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下山陡陂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路經孟達,也是事先列入行程計劃的,因為那裏有個孟達天池。也許是因為對周穆王和西王母的瑤池傳說故事浸淫太深,我對天池一直充滿想象。印象中最有名的是長白山天池,此外則是天山博格達峰下的天池,還有一個在雲南的阿佤山區,一直沒有機會去,再一個就是青海的孟達天池。當然,從海拔高度去看,青海湖和青藏高原的許多錯,比如納木錯等,也可以把它們當作是天上之水聚集的天池,但它們太大了,相對海拔差又很大,遠不如高山突起而山上驟然間現出一汪綠水更令人震撼,因此也還得中規中矩地稱它們為海子、湖泊、淖爾、錯或水泡子。

長白山天池。(資料圖片)

天池的地理定義是什麼,沒有去查,但我以為須在高山峻嶺之上和山嶺之間,水面不能大到浩渺無涯,但要有足夠的水深,有一定的相對封閉性,顏色需是淺藍或者碧綠。符合這些條件的並不多,也就是上面數過的幾個。

天池一般具有火山湖的特點,不幹不涸,但不是因為湖底有所謂通天海眼,那多半是謬傳,更多時候是因為有積雪融水等水源。當然,也有火山噴發或地震後堰塞形成的,比如著名的東北五大連池,就有14個獨立的火山錐,300年前火山猛烈噴發,熔巖流溢阻塞了石龍江,形成了五個堰塞湖,因此被稱為五大連池。但這並不算是正宗的天池,有的是火山口裏積滿雨水,可權當是天池的“小弟弟”。在那裏,這樣的“天池”原來有好幾個,其中一個據傳是農場向龍王爺要水,炸開了山體,水流盡了,池裏的冷水魚種也就成了絕戶魚。

東北地區火山很多,從大興安嶺、嫩江平原到長白山,可以劃出一條火山的弧線。在高高的興安嶺上,也還真有幾個天池湖,只是“藏在深閨人未識”,交通又不方便,也就由她顧影自憐去了。

長白山天池就不一樣了,前後去了多次,總有些看不全看不夠。一是做派大,體量大。長白山主峰海拔2691米,多有白色浮石和積雪,有瀑布從天池西側和北側流出,形成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的幾個源頭。一個天池養育了幾條大江大河,也是一個奇跡。二是有性格。長白山天池的氣候說變就變,方才還是一臉明朗朗的喜色,大大方方地讓你盯著看,沒有一點羞色,猛然間又發了脾氣,揚起一把一把的風沙和一團一團濃重的白霧,嚴嚴實實地蒙在臉上,再不肯回頭看你一眼。不得不讓人隔年再來,看看她會不會再給你一次面子。如果真給你面子,她就會隨著天空雲塊漂移不斷現出深淺不等的藍色。

登天池,不僅是為了看天池的顏值,甚而對傳說中的水怪有所好奇,真正的感受在於登臨過程。尤其在夏季裏,從山下登上天池頂,愜意得很。那裏的夏天就是平原地區的春天,山花遍野,各種落葉喬木剛剛泛綠,如果趕得巧,長白山杜鵑也會露出紅撲撲的臉,讓人不由自主地怔在那裏。在通向天池的長白山路上,春天是一組慢鏡頭,這裏的春來得晚走得也晚,但是,通往天池的路,又是一條立體布景不斷變換的路。如果從未到過雪線地區,這是最好的一種淺層次體驗。闊葉、針葉、喬木、灌木、紅松、白樺、苔蘚、地衣,依次出現,到得山頂,只有粗礪的沙灘和岸邊高高低低的灰色砂巖,然後就是上面說的沒有準頭的那一幕幕。

天山天池景區風光。王菲攝(新華社)

