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沒熟的花椒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賢聖中來不殺生,

其家子母自團圓。

陰陽造化初無跡,

春在花枝特地妍。

——宋·釋文禮

中國素食文化發展脈絡04秦漢

秦漢時期,不但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開創時期,也是中國飲食史上的一個大的變革時期,在此間由於結束了數百年的諸侯割據的混亂局面,最終始皇帝一統江山,“書同文,車同軌,行同輪”,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大興農田水利,推廣先進生產技術等,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

而此時一般人的飲食習慣都是和周春秋戰國一樣,基本每日二餐,逐漸變為三餐,當然這也因飲食者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異。當時還是“分餐制”,從“舉案齊眉”的典故就可看出。梁鴻和孟光是一對恩愛夫妻,梁鴻每天回家,妻子為他準備飯菜,她在梁鴻面前從不仰視,總是把裝滿食物的托盤高舉到眉毛處,恭敬的侍奉梁鴻。可想而知,如果當時不是分餐制,到哪裏去找這麼好的老婆?當然,孟光也被後世視為賢妻的典範,其字“德曜”,就是梁鴻為她定表的。

總的來說,此時還是以蔬菜、水果為主。那時居喪期間也是不能食酒肉,從漢朝開始,忌日及服喪期間吃素的風俗比先秦更為完善。有的人在此期間能夠長期堅持食素,以孝名聞天下。一些人在父母過世後,在規定三年不食肉飲酒基礎上還會增長時間,為父母祈福表達孝心。許多人甚至會終身素食。這說明在當時人們心中,素食體現仁愛、增長福德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成為向上天懺悔、祈福、表達孝心的一種重要方式。

比如,申屠蟠,字子龍。九歲時父親死了,居喪盡禮,在守喪期滿後,依舊堅持食素。總共堅持了十多年不吃肉飲酒,而且每到父親忌日,也是三天不進食。在那個亂世之末,他始終保全高誌,幫助他人,因此在後來的危難時才保全了性命,年至七十四歲終老於家中。

秦漢時期,我國農業生產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發展高峰,隨著張騫這個傑出的外交家,開通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傳入了許多前所未見的蔬菜和瓜果,以及前文中提到的淮南王劉安發明的豆腐,是中國素食行業的一個程碑,相當大的豐富了我國素食的內容,並且魯菜、川菜、粵菜三大菜系已經形成。

由於園圃業的發達,蔬菜種植已經出現了商品性的生產,而種植的對象是以社會的需要為轉移的。現今在各地的春秋戰國和秦漢的墓葬中也常有蔬菜遺存出土。如:葫蘆籽、生姜、幹菜、芹菜的菜葉,以及芥菜籽、冬葵籽、芋、筍、花椒等。可見以蔬菜實物下葬已成為當時的習俗,這也說明這些蔬菜都是人們日常的主要蔬菜。

水果當時品類繁多,其中主要以桃、李、梅、杏、棗五種水果最受人們重視,早在《禮記》中就被列為祭祀供品中的“五果”。由於各地自然條件不同,形成了不同地方特色的優良品種,如安邑棗,燕秦栗、真定梨,以及嶺南荔枝、蜀漢江陵橘等,並且進行大面積種植,這種發展商品性的生產,許多人靠種植果樹而發家致富。

漢代時開始形成餐後進食水果的習慣,“既食日晏,乃進夫雍州之梨。”

上層社會還十分講究水果的食用方式,比如:“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冰。”將甜瓜浸在清冷的泉水中讓它浮沈,涼透後,再用金屬刀子切成片狀,裝在雕漆果盤中,上面還要蓋上輕薄的紗巾以防蚊蠅叮咬。這樣的瓜片吃起來自然賽過蜜甜,涼爽如冰。由此可見,水果的食用在當時飲食文化中已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在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天夜裏,漢明帝劉莊夢見一個身形高大,項有日光的金人在空中飛行來到自己面前,心裏十分愉快。次日早朝,漢明帝召集群臣解夢。太學傅毅回答說:“周昭王時,西方有佛出世,其身長一丈六尺,遍體金色。陛下夢中所見金人,或許就是佛吧!”博士王遵也加以證實,說道:“按《周書異記》記載,佛出世時,天地間呈現了許多祥瑞,周太史蘇由見後曾預言,佛的聲教,將在一千年後來到我土。以年代推算,蘇由預言的正是現在。陛下夢見的想必是佛無疑。”

聽了兩位大臣的解說後,漢明帝決定派遣使臣到西方去尋求佛法。使臣中就王遵等十八人,他們辛苦將天竺沙門攝摩騰和竺法蘭請回,用白馬馱著佛經佛像,一起東還。

相傳,帶回來的佛像,是優填王造的第四個佛像。形貌與漢明帝夢中的金人一模一樣。明帝見後十分高興,下令把佛像安放在南宮清涼臺供養,佛經則收藏在蘭臺石室裏,兩位沙門住在招待外國人的鴻臚(lú)寺中。

第二年,漢明帝令建造精舍,作為梵僧居住譯經的場所,其遺跡就是現在洛陽的白馬寺。此後外來僧人增多,漢朝皇室的扶持下處處修立佛寺,這一切為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和廣泛傳播拉開了序幕,也使得素食在以後占據了不同於先前的重要地位。

漢明帝“感夢求法”,是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開始。從現有資料考察,漢明帝感夢求法的傳說是比較可信的,但它並不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魏書·釋老誌》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秦景憲口授《浮屠經》。可見佛教早在公元前就傳到了中國。但在隨著現代對古蜀國的考古發現,佛教很可能最早是由我國傳入尼泊爾的,這個會在以後的章節具體談到。

(未完待續)

參考文獻:

《中國飲食文化溯源》

圖片來源:

頭條版權圖片

一道素,了心堂祈願:素康達天下,天下皆素康

素,不僅是一種飲食習慣和生活狀態,更是一種心態。

素,改變命運,改變世界!

筆者:一道素,本名 王海宇

一個棄葷茹素的草根

文正書院副院長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中醫健康管理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