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面粉倉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每經記者:張靜 賀娟娟

因為大規模起訴外地小吃店維權,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突然火了。

據河南民生頻道大參考報道,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起訴上百家小吃店,理由是未經許可擅自使用“潼關肉夾饃”商標,要求商戶賠償,金額為3萬元到5萬元不等。如想繼續使用上述商標,需選擇加入協會或協會授權的企業,加盟費為9800到99800元不等。

上述維權事件幾經輿論發酵,引發極大的關註和討論。11月26日淩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微博表示,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無權向潼關特定區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標誌集體商標並收取加盟費,將事件推向新的高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前往潼關縣,現場走訪地方政府職能部門、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協會旗下授權運營“潼關肉夾饃”商標的企業,起底和完整還原事件始末。

起底潼關肉夾饃協會:王華鋒是領軍人物

引爆輿情的事件主角是“潼關肉夾饃協會”。工商資料顯示,潼關肉夾饃協會成立於2016年6月,註冊資本5萬元,法定代表人為王華鋒,登記管理機關為潼關縣民政局,系社會團體,業務範圍為潼關肉夾饃培訓、推廣、宣傳,曾用名“老潼關小吃協會”。

根據潼關肉夾饃協會微信公眾號,“潼關肉夾饃”是由老潼關小吃協會在潼關縣政府及縣就業局的倡導與支持下傾心打造,全權授權西安萬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盛餐飲)與潼關縣盛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潼餐飲),並舉辦潼關小吃創業技能培訓,著力弘揚潼關小吃,發展潼關肉夾饃品牌。

也就是說,潼關肉夾饃協會實際上是將“潼關肉夾饃”的商標權交給了萬盛餐飲、盛潼餐飲負責運營管理,且是唯一授權,而這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協會的法定代表人均為王華鋒。

盛潼餐飲。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賀娟娟 攝

記者查詢工商資料發現,王華鋒持有萬盛餐飲55%股份,並間接持有盛潼餐飲60%的股份。

多方信源交叉印證,王華鋒主導的潼關肉夾饃協會及名下兩家公司,與地方政府關系頗為緊密。

三者之間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至2012年。潼關縣政府官網顯示,2012年潼關縣政府召開專題研究打造潼關小吃品牌相關問題的常務會議,通過並成立了潼關縣小吃推廣領導小組,同意成立老潼關小吃協會,同意縣就業局與王華鋒的萬盛餐飲聯合開展潼關小吃創業技能培訓,實現全程公司化運作。

圖片來源:潼關縣政府官網截圖

同年6月,老潼關小吃協會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註冊“潼關肉夾饃”商標。但記者查詢發現,老潼關小吃協會當年提交的申請註冊並未通過,直到2014年4月提交的申請註冊,才最終獲得“潼關肉夾饃”商標審批,商標註冊號為14369120。

此外,在萬盛餐飲的官網首頁上可以看到“潼關肉夾饃標準制定者——陜西省渭南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文)”的字樣。

從公開報道及潼關縣政府官網信息來看,王華鋒似乎成了潼關小吃產業的代表性人物,他曾多次出現在潼關肉夾饃產業的重要會議現場。11月18日潼關肉夾饃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就在王華鋒的盛潼餐飲召開。

同時,王華鋒也受到當地政府的不少認可。比如,2014年,王華鋒獲渭南市“金牌工人”稱號;2018年,被授予渭南市非公有制經濟“十大風雲人物”稱號。潼關縣委相關人士亦向記者表示,他本人在潼關肉夾饃產業發展中“非常關鍵”。

在潼關肉夾饃協會和盛潼餐飲(曾經的)辦公地址記者看到,地方政府亦給予其極為優惠的政策扶持:由縣就業局給予加盟者每戶5萬~8萬元小額貼息擔保貸款扶持政策;由縣就業服務局給予加盟者每戶2000元租房補貼,連補兩年;由縣財政按照店面等級分別給予加盟者5000元到2萬元的獎勵補助。同時給予潼關小吃示範店三年退稅優惠政策。

