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墳山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封面出自zol論壇,作者:969208350ZZWY

今天我就和大家來看看河南的“天下第一”,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墳墓,確切來說是古墓。

去年我寫過一篇“古墓派大學”的文章,提到了眾多發現古墓的大學,最後總結到西安坐上了“古墓派大學”的頭把交椅。(文章傳送門)

不過當時留言裏,有很多人為一個城市打抱不平。

沒有好大學,是河南人永遠的痛

在古墓界,洛陽不服西安,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說古墓界有泰山北鬥,那敢坐到這個位置上的城市只有兩個——西安與洛陽,在這兩個十三朝古都的底蘊與威望面前,帝都北京都只是個唯唯諾諾臭弟弟。

西安和洛陽互相比較,看看誰家地頭的古墓多,連百度搜索都能自動彈出他們的pk。

同為十三朝古都,其實分不出高下,西安人隨便一鏟都能挖出王公貴族甚至帝王陵墓,修地鐵都能挖出一條歷史文化長廊,讓西安的考古部門和文物局只差住進地鐵裏。

洛陽也差不多,修個廣場也能挖出古墓,洛陽人揶揄:在洛陽城內城外,隨便一鏟子下去,都能挖出古墓。甚至連挖出的古墓,還能出本書。

1 古墓界泰鬥——洛陽

去年有個19歲的洛陽小夥(許巖)做了一張洛陽陵墓地圖,在網上火了一把,那張古墓圖也比較全面的道出了洛陽的“底蘊”。

出自百度貼吧/子建破卷

許巖考察並總結出:

整個洛陽地區,有規格的古墓保守估計共40W+座(不算荒山野墓),墓疊墓現象非常常見,僅北邙陵區上世紀仍有900余座未確認墓主身份的大型封土墓(其中600座今已無存)。

帝王陵就有80+座,周代、漢代、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許多帝王都埋骨於此:

周天子墓群

漢中興大帝光武帝原陵

庸君boys李煜、陳後主、阿鬥墓

七步殺老弟的曹丕首陽陵

鷹視狼顧司馬懿的高原陵

勸酒鬼才趙匡胤的永昌陵

等等……

中國歷史各朝各代的首領和皇帝共計700多位,洛陽埋了其中的80多個,也就是說,五千年來,每十個皇帝就有一個葬在洛陽。

其他林林總總的名人墓更是數不數勝,咱風水一派的老祖李淳風和袁天罡,在洛陽就有墓冢(雖然真假難辨),還有其他更有名的人,比如:

戰國大忽悠蘇秦、張儀墓

商業巨子呂不韋墓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墓

很忙詩聖杜甫墓

書法成筋顏真卿墓

神探狄仁傑墓

等等……

篡漢王莽和武聖關公的頭顱

也都葬在洛陽

(沒錯,只有頭)

憑這些,洛陽是非常有實力和西安扳手腕的,同為十三朝古都,也難分勝負。

但若論及全省的古墓實力,那河南恐怕要略勝陜西一籌了,要知道中國幾千年的墓葬歷史,在河南留下的,是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前面說了洛陽那麼牛逼,而河南像他這樣的古都,還有鄭州、開封和安陽三個。

在網上搜索“河南 墓葬”兩個關鍵詞,就能看到各種墓葬發掘記錄,連發掘地點都很豐富,既有省會鄭州,也有不知名的小村莊,給人一種“河南處處都能挖出古墓”的既視感。

事實也正是如此,河南的古墓,不管從那個角度考究都是出類拔萃的。不但是隋唐北宋的墓葬集中區,還有更為久遠的夏商周墓葬,甚至舊石器時代的,隨便挖出一座都是國寶級。

國之重器,商後母戊鼎,出土於河南安陽武官村

“河南的地下藏著半部中國史”,這話半點都不誇張。

那為什麼河南這麼多古墓呢?這就要叢河南的位置說起,用一個字來形容——中。

2 天地之中——河南

從夏禹分天下為九州開始,河南就屬於九州正中的“豫州”,為天下之中,又稱中州。後世所說的“中原”,主要區域也在河南。

五嶽四瀆,五嶽的中嶽嵩山是河南所屬,四瀆長江、黃河、濟水、淮河,也是圍著河南轉。所以河南自古以來,便是天下中場,王朝必爭之地。

從龍脈來說,河南是中國三大龍脈之一“中幹龍”最大的結穴之地。

中幹龍兼具雄壯沈穩與輕靈變化

經過地域是中國文化最昌盛的

中幹龍從昆侖山發脈,其枝龍有終南山、華山、泰山、嵩山,最有名的結穴之地有三個——長安(西安)、洛陽、汴梁(開封)。這三個城市都名列中國八大古都之中,洛陽和開封都是河南的。

