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賢明的領導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啦!

提到周公,我們一定會想到街頭算命師傅講得玄乎的“周公解夢”,以及曹操那首流傳千古的《短歌行》中的一句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周公其人,不僅相互攻訐的諸子百家都一致將之奉為聖人,儒家孔子更是其頭號粉絲。

那麼,到底為什麼這位先賢讓歷代文人政客推崇備至,更是被儒家尊為元聖呢?

/身份尊貴,卻心懷敬畏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文王和武王在滅商建周的過程中,周公一直輔佐不輟,文能安撫後方,坐鎮西岐,武能獻策出謀,率軍伐紂,可以說是文王和武王極其重要的助手。

武王在滅商之後的周朝開國大典上,周公就是手持大鉞站在武王左邊的人,這說明後者當時完完全全在禮制上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位。

周朝初立,周公更是被封為輔相,不論軍政大事還是疑難小事,周武王都找他商量等到了武王病重彌留之際,前者更是提出“兄終弟及”的決策,不過馬上被周公否決。

於是在成王即位長大成人的七年裏,周公總管天下政權,處理政務,也算當了七年無名有實的天子。

按理說如此地位權勢,這換做任何一個人都不免生出幾分驕橫跋扈的心理。

比如同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的管叔鮮,這位兄弟中排行老三的野心家在武王死後,仗著自己最年長的身份,相當不把成王姬誦和周公放在眼裏。

但周公卻看到了光輝之下的萬丈懸崖,他知道,一旦心生傲慢,勢必跌得粉身碎骨。

對文王,他孝順有加;對武王,他在武王病重時築起祭壇,禱告先祖,願意以命換命。

對於年幼的成王,他多有晚輩對於長輩的教誨,一旦成王成年,他便能毫不猶豫地放權,絕不逾越禮制,安分地做好一個臣子。

而在求賢若渴這一項事情上,歷來周公都是被拿出來舉例的典範。

周公吐哺,說的就是周公聽到賢明之人來投奔時,求才心切,進食時多次吐出食物停下來不吃,急於迎客的傳聞。

想想,當一個人來到權利地位的頂點,卻依然能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自己心中的底線,永遠心懷敬畏。

/功高震主,能天下為公

在某種意義上,周公對於周王朝的功績還在文武成康四位賢王之上。

因為在他攝政的七年時間裏,他切切實實為“成康之治”這一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盛世風華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文武王時期,周公作為王子和王弟,就已經參與了西岐勢力的建設以及滅商伐紂的戰役當中,功勞僅次於二王和太公望。

而在後續武王病逝,成王年幼,周朝初建的動蕩過程中,可以說沒有人比周公為了維穩付出的心血更多了。

周公攝政七年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首先,周公對天下有平叛擴土之功。

彼時被武王分封在商都的紂王之子武庚,聯同不滿周公專政的三位武王兄弟(以管叔為首的三監)掀起叛亂。

是周公親率軍師,以太公望為帥,東征叛軍,誅斬管叔,殺掉武庚,流放蔡叔,收伏殷之遺民,並乘勝向東方進軍,滅掉了奄(今山東曲阜)等五十多個國家,從此周的勢力延伸到海邊。

其次,周公對周朝有封疆遷都之功。

據說僅在周公攝政七年的時間裏,天下就分封了71國,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也有部分異姓諸侯。

周朝分封主要是由統治部族對被征服地區主動進行的武裝拓展,目的在於加強王室對全國疆域的控制,鞏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不過,將天下分封成也為後世春秋戰國的亂象埋下了伏筆,所以這一做法從深遠層次來看,只能說優劣明顯。

而據何尊銘文載,周武王滅商後,曾考察過伊、洛二水一帶的“有夏之居”,準備此建設新的都邑,卻未能全面實行便駕崩離去。

周公二次克殷後,秉承武王遺誌,決定遷都洛邑(洛陽)。

《史記·周本紀》說:“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意。周公復蔔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裏均。”

