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巨輪巨浪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 遼寧沈陽。攝影/月夜的太陽,圖/圖蟲·創意

-風物君語-

中國如雄雞

東北如雞頭

遼寧如咽喉

遼寧,東北的“南方沿海省份”。

▲ 大連跨海大橋,山、海與城市融為一體。攝影/谷月1983,圖/圖蟲·創意

她為白山黑水的開道——從古時金戈鐵馬的遼西走廊,到今年全線貫通的京沈高鐵,山海之間的遼寧,串聯起東北華北,打通了關內關外。

中國陸地版圖像昂首的雄雞,遼寧正如通往東北的“咽喉 ”。

▲ 從地圖上看,中國如同“雄雞一唱天下白”,遼寧則位於其發聲的咽喉部位。制圖/伍攀

她是東三省的風向標——曾經工業上的“共和國長子”,如今黑吉遼中的GDP擔當。東北衰弱,遼寧首當其衝;東北崛起,遼寧又一馬當先。

她濃縮了黑土地的糾結,象征著1億東北人的“艱難轉身 ”。

▲ 遼寧本溪,工廠還在持續運轉,這裏曾是中國的“煤鐵之城”。攝影/健忘的行攝世界,圖/圖蟲·創意

她還替東北文化發聲——在體育界人才輩出,在演藝圈眾星雲集,在小品界一枝獨秀……那位舞臺上的“黑土大叔”,鐵嶺人趙本山,更是陪伴我們足足歡度了20多屆春晚。

認識東北,怎能不從遼寧開始?

遼寧,東北的“南方沿海”

首先,我們要重新審視遼寧的地理格局,她的一半是山地平原,另一半則面朝大海。

▲ 遼寧,東北唯一的“沿海省”。制圖/伍攀

東北是個“大馬蹄形”,遼寧則是個“小馬蹄形”——

兩側群山對峙,東部的千山為長白山余脈,一路延伸至遼東半島上的老鐵山,西側有努魯爾虎山、醫巫閭山和松嶺;中間的遼河平原,北接廣袤而富饒的“黑土地”東北平原,向南則把遼東灣擁入懷中。

▲ 千山山脈,為長白山余脈。攝影/石耀臣

山,和海岸攜手共生 。

▲ 大連老鐵山燈塔。

海,與平原短兵相接 。

▲ 盤錦的淤泥質灘塗。攝影/王禹

在全省14個地級市中,遼寧擁有6座沿海城市,西起山海關外的葫蘆島,東至面向黃海的丹東,在2100多公裏的漫長海岸線上,一路山、海、平原和島嶼構成了“海陸四重奏”,賦予了遼寧與印象中東北“白山黑水”截然不同的景觀。

▲ 遼寧丹東,鴨綠江斷橋全景。攝影/常建儒

遼寧的秋,是海與陸各自絢爛的紅,既有盤錦似錦若霞的紅海灘,也有本溪漫山遍野的紅楓葉。

▲ 上圖:盤錦紅海灘,蘆葦和堿蓬草分界線。攝影/王禹 下圖:本溪楓葉,最美的秋色在公路上。圖/視覺中國

遼寧的冬,是陸與海同歸寧靜的白,既有鞍山一夕白頭的千山暮雪,也有遼東灣蒼茫無涯的渤海海冰 。

▲ 渤海海冰。攝影/邱會寧

在海島上,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的斑海豹,成群結伴在此“曳尾泥塗”、撒潑打滾,慵懶地舒展著它們肥嘟嘟的身體,遼寧的遼東半島和山東的廟島群島,是斑海豹最南的棲身之所。

▲ 斑海豹,雖然臟兮兮的但是挺可愛。攝影/馬浩文

在平原上,數百萬只候鳥把遼寧的沿海灘塗、內陸濕地,當成北上的“中轉站”,從鴨綠江口、莊河口、雙臺河口到臥龍湖濕地,每年春季可見東亞候鳥遮天蔽日、盤旋高飛。

▲ 盤錦遼河口濕地的候鳥。攝影/王禹

來自兩側群山的河流,呈收束狀奔流到海,在入海口形成一個個良港——大遼河口的營口港、雙臺子河口的盤錦港、大淩河口的錦州港、鴨綠江畔的丹東港……大連港則依托遼東半島分隔黃、渤海之勢,成為了東北第一大港。

