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滿屋都是酒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據今1180年前,一個大唐皇宮的親王殿下,因故流落江湖,出家為僧,從西北長安輾轉來到東南沿海的一座寺廟。

一天,寺廟的住持希運禪師與之結伴同遊,兩人以附近山中的瀑布為題,聯袂吟誦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詩:

千涯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前一句出自希運禪師,後一句則是那客居的僧人所作。這位身世不凡的僧人,後來又回到長安,披上龍袍,登臨九五之尊,他便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畫像)

兩人在詩中所描述的瀑布,位於福建東部的黃檗山。而唐宣宗李忱客居過的寺廟,正是黃檗山下的萬福寺,當地人又叫黃檗寺。

福清黃檗山萬福寺舊貌。2016年11月,福清著名企業家、享有“中國首善”之譽的稱號的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曹德旺,宣布捐款2.5億元重建黃檗山萬福禪寺,並舉行奠基儀式。萬福禪寺住持釋悲昇感言:黃檗逢盛世,萬福煥新姿。千秋古剎,黃檗參天,枝葉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滄桑歷經,數百年堅守終於迎來了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華麗轉身。

圖為曹德旺先生(右二)在重興黃檗山萬福禪寺奠基儀式上。他說,是萬科集團董事主席王石把我推薦到黃檗祖庭的。“我第一次到黃檗山萬福禪寺時,看到了祖庭破敗不堪的現狀,遂產生了重興黃檗祖庭,讓黃檗禪法、黃檗文化遍及世界的想法,我對悲昇和尚說:讓我為你重修吧!兩年之後,請相信我一定會保質保量地給世人展現出一座顯示祖庭地位和特殊影響力的禪宗叢林,為中國佛教事業貢獻我的一份綿薄之力。”

明末清初,這裏又走出一代僧傑隱元禪師。

他東渡傳法,功德無量,幾百年,黃檗寺便被日本佛教界尊為其“黃檗宗”的祖庭,它也因此成為世界黃檗文化的發祥地。

隱元禪師像。

每年,日本國都要組織由議員或高僧率領的訪問團,回祖庭參拜,這座東南名剎,也由此成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中心和旅遊觀光的福地。

這黃檗山與黃檗寺,都在素有“文獻名邦”之譽的福清境內,而他們,只是這座城市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片其中的一張。

2015年5月,中日黃檗佛教協會舉辦煎茶道茶會, 紀念始祖隱元大師。圖為日本東京黃檗寺僧人進行參拜活動。中新社 圖

那麼,我們今天要說的福清,究竟是怎樣一個引人入勝的地方呢?

福清市位於福建東部沿海,省會福州之南。因為福建·福州·福清——這三個“福”字打頭的隸屬關系,福清便有了“三福之地”的別稱。

在中華版圖的地理位置上,地處海峽西岸經濟繁榮帶前沿窗口的福清,還是除平潭島之外,祖國大陸板塊距離寶島臺灣最近的地方——從福清小山東碼頭到臺灣新竹僅70余海裏。

這座置縣已達1300多個春秋的千年古邑,融中原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於一體。在其境內,唐陂、宋橋、元佛、明塔、清寨,傳承著千年文明的足跡。歷史的淵源,滋潤了福清2400多平方公裏的山山水水。

福清城區山水圖。鐘鷹 攝

作為福建省經濟最發達、最具活力的縣市之一,福清依托發達的經濟,完善便利的交通,山明水秀的自然環境,408公裏長的海岸線;憑借源遠流長的僑鄉文化,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加上這些歷史厚重的人文景觀,已成為近年來的旅遊熱點地區。

決策者們和當地民眾對於旅遊產業的重視與建設,使其逐步形成了以濱海、生態、文化、宗教、休閑農業、工業觀光等多元化格局的旅遊系列品牌。

2019年,福清全市旅遊接待人數590萬,旅遊收入突破145億元。

或許是當年唐朝皇帝李忱在黃檗山上吟誦的“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的詩句,給了福清人命運的啟示。自古以來,福清人投奔萬裏波濤,走向世界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

早在鄭和下西洋的明代永樂年間,就有不少福清先民追隨鄭和的船隊遠渡重洋,披荊斬棘。

鄭和寶船圖。

這其中,一位精通陰陽八卦,能觀天文氣象的福清人林貴和,受命擔任鄭和船隊的“陰陽官”,專司蔔卦占星,掌管氣候觀測。在20多年裏,先後五次跟隨鄭和出洋遠航,共同歷經艱難險阻,為協助鄭和完成偉大的航海大業立下汗馬功勞。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有關畫面)

字幕加旁白:據史書《吳文寶公·翁家藏集》第74卷記載:“貴和通易,善蔔筮之說,國朝永樂間,五從中貴人(即鄭和)泛西海,入諸夷邦,往返輒數年,竟無恙,考終於家。”

