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很多蛆和黑蟲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菲利。圖 |《蟲蟲特工隊》

- 圖書君語 -

本文無任何真實昆蟲照片

請放心閱讀(和分享)

如今,我們居住在舒適、幹爽、置有家具的住宅中,過上了舒適、溫暖、宜居的文明生活。然而我們並不是自己住宅裏的唯一居民,衣櫃裏的蛾子、臥室內的蚊子、藏在暗處的蟑螂……我們常常遭受著這些不速之客的侵擾。據動物學家統計,會出現在人類建築裏的物種超過3000種,而你的家裏,就可能有超過100種。

這不是一篇有害生物防治文章,也不是給這些“入侵者”們打上好壞的標簽。今天我們來說說這些不速之客的故事,千百萬年的進化,是如何讓它們適應了進入衛生間或客廳的生活,而不是森林或原野。

跟著英國皇家昆蟲學會研究員理查德·瓊斯一起,用探索的眼光來觀察這些形形色色的日常“訪客”吧。你能夠體驗人類的歷史,感受成千上萬年來人類是如何適應大千世界。我們是如何影響著環境,而環境又是如何反過來影響我們的。

跟人類一起進化

現代的人類是唯一擁有跳蚤的高級靈長目動物,很不幸,這是我們定居的生活方式的直接後果。

跳蚤的生命周期只有在宿主為傳統的定居(而不僅僅是棲息)物種時才能完成,所以四處流浪的類人猿從來不生跳蚤。跳蚤早在5000萬年前就進化成了現在的樣子,直到近一萬年前,人類周期性回家,夜復一夜地睡在同一個居所中,人蚤這種寄生在人類身上的跳蚤種群才能夠建立。

人蚤Pulex irritans

外型:體長2毫米至3.5毫米。微小的深棕色無翅昆蟲,擅長跳躍。身體卵圓形,到全身有一排排指向後方的刺。

生活:用短小粗壯的刺吸式口器吸食血液。糞便基本上是幹的血液(血粉)

影響:身上長人蚤被認為是衛生差的象征。能夠傳播疾病,尤其是淋巴腺鼠疫(黑死病)。人類是唯一有跳蚤的猿,原始的宿主可能是野豬或者豚鼠。

考古學家普遍同意,農業起源於約1萬年前的近東地區。而許多以米和面粉的害蟲,被認為是從新月沃土帶和北非的幹旱大草原開始入侵人類居所的,這正是人類最早利用禾谷類谷物的地方。

最開始,它們棲息在洞穴、熱帶雨林、草原、荒漠綠洲、沼澤裏。隨著人類開始耕種土地,並對環境造成影響,我們的耕地吸引了大量生物離開它們原始的家,進入到了農業生物群落或我們的家裏。

埃及文明史前9世紀的石碑上,就有對一種以谷物為生的害蟲的記載。而金字塔的巨大石棺裏所長眠的埃及法老,他周圍供奉著食物,一開始就被蟑螂、谷象和餅幹甲侵染了,木乃伊遺體也被葬甲啃食著。

米象Sitophilus oryzae

外型:體長3毫米至5毫米。長橢圓形,亮黑色或深栗棕色的象甲,有時身上有模糊的灰白色斑塊。

生活:取食谷物的種子,尤其是去殼稻米的主要害蟲。它的蠐螬型幼蟲從大米的內部向外取食,最後留下滿是粉塵的空殼。

影響:大米最重要的害蟲,在以大米為主食的亞熱帶東方地區也與人相伴很久了。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學說,約10000-15000年前,史前人類發明了陶器,扔在家附近的破損陶器裏可能盛有水,此後蚊子就開始了家居生活。

這個看起來腦洞太大的學說其實不無道理,實驗也證明,生活在人類居所附近的蚊子的幼蟲,要比居住在野外的蚊子幼蟲更趨向於進入室內進食。近年來,澳大利亞昆士蘭地區,連年幹旱讓人們在園子裏用容器儲存雨水,這增加了在那裏滋生的蚊子數量。

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la

外型:體長8毫米至11毫米,翅展15毫米至22毫米。灰、白色的小型蛾子。

生活:幼蟲淺粉白色,取食多種谷物,通常生活在絲網中。

影響:危害家、倉庫、面粉廠和商店中的谷物、大米、面粉、堅果和幹果。

很多昆蟲都以人類收獲後長期保存的食物為生,先民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半定居生活的,然後才再次遷徙,在各種原始的小村莊裏,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有大量機會與人類接觸。

當人類不再遷徙,最終定居下來以後,這些我們如今仍能看到的室內害蟲和客人,為了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也會使出渾身解數,讓自己留在人們的家裏。今天,大約記錄有3000種動物住進、入侵、破壞或汙染人類的住宅。