地方政府給予的政策扶持條款。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賀娟娟 攝

享受條件之一為:經潼關縣就業服務局培訓和盛潼餐飲實訓取得小吃培訓證,按要求成為潼關縣盛潼餐飲加盟成員(即潼關肉夾饃協會會員),並接受盛潼餐飲及協會的規範管理。

記者最新從潼關縣委相關部門了解到,王華鋒還計劃將產業鏈向上遊延伸,瞄準做餅胚的原料面粉,籌備建立面粉廠,且“已跟相關職能部門有過溝通”。

潼關縣委宣傳部:做法欠妥,維權過於冷冰

潼關肉夾饃協會大規模維權一事,引發輿論風暴。11月25日、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渭南市潼關縣現場采訪調查,試圖還原輿論風暴中的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事件始末。

事件的核心點在於商標侵權,國家知識產權查詢信息顯示,“潼關肉夾饃協會”曾用名“老潼關小吃協會”,曾多次申請“潼關肉夾饃”商標註冊,但多數處於實質審核階段,最終申請到且目前唯一持有的商標,即上述註冊號為14369120的商標。

記者查詢潼關肉夾饃協會信息發現,目前該公司已有319條開庭公告信息,案由多為侵害商標權糾紛,訴訟地區涉及全國多個省份。另有15份法律文書顯示,侵權糾紛案件裁判結果為駁回、或者起訴方撤回。

事實上,據老潼關小吃協會官網顯示,早在2018年協會就發布了一份《關於對違規、違法、侵權行為追責的聲明》,言辭嚴厲,直指在陜西省內及國內其他地區出現了個別“潼關肉夾饃”山寨店鋪,嚴重侵害了協會的商標權。

潼關肉夾饃協會的工商登記住所為“潼關縣十三花肉夾饃”,記者找到掛著“潼關肉夾饃協會”門牌的辦公室,裏面僅有1名工作人員,回應稱對維權事件“無可奉告”。

潼關肉夾饃協會。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賀娟娟 攝

整個辦公樓層不少房間只留雜物,並沒有日常辦公的痕跡,但依稀還能看到當地政府扶持“潼關肉夾饃”品牌的影子——樓道的墻面印刷著“潼關縣勞務局培訓學校”的紅色大字,在一間實操培訓教室,還掛著《關於進一步推進潼關小吃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文件。

潼關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潼關肉夾饃’品牌最早由就業局提出,企業具體執行,通過培訓、加盟、開店補助等方式,培育品牌。後地方政府機構調整,品牌發展有過一段時間空檔期。2019年,相關事宜已全部移交給潼關縣商業行業管理辦公室,就業服務中心目前只負責前期培訓。”上述人士還表示,近年受疫情影響,政府牽頭的培訓開展較少,主要是零散的商戶自己進行相關培訓。

關於潼關肉夾饃維權及引發的輿論風波,潼關縣委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網上質疑的斂財不太可能,協會初心還是想維護品牌,“但處理方式可以更柔和、更彈性,而不是冷冰冰的法院傳票”。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潼關肉夾饃協會在地方小吃產業發展中是起到作用的,更多是扮演了“推廣者”的角色,它將潼關肉夾饃最核心、也最難復制的餅胚,進行規範化、流水線式的生產,對於潼關肉夾饃這樣的特色小吃產業發展很有助益。

此外,工作人員提到,早年潼關做肉夾饃免費培訓,當時就有很多外地人慕名前來,這次所謂侵權小商戶,或許也有曾在潼關接受相關培訓的人。

11月26日下午,記者從潼關縣委獲得一份《給全國潼關肉夾饃經營者的一封致歉信》,潼關肉夾饃協會表示將立即停止對全國潼關肉夾饃經營者的維權行為,對前期維權的相關事宜將妥善處理。

記者獲取的致歉信。

盡管潼關肉夾饃協會對維權一事道歉,但此次事件仍然有兩點存疑:其一,潼關肉夾饃協會雖為社會團體,但記者調查發現,其更像是王華鋒私人在運營,且將商標使用權唯一授權給了自己名下的兩家公司,那麼王華鋒是如何以協會名義拿到集體商標,且授權給自己名下公司使用?其二,記者在前述“老潼關小吃協會”網站上看到,截至2019年年底,其加盟會員單位數量已過百,即便按照最低加盟費收取,也有上百萬的收入,這筆收入又去向何處?