鄭和下西洋堪稱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最壯麗的詩篇,也是人類航海史上第一座高峰。而林貴和等人的事跡,應該是福清先民行進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縮影。

同樣是在明代,當這批有膽有識的福清人追隨鄭和船隊,輾轉南洋各埠,拓荒創業,繁衍生息之時,一個年輕的融籍書生開始向北而行,進京趕考。他在高中進士之後,於明朝萬歷、天啟年間兩度出任內閣首輔大臣。

此人便是一代良相葉向高。

字幕:葉向高(1559-1627)字進卿,號臺山,晚年自號福廬山人。福清港頭後葉村人。

一般來說,歷史上有名的大人物,在其飛黃騰達的起點,總離不開故鄉山水的滋養和風物名勝的開示,葉向高也是如此。當年,這位福清走出的名相從龍高半島出發,走過龍江入海口的石橋,登臨瑞巖山上的古剎,也參拜過山下這座刻於元朝的石雕傑作——彌勒佛造像。

被譽為"江南第一佛"的福清海口瑞巖山彌勒佛石像,於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8年),由邑人呂伯恭召集工匠精心雕琢而成。該巨型彌勒造像,高6.4米,寬8.9米,厚約8米,盤腿而坐,雙耳垂肩,笑容可掬,其腰腹間還有三尊小佛。瑞巖彌勒佛像是福建省最大的佛教造像,可與泉州的道教老君巖相媲美。

但是在葉向高入仕之前,真正給他巨大鼓舞而信心百倍的,則是在古老而又神秘的石竹山上,祈夢求簽得到的暗示。

石竹山,地處福清市西郊10公裏處,這是一座享譽四海的祈夢名山。

海拔534米的石竹山,以石奇竹秀而享有“雅勝鼓山”之譽。山上有石竹寺、獅子巖等128處勝景,為福建省十大風景區之一。人們從“石能留影常來鶴,竹欲摩空盡作龍” 的詩句裏,便可品味出此山的仙氣與靈性。

這座始建於唐大中元年,也就是公元847年的石竹山道院,由仙君樓、觀音殿、文昌閣等古建築群組成,最初名為靈寶觀,後改為石竹寺。在這橙瓦紅墻的道院懸在山腰之上,宛如可以攀越的空中樓閣。煙雨朦朧之時,更能在這青翠的石竹山中呈現出天宮仙苑般美麗的畫面。

山下的石竹湖碧波萬頃,既有大家閨秀的嫻靜,又有小家碧玉的婉約,與峻峭的石竹山相互輝映,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湖中的鯉魚島形似鯉魚,仿佛將要躍出水面,搖頭戲水,撥浪而行,向山腳娓娓遊來,使人頓覺心曠神怡。

當人們沿石徑登上山來,看到寺外的崖石上那句“石竹仙山,白日作夢”摩崖題刻時,即刻領悟到這座道院才是石竹山的“九仙祈夢”處所在。

石竹寺有兩大特色,一是以道教為主,道釋儒三教長期共存、和睦相處;二是民間夢文化活動歷久不衰。

圖片來源:老孟攝影博客

以上三張圖片均來源於老孟攝影博客

原來,在這座道院中供奉著中國的夢神——何氏九仙君。這九仙君按照天尊的旨意:“以心為鏡,以夢為靈,感悟世事,點化世人”。從而使得石竹山在千余年來祈夢文化經久不衰,更有很多祈夢的靈驗事跡記載於此。其中,流傳最廣的正是明朝葉向高來此祈夢的故事。

相傳,葉向高第一次登上石竹山曾經求得一簽,上寫:“富貴無心想,功名兩不成”。他因此十分沮喪,但是有人告訴他:“無心想”就是一個“相”字,是說他要入閣拜相大富大貴。而“兩不成”乃是戊戌年之說,被朝廷委以重任就在這一年。

葉向高歡喜之中,半信半疑,後又再次上山祈夢,夢見竹竿撐到自己的肚子。有人為他解夢:“竹竿是駛船的篙,古語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官大肚量也大。”葉向高祈得此夢,更加勤奮攻讀,學業大進,中舉人,登進士,入翰林,居相位。

葉向高晚年回到家鄉,再登石竹山時,不僅在懸巖絕壁處題刻“洗耳泉”等摩崖,還在山上題刻了一副意味深長的對聯:

一自名山傳夢後,而今玉帶愧橫腰

果然,萬事萬物皆有定數,祈夢也證實了這一點。

而這座位於福清城關利橋街上的“黃閣重綸”石牌坊,便是福清民眾為彰顯邑人葉向高兩度入閣任首輔的殊榮,於明朝萬歷元年而興建的。在其東南方100米處,還有一座號稱南天玉柱的瑞雲塔,也是與“黃閣重綸”石坊同時期的經典建築。