天山博格達峰下的天池也去過兩次。記得第一次去,那裏的原生態味還很濃烈,可以在岸邊徘徊,在溝谷的松林裏遊蕩,一切都處在靜謐中。在那裏,不僅要看水,更要看雪山,雪山與湖水居然那麼近,湖水明亮,天晴的時候微微泛藍,淡雅的水色和銀白的雪山相互映照,好像山水一體一色,只是體態不同,這是在長白山天池邊看不到的。那裏也有一組慢鏡頭,但仿佛是秋天裏的鏡頭,涼涼的風,紅紅的太陽,讓你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爽氣。但我有時也在想,這裏或許是眼前有景道不得,有畫筆也畫不得,不是因為有誰題詩在上邊,而是無論長白山的天池還是天山的天池,大概都是最難描摹的。尤其是背景宏大的天山天池,很難在顏色的世界裏,找到一種濃塗淡抹的相宜搭配。因此,很少看到直接描寫天池全景的好畫作,也很少見到特別成功的關於它們的全息攝影作品,也許可以航拍吧,但角度呢?

不管怎麼說,它們都是令人感動的。尤其是記憶裏,長白山的白樺和天山腳下無處不在的新疆白楊,這樹的兄弟倆作為天池的必要點綴,一直留在人的印象裏。

現在又來到孟達天池,這個坐落在黃河上遊的天池又是怎樣的模樣呢?孟達在循化縣,離積石峽不算遠,是黃河谷地北岸獨立的一座山和封閉的水谷。山不算高但特別陡,只有山間的小路和後來安裝的曲折棧橋可以上去。因此,要上山還需要靠力氣很大的騾子。這裏的旅遊經濟搞得不錯,騎騾子上山一趟,單程需要幾十塊錢,不是很貴。為了節省體力,我選擇了騾子,那至少比在有些地方乘滑竿更讓人心安。

剛下過雨,山路泥濘,騾子走起來也打擺,但走了半個多小時,也就到了山頂。一路看去,這山密密鑿鑿的全是各種各樣的樹,有的認得,是青岡、松樹、白樺和銀杏,有的不認得。聽趕騾子的說,這裏有好多藥材,但這是生態保護區,是不能隨便采的。看來,這裏的環境保護意識很濃,老鄉都明白,孟達天池是黃河上遊的一個生態屏障。

上到山頂就是豁然開朗的天池,臨池只有一條窄窄的服務平臺,修築在懸崖邊,並不見規模開發的跡象,但上山見水,倒也暢亮。這孟達天池自然既沒有長白山天池那麼壯闊,也沒有天山天池那麼修遠,但滿山遍野的樹,還有看得見的綠色彼岸,卻有另一番風光。這裏的夏天是一組慢鏡頭,同長白山永遠的春色和天山永遠的秋色形成一種微妙的反差。

看了看宣傳欄,這個保護區是1980年建設的,2000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池面積只有300多畝,是一個天然的高山湖泊。在史書上,孟達在西傾山的西五臺山。有意思的是,這個五臺也與佛教扯上了關系。西面的山腰上有三眼石窟,是西藏僧人拉隆畢多修行的地方。這位僧人可很不簡單,9世紀贊普達磨禁佛,他居然在大昭寺前箭殺贊普,後來此避禍。因此,他也是一個少見的藏轉佛教傳人。說來也是,孟達所在的循化還是有佛教空靈之氣的,是十世班禪的出生地,因此那裏有一個大的喇嘛寺廟,是撒拉族、藏族、回族和漢族人眾的雜居地,有一種古來和諧的人文色彩。但令人動心的還是孟達的那一片綠,綠的山、綠的水,如果能從高空俯瞰,一定會看到這顆掛在黃河頭脖子上閃著綠色水頭的翡翠。

在下山的騾子背上,我在想,或者可以把長白山天池當成是一位縱橫捭闔的女俠,天山天池便是素衣飄然的神女,但眼前的孟達卻是一位綠襖綠褲的小丫頭,更令人喜歡,也有人世間常見的淘氣和乖巧。

孟達天池。(資料圖片)

看罷天池,想起了“地池”。“地池”是我的說法,不見於資料。池塘很習見,可以人造,但也會因形就勢自然形成,因此有一種特別的韻味。但一般的池塘面積小,最小只有一畝半畝,另一種深不可測的,或者稱之為潭,往往具有岸陡而逼仄的水面特征,就像那李白歌詠過的深千尺的桃花潭一般。

