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和異性吃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阿肖 | 作者

樸素的樹、蟲子 | 編輯

pixabay| 圖源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已婚邊界”。

結婚,也就意味著:

雙方在“與異性的交往邊界”上簽下了一份隱形契約。

需要共同遵守。

但吊詭的是:

這份契約,往往很模糊很曖昧,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

今天,我們就試著來討論:5個異性相處邊界的細節。

你會發現,在充滿誘惑的世界裏,面對復雜難測的人性,邊界,是親密關系最好的護城河。

“誠誠,隨口的稱呼而已”

@曖昧詞匯,No!

臨睡覺了,老公還在回消息。

我隨口說了一句:“最近工作很忙呀。”

他敷衍地“嗯”了一下。

我覺得奇怪,下意識看了看他的手機屏幕。映入眼中的是老公的小名:誠誠。

“現在同事之間,都這麼稱呼了嗎?”

他頭都沒擡:“剛來的小姑娘,不知道分寸,隨口稱呼而已。你別小題大做了,我就這麼不值得你信任?”

有人說:

“一個稱呼而已,同事之間很正常吧。”

“連別人叫你老公什麼都要管,也太可怕了吧。”

也有人說:

“她不知道分寸,你老公也不知道分寸?”

“曖昧的第一步,就是:專屬的稱呼。”

“況且,沒點小心思,何必突然攻擊你“小題大作”,還扣個帽子“不信任”。

這不就是轉移矛盾的經典手段嗎?

“結婚後,就要犧牲自己的愛好嗎?”

@行為邊界,樹起來!

我和老公是玩劇本殺認識的。

相識、相愛到走入婚姻,劇本殺一直是我們之間最好的默契。

吵架的時候,工作不順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都少不了劇本殺。

直到有了孩子。

我們約定周末,他帶一天孩子,我帶一天,這樣彼此都能有自己的空間。

我會有意識地拒絕朋友劇本殺的邀請,覺得:那是專屬於我和老公之間的默契。

而且玩劇本殺,人數不夠,難免和陌生人組隊,又難免擦出點火花。

但老公沒有這樣的意識,每個周末仍舊會約上好友去玩。

他覺得除此之外,他也沒別的愛好了,還讓我不要在意。

有人說:

“既然你們希望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間,為什麼又要限制他的愛好呢?”

“實在不行,重新協調下帶娃的事情,一起去玩唄。”

也有人說:

“這個世界是只剩下劇本殺,沒別的可玩了麼?非要背著‘我’去和別人玩。”

“你比照片漂亮多了”

@聊天內容,有輕重!

前幾天,老婆去和甲方開會,今天晚飯時,老婆突然把手機拿給我看。

那是甲方一位中年男領導發來的消息:“你比照片漂亮多了。”

在老婆表示自己“已婚”後,對方仍舊不依不饒,說:

“能和您這樣貌美如花,又有工作能力的女性合作,是我的榮幸。”

“長得美不是你的錯,我也是有感而發,如有冒犯請多多包涵!”

有人說:“可能只是單純的恭維話吧。”

也有人說:“這已經不僅僅是越界,是職場騷擾或是霸淩了吧!”

老公給女同事帶紅糖

@心理邊界,伴侶第一位

前天老公去上班,問我紅棗紅糖衝劑在哪。

我指了指,奇怪地問:“你喝這個?”

他答:“同事今天來了大姨媽。”

我一聽就炸了:“你知道我大姨媽什麼時候嗎?我來大姨媽的時候,你去哪了?”

他覺得我不可理喻:“不就關心下同事嗎?”

一來一回,就吵了起來。

至今,還在冷戰中,誰也說服不了誰。

有人說:“雖然這件事很荒謬,但也沒刻意瞞你,就是心大吧。”

也有人說:

“大姨媽,多私密的事啊!”

“嘖嘖,我已經無話可說了。女同事窮到自己買不起紅糖???”

老公為什麼關註女裝大佬?

@精神邊界,拒絕曖昧

聚會時,朋友聊到她老公在微博上分享的笑話。

我從來沒關註過老公的微博。

那天來了興趣,用老公的微信id一搜,果然找到了他的微博,點開關註列表,一串美女。

還沒來得及震驚,就接連看到:幾個美女的簡介是“女裝大佬”。

我一一點開他關註的用戶,無一例外,全是。

我不是不能接受這種現象,可是攤到自己老公身上,很尷尬,我又不敢把這件事擺上臺面問他。

現在,他偶爾碰碰我,我都忍不住地反感。

有人說:“既然他微博名字都跟微信一樣,那就沒存著瞞你的心思,可能就是獵奇啊。”

也有人說:

“正常男人怎麼會關註女裝大佬啊?”

“這何止是越界,怕是騙婚吧。快跑!”

寫在最後

以上這些細節,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從心理學上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分為以下3種邊界。

a. 語言邊界

曖昧詞匯

有的人認為叫親密的昵稱,比如“誠誠”,就是一種越界;

有的人卻認為這很正常,只有直白說出“我愛你”“我想你”,才是一種越界。

聊天時間段

有的人覺得晚上11點以後,跟異性聊天,就很不正常;

有的人認為聊到淩晨也沒什麼問題。

聊天內容

有的人認為跟異性聊自己的感情問題,比如“你喜歡哪種類型的啊”,就是一種暗示。

有的人認為這只是對自己的信任,不用太敏感。

男女之間的交往,語言邊界常常是很模糊的,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需要做的:是盡量坦誠地說出彼此的想法,在平等討論的基礎上,盡量折衷彼此的觀點,為關系制定規則。

b. 行為邊界

美國人類學家Edward Twitchell Hall認為:人們相處,彼此之間都有一個特定距離。比如,親密距離是0-45厘米之間,等等。

當不那麼親密的人闖入這個距離時,我們就會下意識感到排斥,向後退;

而一旦我們允許對方進入這個距離,其實在心理上,是默許了關系更進一步的發展。

為什麼劇本殺、看電影、鬼屋等等娛樂項目,常常是愛情的溫床?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能通過身體距離的靠近,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c. 心理邊界

已婚後,與異性交往的心理邊界,歸根結底,其實就是:“我希望我是你心中的第一位”。

比如當她們問:“你都不知道我大姨媽什麼時候,還給同事送紅棗紅糖茶”,

其實,真正的潛臺詞是:“我在你心中到底處在什麼位置?難道什麼貓貓狗狗都能排在我前面嗎?”

所以,作家亨利•克勞德談到:“評判越界最好的辦法是,你的行為是否讓你婚姻中的另一半受到了傷害。”

好的婚姻是:雙方都了解與異性交往的邊界,同時自覺接受這份約束。

你與別人的邊界越清晰,與伴侶的邊界就越融合。

或許,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去定義每一個行為,是否“越界”,但至少,我們應該明白,哪一個行為,會讓你的伴侶不舒服。

點個在看,拒絕曖昧。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作者簡介:阿肖,自由撰稿人,心理咨詢師,一個有點溫暖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