這瑞雲塔和石牌坊,都歷經了四百多年的風雨,共同成為福清鄉關經久不衰的標誌,更承載了一代又一代福清海內外遊子無盡的鄉愁。

時至今日,那座曾經讓葉向高“一自名山傳夢後”的石竹山,已經在有關部門大力推動與整合下,打響了“中華夢鄉、石竹仙山”的旅遊品牌,彰顯出福清“夢文化”的獨特魅力,並進一步提升塑造了“好夢開始的地方——中國福清”的城市形象。

字幕:2012年,石竹山夢文化入選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滄海桑田、山水俱在,改革開放、福清巨變。

石竹山,你這祈夢聖地,見證過千余年來多少美夢的幻滅,也見證今日的中國夢正一步步變成現實。石竹湖,你為民造福,日夜不息,至今還在默默奉獻著生命之水。

在福清西部,從宏路甘厝口沿著這條平坦而蜿蜒的公路再向西行,你會發現,夢境一般亦真亦幻、如詩如畫的風景名勝,遠不止石竹山一個去處。

這裏有磅礴百裏、峰巒九疊的靈石山。

在這座靈石山中,有巍峨莊嚴、規模宏大,以及眾多女尼在此修行的叢林靈石寺。

上述三張圖片由福清市靈石寺梵行律學苑提供。

字幕:靈石寺又名“翠石院”,系福清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佛寺,創建於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福州比鼓山寺還早61年。

在一都鎮,除了那座有很多故事的東關寨可供細細觀賞之外,還有已經開發成熟的後溪漂流旅遊項目。漂道全長6公裏,漂流時間3個小時,途經龍潭、和尚潭、姜母潭、龜巖潭、水花潭,最後到達與永泰縣交界處的觀音潭。沿途經過50多個大小彎道,14道疊水激流和19處險灘,驚險刺激,倍受歡迎,被遊客稱為“水上綠寶石,東方第一漂”。

福清一都鎮古民居東關寨。

與上述景觀相比,最能讓有關文史愛好者和宗教界人士感興趣的,是這座重放異彩的福清南少林寺。

世傳中國古代有南北兩座少林寺,“一在中州,一在閩中”。這個說法自清末以來就頗為盛行。中州少林寺即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而閩中少林寺究竟在福建何處,則眾說紛紜,幾乎成為一個懸案。

這一爭論多年的歷史懸案,後來有了圓滿的答案。

原來,真正的南少林寺既不在莆田,也不在泉州,而是在福清東張鎮的少林村。經過省、市考古隊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無論在史證和物證兩方面,福清南少林寺的寺址無可置疑都是名副其實的少林寺遺址。

恢復重建的福清南少林,整座寺院依山起勢、背倚著五老峰,也名“嵩山”,無論地形或山巒與河南嵩山如出一轍,令人稱嘆!(見下圖)

福清南少林的武僧在山門前練功。

福清籍印尼華僑何文金先生捐款一億元人民幣修建的福清南少林文化旅遊園區。圖為何文金在2018年歲8日舉行奠基儀式上為舞獅點睛。 林翔 攝

這裏叢林茂密,與外界隔絕。並且氣候特殊,冬溫夏涼,是炎夏避暑的寶地,山谷之中盛產各種瓜果,尤以枇杷、龍眼著名,每年都大量出口到香港及東南亞地區。

當福清西部的風景名勝猶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經過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精心規劃,被合力打造,連成一串,散發出璀璨的光芒之時。福清東南部的海島旅遊,以及“天生林藝”生態度假景區等一系列休閑觀光產業,也開始發力升溫,東西呼應,相得益彰。

在龍田東壁島,你可以住木屋、拾海貝、洗海浴、當夕陽斜照,漁民歸來,便有滿屋飄香的時鮮海味,任遊客們盡情享用海鮮大餐,那感覺怎一個爽字了得!

相比之下,沙埔目嶼島的碧海銀沙,更多一些令人沈醉的野趣,入眼之處,皆是浩瀚的大海和無際的天邊。

神奇福清,山水田園,海天一色,竟然有這麼多的風光景物與歷史故事,等候你去欣賞、去品嘗、去流連忘返。

遊客在福清龍田東壁島海邊攝影。

福清江陰鎮小麥島的金色灘塗。

當然,這並不是福清人愛家鄉,以及遊客們接踵而來的全部理由,福清更大的魅力,還是她在21世紀拂曉所展現出的文化精神內涵與繁榮興旺的外在風采。

在此借用壹福清發布的幾張美圖,以及小編們對家鄉的描述作為本文的概括:

你站在江畔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山上看你。

清風掠過你的倩影,

水中有山,山中有你。

如今這首小詩成為每個福清人遊覽勝景的真切體驗,“江望山、山瞰城”的山水互動城市格局開始在玉融大地徐徐展開。

來吧——來福清走走!

向世界敞開懷抱的福清,正召喚著五洲四海的遊客,歡迎八方而來的賓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