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造房子後倒掉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文 | Lachel

來源 | 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

未來10年內,最緊缺的人才是什麼?

懂計算機的?學習能力強的?全能型的?善於溝通協調的?

都不是。最緊俏的人才一定是:不拖延的。

開個玩笑。不過,拖延確實是這個時代的終極難題。

我很喜歡一個軼事:《拖延心理學》的兩位作者,在截稿之後兩年,書稿才初步完成。和編輯吃午餐慶祝後,大家卻發現作者的車子被拖走了。原因是她有一堆未付的停車費以及年檢過期……

但是,你有沒有意識到一點:

拖延,其實只是一種現象,而不是本質。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拖延只是一種行為的表現。我們在各種壓力、焦慮的影響下,喪失做事情的動力,抑或是瞻前顧後、畏手畏腳,一直逃避對問題的直面 —— 這些現象加起來,就叫做拖延。

但是,導致拖延產生的本質原因,對於每個人,差別其實可能非常大。

這就導致了:看了很多文章、學了很多知識,但用到自己身上,卻可能收效甚微 —— 原因就在於: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機械地照搬別人的經驗,沒有真正從自己出發。

更重要的是:許多導致拖延的原因,本質上,其實跟「拖延」沒有多大關系 —— 拖延只是它們的副產品。因此,各種對抗拖延的方法,對它們很可能是無效的。

那麼,如何給自己的拖延下一個診斷呢?

今天,我想和你詳細聊聊這個問題。

我把導致拖延的原因,分為三大類:恐懼,失調,以及價值缺失。

每一類又可以根據自我和他人的認知衝突,細分為兩種。加起來,就是六種原因。

不妨按圖索驥,看一看,導致你遲遲不願意行動的,究竟是什麼原因。

1

自戀之貓:完美主義

對完美的追求,是拖延癥裏面最常見的一種。

例子我都不用舉了。你們看看我的書,寫作課,深度營……

這種類型的拖延者,最大的阻礙,是腦海中「理想自我」與實際的差距。

什麼意思呢?他們對自己往往有一個較高的期望,期望自己可以達到某種高度 —— 這在心理學中,就叫做「理想自我」。

但與此同時,他們又喜歡用挑剔的眼光審視自己的作品,調低對自己實際成果的評價。

於是,兩相作用之下,實際和理想的差距,就會顯得尤其大。

這種差距,正是造成完美主義者難以寸進的根源。

為什麼呢?因為從小開始,完美主義者接受的教育、受到的環境影響,就是「要做到最好」。他們通常在一個較為嚴苛的環境中成長。

一方面,家庭和學校和學校對他們的要求往往比較高,期望他們不斷完善、超越自己;另一方面,當他們做出一些出色成績時,很少會得到贊譽,而是被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於是,一步步的,他們對自我的期望會被不斷調高。

當他習慣了高位,就再也無法接受「跌落」。

所以,完美主義者通常活得很累 —— 他們在觀察和評價事物時,通常會優先註意到對方的不足和缺點,而非出色之處。

當他們把這種目光投射到自己身上,恐懼就產生了。

這種恐懼,並非是對別人評價的恐懼,而是對自身的恐懼。他們害怕的是什麼呢?「原來,我好像也沒那麼優秀」。

它帶來的,就是對行動的逃避:只要不去做,我就可以避開這種風險,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內。

如何緩解這種恐懼呢?

成長心態

Carol Dweck 提出的成長心態,是這幾年對我影響非常大的觀點。她認為:每個人都存在兩種心態。

固定心態者,認為能力是固定的,「我做得不好」就等同於「我不行」;而成長心態者,會認為能力是動態的:「我做得不好」,帶來的是「我在進步」。

這種心態,和終身學習、認知升級,其實是同源的思路 —— 人的狀態並不是一出來就被「設定」好的,而是在一生中,隨著我們的經驗、際遇和投入,不斷地豐富和提高。

從某個程度上講,過程比結果重要得多。

人為什麼會成長?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而是因為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你全力以赴、殫精竭慮 —— 於是,你思考的方式得到檢驗和反思,散落的點得以重構和連接,你的底層認知得以更新和重建。

像我現在回顧自己三年前的文章,會發現還有很多不夠完善的地方。這才是好事:如果自己這三年間毫無進步,一直重復著以前的生活和認知方式,那也太可怕了。

重點在於:在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去全力以赴。這樣,你才能獲得進步和升級的機會。

轉換視點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心態:人的價值,並不在於完成自己的期望,而在於自己對世界貢獻了什麼、影響了什麼。

想通了這一點,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 被「理想自我」嚇倒,從而失去為別人創造價值、帶來價值的機會,這才是一種最大的自私。