看似“害蟲”正在全世界傳播,困擾著人類社會。當我們追蹤它們從其自然棲息地和自然群落歷史時,也正是在研究我們人類自己的歷史啊。

你的家,也是它們的家

現在,家對人類吸引力還像5萬年前一樣,是躲避潮濕、寒冷、高溫、風暴的居所,也是人類保存食物和所有物的基地。這是最基礎的需求,與趣味高雅的裝飾、宏偉的建築和搶手的地段無關。

而進入室內的昆蟲所需要的,也跟它們幾百萬年來一直尋找的東西一樣:幹燥的庇護所、暖和、食物、避開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嗨,這可不就是我們的家嗎?

當你在找新住所的時候,一定會去關心的附近的環境如何、下水是否順暢、安全性、鄰居是否好相處、離市場近不近等等。

當蟲子們打算搬入你家時也一樣,只是標準稍微有點不一樣,它們會在意屋檐滴水、空心磚的細部設計以及窗扇是否嚴密這些細節。老房子會更受歡迎,有更多能讓它們能進進出出的縫隙,有更多角落來積累灰塵和碎屑。昆蟲具有很高的適應性,並且數量特別多。即使在我們看來最偏遠、最沒有吸引力的房子裏,也能發現它們進進出出的身影。

撲燈的蛾子

外型:翅展10毫米至150毫米。形態多樣,大多數種類為斑駁的棕色和灰色,擬態枯葉或樹皮,但有的種類顏色非常鮮艷,為亮紅色、橙色或白色。

生活:幼蟲(形狀和大小差異巨大)取食植物,包括葉片、苞芽、花朵、種子、莖幹、根部/樹皮等。

影響:許多蛾子都會被光吸引,還不確切知道是為什麼。會從開著的窗戶飛進屋裏,落在墻上和天花板上停歇,或者被困在各種燈具中。它們在夜晚出現經常被看作是險惡的兇兆,但絕大多數蛾子其實只是無害的植食者。

現代,酒店、醫院、大廈和我們的家都非常溫暖,本來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物種,就可以在裏面生存和定居。

比如法老蟻,法老蟻是在1758年在埃及被發現命名的,它被認為發源於北非,而世界性範圍內的傳播則發源於近代,很有可能是通過幾百年前的貿易路線傳播開的。它們的蟻群足足有35萬只。螞蟻排成長隊出去覓食,釋放信息素引導它們返回時找到回家的路,當發現豐富食源時,它們所釋放的信息素會招來更多的覓食者。

法老蟻Monomorium pharaonis

外型:體長1.5毫米至2毫米,微小的淺黃棕色螞蟻。典型的螞蟻長相,頭部方形,細腰。

生活:建造大型巢穴,可多達35萬只不育的雌蟻(工蟻),搜尋食物、照看幼蟲和清理巢。約800只可育的雌蟻(蟻後)負責產卵,只有特定條件下才會產生雄蟲。

影響:世界各地都有的“流浪”物種,最初起源於熱帶地區,現生活於大型的供暖建築物中,巢穴在很深的墻壁內部,難以觸及。

人類開始在家中生火、烹飪,也意味著把食物帶回了家裏,還真的有點自找麻煩。

一不註意,你去拿食物時,就能看到爬行的昆蟲正在分享這些食物,會感到一陣陣惡心。尤其是當你發現食物有一大半早已被吃空,且爬滿了害蟲時,你會有種跟史前人類一樣的無力感,收集食物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全部被糟蹋了。

也有例外,意大利人把酪蠅養在奶酪裏,結果竟產生了特殊的香味,這就是著名的意大利活蛆奶酪。奶酪上面有蠕動著的活蛆,據說口感非常微妙。

果蠅,果蠅屬 Drosophila

外型:體長2毫米至3毫米,暗色、飛行緩慢的小型蠅子。不同的物種有著多樣的條帶或者斑紋。

生活:微小的灰白色幼蟲取食過熟、正在腐爛、通常半流質的水果或腐爛的植物。

影響:通常是室外昆蟲,偶爾也會進入室內,侵染水果、蔬菜和面包紅酒。稍微有點惹人討厭,但一般不認為對健康有害。黑腹果蠅是遺傳學的絕佳研究材料,在全世界的教室和生物學實驗室中使用100年了。

皮克斯動畫《蟲蟲特工隊》裏有個特別棒的昆蟲笑話:“需要多少只蟑螂去換一只燈泡?沒法說,只要你打開燈,它們就全跑光了!”

