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他人搶我的剩菜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我常做在天上飛來飛去的夢,解夢的告訴我,這是我向往自由的象征。是的,我感覺我總是被俗事所煩擾,有一腔憤懣無處釋放,有理想得不到實現。

裴多菲有首詩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為了自由,一切都可以不要,比如我曾在新聞上看到,有一個男人買彩票中了頭等獎,就立馬把他的糟糠之妻休了,我想他就是為了能拿上他的千萬大獎自由地去享受生活吧。

生活中我們有許多牽絆,當下的生活不一定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所以男子中了頭等大獎,牽絆一下消失了,他就一頭衝破藩籬,享受人生去了。這樣的行為肯定會受到道德的譴責,但就裴多菲的說法,為了自由可以拋棄一切,那麼他拋妻棄子也算符合這個道理。

我自覺我最自由的一段時間就是參加工作還沒有結婚的那段日子。小時候算不上自由,小時候有父母管著,況且家裏又窮,想吃什麼想玩什麼都不一定能如願。結了婚就更算不上自由了,結了婚上有老下有小,有各種責任,有時候一天累到黑,回到家兩口子話不投機還要吵上一架。唯獨那個時候,既沒人管束,又不用承擔什麼責任,關鍵手裏還有幾文可供自己支配的票子。

但就是在那種最自由的情況下我卻沒感到有多快樂,反而心裏是空落落的。因為突然失去了生活的目標,不知道每天活著是為了什麼,如果只是吃喝拉撒,那與豬又有什麼區別呢?說到底,人是不能心安理得地做一只豬的。

說回那個中了大獎之後拋棄牽絆的男人,都能想到他接下來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剛開始他可能會胡吃海喝、無盡放縱一番,以慰勞這麼多年來被生活壓榨的自己。然後呢?人是很容易滿足的,又很不容易滿足。幾十年來匱乏的物質生活,可能兩三頓大餐、兩三個尤物就被填滿了;但人又是很不容易滿足的,放縱了之後接下來該怎麼辦?是繼續尋找更誘人的物質去滿足自己還是換一套打法?如果說選的是前者,那麼將是一個無底深淵。

人的欲望有這樣一個特點,當你天天大魚大肉的時候,你會想要比大魚大肉更美味的東西,而身在囹圄的人或許只需要一張薄餅就滿足了。人總希望得到比眼下更好的東西,這是生理機制決定了的,無法更改。不過這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物欲的滿足往往與精神的空虛成反比,也就是物質欲望滿足得越多,精神就越空虛;而精神越富足的人對物質越沒有太多的需求。吸毒的人一開始口服就能滿足,吸到最後,口服已經不能滿足自己,就發展到了靜脈註射;而古希臘的犬儒派哲學家則是住在一個圓桶裏,吃著人們丟棄的殘湯剩菜就能滿足。這就是區別。

這樣看來,那個拋妻棄子追求自由的男人也不見得有多好過,末了,搞不好還不如他以前那個充滿牽牽絆絆的普通生活。

這令人懷疑裴多菲先生提出的為了自由可以拋棄一切的觀點。後來經查才明白原來他說的為了自由是為了民族的自由,是為了推翻壓在人民身上的大山而說的。至於個人,是沒有絕對的自由的。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手握生殺大權,想要什麼得不到?他應該說是歷史以來最自由的人之一了,但他仍不是絕對的自由的。在他年老之後,他發現他雖然幾乎擁有了一切,但唯獨一樣東西他擁有不了,那就是生命——他發現他無論如何偉大也難逃一死。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很久,於是後面派了徐福帶領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去海外仙山尋找長生不老藥……

這就是自由的局限性,也是人生的局限性。但這並不成為我們悲劇的根源,反而正因為有了局限才誕生了價值。《中庸》說:執其兩端取其中。任何事都有對立的兩個極端,正確的行事方法是維持中庸的狀態,然後不斷地往美好的一端趕赴,任何走極端的做法都是自取滅亡。自由也一樣,絕對的自由與絕對的不自由都意味著滅亡。

昨晚我又做了在天上飛來飛去的夢,我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次做這樣的夢了。今早醒來的時候,父母要出去辦點事,叫我起來看著點孩子,雖然昨晚一夜是夢,沒有休息好,但我還是奮力爬了起來,因為我覺得,雖然我現在已經一無所有了,但至少還有孩子,孩子是我的牽絆,影響著我不能去做很多事,但是這或許是件好事,如果沒有了這點牽絆,我就真的一無所有了,就真的得到了“自由”,也就真的離滅亡不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