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j小貓抓我額頭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上海迪士尼、粉紅色狐貍、“川沙妲己”……這幾個詞一提,你腦海中肯定會浮現出那只粉紅色,搖著大尾巴,叫“玲娜貝兒”的小狐貍。

玲娜貝兒 | 圖源: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微信公眾號

自從9月29號亮相上海迪士尼,玲娜貝兒就憑借其可愛形象贏得很多人的喜愛,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火遍全網。

自9月29日發布以來,玲娜貝兒的火爆就不曾衰退

| 圖源:百度指數

人家的爆火也不是沒有道理:可愛的形象、可愛的動作、可愛的尾巴……集各種可愛於一身的玲娜貝兒,成功俘獲了萬千少女猛男的心。誰看了不都要大喊一句——

這太可愛了吧!!!

而對於生命科學研究者來說,更有意思的問題是——究竟是什麼東西讓這麼多人都覺得“可愛”(cuteness)呢?

這裏你可能要反駁了:餵餵,我可不覺得ta可愛,可愛難道不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覺嗎?但這種主觀的感覺,說到底還是大腦產生的,這就給了研究者深入探究的線索。

還別說,對這個問題的探索,在近八十年前就開始了。

嬰兒可愛模板

科學家更關註嬰兒為什麼可愛

當你翻開每一項探究“可愛”的研究,會發現它們都繞不開一個關於可愛嬰兒的假設:嬰兒圖式(德語為Kindchenschema)。

1943年,在對人類和動物形態進行了系統地匯總探究後,康拉德·洛倫茲(Konrad Zacharias Lorenz)提出了一個關於“可愛”的概念,Kindchenschema,翻譯叫嬰兒圖式(為方便理解我們後面都稱為“嬰兒特征”),指代了一系列嬰兒可愛的面部特征,包括圓圓的臉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額頭、小小的下巴、細細的鼻子等等。

雖然康拉德最開始是為了探究人類和動物的社會行為學,才提出的這個概念,但這個嬰兒圖式卻被後續揭秘“可愛是什麼”的科學家們奉為了經典。

康拉德·洛倫茲因其行為模式的研究,獲得了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圖源:nobelprize.org

憑啥圓臉蛋、高額頭、大眼睛、小下巴就是可愛的象征?科學不能瞎說,這是有證據的:研究者收集了不同嬰兒的照片,然後先後把他們的臉、鼻子、眼睛、額頭等等用PS朝兩種方向處理了一下:一種更偏向“嬰兒特征”,另一種則反過來:

圖b,e是原圖,cf是偏向“嬰兒特征”的PS處理,ad則是反向處理。那麼,你覺得哪個更可愛呢?

| 圖源:Glocker M L, et al. 2009.

之後找來了誌願者,五分滿分,讓他們來打分評價。結果大家不論男女,都會更喜歡“嬰兒特征”處理過的照片。這也說明“嬰兒特征”確實是更可愛的一種表現。(同時也說明了男生和女生一樣會更喜歡可愛的東西~)

Low代表上圖的ad,high代表上圖的cf,可以看到大家都對cf打分會更高,你的打分是多少呢?

| 圖源:Glocker M L, et al. 2009.

更有研究者好奇這種對可愛的偏好會不會從小就有,找來了一群幾個月大的嬰兒也給他們看了“嬰兒特征”測試:結果發現,當孩子們看到可愛的嬰兒時,他們會花更長的時間註視。

此外,如果把嬰兒的照片換成大人或者少年少女的照片,大家也會覺得“沒那麼可愛”了:因為長大之後,隨著我們面孔的成熟,“嬰兒特征”也會慢慢消失。

可以比較一下嬰兒和大人的臉寬、下巴高度、額頭高度、眼寬的顯著差別

| 圖源:Kringelbach M L, et al. 2016.

這其實是種會“上頭”的獎勵機制

既然“嬰兒特征”確實是一種可愛的象征,那為什麼我們總會喜歡可愛的東西呢?而且會表現出越看越“上頭”的感覺?

為了搞清楚這個疑惑,研究者拿著這套“嬰兒特征”測試(上面的abcdef圖),給16位未生育的女性進行了測試,同時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測了她們的大腦活動狀態。

結果發現,有一個腦區面對“嬰兒特征”的時候出現了顯著的活躍——伏隔核。

實驗中發現的伏隔核活躍狀況

| 圖源:Glocker M L, et al. 2009.