面對一個項目,你退縮了,就意味著你讓出了主導權。你錯失了一個讓公司變得更好、獲得更大發展的機會,而是交由很可能不如你出色、也不如你上心的別人去決定。這是一種自私。

因為缺乏自信,而不敢邁入一個行業,失去了對其進行改變、讓它變得更好的機會,任由劣幣驅逐良幣,這也是一種自私。

所以,我是怎麼做的呢?我跟學員說:智識營、寫作課,是現階段的我對以往經驗心得的梳理和總結,它可能還不夠好,但未來我會不斷對它升級,隨時補充進去新的內容。終生免費。

一方面,它能幫到有需要的人;另一方面,又不至於變成一錘子買賣,我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成長,讓它變得更完善、更接近「理想自我」。

這種思維分享給你,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2

取悅之猴:滿足他人

如果說完美主義,是「理想自我」和實際的差距,那麼滿足他人,就是「他人期望」與實際的差距。

我遇到過許多這樣的人: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在他們的一生中,許多事情都是被安排好的:讀書,考一個好大學,找一份光鮮的工作,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盡到子女的義務……他們一直為別人而活著,別人要求自己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

公司要求加班、出差、帶項目,任勞任怨。但問他們:你的目標是什麼?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往往是「不知道」「沒想過」。

在家裏呢,是一個好伴侶、好孩子、好家長,但你問他們真正想做的是什麼?得到的也許會是一陣迷惘。

他們恐懼的是什麼呢?「我會不會讓別人失望?」

這種現象的本質,是自主權的喪失。

他們往往具備較高的親和動機 —— 對他們來說,如何體現自己的價值?就是讓別人滿意。通過別人的肯定、認可和贊同,獲取自身的存在感。

也因此,他們最害怕的就是被人討厭和排斥,這無異於剝奪他們「意義」的來源。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跟異質自尊有關。他們很少從「我想要什麼 → 付出努力 → 得到成果 → 肯定自己」的獎賞循環中獲得力量,而是被別人的期望、要求和贊美包圍。

久而久之,他們習慣了從周圍的環境中汲取力量,從而把自己的自尊,構築在外界的評價之上。

這當然不是一種壞事 —— 但不妨問一下自己:會不會有那麼一刻,你會覺得很累?

我很理解這種感受。

這樣的人,往往會被兩種東西裹挾:一種,是外界灌輸給你的「暗示」;另一種,是外界要求你去盡的「義務」。

舉個例子:買房,掙錢,功成名就……為什麼你想要這些?你想透過它們達到什麼、做到什麼、實現什麼?是你想要,還是你「覺得」你「必須」要?

很多時候,你想要的並不是你真的想要的,而是別人希望通過你得到的。

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容器」。

所以,我一直強調的是什麼呢?理清自己的內心。弄清楚:哪些是外界灌輸給你的,哪些是發自內心的。

不妨試試這三個小步驟,讓自己擺脫「滿足別人」的怪圈。

1)試著對別人說「不」。

對這些人來說,最困難的是什麼呢?你難以拒絕別人,又擔心令人失望、不敢行動,因此一直活在雙重的壓力之下。

不妨,試著對別人說「不」。試著表達自己的願望、需求和想法,讓自己有喘息和「為自己而活」的空間。

2)建立自己的領域。

什麼意思呢?試著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空間,做一些「沒有人要求你做」的事情,嘗試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就算是休息一下,也挺好。

試一試,讓自己找到「自我」。

3)不斷質問自己的內心。

當你面臨一個目標,或是面對一個行為而拖延、感到壓力時,不妨問一問:我為什麼要去做它?

試著這樣一層層質問下去,不要停止思考,讓自己觸達更深層的因素。

不要止步於對別人的滿足之中。找到那些發自內心深處、真正想去做的事情。

3

衝突之驢:兩難衝突

有一個故事,叫「布裏丹的驢子」:一只完全理性的驢,恰好處於兩堆等量等質的幹草中間,那麼它會怎麼樣?會餓死。因為兩個決定都是「同樣理性」的,因此它沒法采取行動。

這是個批判功利主義和目的論的悖論,它當然是粗糙、不嚴密的。但生活中,卻有非常多這樣的例子。

我該辭職還是繼續等待時機?

我該考研還是工作?

我該放棄還是再試試?

我該嘗試新的機會還是再觀望?