短短幾句,就描述了蟑螂的三個行為特點:蟑螂喜歡躲藏,避開光亮,跑得很快。蟑螂的身體十分扁平,又有堅硬革質前翅的保護,它們可以躲在家裏的一切縫隙裏,當房間裏陷入黑暗,人們也開始沈睡時,它們才會外出覓食。蟑螂還有一個用於保護卵的卵鞘,原來在自然界裏用來遮風避雨,但在家庭生活中,它能隔絕化學殺蟲劑。

這就是為什麼它們特別適合家居生活,也特別煩人了。

衣蛾Tineola bisselliella

外型:體長6毫米至8毫米,體小、近筒形、銀棕色的蛾子。在放大鏡下觀察,翅是淡金色的,有閃亮的光澤。行動迅速,但飛行並不是很敏捷。

生活:取食動物材料,比如羊毛、羽毛、毛皮和毛發。持續不斷地繁殖,每年能繁殖多代。

影響:最常見的家居昆蟲,幼蟲在羊毛和絲質衣物、地毯、室內飾品、窗簾、羽絨被和毛皮大衣上蛀孔,通常數量很少,但是如果衣物幾年沒有查看,也能造成十分巨大的破壞。

夏天最煩人的,莫過於蚊子了。即使只有一點點皮膚暴露在外面,也能被它們精準叮咬。

人類跟動物一樣能呼出二氧化碳,而蚊子能用觸角上特殊的化學感受器感知到這種氣體。即便只有極低的濃度。它們甚至還可以分辨環境中恒定的低濃度二氧化碳(比如火焰燃燒產生的)和動物呼吸時特定的周期性釋放的二氧化碳。這就是蚊子們的定位技術。

我們總說“花蚊咬人特別毒”,沒錯,白紋伊蚊的攻擊性確實更強,而且它們還會傳播登革熱等各種疾病。

白紋伊蚊(亞洲虎蚊)Aedes albopictus

外型:體長達10毫米,翅較窄,足細長。深棕色至黑色,身上有明顯的亮白色斑紋。口器細長。休息或叮咬時身體與物體表面平行。

生活:卵產在水中,孑孓取食水中微小的腐敗有機質微粒。雌性成蟲吸食血液。

影響:十分適應都市環境,白天活動,是攻擊性較強的咬人蟲。原產於遠東地區,但已經通過二手汽車輪胎的全球貿易運輸,傳播到了歐洲南部、北美和南美,近期擴散到了澳大利亞。能傳播黃熱病、登革熱、西尼羅河熱以及其他病毒病,可能是最邪惡、最具威脅性的新害蟲。

人類建造居所除了遮風擋雨,也是為了躲避食肉的猛獸。但這些微型生物在吃掉儲存的食物,我們的家,我們自己。

或許,這就是大自然所帶來的平衡吧。

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昆蟲都會對我們造成傷害。有一些生物被稱為“共棲生物”(commensals),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意為“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雖然,你可能不太樂意。

窗虻 Scenopinus fenestralis

外型:體長4毫米至6毫米。深色、纖細的小型蠅子。整體黑色,足淺紅色。爬行時身體隆起,短距離的跳躍式飛行。

生活:幼蟲捕食其他昆蟲,尤其是地毯皮蠹、火腿皮蠹和家蛾的幼蟲,也捕食跳蚤或其他蠅類的幼蟲。

影響:較為隱秘,在窗戶內側四處爬行,趨光。無害,消滅真正的害蟲,還可以算得上是益蟲。現在已經非常少見,可能是吸塵器的出現使得它的獵物數量減少造成的。

雖然跟蜈蚣一樣多腳,但蚰蜒其實是種完全無害的小動物,它們走起路來,長足起伏同步,就像水泛漣漪。在墻壁或天花板上快速爬行,能捕捉到蚊子。它們的顎很小,都不足以咬破人類的皮膚。

家蚰蜒Scutigera coleoptrata

外型:體長25毫米至50毫米。黃棕色的身體,略微扁平,有多達15對很長的細足,還有一對細長的觸角。

生活:通過快速偷襲捕捉小型昆蟲。毒牙由附肢特化而來。

影響:無害,甚至可能有益,能夠在墻壁和天花板上來回奔跑,捕食蚊子和其他家居害蟲。但是它們跑得實在太快,會嚇到一些膽小的人。

蜜蜂雖然有著很好的聲譽:忙碌勤勞和努力工作的象征。但胡蜂,即我們俗稱的黃蜂,卻飽受詬病,它們尾部的螯針看起來充滿威脅。雖然胡蜂的攻擊性沒有馬蜂那麼大,也能捕食令人討厭的毛毛蟲、蚜蟲和蠅,但不管蜂巢出現在房子的哪個地方,人一般想到房子內有蜂巢就會渾身不自在,不管用什麼方法,非得把它們除掉不可。

