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發大水大橋塌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12月26日上午,安徽省黃山市屯溪老大橋舉行修繕工程竣工通行儀式。很多黃山人特意趕來,踏步從橋上走過,時隔538天,重新感受這座重生的橋。

老大橋有正經名字,叫鎮海橋。不過,因為它484歲的年紀,也和近些年江面上新修的橋區別開,當地人一說起來,就叫老大橋。稱呼裏包含情感,是黃山人對這座橋的依賴。鎮海橋位於新安江、率水、橫江交匯處,東西貫穿屯溪老街和黎陽古鎮,連接起黃山老城區最繁華之處。政府的公開文件裏,稱鎮海橋為“黃山人的精神文化坐標”。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6日,鎮海橋舉行通行儀式。

2020年7月7日,黃山遭遇多年難遇強降雨,多日暴雨,鎮海橋沒能挺過連續衝刷,轟然倒在江水裏。鎮海橋一倒,整個黃山為之震驚、動容。去年夏天,記者曾到黃山采訪,一位70多歲的市民描述了大橋倒塌時的情形:“我聽到‘轟’一聲巨響,馬上跑到窗口看,老大橋橋身斷了,我的心也跟著落下去;十幾分鐘後,又聽到第二聲。”他實在不忍聽,不忍看,跑到親戚家躲起來。再見鎮海橋時,只剩一個橋墩,心情“和家裏走了一位老人一樣難過”。不少年長者專程從美國、埃及等地回來祭橋,他們手捧一張老大橋昔日的照片,對著江面鞠躬,每個人都在淌眼淚。

被衝垮前,鎮海橋因為“年事已高”,早已不承擔主要的通行功能,不能過車,只能步行,但鎮海橋是許多黃山人的鄉愁寄托之處。為了留住城市記憶、延續歷史文脈,黃山市委、市政府決定修復鎮海橋。石構件打撈、項目立項申請、洪水影響報告、大橋修繕施工等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計劃工期14個月。2021年11月30日,工程基本完工,比計劃工期提前約一個月;12月8日,工程竣工預驗收;12月26日,大橋正式通行。

鎮海橋修繕完成後,重新屹立在江面上。

最大程度留存文物原貌,大橋修繕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現場監理工程師曹越全程參與大橋從打撈到修繕的全過程,他跟記者講了幾個細節——鎮海橋橋上欄桿0.9米高,按照現在的市政橋梁要求,欄桿至少1.2米,各方專家充分討論後,決定采用欄桿老石料,並自然保留了原本的欄桿高度;前期勘測時,橋體中發現藏著“鐵蜈蚣”,蜈蚣吃蛇,蛇變成蟒、蟒變成蛟,蛟變成龍,引發水患,人們猜測,“鐵蜈蚣”是用來護橋的。後期修復中,“鐵蜈蚣”雖看不見,也被原形復制、安置。原先的鎮海橋,橋孔寬度不一、分水尖不在同一條線上,這實際是受古代建橋技術限制造成的“失誤”,修繕過程中,這些“失誤”也得到了尊重,保持原狀。

26日,許多黃山人自發前往修繕好的鎮海橋參與“踏橋”活動。

長達一年多的修復時間裏,施工圍擋外面,每天都有幾十位市民守著探看,人們對大橋如“舊貌”的“新顏”期待滿滿。社交平臺上,有人發了300多條短視頻,記錄大橋的點滴變化;黃山當地一位記者,把古橋水毀後的場景圖作為電腦桌面,跟蹤做了98篇報道。

鎮海橋原來的樣子一直停留在黃山人記憶裏,一點變化都逃不脫他們的眼睛。修復好的鎮海橋雛形初現時,黃山人的朋友圈裏、黃山市市民論壇上,不斷有人發問:“為什麼鎮海橋看起來不一樣了?”在曹越等建設者看來,現在的鎮海橋,無論是工藝還是技術,和水毀前的鎮海橋相差無幾。於黃山市民而言,他們更思念鎮海橋上的青苔、野草和橋面石板長期磨損後的光澤。

鎮海橋修繕過程中,最大程度利用老石料,力求恢復大橋原貌。

重生的鎮海橋確實也有一些變化。這次修繕過程中,在恢復大橋傳統風貌和水毀前形制的同時,各方都明確一個原則,修繕後的鎮海橋必須能長期抵禦山洪衝擊,因此橋身擡高了一些。同時,為了恢復橋頭臺階,路面挖低近1米,在視覺效果上更顯得橋身“長高”了不少。另外,在橋孔寬度沒變而橋身擡高的情況下,橋孔的水中倒影則出現弧度拉長的效果,由原先的圓形變成了橢圓形。鎮海橋修繕完成,是“新”和“舊”的結合體。為了大橋穩固,橋墩內芯和橋基使用鋼筋混凝土,外圍采用石灰桐油築封;橋拱、護欄、橋面石都盡量使用打撈出水的老石料,老化損壞或遺失的石料構件則用顏色、材質相似的新石料。

留住記憶,留住鄉愁,老鎮海橋是黃山人追索“從哪裏來”的方式,重生的鎮海橋將成為他們標記向何處去的註腳。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孔令君 題圖來源:施亞磊 攝

內文圖片均為施亞磊攝

來源:作者:鞏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