海與陸共同打造的港口,在風景之外,讓遼寧真正具有了作為“南方沿海省份”的開放、繁榮氣象。

▲ 圖為遼寧營口。在大連崛起之前,營口港曾是“東北第一大港”。攝影/楊廣富

而尤其值得關註的是,遼寧的港口,在中國並不是吞吐量最大的、更不是最發達的,但它們絕對是中國“最好吃的”——

背靠著作為“天下糧倉”的黑土地,海運是東北糧食向外輸送的主要方式。東北豐饒的物產由各線鐵路運至遼寧各大港口,再進行中轉,端上全國各地人民的餐桌。

▲ 大連長海,王家島海灘養殖基地。攝影/於永樂

其中的錦州港,從2000年起到今天,連續20年都是我國內貿糧中轉的第一大港,巨輪滿載糧食通向五湖四海。

▲ 錦州港,除了“燒烤”之外,錦州更是全國人民餐桌的“快遞員”。攝影/有點意思0416,圖/圖蟲·創意

丹東則有著“東北亞貝都”之稱,海灘上盛產黃蜆子、白蜆子、雜色蛤、竹蟶等各種貝類,尤以黃蜆子最出名;

作為東北最老牌港口的營口,如今的海蜇貿易量占了全國海蜇貿易量的80%,由營口港發往世界各地;

▲ 營口,打海蜇的漁船在碧藍的海水中。攝影/邱會寧

深受日本人喜愛的裙帶菜,則大部分都產自大連,在全世界的日料店裏都標著“中華海草”……

▲ 大連,盛產裙帶菜與海帶,圖為撈上來滿滿一船的海帶。攝影/邱會寧

這是遼寧沿海的一面,風情萬種,海潮澎湃;而遼寧陸地的一面,扼鎖咽喉,鎮守門戶,從古代開始就是通往東北的大門。

中國的咽喉,東北的門戶

東北,地勢上呈現出富饒而封閉的“馬蹄形”——

東北—西南向的大興安嶺、長白山與西北—東南向的小興安嶺,組成了一圈巨大的馬蹄形城墻;外圍黑龍江、烏蘇裏江、圖們江、鴨綠江組成了這座大城的“護城河”;中部則是大塊的平原,使得東北的文化內部相近而與外界隔絕。

▲ 遼寧在東北的位置,如同大馬蹄套著小馬蹄。制圖/伍攀

只留下西南端,山海之間一條狹長的廊道,是為:

遼西走廊

數千年以來,經由這條地理通道,沿著蜿蜒的大淩河、太子河、遼河,途經朝陽、遼陽、沈陽,歷史逐漸了揭開東北白山黑水之間的面紗。

大淩河時代丨“龍城”朝陽

首先,是屬於紅山文化和遼寧朝陽的大淩河時代。

在“東北水鄉”,這條遼西“小河”顯得默默無聞——無論是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裏江,還是遼寧境內的遼河、鴨綠江,其知名度遠在大淩河之上。然而,正是這條細弱短小的河流,如同毛細血管一般,串聯起中原和東北大地。

大淩河中上遊的遼寧朝陽境內,遍布著5000-6000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東山嘴、牛河梁、半拉山……古老的“紅山人”使用著莊嚴的龍形玉器,建造出中國最早的女神像,讓平平無奇的大淩河流域,成為中華文明的母體源泉之一。

先秦時期,壯大於大淩河流域的東胡、山戎,和中原的燕、齊諸國時常兵戎相見;南北朝,前燕、後燕、北燕賦予了朝陽“龍城”的霸氣稱號;金庸筆下那位一生心系“光復大燕”的慕容復,算起祖籍來,也屬於“朝陽群眾”。

公元前226年,派荊軻刺秦未竟,匆忙流亡的燕昭王和燕太子丹,就是從遼西走廊流亡遼東,歷史的走向也從朝陽走向了遼陽——據說今天遼陽人的母親河,太子河,就得名於這位頗有悲情色彩的太子。

燕趙的慷慨悲歌,也久久在遼寧的熱土上回響。

太子河時代丨“東京”遼陽

遼陽,東北地區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 遼陽市內的太子河,為遼陽人的母親河。攝影/空中無色,圖/圖蟲·創意