而其他五大古都之:南京、北京、杭州、安陽、鄭州,安陽和鄭州又是河南的。

豐富的王朝、文化歷史,註定會造就豐富的墓葬文化,河南古墓世界之最,河南人自己也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他們建造了世界第一座以古墓為主題的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

不過好像因為名字比較兇狠,人們不敢去玩,後來改成了“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

當然,改了名字也阻止不了古墓對河南的青睞。

別的省一年挖出幾個古墓,就算只是明清墓葬,也算不錯的“戰績”,但河南一動土,請出來的可能就是幾個時代的列祖列宗。

201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就分別發現了舊石器、兩周、漢魏、明代五個時代的古墓,分別在欒川、滎陽、義馬、洛陽、開封,連發掘地都不帶重樣。而這樣的事幾乎每年都會在河南發生。

別的省一鏟子下去,運氣好才有座古墓,而在河南一鏟子下去……挖出的可能是座古城。

單單鄭州一座城,挖出過的知名古城就有西山古城、古城寨古城、禹都陽城、鄭州商城、望京樓夏商古城……這些都是夏商古城,陳年佳釀,歷史悠久,幾乎見證了夏商周三代的繁榮與衰落。

建於5300年前的西山古城發掘現場

除這些知名古城外,鄭州林林總總挖出過一百余座古城。

令人頭皮發麻的古墓也使得河南有個行業非常發達——盜墓,這點在洛陽尤其明顯。

看過盜墓小說,肯定知道一個盜墓賊頭銜“摸金校尉”,也肯定知道一種盜墓工具“洛陽鏟”。

盜墓和考古神器——洛陽鏟

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據傳是曹操設立,曹操本人與河南、洛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至於洛陽鏟,就是民國時洛陽盜墓賊發明的。

洛陽人似乎天生就有盜墓天分,上面說的那位精神小夥,搗鼓出一張古墓分布圖,得虧是生活在現在,要是換做以前,指不定就被洛陽盜墓門派給拉去挖土了。

民國的洛陽盜墓賊也是盜墓界響當當的一派,當時盜墓界有十大圈子,最厲害的四個是昌平幫、恒洛幫、關中幫、長沙幫。

洛陽盜墓賊屬恒洛一派,關內頂級盜墓天團。

盜墓賊的猖獗使得洛陽古墓損失慘重,尤其是洛陽邙山墓,白天看著還正常的墓地,一晚上過後遍地都是洛陽鏟挖出的探洞,仿佛馬蜂窩一般……

3 洛陽地邪

吸引十三朝在此定都,一百多位皇帝在此執掌國家大權,又坐擁如此多的帝王陵墓與名人墳冢,還吸引著一代代的盜墓賊,洛陽為何如此特殊,如此充滿誘惑?

無他,風水寶地嘛……

洛陽有句俗話,叫“洛陽地邪”,當然,“邪”不是指洛陽邪氣重,而是說洛陽這地方自古以來就非常神秘與玄學。

洛陽的玄學指數爆表,但凡說中華文化起源免不了要提到兩樣“神物”——河圖與洛書。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河圖洛書是中國的“宇宙魔方”,也是太極八卦、易經蔔算、風水玄學的源頭。

龍馬負河圖,於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躍起。神龜馱洛書,於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兩者均出自洛陽地區。

洛陽龍馬負圖寺雕塑

解夢的周公曾為洛陽占蔔,而後決定在洛水北、瀍水東、西築起了兩座城,總稱洛邑,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遷都洛邑,這是洛陽作都城之始。

隋煬帝和武則天在營建洛陽時,都大詔天下贊美,武則天說洛陽“六氣運行,均霜露而調序。山川形勝,祥祉薦臻,遠無乾心,近收亡欲,式建宗社,大啟神都。”“神都”之名,從此流傳至今。

洛陽的風水形式,是典型的神龍築穴之地。

前面說過,洛陽龍脈發自昆侖山,延伸至八百裏秦嶺而形成了少祖山,而後又有中嶽嵩山為父母山,龍脈從嵩山出來後向北盤繞,過山峽而化作崗龍,而後潛龍入地,分出一脈到了北邙山,作為洛陽的背靠之脈,雖然北邙山海拔僅300多米,但蜿蜒而修長,秀麗可依。

而且洛陽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周圍還有有崤山、伏牛山、外方山、熊耳山等一眾山龍拱衛,恰如群龍戲珠。

洛陽四周山脈/圖源網絡

而且“風水之法,得水為上。”洛陽非但群山拱衛,而且河流細密,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澗河、汝河等十余條河流蜿蜒其間。

