覺得這是媽媽帶給她的感知。

媽媽一直在表達這樣一個意思:“女兒,你對我來講太重要了,你不能離開我。”事實上,她剛結婚沒多久,媽媽就搬過去和他們一起住。

最初,她都沒想到要拒絕媽媽。一起住了幾年後,她才感覺到,這是痛苦的共生狀態。

而在一開始,她老公就說這樣讓他很難受。她當時還難以理解,這有什麼好難受的?

這種黏稠的感覺,就是活在病態共生中的成年人的深刻感覺。這種感覺,在我的來訪者中非常常見。

第一個讓我真切地認識到這一點的,是一位宅男。

他說他常做一種夢:他在黏稠的、像糖漿一樣的液體中遊泳,但液體的密度和黏度太大了,他的手腳像被綁住了一樣難以伸展,以至於都像是慢動作。這個夢讓他非常痛苦。

我問他:“像糖漿一樣的液體,會讓你第一時間想到什麼?”

他首先想到的,是媽媽的愛。他覺得媽媽的愛就像是糖漿,本來挺好,但現在徹底把他吞沒了。接著,他又想到,他對媽媽感到愧疚。

媽媽的愛太沈重了,而且媽媽常說:“我的生命中只有你。 ”可其實他有父親,但媽媽和父親的關系很是疏離。

“我的生命中只有你”,這句話相信無數媽媽都對自己的孩子說過。

但是,當一個媽媽對孩子這樣講時,意思就是:我要和你共生在一起永不分離,並且我只和你共生在一起。

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孩子就會從共生走向分離,開始越來越渴望離開媽媽的懷抱,進入廣闊的世界。這位宅男也不例外。

可是,當他流露出想離開媽媽的想法時,媽媽就會表現得痛不欲生。

我把這個稱為“分離恐懼”。很多處於病態關系中的伴侶,一旦一方想離開另一方,他最容易體驗到的是內疚,因為擔心一分離對方就會活不成。

而深度談下去會發現,比內疚更深的是恐懼,是擔心對方會恨死自己。例如,一位想離婚的男士說,他擔心如果他和老婆提離婚,那麼老婆會恨他一輩子,並且會想盡辦法報復他。

夫妻關系中,大家都是平等的成年人,都會引起這份恐懼。如果是嬰兒對母親產生這種分離恐懼,那嬰兒自然會寸步難行,黏稠的感覺由此而生。

所以,在正常養育中,媽媽要鼓勵孩子獨立,父親多少要像把孩子趕出家一樣。這樣,雖然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不滿,但在走向分離時,就會輕松很多。

即便父母有這份意願,孩子仍然需要有一股狠勁兒。這股狠勁兒,用誇張一點兒的詞表達,就是“心理弒母”和“心理弒父”。意思是說,如果在走向分離和獨立的時候,即使父母會痛苦得要死,孩子也還是要走出去。

作者介紹

武誌紅,本文節選自知名心理學者武誌紅全新力作《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終身成長篇》。心理學經典理論+武誌紅深度剖析+來訪者真實案例,幫助你認知自己、洞悉內心,參透關系的迷霧,掌握與外部世界的相處之道,真正“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