在公元前3世紀建城之初,她的名字還叫“襄平”,總領遼東郡。長達2000年的時間內,遼陽一直是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當中原王朝的視域,經由遼西走廊探入遼東地區,邊塞攻防、農牧拉鋸、文化融合的重心就移到了遼陽城。隋煬帝曾3次傾國之力北伐高句(gōu)麗,間接導致了隋朝滅亡;唐太宗李世民禦駕親征,才重新奪回了遼東城,初唐詩人沈佺期記述此事: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而遼陽的高光時刻,來自從遼西崛起的契丹人,他們賦予了遼陽“東京”的稱謂,讓她成為遼代最重要的“五京”之一。

這麼說來,《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祖籍朝陽,喬峰是契丹人,所以哪裏有什麼“北喬峰,南慕容”?分明就是“遼寧喬峰,遼寧慕容”,小說初期的兩大巔峰高手,全都出身在了一個地方。

▲ 遼陽廣佑寺白塔。攝影/邱會寧

在遼、金兩代,遼陽“東京”的地位從未動搖,文化也繁榮發展——佛教由遼西走廊傳入後,在遼國土地上蓬勃生長,中國現存約90座遼塔,遼寧境內占據了近一半;遼陽城外的制瓷基地江官屯,則象征著東北文化走向了成熟。

▲ 義縣奉國寺。 攝影/嶽誌強

然而數百年後,在清朝建立的10年前,後金雄主努爾哈赤卻突然放棄了這座古城,轉向不遠處的另一座城市:沈陽。

遼河時代丨“盛京”沈陽

遼河並非獨屬於沈陽,而是整個遼寧省的母親河;正如清朝建立以後的沈陽,輻射範圍是遼河平原,乃至整個東北地區。

▲ 遼河平原地形示意圖。 制圖/Paprika

在這一時期,遼寧的“咽喉”地位更是展露無遺。清兵由遼西走廊攻入山海關,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盛京”沈陽則成為了清朝的發祥地、大後方。

▲ 沈陽全景。攝影/夢遊前生,圖/圖蟲·創意

她面向遼河平原,極目之處沃野千裏、土地遼闊;背靠著長白余脈,有險可守;南部通江達海,遼河奔流直抵渤海的遼東灣;西邊遠控遼西走廊,和北京遙遙呼應。有了遼寧,身後的東北平原成了高枕無憂的“後花園”。

▲ 沈陽故宮。攝影/嶽誌強

清亡之後,沈陽故宮目送著最後一個王朝的背影遠去;然而對於沈陽和遼寧來說,新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共和國長子”,文體界擔當

如果僅從“老工業基地”五個字去解讀遼寧,你將得到一連串滾燙的數字、滿屏的“新中國第一”和幾聲關於“下崗潮”的唏噓。

“一五”計劃期間,全國約17%的原煤產量、27%的發電量、近30%的金屬切割機床、約50%的燒堿、60%的鋼產量……均出自遼寧;

新中國第一枚國徽、第一臺機床、第一根鋼軌、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第一艘萬噸遠洋巨輪……都來自遼寧;

沈陽的機械工業、大連的造船工業、遼陽的化學工業、錦州的石油工業、本溪和鞍山的鋼鐵工業、撫順的裝備制造工業……都曾是遼寧人的驕傲。

▲ 撫順露天礦,如同工業的畫卷、大地的傷痕。攝影/邱會寧

甚至1949年建國初設立的12大直轄市中,有三分之一都是遼寧的城市——沈陽、鞍山、撫順、本溪。

▲ 遼寧鞍鋼。圖/視覺中國

而當市場浪潮襲來,遼寧乃至整個東北,都從昔日的“共和國長子”,一度成為了中國省份的“後進生”。遼寧有多輝煌,就有多慘淡;有多少贊譽,就有多少毀謗;有最好的時代,也有最壞的時代……

▲ 沈陽鐵西區。

然而,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這段歷史——工業的衰敗,反而讓遼寧擁有了更多元的面孔、更深邃的文化、更具衝突感的魅力,在唱衰聲中負重前行的遼寧人,也顯得更有種逆流而上的自信。