針對上述疑問,潼關縣委相關人士表示,潼關肉夾饃協會的運營與政府沒有關系,加盟費用亦是協會自行收取。

律師:警惕集體商標使用異化

11月26日淩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微博就此事評價稱,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無權向潼關特定區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標誌集體商標並收取加盟費,將該事件的關註度推向新的高潮。

圖片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微

潼關肉夾饃協會起訴外地商戶以及要求加盟費到底是否合理,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業產權律師。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劍豪律師告訴記者,根據之前的公開判決,潼關肉夾饃協會的勝訴率很高,多地法院也均支持了潼關肉夾饃協會的訴訟請求,許多小商戶確實侵犯了潼關肉夾饃協會的註冊商標專用權,單項賠償金額在12000元左右。

法院認為,潼關肉夾饃協會享有集體商標,且處在有效期內,其註冊商標專用權依法應受保護,而諸多小商戶在其店的招牌門面和肉夾饃包裝袋上使用“老潼關肉夾饃”或者與之近似的文字和商標,與潼關肉夾饃協會的商標構成近似,故而侵犯了其註冊商標專用權。

但此次維權事件,“官方已經作出定性:潼關肉夾饃協會對小商戶的高價索賠實際上構成了對商標權的濫用。雖然潼關肉夾饃協會有權要求未經授權使用的小商戶停止侵權,賠償損失,但是無權強制要求商戶支付加盟費,更無權漫天要價。”張劍豪表示。

超凡知識產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合夥人、商標專業總監楊靜安表示,“潼關肉夾饃”作為一個集體商標,註冊在潼關肉夾饃協會名下,但從目前的信息來看,這個協會可能主要還是由特定的某家企業在運作。企業正常情況下只能申請普通商標,潼關肉夾饃是“地名+通用詞”的組合,無法作為普通商標去申請,於是就以協會的名義申請為集體商標,然後又按照普通商標去行使權利,開展連鎖加盟等。

按照楊靜安的解釋,集體商標性質與普通商標性質不同。普通商標在使用上,註冊人可以獨占,禁止別人使用商標,也可以任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連鎖加盟等;而集體商標主要是供協會的成員來使用,且滿足條件的協會成員都能使用。

“集體商標在申請註冊過程當中,需要相應的資質,而協會這個身份,就是一個最基本的資質”。楊靜安表示,實踐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市場主體試圖借用協會之名,以集體商標或者證明商標的形式,實現自己擴大市場份甚至是控制市場的目的。但這樣一來,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的制度就被異化了。

楊靜安提醒稱,出於對當地經濟的推動,尤其是農業發展等方面的考慮,‍‍地方政府通常鼓勵當地優勢企業牽頭,成立組織去申請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等。“但在這個過程當中,政府或許沒有意識到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制度和規則背後可能帶來的利益不平衡因素,以及使用異化的負面影響。”

對於上述維權事件,記者多次致電及發短信給王華鋒,並前往萬盛餐飲和盛潼餐飲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王華鋒的任何回復。

記者手記|還有兩個問題待解

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引爆輿情,估計當地政府也沒有預料到。

陸續起訴外地上百家小店,要麼賠償商標侵權費,要麼加盟協會繳納會費繼續使用商標,事件主角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被輿論批評吃相難看。

雖然名義上是行業協會,但記者現場調查發現,其更像是王華鋒在私人經營,通過協會將潼關肉夾饃的商標權唯一授權給了自己名下兩家公司。

事實上,在商標申請中,能以協會名義拿到集體商標的註冊和使用權,並不是簡單的事,盡管記者調查中,地方政府極力撇清其與協會和王華鋒的關系,但背後若沒有政府程序上的支撐,僅憑企業自己運營恐難以如願。

事情發酵幾天後,潼關肉夾饃協會出面道歉。然而,其並沒有回應核心問題:為什麼只有王華鋒拿到授權,加盟費又去哪了?

記者:張靜 賀娟娟 實習記者 吳允

編輯:張海妮

視覺:陳冠宇

視頻:祝裕

排版:張海妮 馬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