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從陡坡上往下滑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日]土屋昌明著,胡佳菁譯

編者按:2012年3月18日 -26日,以日本專修大學土屋昌明教授為首的洞天福地考察組走訪了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的太湖林屋洞天、穹窿山福地、句容及金壇境內的茅山華陽洞天等勝跡。本篇文章是土屋昌明教授考察之後所作的簡要考證,其日文原文刊載於專修大學《洞天福地研究》第四號,2013年6月,63-68頁。

前言

《真誥》中華陽洞天北門所在的良常山是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中的第三十二小洞天,周回三十裏,名為良常山洞天,位於潤州句容縣,由李真人管轄[1]。小洞天是作為通往大洞天的入口。因此,我們就將對於茅山華陽洞五個洞門的考察和第三十二良常山洞的考察結合在一起進行。

此前的文稿中都曾經闡釋過了《真誥》中對華陽洞天五個洞門的描述,歷史如何接受以及現狀[2]。在該份考察報告中,通過《真誥》中所描述的許氏的信仰可看出北門地位之高。但是在執筆前稿時,因為還沒有明確北門的位置所在,所以對位置的描述含糊帶過。考慮到這點,2013年3月的這次田野考察中[3],對北洞門進行了探尋,並最終找到了其位置。本文根據這個發現再次考量了《真誥》中的相關記述,以補充前稿的不足。

良常山洞的基本特征

《真誥》卷13中,許家住在小茅峰北邊的雷平山的西南處。此外,結合《真誥》卷11中的記述,可知許家的住所就在良常山的西南面。

良常山西南垂有可住處,是司命往時別宅處也。亦可合丹。[4]

對此,有陶弘景的註解。

司命初過江,立宅於此,以自蕩滌質對神鬼。今按,垂之為言,如是邊際。此正應在長史宅後大橫之西。[5]

洞天的北門在良常山中。《真誥》中記錄如下:

茅山北垂洞口一山,名良常山。本亦句曲相連,都一名耳。[6]

也就是說,這座良常山連著小茅峰,作為茅山的洞天北門的山洞就在其中,許家就住在其西面進行降誥活動。綜上可見:

1、作為華陽洞天北門的洞口位於良常山(叫做良常洞)。

2、其西南有雷平山,許家住在雷平山的山腳,進行降誥。

3、這裏是茅司命君用來“清洗身體與神鬼應答”(以自蕩滌質對神鬼)的地方。也就是外來的茅君與當地“神鬼”接觸的地方。

4、當地的這些“神鬼”是人死後成為的山神。陶弘景在《真誥》卷11中譯註有“北良常洞即是北大便門……北大洞猶有鬼神去來,而真仙人出入,都不由五門,皆欽爾無間。”[7]這裏所說的“鬼神”與茅君所接觸的“神鬼”是同一事物。陶弘景認為,因為大茅山的東邊及西邊都沒有發現洞口[8],所以那裏沒有“鬼神”的進出。但是發現了北面的洞口,與茅君來的時候一樣,“鬼神”從那裏進出。總之,良常山上住著當地的山神,良常洞被認為是他們的進出口。

通過以上這些內容的認識,寫前稿時認為,作為北門的良常洞在小茅山北延的山上,雷平山的東面。因此,位於這帶的柏子(一說“枝”)洞、三官洞[9]、老君洞似乎也符合這個條件,但沒有做具體的確認。

關於柏子洞、三官洞和老君洞

首先柏子洞、三官洞、老君洞是否為《真誥》中所說的北口呢?這幾個洞窟散落在小茅山延續至良常山的山脈與郁岡山之間。關於此地的現場考察在廣瀨的報告中有詳細的記錄。考察的結果,這些洞窟的進深都很淺。也可能是被砂土填埋了,但應該都不是北口的洞窟。因為這些洞窟的地理與地形與在《真誥》中的描述並不相符。

良常東南又有可住處,其間當有累石如龜形,龜間或有寄生樹,樹如曲蓋形。此處至好,但恨淺耳,雖而自足。[10]

根據對當地的考察,這些洞窟周圍的巖石層疊出來的形狀確實像龜的形狀(廣瀨論文照片29)。

陶景弘對上文做有註解,“亦帶北洞流水,其左右並近大路,所以言淺。”[11]。現在,在良常山東面的一個人工湖(老虎洞水庫)和郁岡山西面相連處有一條林道。良常洞所在的山(良常山)的東面曾經有一條河,一直流到洞窟附近。現在變成了水庫。因此,陶弘景所說的“大路”就是從郁岡山西面過來經過洞窟的前面一直延伸到良常山的東面的一條道路。這條路的左右兩側是山,洞窟離這條道路很近。現場的地形考察也確實如此。在許家進行降誥的4世紀時期,這條路經常使用。而到了陶弘景的時期,路就已經廢棄了。