……

很多時候,我們會夾在兩難之中,難以做出抉擇。

但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常常拖延到機會錯失,或是選擇不復存在 —— 它未必是最壞的抉擇,但一定不會是最好的抉擇。

這就是一種認知失調。

同一時間內,我們面對著兩種矛盾的想法,每一種都有其優劣,這就造成了強烈的不適和「不穩定感」。於是,為了緩解這種失調,我們選擇了「不理它」—— 直到這種失調消失。

但在這個過程中,它會不斷占用你的認知資源,不斷造成認知負荷,慢慢消耗著你的精力和思考空間。

這就是契可尼效應。

所以,我們會很容易感到「累」,感到「超負荷」,很大原因上,就是大腦被這些尚未決定和落地的選擇,擠壓了認知資源。

實際上,這種失調真的存在嗎?

舉個例子:去年,我有位朋友一直在發愁,是放棄薪資尚可的工作、毅然創業去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還是繼續留在公司裏打拼?

我和他聊了聊,發現,他傾向於前者,但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擔憂 —— 然而,實際上,這些擔憂都是哪來的呢?是他的潛意識不敢邁出這一步,而自欺欺人所想出來的困擾。

比如:

會不會一時斷絕經濟來源?實際上,他短時間內並沒有急於用錢的地方,而且關於收入,做一個財務測算模型就能基本摸清楚。

會不會對行業了解不透、白白把錢砸進去?實際上,這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花上幾個月調研一下,就能大致了解。

如果失敗了,會不會浪費一兩年的工作履歷?然而,想一想就能明白:創業能帶給他的提升,遠高於在公司裏繼續待下去……

但這些擔憂一起湧上來,就會造成巨大的壓力。很少有人能在這種失調、不穩定感和壓力之下,保持清晰的頭腦去思考。

丹尼爾·卡尼曼告訴我們: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往往會受制於我們的經驗。這就叫做「啟發式思考」。基於經驗、信念和直覺出發的判斷,很可能也是不全面的。

所以,當你面對兩難抉擇時,不妨考慮這幾步:

1)困境真的存在嗎?

這個「兩難抉擇」真的存在嗎?一定存在非此即彼的對立嗎?它們有沒有達成一致的可能性?

2)猜測真的成立嗎?

之所以會存在「兩難」,一定是因為它們既有收益、也有風險。但這些風險和收益真的成立嗎?

它們是你自己的臆測、猜想,還是真的存在?不妨用客觀的證據和數據給予支撐。

3)明確自己的能力圈

一旦明確了前兩者,接下來其實就很簡單了:

想清楚,哪些是我可控的,可以想辦法去改善和控制;哪些是不可控的,我只能做好心理準備,以最好的狀態去對待它們。

這就是「能力圈」—— 為了後者去擔憂、煩惱,是沒有意義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快做出決定,直面這些潛在的問題。

希望這種心態,能幫你走出猶豫不決的泥濘。

4

仿徨之鹿:不確定性

衝突之驢,是對於「衝突」的失調,而仿徨之鹿,則是對於「未知」的恐懼。

這種恐懼來源於什麼呢?主要有三點:

1)對於潛在損失的厭惡

2)對於失去「主導權」的擔憂

3)對於錯過「更好選擇」的煩惱

這三者加起來,共同形成了一層「黑幕」,阻擋了我們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

這就是我一直強調的「不確定性」。

這種心態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從熟悉的領域到不熟悉的領域,突然間,要改變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認知方式、工作模式……帶來的負擔是極大的:它會要求大腦付出大量的資源,去逐漸構築和習慣。

但實際上,這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一種必然。

在做互聯網的幾年裏,我見過許多傳統企業主。他們的問題是什麼呢?不是「不了解趨勢」,實際上許多人都在關註趨勢,而是不敢去應對。

他們總是覺得:變化太大,風險太大,我繼續耕耘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好。

但實際上,變革來臨的時候,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互聯網行業有一個鐵律: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不變」。當潮流和趨勢來臨時,你變得越快、適應得越早,就越能生存下來。那些固守固有模式的,都倒掉了。

隨著時間推移,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未知的領域也會越來越多。與其一直停留在舒適區中,重復著熟悉、可控的事情,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去擁抱不確定性。

我常用的一種思維方式,叫做 Explore & Exploit。

什麼意思呢?大體上,它是這麼一個步驟:

1)初步規劃:劃定方向,並制定出不同階段和目標成果。

2)快速試錯:按照規劃去行動,制作出「最小可行化產品」(MVP)並投入到實踐中,獲得反饋和數據,跟(1)中的階段性目標對比。

3)復盤反思:根據(2)裏面得到的經驗和數據,重新調整規劃、目標,繼續修正和完善規劃。

把也就是敏捷管理的思維方式。它的本質是什麼呢?通過你的行動,一步步把「不確定性」確定化,並獲取反饋,用來補完、強化自己,更好地去面對新的不確定性。

當面對無法逃避的困境,最好的辦法不是把頭埋在沙子裏,而是撲上去與其搏鬥 —— 你會發現,它好像也沒想象中的那麼可怕。

5

孤獨之鯨:情感連接

我遇到過非常多的人,有這麼一個特征:

收入不是特別高,但是沒什麼欲望啊。生活平平淡淡,但是也沒什麼風險。你說要自我提升、突破自我,但做什麼用呢?對我有什麼影響呢?