洛陽水系/圖源網絡

而且按地圖來理解,其實五嶽山的安排,其實也是以洛陽為中心的四象大局:

南嶽衡山為南方遠案,是為朱雀;(古南嶽天柱山也是如此)

泰山在洛陽東面,是為青龍;

華山聳立洛陽西面,是為白虎;

恒山在洛陽以北,為靠山玄武;

嵩山為洛陽近案。

五嶽位置圖/圖源網絡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俱全,又有群山龍脈為山陽,江河淮三大水系為水陰,成就洛陽的太極之勢,也就堂而皇之成了王氣匯聚的龍興之地。

如此高規格的風水格局,自然吸引眾多王朝在此定都,眾多帝王貴胄、歷史名人下葬於此,也正因為這天下無雙的風水寶地,造就了宇宙大爆炸以來逼格最高、墳頭最多的一座“墳山”——北邙山。

4 宇宙第一墳場

王者榮耀裏李信的出場語音中,有一句: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國產第一神劇《大明王朝1566》中,趙立新扮演的大明首富沈一石在自焚前,絕唱道:“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歸邙山。”

這裏的北邙和邙山,說的都是北邙山。

如果古墓派城市中的泰山北鬥是西安和洛陽,那敢稱宇宙第一墳場,就唯有北邙山了,不論從數量來看,還是從質量。

邙山墓群的面積有近800平方公裏,大型的封土墓970多座,其中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單單這座山就葬了6代24帝,是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也在千座以上,再算上百姓墓地,總數也有幾十萬。

一開始有帝王在邙山下葬,自然是因為邙山風水好,據說老子跑到邙山山頂翠雲峰架八卦爐、煉金丹,脫凡成仙。道教第一個“上清宮”,也是建在翠雲峰上。

連終南山的王重陽走出活死人墓,到山東傳道時路過邙山,也不忘到上清宮去瞻仰瞻仰。(活死人墓和王重陽是真的,不過沒有林朝英和神雕俠侶)

隨著帝王與名人的傳說越來越多,後世之人再魂牽夢繞葬在邙山,就已經不再是風水好壞的問題了,因為那時北邙山已經不僅僅是一座山,也不僅僅是一座墳場,它已經超脫了一切時間、空間、物質、經濟、戰爭,成為了一種信仰。

“生於蘇杭,葬於北邙”,從此成了古代中國人畢生的信念,出生之地得聽天由命,但喪葬之地,卻可以自己定,所以無數人都想到北邙山找墓地,連陶淵明這樣的世外之人,也說“一旦百歲後,相與歸北邙。”

這也導致唐代時北邙山幾乎再無寸土立墳,不少唐詩都反映了那時的狀況:

“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

“古墳上面起新墳,新墳古墳無定主”

“山頭松柏半無主,地下白骨多於土”

……

北邙山下,墓疊墓疊墓疊墓,白骨比土還多,挖舊墳蓋新墳,都很常見。

這種“葬於北邙”的信仰,甚至影響了整個東亞,古代韓國人和日本人也以葬於邙山為榮耀,而韓國流傳至今的喪歌,有些也還在吟唱道“死去的親人,你要到很遠的地方去,你要去邙山,到了那裏,就永遠回不來了……”

他們認為死去的人都會到邙山,也就是所謂的“魂歸邙山”,不過據說現在韓國自己也在首爾造了個邙山陵墓,這就很韓國思密達了。

後記

河南為天下之中,不僅僅反映在地理位置上,也反映在精神文化上,河南人素來中庸,不冒頭也不落後,就算常年在全網地域黑中名列三甲,但也泯滅不了河南人的精神。

在此次疫情中,河南人“大事臨頭不退縮”的精神,展現得尤為明顯。而這種精神,其實也正是中國人的本質精神。

牡丹,是中國國花,河南洛陽的牡丹,是中國牡丹之最。

牡丹的花語是富貴、吉祥,這也是中國人“生”的追求,而“葬於邙山”,則是中國人對“死”的追求,生死之大事,在洛陽顯得倍加分明。

牡丹花語除了富貴,也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傳說女皇武則天在寒冬臘月時節,命令後苑百花盛放。百花畏懼,不敢不從。唯有牡丹依舊枯枝不放。此舉激怒了武則天,於是將牡丹貶至洛陽。牡丹來到洛陽後,卻立即盛放,女皇怒火中燒,想將牡丹焚之一炬,可牡丹在烈火之中卻開得越發絢爛。

牡丹,雖是富貴、吉祥,但更講“氣節”,這也是中國人的精神內涵。

古今多少事,只看洛陽城。

從洛陽,能看到整個河南,

而從河南,能看到整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