同時,這裏也是《真誥》卷14中許翙升天後下達神諭的地方。

雷平山之東北,良常山之東南,其間有燕口山,三小山相隅故也。一名曰方隅。山下古人曾合九鼎丹於此間也。幽人在此(世)時,心(嘗)樂居焉。今常遊此,方隅山下亦有洞室,名曰方源館,亦有二口常見外也。常有此五人為旅。[12]

“三小山相隅”說的應該是西面一座微微高起的山,之後連延的山脈有兩處凸起的山頭。根據陶弘景的註解,調合“九鼎丹”的應該是李明真人。李明真人曾在郁岡山的山腳下煉丹。煉丹地就在郁岡山的北面,現在的乾元觀步行可到的範圍。並且煉丹需要用水,而此處水源豐富。因此,這個地方與李明真人關聯在了一起。並且開頭提到的司馬承禎所說的第三十二小洞天的治理者“李真人”應該就是這位李明真人。這樣一來,第三十二小洞天所指的就是從這三個洞窟所在地起,北至良常山的這塊空間。

“幽人”指的就是許翙。這裏所說的“方源館”應該就是有著兩個洞口的柏子洞[13]。“此五人”說的是《真誥》卷14中提到的張祖常、劉平阿、呂子華、蔡天生、龍伯高這五個神仙。他們住在位於大茅山西南面的一個叫做四平山的方臺的洞室裏。這個方臺與華陽洞天相連通。

關於良常山洞

上文提到,許翙生前很向往住在這裏。這不僅僅因為此地適合修道,也是因為臨近北洞。如廣瀨的報告中所寫,許翙是在北洞解化飛升的[14]。《真誥》卷20中有如下文:

居雷平山下,修業勤精,恒願早遊洞室,不欲久停人世。遂詣北洞告終。[15]

從雷平山到良常山只能越過良常山西面的原野,或者走前文所說良常山東面的“大路”。現在,在良常山北面的一個斜坡上,有一個名叫“老虎洞”的洞窟。關於這個洞窟在2013年3月對此文內容進行調研時,我向茅山道院的楊世華道長與陶金氏請教,他們認為老虎洞應是良常洞。但是兩位沒有對現地進行考察。現在在通過楊世華道長的介紹獲得的乾元觀的協助下,並依靠陶金氏提供的地圖,在當地做了探索[16]。良常山的山脊東側有一處陡坡。從這個地形來看,我們能認定這個洞窟就是良常洞入口。《真誥》卷11有如下記載:

良常北垂洞宮口直山嶺,南行二百步,有秦始皇埋藏白璧兩雙,入地七尺。上有小盤石在嶺上,以覆塪處。李斯刻書璧,其文曰:始皇聖德,章平山河,巡狩蒼川,勒銘素璧。[17]

根據當地的地形,從良常山東面攀登,快到山頂的地方有一處巖石區,那裏露出一個洞口,就是“良常北垂洞宮口直山嶺(良常山北側洞宮的入口正好在山峰口)”所描述的景象。如果從良常山西面上來,需要越過山峰才能見到洞口,就不是如此表述了。因此,當時從山下“大路”攀登上良常山就可以到達洞口(這條路徑現在已經被水庫淹沒了)。

洞口斜度很高,沒有救生索的情況下沒有辦法下去。上引《真誥》卷11所謂“小盤石”意味著平盤的巖石,當地實在可以看到平盤的巖石如下面圖片。

這些平盤的巖石之間有個洞口,像是個井口,垂下很深。我試試把石頭投到裏面,幾秒後才有落下聲音,聽起來裏面很深處已經淹沒了。因此我判斷,老虎洞從入口上面看起有裏面,但是裏面也可能淹沒了,沒有裝備的情況下不敢進去為保險。為了安全與保護,我們應該組織正式的考察隊進行基本調研。

總結

《真誥》中關於良常山與北洞的記錄與實地的景觀相一致,基於此,當時的若幹情況也就可以理解了。許家進行降誥的地方是雷平山一帶的一塊平地,從小茅山到郁岡山連接的山脊就是在這附近,且比較平緩。從這個平地向東北走過去,繞進郁岡山的北面,有一條位於良常山東面與郁岡山西面中間的路。這條路就是4世紀常用的“大路”。延此路北上的西面(左手)有一塊向前突出的巖石地,應當就是許翙生前想要居住的地方(死後在此被祭祀?),當時此處有一個洞窟及建築物,被稱作方源館。再向前走大路,往西邊走上良常山,快到山脊時有一塊巖石地,上去以後斜下方有一個坑,坑底可以看見一個洞口。這個洞口現在叫做老虎洞,但從《真誥》中記述的地形特征來看,這個就是北門的良常洞門。洞的右面有一個類似於水井一樣的垂直向下的深孔,看不見底。良常洞的洞口朝東,這或許與太陽的方向有關系,但是這次研究中沒有對此進行考察。