廢棄的工廠變成了歷史的記錄者——從《鐵西區》到《鋼的琴》,工業的灰暗,成為電影深處的底色;從作家雙雪濤到作家班宇,故鄉的衰落,反而是洞察時代的窗口;

▲ 電影《鋼的琴》劇照。來源/電影截圖

從春晚舞臺上的趙本山、範偉,到脫口秀大會的“雪國列車CP”,遼寧人一直是東北文化最有力的輸出者。

而在經濟上失去的地位,遼寧人還能從運動場上找回來。

她是體育界的“遼老大”——從1984年到2016年的8屆奧運會上,遼寧人攬下了約30塊金牌,穩居全國各省、區、市之首。

▲ 遼寧的體育有多強?制圖/孫大仙工作室

遼寧男籃曾20次奪得全國籃球錦標賽冠軍,CBA的260名註冊國內球員中,遼寧、吉林、黑龍江籍球員人數分列第一、三、四位,其中遼寧籍球員50人,占據了CBA聯賽國內球員總註冊人數的近1/5。

遼寧的鞍山是一座“乒乓之城”,我國不少知名的乒乓球運動員如馬龍、郭躍、李曉霞等,都是出生於鞍山;遼寧的大連則以足球見長,大連的足球隊曾是中國頂級足球聯賽的“8冠王”,至今依然有許多大連人活躍在中國足壇。

▲ 遼寧的“乒乓球天團”?制圖/孫大仙工作室

遼寧經受的陣痛,也是她的光輝;遼寧承受的壓力,也是她的希望。

▲ 大連足球。攝影/沙琨

紅山文化是歷史底蘊,燕國的“龍城”朝陽是歷史底蘊,遼代的“東京”遼陽是歷史底蘊,清朝的“盛京”沈陽是歷史底蘊……計劃經濟時代的“共和國長子”、“東方魯爾”又何嘗不是底蘊?

歷史從不是遼寧的傷痕,反而是遼寧的後盾。

遼寧人,東北人中的“南方人”

有人說,東北三省裏遼寧人最像“南方人”。

▲ 大連旅順口,有著碧綠的青山、蔚藍的大海,以及文藝的燈塔。攝影/李文博

實證則是遼寧鞍山人陳曉旭——明明是生於北國、長於北國的東北姑娘,卻能將江南閨秀林黛玉,演得淋漓盡致,演得入木三分。以至於看過87版《紅樓夢》的,都覺得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

▲ 大連東港,威尼斯水城。攝影/聞家麟

的確,遼寧人身上身兼著兩股氣質,正如兼顧海陸的地形一樣,她的豪邁大氣、熱情洋溢,來自東北的白山黑水、遼闊平原;她的開放自由、精明細致,則源於渤海的波濤巨浪、深水良港。

東北人裏,遼寧人最愛做生意,或許也最會做生意。

▲ 沈陽塔灣興順國際夜市,號稱是“全亞洲最大夜市”。圖/視覺中國

北京的東北餐館,有小一半都是遼寧人開的,或多或少能嘗出“遼寧版”東北菜的影子。而遼寧人對美食的創新能力,對“美食IP”打造能力確實讓人嘆服——沈陽雞架、錦州燒烤、撫順麻辣拌、溝幫子熏雞……每一樣都讓人印象深刻。

▲ 麻辣雞架。攝影/沈默的螺旋, 圖/圖蟲·創意

而在直播行業興起之後,遼寧人憑借一口辨識度極高的東北方言,以及與生俱來的喜劇天賦,在公眾視野中頻頻亮相。事實上在抖音的報告中,遼寧籍的創作者人數並非最高,但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也間接造成了“東北人占領短視頻”的錯覺。

今天的遼寧,擁有著沈陽和大連“雙核城市”的海陸組合。

▲ 大連出產的航母“山東號”。攝影/沙琨

大連之於沈陽,猶如南方城市中的深圳之於廣州、寧波之於杭州,是沿海開放與內陸穩進的組合。當大連打造的國產航母“山東艦”巨輪出海,另一邊對於沈陽入選第10座“國家中心城市”的呼聲近年來也日益高漲。

2021年,沈陽能否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這不僅是沈陽人、遼寧人關註的問題,更寄托著1億東北人的希冀和期盼。

- END -

文 | 九月

圖編丨王家樂

地圖編緝丨伍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