馬蜂,馬蜂屬Polistes

外型:體長20毫米,翅展40毫米。胸、腹部之間有明顯的細腰,身黑色,有黃色的條帶和斑點。

生活:巢小型,紙質,以嚼碎的木漿制成,一般位於空曠處,蜂房倒掛,頂部傘狀,有細長的柄連接在物體上。有復雜的社會群體,由少量的工蜂(不育雌蜂)和一或多頭蜂後(繁殖的雌蜂)組成。

影響:會蜇人,很痛。能在一些匪夷所思的地方築巢,比如門廊、窗框處以及墻角,比胡蜂更容易被打擾,因此看起來更具攻擊性。有些種類經常在室內越冬,會撕咬家庭生活用紙和書籍作為築巢材料。

人類對蜘蛛擁有最原始的恐懼,不管它們是多麼擅長捕捉家蠅、蚊子和蟑螂。

我們家裏常常出現的一種腿細長的蜘蛛,就是家幽靈蛛。它們往往生活在天花板昏暗的角落裏,織的網很稀疏,可以一動不動坐在那裏甚至長達幾周,等待著迷失方向的蒼蠅蚊子撞上來。在高處的角落裏以逸待勞,是長腳蜘蛛在原始無人的洞穴、樹幹裏演化出的捕食策略,因為飛進暗處或是棲息的昆蟲,總是傾向於向上飛。

還有一種蜘蛛,臭名昭著的黑寡婦,被它叮咬會極其疼痛,甚至可能會致命。但蜘蛛的危險性被過分誇大了,當人們發現自己身上有小的抓痕、感染、腫脹或者不舒服時,如果剛好看到附近有蜘蛛,我們會想當然認為這就是蜘蛛造成的。

所有的蜘蛛都能分泌毒液,但大部分的蜘蛛並不能把口器張得足夠大,或者把短牙插得夠深,以叮咬人類。實際上,就像南方常見的白額高腳蛛,蜘蛛一直在積極幫助我們,擺脫真正威脅人類生命的害蟲。

入侵生物的真正危險不是入侵本身,而是它們可能帶來的疾病。

幽靈蛛Pholcus phalangioides

體型:體長10毫米,足展達110毫米,但足一般都是收起來的。暗灰色,有時灰白色,十分細小的身體與極其細長的足相比起來不太協調。

生活:倒掛在天花板或屋檐下纖弱雜亂的絲網上。比較安靜,可能幾個月都一動不動,但如果受到打擾,會瘋狂搖動它的絲網呈模糊狀。能夠迅速將任何撞到它網裏的任何蒼蠅或其他昆蟲包裹起來。也能取食其他蜘蛛。

影響:無害,甚至因為取食家蠅、蚊子和其他害蟲而有益。但其織網不大可能為過分講究家庭衛生的主人所容忍。

隨著防蟲技術、裝修材質的更新,許多家居昆蟲的數量正在大量減少。

比如琵琶甲,本來人類掉在地上的一點點食物殘渣就足以它們食用。復合地板、塑膠和其他的隔離層,再加上化學殺蟲劑和吸塵器,它們的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作為一個博物學家,理查德感到悲傷,這種漂亮的甲蟲現在數量如此之少,已經到了極度瀕危的邊緣。但冷靜想想,這些半家棲物種其實並沒有多少自然保護的價值,它們所處棲息地並不算“自然”。

心理學家榮格在《論分析心理學與詩的關系》裏提出,人的無意識有非個體(或超個體)的部分,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殘留,它的內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帶有普遍性,故稱“集體無意識”。在人類普遍存在的無意識中,對於昆蟲和蛇的恐懼,是最突出的。

這些不速之客們,看完這篇文章後,可能你稍微會不那麼害怕了,但要真的克服對昆蟲的恐懼或許還是很難。

我們確實熱愛大自然,也確實想近距離觀察大自然,但當昆蟲真出現在身邊時,又不需要那麼近了。

- END -

作者丨理查德·瓊斯(Richard Jones)

英國皇家昆蟲學會研究員、英國昆蟲學會前主席、BBC野生動物頻道專家

編輯 | 蘇小七

封圖、題圖來源 | 《蟲蟲特工隊》

內容來源 | 《不速之客》

未標註圖片來源 | 《不速之客》

相關書籍推薦

《不速之客:藏在家裏的自然史》

著者:理查德·瓊斯(Richard Jones)

譯者:花保禎 等

廣西師大出版社·新民說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