上述所言都是政治上的功勞,其實在孔子眼裏,周公最大的功績卻是對於禮法制度的完善和改良。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

此外,他還在繼承《萬》舞的基礎上,先主持制作了歌頌武王武功的武舞《象》和表現周公、召公分職而治的文舞《酌》,合稱《大武》;七年洛邑告成,為了祭祀文王,周公又主持為傳統的《象》舞配以新的詩歌,制作了表現文王武功的《象》舞。

在當時,“禮”強調的是“別”,即所謂“尊尊”;“樂”的作用是“和”,即所謂“親親”。

有別有和,是鞏固周人內部團結的兩方面。禮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尊卑貴賤的區分,即宗法制,進一步講是繼承制的確立。

周公一度有機會真正登頂天下,卻依然決定歸政成王,周王朝正式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從此杜絕了殷商因兄終弟及所導致的各種亂象。

這些制度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直到今天,我們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中,依然抹不去長幼有序的觀念。

/德被蒼生,故流芳百世

在儒家,周公被尊為元聖,元者第一個、原點、原初的意思。

這一方面是周公澤被萬代的功績,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周公的德行人品極度符合儒家所提倡的所有思想。

故孔子極度崇拜追捧周公,以夢到和他對話為榮。

《論語》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周公在文王諸子中,以孝悌仁愛、才學兼優、多謀善斷、勇武過人而出眾。

他一生孝順謙恭,他認為只有既照料好父母的生活,又能繼承其事業,才算得上完整的孝敬。

《淮南子·汜論訓》說:“周公事文王也,行無專制,事不由己,身若不勝衣,言若不出口。”又說:“周公慚乎景,故君子慎其獨也。”

《荀子·效儒篇》曰:“周公其盛乎,身貴而愈恭,家富而愈儉,勝敵而愈戒。”

他才學頗高,卻不獨恃其才,一向反對安逸,認為驕奢淫逸終歸不會有好結果,他要求全國諸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自己更是篤勤匪懈。

一方面,他對自己要求很高,一方面,他也擇善而從,虛心向賢者學習。正因為如此,他十分尊重人才,對人才非常註重禮節,絲毫不敢怠慢。

《呂氏春秋·先識覽》引用周公之言:“不如吾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於己者處。”

周公也是第一個提出民意即天意的人。

在牧野之戰中,殷人臨戰倒戈,殷紂王17萬之眾在周武王7萬部眾進攻面前頃刻土崩瓦解,使周公意識到民眾力量的巨大威力。

為了感化民眾,爭取人心,以利於周王朝的長治久安,他一貫主張“保惠於庶民,不敢侮鰥寡。”

周公認為夏桀殷紂失掉“天命”是因為失“德”,周人要保住“天命”就必須有“德”。

因而他教育周人要“以德配天”,“明德慎行”,對內常講“敬德”,對外強調“保民”,並提出“天道無常,惟德是輔,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此外,不管是協助武王伐紂滅商,還是替代成王東征平叛,只要是正義之舉,周公總是不畏艱險,不計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勇敢地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所以對於周公來說,仁是他對民眾的體貼和關懷,義是他天下為公的無私和無畏,禮他堅守自己的底線不逾越,智是他面對內憂外患的周朝所付出的心血,信則是他一生恪守的準則。

聖賢之名,周公確實無愧。

怪不得清代本邑舉人馮拱辰為周公獻殿撰寫了這樣一副讓古今文人學士心悅誠服的對聯。

制大禮做大樂並戡大亂大德大名冠宇宙訓多士誥多方兼膺多福多才多藝昭日月

在浮躁的當下,了解這些古聖先賢的事跡,追尋他們的思想,我們終究會看到清晰的脈絡,以及不朽的傳承。

那樣,面對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人生哲理問題,我們終將不會仿徨。

以上就是本期的分享,我是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冊。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