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吃糖葫蘆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天橋原址找到了!最近,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表示,隨著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持續推進,消失近90年的天橋,如今已找到準確的空間位置。

凡是北京人,沒有不知道天橋的,但是“天橋”究竟在哪兒呢?現在的那座橋其實是復建的。自上世紀20年代起,經歷了龍須溝明渠改暗溝、修建有軌電車、道路拓寬等工程後,天橋最終在1934年被拆除,從此“有名無實”。

經測定,天橋的大致位置在如今天橋南大街北口、前門大街南口、天壇路西口和永安路東口四條交通要道的匯合處,在現天橋景觀以北40米處。

其實對於老北京人來說,天橋不僅僅是一座橋,它是一個地名,更是一種生活。它曾是北京城最大、最全、最繁華熱鬧的娛樂場所,小商品買賣最火爆的地方,各色小吃最集中的地方。那裏匯集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展現出舊京民俗和人生百態。追憶天橋,就仿佛打開了一幅北京最有煙火氣的市井生活畫卷。

北京小吃,沒有最好吃只有最愛吃

讀天橋的有關資料,我最喜歡的還是關於小吃美食的那部分。地方小吃承載的不僅僅是美味,更多的是鄉愁,是念想兒,沒有最好吃,只有最愛吃。

天橋曾經是北京小吃最大的發源地和集散地,北京好些小吃的名字有個特點,往往就是經營品種名稱加店主姓氏,這種叫法好些都是源自天橋的小吃攤。當年,天橋市場初建之時,很多街頭巷尾的流動遊商變為固定的攤商,天橋的小吃因為多是攤棚,所以沒有正規字號,為了便於記住和識別,就這樣稱呼,如“爆肚石”“切糕李”“面茶張”“豆腐腦白”“茶湯李”“豆汁薛”“小腸陳”“羊霜魏”“炒肝金”“周記油茶面”……風味獨特的天橋小吃,連同豐富多彩的雜耍說唱和種類繁多的新舊商品,使得天橋市場熱鬧非凡,聞名京城。

曾經喧囂熱鬧的天橋市場就在京城中軸線南部,前門至永定門的中段,如今已經無存。“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清末民初的著名詩人易順鼎在《天橋曲》寫下的詩句。

民國初年,天橋真正形成為繁榮的平民市場,民間藝人來這裏賣藝設場的竟多達五六萬人。這時的天橋市場,集吃喝玩樂、遊覽購物於一地。正如著名學者齊如山在《天橋一覽序》中所述:“天橋者,因北平下級民眾會合憩息之所也。入其中,而北平之社會風俗,一斑可見。”這裏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天橋平民文化。

最經典的北京小吃都在這兒了

民以食為天,一個地方若有了美食,就有了人的煙火氣。天橋多飯攤,商販們沿街用木板釘出一個挨一個的棚子,在棚內搭建爐竈,周圍擺上幾把桌椅就開張了;若搭不起棚子的,也可以直接露天設爐竈,食客或蹲或坐,生意也很火爆。

這些飯攤賣的多為油果子、豆汁、羊雜湯、雜面、爆肚、煎包、肉餅、豆腐腦、炸糕、艾窩窩這樣的吃食,平民、人役或小販幾枚銅錢就能連吃帶喝來上熱氣騰騰的一大碗,那種酣暢淋漓是在大酒樓裏體驗不到的。據從小住在天橋一帶的北京老人王月輝回憶:“天橋是大眾食品和北京特有小吃最集中、豐富的地方。人們想吃什麼應有盡有。”

先說這豆汁兒,它是北京特有的典型地方風味小吃,街頭巷尾,日日夜夜都有賣生熟豆汁的,當年天橋豆汁有八、九份。《大宅門》白老爺灌孫子白景琦豆汁時說,“喝不慣豆汁,那還算北京人。”

“豆汁王”設於天橋西南隅魁華戲園前,有數十年之久,其布帷寫有名號,攤上的家具非常講究,鹹菜味佳,贏得了很多主顧,與當時天橋的“烤肉王”和“王八茶館”並稱為“三王”。

王月輝老人當年最常去的是天橋“豆汁舒”,在上世紀30年代,它和琉璃廠的“豆汁兒張”,東安市場的“豆汁兒徐”和“豆汁兒何”並稱為豆汁兒四大家,可見其名氣。在天橋喝豆汁的人都知道這麼兩句話:“誠招天下客,一碗豆汁心常舒。”這就是專指“豆汁舒”的。

對中國普通百姓人家來講,中國豆腐比“中國四大發明”還重要。豆腐腦又叫“軟豆腐”,是中國北方傳統小吃。老北京天橋的豆腐腦,當屬“豆腐腦白”最有名了。在周家望先生的著作《老北京的吃喝》中這樣描述:“白記豆腐腦,白如玉、嫩如脂、入口即化有豆奶之香”。

白家的豆腐腦講究色澤潔白細嫩,尤其是在鹵汁的制作上更具特色,味道醇厚。原料上講究用張北壩上臺蘑泡水,水變紅以後敝去渣滓沈澱,將上等的黃花、木耳以及切成紙一樣薄的羊後腿片勾芡加細鹽熬成。1992年白家後代在西四小吃胡同重操舊業,恢復了“豆腐腦白”這一傳統老字號。

號稱京城9把茶湯壺占了6把的“茶湯李”的攤位在天橋三角市場東院,據老人回憶,他家桌前有兩個汽油桶改裝的火爐,一只爐子上坐著一尊巨大的銅質龍嘴大茶壺,總是往外冒著熱氣。條桌上的玻璃罩內有幾個大磁盤,分別盛放著香油炒面、茶湯面、杏仁粉、細果料、白糖、紅糖,食客可以按照各自的口味選料。

