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桃樹掛滿桃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教改先鋒 重大典型報道

一所學校能有多美呢?

從花草樹木到亭臺樓閣,從嚶嚶鳥語到潺潺流水,北京市育英學校處處彰顯著環境之美。如果問育英學生,最喜歡學校的什麼地方?他們會告訴你不同的答案:“假山”“海棠花溪”“銀杏廣場”……

環境育人早已成為教育共識,把學校變美也並非難事。然而,許多學校都有這樣一個困惑:學校美則美矣,美景如何深度融入學校育人大課堂中?這是表與裏如何統一之困,不解不行。在育英學校的破題思路裏,有的不只是探索的勇氣,更有大改革的魄力,還有做一場夢的情懷。

十年樹木:學校是學生生活的地方

這一切,要從樹說起。

2011年,於會祥調任北京市育英學校校長,開始了校園的大改造。第一步,就是移走學校裏的冬青樹,理由是“這些樹把學校分成了‘豆腐塊’”。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更是學生生活的地方。”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讓學生在學校裏找到舒適的同伴相處空間,與同學甚至不同學段不同年齡的朋友交往、合作、探究、互相啟迪。這是育英學校進行校園建設的根本出發點。

之後,學校在改造校園時拆掉了圖書館前的松樹樹圍,設計成上下兩層的木質寫字臺兼靠椅,學生們可以坐在上面暢談;拆掉了區分中小學運動場地的鐵絲網;世紀林裏叢生的雜草被統統拔除,取而代之的是白石沙,上面放置石頭雕刻成的精美棋盤,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常常坐在一起切磋棋藝;校園裏隨處可見圓形的平臺、梯田式的座椅,都成了學生活動的舞臺。

於會祥期待的場景出現了。

每天的快樂午休時間,“滿山都是孩子”是育英教職工眼裏最美的畫面。

“四年級以下沒有一個學生的校服是幹凈的。”老師們說。而更讓人欣慰的是,建設同伴支持與開放融合的校園環境,為小初高學生和諧交往提供便利條件,“球場‘霸籃’、以大欺小的現象幾乎沒有發生過”。

所謂環境育人,在崇山峻嶺、溪谷河流邊的學校不是更“天然”?“有樹有花的自然景觀是學校之美,但學校不是公園,更要起到價值引領的教育作用。”於會祥說。

育英學校把這個理念運用到了極致。比如,思聰樓前的大柳樹被螞蟻掏空了樹心,在大風中猝然倒下。學校請來木工將大樹做成標本,就“躺”在它原本生長的地方。學生謝思特寫下《和時間賽跑》的隨筆,被鐫刻在石碑上,立於樹雕旁。“我知道它的生命被時間帶走了。在傷感的同時,我深刻地體會到時間的寶貴……我要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好學生。”從此,大柳樹不僅是學校的風景,也是教育的基地。

有的樹倒下了,有的樹仍然屹立,同樣化為育人的符號。

學校花園裏有五六十棵桃樹,是建校時栽種的。桃子年年掛滿枝頭,卻沒有一個學生去采摘。在旁人看來,這不過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這件小事,育英學校偏偏放大了看。

經過征集廣大師生、校友和家長意見、建議後,“靜靜掛在枝頭的桃子”被確定為育英學校的校風。“它有三層含義。對學生來說,是懂規矩、守禮儀、有教養;對教師來說,要靜心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對校長來說,要靜心辦學,要堅守,不浮躁。”於會祥說,校風不是校長“拍腦袋”的結果,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長期積澱而成的具有行為和道德意義的風氣,才能稱之為校風,才能凸顯學校獨特的價值取向。

5月末的正午,思明樓一側的草坪上,7名學生正蹲著拔雜草。記者一問,他們都是七年級非凡1班的學生。

“學校很美,我們想讓它始終這麼美。”班級勞動委員李時說,他也是這項勞動的發起人。

於會祥說:“德育工作是在無處不在的文化中,在學校的一草一木中,在師生的舉手投足間。”

教學改革:環境與課堂碰撞出火花

育英學校裏,哪兒都有座椅,而有座椅的地方就能讀書。但在10年前,情況並非如此。

那時,學生想看書只能去圖書館,對於閱讀興趣寥寥。2012年,育英學校一項針對校內學生的調查顯示,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喜愛度僅為44%,在所有學科中墊底。

也是在這個時間點,於會祥開始著力打造校園內的“第三學習空間”。學校建造了藏書豐富、設施完備的“移動的圖書館”,也在校園各處設置了眾多的閱覽區和專題閱讀區。

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閱讀,愛上閱讀,是育英學校“環境育人”的一條重要思路。它改變的不僅僅是校園景觀,對於傳統的課堂教學來說,更是一次“傷筋動骨”的大變革。

2014年,在於會祥指導下,育英學校創立實施基於閱讀偏好的“3+3”語文課程模式。“3+3”是指每周6課時中,基礎課程和閱讀課程各占3課時。

好好的教材,怎麼上得完?好好的課,怎麼拆著上?“沒有人會,也沒有地方可以借鑒。”育英學校初中語文學科副主任車淑芳回憶,當年“內心非常抗拒”。

改革的陣痛與迷茫一直延續到暑假。整個假期,全體語文教師進行了“封閉”研討。最終,教師們確定了基於學生實際的“3+3閱讀課程實施方案”——基礎課程教學不貪多求全,而是進行篩選和整合;閱讀課從教室裏搬到圖書館、草坪上、樹蔭下、溪流旁,包含自主閱讀、共讀、閱讀交流等讀書活動……

環境之美與學校育人大課堂終於碰撞出火花。2016年的校內調查顯示,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喜愛度達到96.73%,對閱讀感興趣的學生達到99.23%。“最重要的是養成閱讀的生活習慣,這將讓孩子受益終身。”車淑芳說。

一石激起千層浪。育英學校“環境育人”的探索,漸漸找到了融入學校育人全局的路子。

2019年春季,育英學校小學語文學科主任王在英邁出跨學科的一大步。學校有植物百余種,中國人自古就有踏青之趣。王在英自然而然地想到,審美、課程育人以及傳統文化能否相互融合?