或許作為修行的一環,許翙作為修行的日常行為,從雷平山繞過郁岡山的北面,沿著山間“大路”走到柏子洞附近休息或者是過夜。良常洞據當地的傳說即是始皇帝埋下白璧,巡視祭神的地方,也是茅君到來之前“神鬼”就在進出的門。或許從許氏進行降誥之前開始,這裏就是當地祭祀信仰的地方。總之,良常洞所在的雷平山、小茅山這一帶是最早接納了茅君的信仰(並被小茅君所主治),並將當地的“神鬼”信仰融入茅君信仰中。與華陽洞相關的洞天信仰也是吸收了當地對良常洞崇敬的信仰吧。

事實上,我們在柏子洞、三官洞、老君洞附近考察時,僅僅局限於尋找北門的位置,而沒能結合其在茅山整體宗教空間中的區位關系來對其進行詳細調研考察。但是,從郁岡山下穿過林道剛一越過山頭,雖然這裏的左右都被丘陵圍繞,但陽光並無遮擋,北側山巒低而開闊,形成一向東北方下行的地勢。這裏雖沒有什麼風,但是空氣新鮮,鳥鳴其間,令人心平氣和,神清氣爽。洞窟裏有一塊像桌子形狀自然形成的石頭,我問乾元觀的道士“會下圍棋嗎?”,回答說不會。帶著這樣的回憶我開始了本文的書寫,才理解到從那個地方開始到良常山的整個兒空間就是所謂第三十二小洞天。

良常山地圖

引用及註釋:

[1]《雲笈七簽》卷27,中華書局、道教典籍選刊版617頁。

[2]拙稿《第八大洞天句曲山洞的現狀與考察》《洞天福地研究》第3號、2012年3月25日,3~23頁。

[3]參考廣瀨直記《蘇州句容洞天福地調查記錄》本誌所收。

[4]《東方學報》第70冊,(《真誥》譯註稿)596頁(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8年3月)。“良常山西南垂有可住處,是司命往時別宅處也。亦可合丹。”以下的《真誥》譯文與原文也根據此,以“譯註”頁數表示。也參考了趙益點校的道教典籍選刊《真誥》(中華書局,2011年9月)。

[5]《真誥》卷11“司命初過江,立宅於此,以自蕩滌質對神鬼。今按,垂之為言,如是邊際。此正應在長史宅後大橫之西。”

[6]同前“茅山北垂洞口一山,名良常山。本亦句曲相連,都一名耳。”“譯註”590頁。

[7]“北良常洞即是北大便門……北大洞猶有鬼神去來,而真仙人出入,都不由五門,皆欽爾無間”譯註582頁。

[8]現在可以進入的華陽洞在陶弘景的時候幾乎都被填埋了,只有一個很小的孔。所以陶弘景沒有拿其與西門做對比。參考註2拙稿。

[9]楊世華、潘一德編著《茅山道教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91頁。

[10]“良常東南又有可住處,其間當有累石如龜形,龜間或有寄生樹,樹如曲蓋形。此處至好,但恨淺耳,雖而自足。”“譯註”597頁。

[11]“亦帶北洞流水,其左右並近大路,所以言淺。”

[12]“雷平山之東北,良常山之東南,其間有燕口山,三小山相隅故也。一名曰方隅。山下古人曾合九鼎丹於此間也。幽人在此(世)時,心(嘗)樂居焉。今常遊此,方隅山下亦有洞室,名曰方源館,亦有二口常見外也。常有此五人為旅。”“譯註”688頁。趙益校註246頁。

[13] 廣瀨氏的報告中也參考了《茅山誌》。這個地方可能是《茅山誌》卷6中所說的方隅山的方隅洞和燕口洞,但根據《真誥》卷14中陶弘景的註解,方隅山(燕口山)在大橫山的“西南”處。以此註解優先考慮的話,此處與《真誥》上文中提及的洞窟都不相符。

[14] 小南一郎氏推斷許翙的升天在現實中是服毒自殺。小南一郎《許氏的道教信仰——《真誥》中看見的亡者命運》吉川忠夫編《六朝道教的研究》春秋社,1998年,23~53頁。

[15]“居雷平山下,修業勤精,恒願早遊洞室,不欲久停人世。遂詣北洞告終。”

[16] 關於考察的經緯請參考前面的廣瀨報告。

[17]“良常北垂洞宮口直山嶺,南行二百步,有秦始皇埋藏白璧兩雙,入地七尺。上有小盤石在嶺上,以覆焰處。李斯刻書璧,其文曰:始皇聖德,章平山河,巡狩蒼 川,勒銘素璧。”“譯註”590頁。

土屋昌明,專修大學教授、東北師範大學比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2009年起受到日本國家研究基金,從事十年洞天福地研究,已經對十所以上的大小洞天現地進行實地考察,以考察成果出版成八冊報告書《洞天福地研究》。同時與法國學者共同研究中國古代聖地巡禮之歷史,舉辦過三次日法研討會。

責任編輯:黃曉峰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