攤主將食客選好食料的細磁小碗持於左手,右手把住銅壺把手,龍嘴對準一尺外的小碗,一碗碗香甜可口的茶湯端到專好這口兒的食客面前。上世紀80年代,“茶湯李”招牌也重新掛了起來,現在很多商場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早上喝豆汁,晚上吃爆肚

早上喝豆汁,晚上吃爆肚是天橋人的生活方式。爆肚攤大多數只是在路邊擺上幾張長條桌案,上面擺了一溜調料碗,旁邊就是一口煮著滾沸熱湯的大鍋,另一邊擱著羊肚,有人來吃,店主現切羊肚,再舉著大漏勺往鍋內滾湯中汆一下,動作利落而瀟灑。汆好的爆肚用高腳碗盛著,食客再蘸上麻醬、腐乳等作料,加點兒香菜,滋味甚美。

最有名的“爆肚石”就座落在天橋斜街東口,不少著名的京劇演員如馬連良等都是這兒的座上賓。爆肚石記的東西,新鮮、幹凈,不論怎麼吃,沒一點臟腥味兒,切出的肚絲寬窄,長短都一樣,絕對整齊,將肚切後,入鍋微煮,水沸即成,往盤裏一放,都是水靈靈的提神,簡直就是工藝品。

“爆肚石”後來的故事也很精彩,1937年,“爆肚石”掌櫃石昆生在天橋公平市場開了家小飯店,起名“南來順”。1956年公私合營時,南來順與“羊頭馬”、“餡餅周”、“切糕米”、“焦圈王”一起並入菜市口小吃店。改革開放後,恢復“南來順”字號,現遷至大觀園東南角墻外。南來順現如今是北京城中軸線南段地區最有名的經營清真風味的專業小吃店。小吃品種多達150多種,很多當年的天橋小吃在這裏傳承下來。

這些個小吃再想吃也沒嘍

在老人們的記憶中,天橋小吃數不勝數,敦餑餑、硬面餑餑、蛤蟆吐蜜、螺絲轉、糖耳朵、麻團兒、薄脆、炸糕、排叉、切糕、年糕、驢打滾、艾窩窩、豌豆黃、雲豆卷、糖卷果、炸松肉、炸回頭、炸豆腐、丸子湯、鹵丸子、炒肝、鹵煮火燒、老豆腐、扒糕、果子幹、炒紅果、糖葫蘆,羊霜腸、雪花酪,除此之外還有賣鍋貼、餡餅、包子、水餃的,也有燉羊肉、燉牛肉、壇子肉、爆羊肉等葷菜,還有賣滾子魚、黃花魚等等……數不盡的小吃美食,是屬於天橋獨有的記憶,那是單寫一本書也寫不下的,但現如今很多已經失傳,再吃不到了。

有一樣很多人念念不忘,那就是北京已經絕跡的羊霜腸。羊霜腸是用羊腸洗凈後灌入羊血煮熟,然後切成片狀蘸作料吃,因羊腸外有一層油像白霜而得名。當年,天橋賣羊霜腸的一份挨一份,很多人都圍著羊霜腸的車攤,吃的津津有味。有一份圍的人最多,那就是在天橋出了名的羊霜腸魏占才。

羊霜腸也叫洋霜霜、羊肚湯,賣羊霜腸的小販在叫賣時,都呼:“羊肚兒開鍋!”魏占才的攤上,顯得非常潔凈,用具都發光閃亮。他出售的羊霜腸,經沸水煮過後,大多帶有腸血蜂眼,帶有小孔,這類血腸很容易進味,吃起來自然更為鮮美。羊霜腸是物美價廉、味美可口的解饞食品,典型的“窮人樂”。七八十歲的老北京人,做夢都想吃這一口,如今蹤跡難尋。不過前一段,我在後海邊的“爆肚張”發現菜單上有羊霜腸,但當時已經售罄,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的味道,然後我忽然想到,以前的味道是什麼味道,其實我也不知道。

還有一種北京最古老的冰品——雪花酪,又稱土法冰激淩,也曾是天橋的熱門小吃。它原本是明朝皇宮裏的秘制冷食,後流傳至民間,是舊社會窮人孩子能買得起吃得上的零嘴,往往是孩子苦苦哀求,大人掙不過,買一碗雪花酪,全家7、8個孩子分著吃。冬天鑿出永定河上的大塊浮冰,用草席包裹放入地窖保存,至來年夏天取出部分冰塊打碎成末,和上蜂蜜、酸梅汁、果脯食用。

天橋的“蒸了炸”也是一種風味食品,據說是由一位姓李的人獨創的品種,把西葫蘆餡餃子蒸熟後晾涼後,放在油鍋裏煎了,再蘸上醋蒜吃。味道與眾不同的原因是一:餡裏有胡椒粉,二是餡裏放的羊油,郭德綱的相聲裏還出現過“蒸了炸”,說白了,就是大餃子。

這些失傳的小吃和老天橋的背影,都已經漸行漸遠了。如今,天橋一帶已經成為正在崛起的北京演藝中心,當年的各種小吃大多也已經融入這個城市的美食文化,以各種形式保留傳承,這就是北京不斷延續,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蘊。

(原標題:天橋原址最近找到了!然而,天橋小吃很多已成絕響,再找不回來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張鵬

流程編輯:u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