“在當時的北師大版教材中,每個學科每個年級在春季都會有相關季節的內容。”經過梳理,王在英對語文、科學、美術、音樂、數學、英語、思想品德學科進行整合,設計了以“花·生命·美”為主題的花朝節跨學科主題統整課程。

整個3月,各學科課程都圍繞“花”展開。以四年級為例,語文課學習《花》單元;科學學科觀察花的結構;數學課探究花卉中的對稱。而校園裏,學生們在紙杯上作畫、賦詩做成“花朝杯”,掛上樹頭,吟誦、對詩等活動多姿多彩。

“我們對全校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99.7%的同學認為這個活動應該傳承下去。而從教學目標和內容上來說,各科教師不僅在時間節點內完成了教材內容的教學,還進行了拓展。”王在英說。

環境如何融入課堂,成為育人的底色?

“學校育人環境是實現學校育人目標的綜合載體,既包括精心設計的靜態物化環境,更包括師生交往中生成的動態教育資源,以及學校有意而為的課程建設和與之匹配的教育活動。”於會祥道出關鍵。

灼灼其華:自主成長的天地育英才

今年高三畢業的劉開太,即將告別就讀12年的育英學校,遠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農業及環境科學學院昆蟲與線蟲學系學習。學校裏,人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6年前的那場升旗儀式在他心裏記憶猶新。於會祥在臺上鼓勵同學們要從小樹立夢想:“我們學校有一名資深昆蟲愛好者,他叫劉開太,聽說他想做中國的法布爾……為了支持他的夢想,學校修建了一個昆蟲研究實驗室,用劉開太的名字來命名!”

劉開太懵了,臉漲得通紅。但那天以後,大家不再打趣他“愛玩蟲子”,他在實驗室裏建起了昆蟲研究社、博覽群書、做實驗、為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奮戰……

能夠到動物科學排名全美第一的常青藤高校繼續學習,劉開太特別感謝育英學校多年的培養。“未來我一定會回國參與我們國家的昆蟲學研究,祖國有那麼多美麗的昆蟲我還沒見過,太可惜了!我現在已經不再想當中國的法布爾了,我想超越法布爾。”劉開太堅定地說。

昆蟲實驗室、娃娃魚實驗室、生物拓展培植基地、137個學生自主發展社團……在育英校園裏,尊重學生興趣愛好,讓他們自主成長的“小天地”越來越多。

教師們也在校園裏努力開拓著育人沃土。作為初中部英語教師兼班主任,郝傑不僅把英語課放在教室外上,還把英語早讀、班會、迎新會等活動都“融”在了學校的春花秋月裏,與學生們約定每個季節都要在校園裏合影。

“在自然中、在同伴相處中,孩子獲得的啟迪是無法估量的。”郝傑說,他們班的學生凝聚力極強,還曾集體申請在學校裏種下了一棵代表友誼的櫻花樹。

“每一所學校都有操場,每個學期開學時可以全班一起在起跑線上合影,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每所學校都有水龍頭、垃圾桶,可以讓學生們檢查安全隱患並負責解決,在勞動實踐中培養責任意識。這都是環境,都可以用,教師一定要做有心人。”郝傑坦言,能夠真正做到收放自如的教師並不多,“但最重要的是,先改變觀念,不能因噎廢食”。

環境育人,最後要育什麼樣的人?這些年,於會祥和育英教師在探索中不斷思考著。

從西柏坡走來,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育英學校,校門正對的就是江山社稷石,影壁鐫刻著領袖寄語,把榮譽墻變成了“育英時評”——培養學生關心社稷的意識;

學校的9棟樓分別用孔子的“九思”來命名——讓學生體悟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同窗門、畢業門、成人門,書寫著對學子的勉勵——讓學生感受友情、抱負、責任……

一批批優秀的育英學子成長起來,就像校園裏的桃樹每年都在結果一樣。已畢業的學生杜亦森曾有感於學校保潔阿姨的“卑微”,寫了一篇名為《尊重、尊嚴》的作文。這篇文章被於會祥鑲嵌在主樓顯要的位置上,時刻教導學生關心身邊的人和事,關心國家與社會;有感於舉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張宇涵、秦子玉、張可瀅、汪靖暄等多名2020屆高中畢業生報考北京大學醫學部……

“要培養行為規範、熱愛學習、陽光大氣、關心社稷、勇於擔當的國家棟梁。”於會祥總結道。

有老師說,於校長有一個教育夢。這個夢裏,學校是生活的地方;是學生尋找同伴、學會交往和合作的地方;是學生實現成長的地方。

這個夢,一做就是十年,在育英學校一點點成為現實。

《中國教育報》2021年07月28日第1版

作者:本報記者 林煥新 儲召生 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