什麼是伏隔核,聽起來很陌生啊?提到其中一種物質你就熟了——多巴胺。當伏隔核裏的多巴胺濃度升高,就會激活大腦的“獎勵機制”——釋放多巴胺,感到快樂;接著釋放多巴胺,繼續感到快樂。

大腦的獎勵系統,中心的NAc即伏隔核 | 圖源見水印

所以伏隔核往往和快樂、笑相關,而往更復雜的行為講,還和相互合作、捐獻行為等等有關系。所以我們可以合理猜測:也許正是因為看到可愛的嬰兒,促進了多巴胺分泌,會讓我們有“抱抱小孩”或者“一定要好好照顧ta”的想法。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同樣發揮著作用。細心的讀者肯定也註意到這項研究的對象,是“未生育的女性”,這就是為了避免激素和性別的影響。

有研究找來了不同年齡段的女性進行類似上面的測試,發現絕經後的女性對可愛嬰兒的辨識能力會減弱,這就暗示了激素的作用。研究者又對服用避孕藥(含孕激素和雌激素)和未服藥的女性進行比較,發現激素確實能提高女性對識別嬰兒可愛的敏感程度。

要鑒定這種細微辨識能力,研究者把“嬰兒特征”測試的難度調整得非常高,你覺得圖裏左邊和右邊哪個更可愛呢?(理論上答案是最左邊,年輕女性(19-26歲)“正確”率65%左右,53-60歲女性“正確”率是50%左右)

| 圖源:Sprengelmeyer R, et al. 2009.

從嬰兒圖式到寵物和卡通

那麼問題又來了:所謂的“嬰兒特征”,可以代表玲娜貝兒嗎?或者是代表貓、狗這些可愛的動物嗎?

實際上在康拉德·洛倫茲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就嘗試將人類對嬰兒的喜愛和對動物的喜愛相互關聯:人類往往會對有大眼睛、圓腦袋的東西(下圖左列)都會覺得更可愛,而相反的形態(下圖右列)就不會有類似的情感(可能會覺得喜歡,但就不是覺得可愛了)。

圖源:Studies in Animal and Human Behavior, vol. II, by Konrad Lorenz, 1971.

因此很多研究者就開始猜測:我們現在特別鐘愛養貓養狗,或者喜歡玩偶卡通,會不會就是對於“嬰兒特征”的一種偏愛呢?

他們把嬰兒、貓、狗、泰迪熊的照片組合起來,設計了一個新的關於“嬰兒特征”的測試。結果發現人們也會更喜歡有“嬰兒特征”的貓貓狗狗和泰迪熊,甚至還有物種偏好(狗主人更喜歡小狗臉,貓主人更喜歡小貓臉)。

這是測試用的圖片,你覺得哪個最可愛呢?

| 圖源:Archer J, Monton S. 2011.

對於泰迪熊、米奇這一類玩偶卡通形象,有的研究者有了更絕的操作——我們只要看看這些玩偶卡通是怎麼變化的,不就知道了嗎?

於是有研究者找來了50年間(1930-1980)米奇的卡通形象(律師函警告?),通過簡單測量就可以發現,隨著時代發展,米奇的眼睛變得更大、臉變得更圓潤、頭變得更大、額頭變得更寬……總的來說,就是變得更“年輕”、“年幼”,也變得更具有“嬰兒特征”了。

從左到右可以看出米奇的變化

| 圖源:@Walt Disney Productions.

類似的,有研究者去泰迪熊博物館,把八十多年間,不同時期的泰迪熊的面孔做了測量,發現泰迪熊額頭變得越來越高,下巴變得越來越小,這也符合我們剛剛提到的“嬰兒特征”。

A圖顯示泰迪熊額頭與整個頭部比例越來越大;B圖顯示了泰迪熊下巴與頭部比例越來越小

| 圖源:Hinde R A, Barden L A. 1985.

這時我們再看回玲娜貝兒: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近乎圓圓的臉蛋,還有高的有些誇張但很自然的額頭,小的看不見但又很合適的下巴……懂了吧?迪士尼可是已經把“嬰兒特征”這一套給玩明白了。

主觀情感有時候也不那麼主觀

我們再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可愛,是不是一種完全主觀的情緒呢?

結合我們剛剛提到的:這種感覺幾個月大的嬰兒就有了;並受控於伏隔核的獎勵機制;而且還會有女性生理激素的調控影響;同時不少動物幼崽也具有“嬰兒特征”……答案似乎就變得明了起來。

其實看米奇、泰迪熊的發展過程就會發現,他們的發展有一點演化(evolution)的味道:卡通形象被塑造出來,被人們的喜好所影響(選擇),因此逐漸具備更多人們所喜愛的“嬰兒特征”。

似乎除了最早的達菲和雪莉玫(最左的兩只小熊),後來的角色都表現出更顯著的“嬰兒特征”(沒有說達菲和雪莉玫不可愛的意思)

| 圖源: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微信公眾號

因此不少研究者做出了一個假設:也許所謂的“嬰兒特征”,亦或者是“可愛”的感覺,其實是一種我們天生就有的感覺——看到可愛的事物,大腦就會感到開心快樂,也會更想去照顧ta。

而嬰兒們也逐漸演化出了所謂的“嬰兒特征”——因為原始社會時期,群居生活的人們可能會一起照顧小孩,那麼如果你長得更可愛,也許就會讓人有更願意好好照顧的意願。

雖然這個假說還沒有直接的證據,但是“可愛”,某種程度上也不完全是一種主觀感覺,也許是大自然冥冥之中自有的“安排”(自然選擇)。

那大家會這麼喜歡玲娜貝兒,似乎也就不奇怪了。

參考資料

Lorenz K. Die angeborenen formen möglicher erfahrung[J]. Zeitschrift für Tierpsychologie, 1943, 5(2): 235-409.

來源: 中科院物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