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從高處滑雪往下跳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受訪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李 梅

肌肉溫暖有彈性,血液流動不息,毛發不停生長……相比之下,人體的“框架”骨骼似乎比較“安靜”,然而,骨骼每天都處於活躍的新陳代謝中。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李梅介紹,除了支撐身體,骨骼還跟肌肉、關節一起,幫人體完成運動功能,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器官,幫助造血,參與能量代謝,調節內分泌,它還是我們體內的礦鹽儲備庫……不難想象,如果骨骼出現問題,將會對身體的多個方面造成不利影響。

骨骼生長就像大樹

《生命時報》:骨骼生長衰退有什麼規律?

李梅:骨骼中除了骨細胞,還有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它們會不停地完成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動態過程。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骨形成大於骨吸收,骨量不斷累積、增加;到20歲~40歲時,骨形成與骨吸收相對平衡,骨量達到最高峰,被稱為峰值骨量。40歲後,骨吸收會逐漸大於骨形成,骨量逐漸下降。尤其是女性在絕經後,雌激素會快速減少,使骨骼在絕經後5~10年內快速丟失,骨頭中礦物質、膠原蛋白減少,脆性增加,便容易折斷。

骨骼生長就像樹木:小時候它不停生長,柔韌堅強;當它逐漸長高變壯,樹幹和樹枝也會變得更加粗壯強韌;而當樹木老去,枝杈、樹幹就會逐漸幹枯、易斷。

《生命時報》:人的一生中骨骼可能面臨哪些傷害?老年時期常見的骨骼問題是什麼?

李梅:骨骼疾病種類很多,包括遺傳性骨病、代謝性骨病、腫瘤性骨病、炎癥性骨病等。另外,很多疾病、藥物也會影響骨骼健康。老年時期最常見的骨骼問題有骨質疏松、骨折、骨關節炎、骨質增生等,其中危害最大的要屬骨質疏松癥和骨關節炎。

《生命時報》:上述問題會給晚年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李梅: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松的患病率是19%,而需要進行防治的疾病早期階段——骨量減少的患病率則高達46%,人數眾多。骨骼疾病不僅會引起疼痛,使活動能力下降,還會引發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影響生活質量,有時甚至還會導致輕微外力下骨折,誘發心梗、腦梗等急性心腦血管事件和深靜脈血栓、褥瘡、肺炎等並發癥,使患者死亡率增高。以髖部骨折為例,研究顯示,髖部骨折之後一年內,20%的患者會死亡,80%的患者至少會喪失一項獨立活動的能力,可見,骨質疏松癥的危害巨大。

診療誤區很多

《生命時報》:我國骨質疏松癥患病現狀如何?是否能得到規範治療?

李梅:我國大樣本人群調查顯示,骨質疏松癥的認知率、診斷率特別低。一些老年人聽過這個病,但大多沒有接受正規診斷,如測量骨密度,也沒接受規範治療。既不認識、也未診斷,疾病的治療率便無從談起。

當前,我國骨質疏松癥認知率、診斷率低,其一是認識不足。骨質疏松癥的相關宣傳工作開始得較晚,很多人沒有測量骨密度的意識,甚至已經輕微外力下發生了骨折,也未進行骨質疏松癥的規範化診斷及治療。相比之下,宣傳工作開始較早的糖尿病、高血壓診斷率則較高。第二是診斷相對不易,血壓、血糖已經可以在家中檢測,但骨密度測量仍需到醫院進行。更多醫療機構設置骨密度儀,就可以提高患者的診斷率。

《生命時報》:對待骨骼疾病,患者常有哪些誤區或盲區?

李梅:臨床中,患者的常見誤區和盲區很多。

1.認為骨頭不疼、沒骨折就沒有骨質疏松癥的問題。骨質疏松癥又被稱為靜悄悄的流行病,可能在尚無明顯骨折、骨痛時就已經發生了;等到骨折,往往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因此,我們建議女性停經後、男性50歲之後就要關註骨骼健康,有條件時要測量骨密度。

2.對疾病和藥物繼發性骨質疏松關註不夠。多種疾病、藥物可以導致骨質疏松,比如,很多風濕免疫科的病人會服用糖皮質激素,但他們對其導致的骨質疏松問題重視度不足。

3.覺得骨質疏松是“女性病”。2018年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0歲以上女性中,骨質疏松患病率為29%,男性為6%,我國男性骨質疏松癥患病人數逾一千萬,盡管患病率低於女性,但數量也是非常龐大的。

4.認為有骨質疏松,補鈣就行。補鈣、補充維生素D只是疾病的基礎治療,它們有幫助,但是不足夠。如果已經確診為骨質疏松癥,或已經發生骨折,一定要聯合使用更有效更強的藥物,抑制骨丟失、促進骨形成。

5.容易擅自停藥。很多老人患有多種疾病,常常同時服用多種類別的藥物,而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效果“看不見、摸不著”,更容易被擅自停用。藥物治療時間短,療效便無從談起。

6.認為骨質疏松只能看骨科。骨質疏松癥是個多學科疾病,除了骨科,在疾病早期診斷和治療領域,像內分泌科、老年科、風濕免疫科,甚至婦產科、放射科,對於疾病的早期診斷、用藥以及防治骨折都很重要。所以,多學科協作抗擊骨質疏松癥非常重要。

《生命時報》:老年人防治骨病應遵循哪些原則?

李梅:除積極的藥物治療,“防跌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因為90%的骨折是跌倒誘發的。防跌倒,首先要從環境入手。居室整潔不淩亂、光線充足明亮、廁所浴室做好防滑措施等,都能減少跌倒風險。第二要調整身體狀況,比如視力下降,要及時調整視力;耳朵聽不到,要想辦法調整聽力。日常做做力量練習、平衡練習,增加肌肉力量,可有效避免跌倒。另外,還要避免危險的事情,如滑雪、從高處往下跳、倒著走等。

一生壯骨關鍵詞

《生命時報》:人的一生中,強壯骨骼有哪些關鍵詞?

李梅:保證骨骼健康,要從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抓起。在這個階段加強營養、運動和陽光照射,可以使我們達到比較理想的峰值骨量。在壯年階段,要註意避免不利於骨骼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註意避免疾病和藥物帶來的負面影響。到中老年階段,我們要重視骨骼健康,盡早做骨密度檢測,如果骨密度已經低了,要加強營養、運動,註意防止跌倒,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有效藥物治療,並堅持長期治療。

《生命時報》:能否給老年人一些保護骨骼的生活建議?

李梅:第一,飲食習慣非常重要。老人最好避免喝咖啡和碳酸飲料,多喝酸奶、牛奶,多吃深綠色蔬菜、蝦皮、蝦醬等含鈣豐富的食物。

第二,曬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皮膚會在陽光照射下合成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促進骨頭礦化,防止跌倒。建議老人在10:00~15:00陽光較充沛時,把皮膚暴露出來曬太陽,夏季15~30分鐘即可;冬天陽光較少,暴露皮膚也不實際,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適當劑量的維生素D。

鍛煉可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減少跌倒風險。一旦出現骨骼老化相關癥狀,應盡早就醫。骨骼健康關乎到每個人在中老年階段的生活質量,甚至影響到壽命的長短,建議大家多學學骨質疏松相關的知識,及時采取措施,強健骨骼,撐起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