為了觀看心目中的“地池”,曾經想到引動過杜甫和蘇軾長歌短詠的仇池。面對甘南的仇池山,古今詩人們對古氐族仇池國的懷古詩歌更多些,而其自然風光,則引得詩聖杜甫發願“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仇池山有很多泉水,有石潭,逐級橫流,但未形成較大的天池,其實有些類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倒是在南疆的於闐,見到過一方“龍池”,那才是我心目中身形皆備的一個 “地池”。古人說,蓄水為陂,穿地通水為池,這方“龍池”,還真的是從昆侖山麓穿地而來的。

於闐的“龍池”,在發現帶著天使翅膀的佛教壁畫達瑪溝寺廟北邊,中間是諾大一片胡楊林。這是一條狹長的湖,水色微黑。我近岸看過,還有幸乘著小船在裏面遊了一圈。“龍池”的景象令人驚愕,鬼斧神工,斧劈刀切般的土岸直上直下,連那四圍的蒲草,也都是刀裁一般筆直,齊刷刷地舉著蒲棒。要寫生,大概只有版畫可以傳達它的一二神韻。

於闐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後來歸於和田,但於闐的古名氣更大,一直被稱為金玉之邦。“龍池”位於策勒和於闐的交界處,歷來是個富水地區,因此也造就了南絲綢之路。那裏有很有名的佛教聖地達瑪溝,首次發現具有中西混合文化特征的彩繪佛像,向北則是神秘的圓沙古城。大片大片的胡楊林,林下還有一眼從未幹涸的泉井,而“龍池”就在胡楊林的林蔭裏。

“龍池”寬似一條河,長有數十裏,池水一如和田碧玉,呈墨綠色。要真有瑤池,我倒寧願是這裏。因為這裏有東去的大路,玄奘取經東歸,曾在這裏駐錫一年。“龍池”北望大漠,南倚昆侖,幾十裏外的昆侖山腰就是從古自今的大玉場。傳說《穆天子傳》記載的西王母住在這裏,接待過東來的周穆王,贈給幾車玉,浩浩蕩蕩地拉了回來。這不,到了“龍池”湖邊,看到兩支青色的大鳥衝天而飛,可不就是西王母身邊的一雙青鳥?此景一定要化入穆天子和西王母合演的古劇,那路徑和意境多少是有些相合的。這樣的“地池”,在貴德黃河邊,也好似遠遠見到過,那是後來造成的一塊黃河濕地,但沒有時間去細看。

“龍池”深不見底的水是哪裏來的呢?人們或可從克裏雅河的語義和已經沙化了的達瑪溝找到線索。克裏雅河的意思就是反復不定的河,河從昆侖流出,澤被達瑪溝,但如今的達瑪溝已經幹得冒煙,那水潛行在地下再尋出路,也就造就了這方“龍池”。“龍池”的外圍也有大片大片的濕地,但比較散漫。這裏並不缺水,只是需要一個更大的“龍池”來儲存,也需要改變總體生態環境。

從“龍池”回來,不久便接到那裏朋友的電話,問我能不能寫個龍池賦,賦從未寫過,但對龍池的心還是有的,因此也就塗塗寫寫,茲將其文錄如下,以作本文結尾:

龍池賦

唯我昆侖,覆被諸夏;蒼龍既起,一脈興邦。融雪汨汨,潛行廣漠;匯彼龍池,深及百丈。春夏玉靜,魚龍擊水;秋冬兼葭,白露為霜。紅柳點染,神泉為鏡;千年紀歲,大野胡楊。瑤池舊地,蟾歸月鄉;一曲白雲,音遠韻長。克裏雅水,流湮不息;和闐扜泥,金玉之壤。北有圓沙,達瑪南向;玄奘歸國,篦摩是訪。陀歷古道,絲路通衢;大漠深處,爰有古桑。珈藍密佈,文明交匯,尉遲畫風,流溢東方。龍湖為池,胡楊為椽;人工天巧,出此煌煌。莫道大漠無綠,漫野滿眼莽蒼蒼。

馮並丁酉雞鳴前命筆遙拜

2019年8月

來源:經濟日報

#黃河行##如今的黃河是這個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