他們沒有什麼想要的,也沒有太強的驅動力。原因在於:他們並不缺少什麼,也沒有什麼需要實現的目標。

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拖延」,不如說是缺乏內驅力和價值感。

他們的生活圈子往往不大。也許是一個小城市,也許是三點一線,也許是穩定、低挑戰性的工作,也許沒有什麼社交圈子、沒有要好的朋友,日復一日,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

他們就像那只 52 赫茲的鯨魚 —— 有著自己的小世界,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獨立和認知。

這其實不是一種壞事。沒有任何人規定,生活一定要怎麼樣 —— 重點在於,你把什麼視為自己生活的動力和目標。

如果你一直沈溺於「穩定」,卻又厭倦了這種穩定,那麼,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

走出去,去接觸更多、更大的群體,跟不同的人建立情感連接。

試一試,把這種社交、情感連接,作為自己的動力和目標。

比如:

試著去做一些公益事業,找到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去改善他們的處境。

加入某些組織和團體,投身入一種更大的事業裏,把它作為成就感和價值感的來源。

比如:平權,環保,自由職業……

去發現這個世界還有哪些不夠好的地方,試著想辦法去改變、幹預,從這種努力中獲取樂趣。

比如:教育,思維和認知,積極心態和幸福……

拓展自己的生活方式,嘗試不同的活動、社群,找到能夠點燃興趣和激情的領域。

比如:戶外活動,讀書會……

像我現在在做的事:為什麼我會一直寫文章、做課程,很大一部分動力,其實是希望「幫助更多的人提升認知」。

這對我來說,是更有意義,也更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不少朋友,也在做類似的事情:

有做手工、烹飪培訓的,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創造出自己的作品;做自由職業和共創平臺的,希望讓更多的人不依賴公司而生活;還有開店的,每天接觸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見證他們的故事……

這些,都比沈溺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有趣得多。

重點在於:把自己的生活,跟更廣闊的世界、更大的群體,連接起來。

你也許會從中發現,從未感受過的愉悅感和樂趣。

6

遲暮之虎:職業倦怠

最後一種,也是和「孤獨之鯨」相似的,是另一種價值感的缺失:對於職業的倦怠和疲勞。

你一定理解這種感覺:覺得自己的生活可以「看得到頭」,能看到自己未來5年、10年的處境,知道應該順應什麼樣的路徑,也知道自己並不能改變和主導什麼。

這是一種可怕的狀況:它會不斷磨蝕你的動力,讓你變得得過且過。

你在一成不變的環境裏待久了,就會慢慢失去對外界的敏銳。當變化到來時,只能留在原地,看著周圍一切發生巨變。

以上,希望可以幫助到飽受拖延折磨的你。

你屬於哪一種情況呢?

如果說中了,不妨在留言區裏告訴我們~

作者簡介:

Lachel,25萬關註的高效思維達人,知識管理專家,多家媒體專欄作家,36氪年度優秀作者。

公眾號:L先生說(lxianshengmiao) 。

加入學習群可提前學習一期書籍內容哦~

可掃碼添加小助手微信(邀請進群)

備註“學習”

群內福利:

1、每日會有心理知識、與答疑分享

2、一周1-2次圖書推薦

3、測評上新、節日舉行活動時可搶先試用,

以及專屬群內福利活動

4、夥伴們可以在群內合理表達自己的感受,

健康疏泄情緒,建設性思考

為 你 推 薦

積蓄能量

你就是光

“暖心理” app

1、心理雜誌:箴言、知識、文章、音頻、視頻、測試,每日更新健康知識。

2、心理圈圈:人氣心理社群,心理困惑,暖友解答,咨詢師專業解答。

3、趣味心理:專業催眠師減壓音頻,文字解夢,專業心理測評。

4、心理咨詢:解決心理、情感、人際、情緒困擾

......

更多豐富的內容、有趣的體驗等你來挖掘~

各大應用市場均可下載

一個專業、溫暖、有愛的健康平臺。

期待在這裏我們發現自己,愛自己,成為生命中的光。

(掃碼關註~右滑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