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池塘撈小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又到了天朗氣清、金風和暢的秋天,家鄉的小河、溝渠、池塘裏水流澄澈,葦蒲繁茂,魚蝦成群,一群又一群地遊來遊去。尤其河蝦特別多,什麼青蝦、米蝦、大麻蝦、小蜷蝦、小龍蝦,多得數也數不清。

早年,每次放了秋假,我們小孩子三五成群,扛了漁網魚竿,去小河溝裏捕魚撈蝦。清淺的水流裏,青青黃黃的蘆蕩中,我們用小推網推、用弓背網撈,偶爾也在岸上用垂線釣,常常捕獲滿滿一魚簍,撥撥喇喇亂跳。

記得四五年級時,調來一位戴眼鏡的徐老師教我們,他喜歡畫畫兒,常臨摹畫蝦,教室裏掛有幾幅他的魚蝦畫兒。到了秋天,徐老師帶著畫筆、畫紙、顏料和畫板,時常到河渠水塘裏看我們捉蝦,邊看邊在一旁擺上畫板作畫,他畫的蝦活靈活現,妙趣橫生。徐老師還題詩,記得有一首是這樣寫的:

青蝦曾似細商量,結隊成群出小塘。

騰躍清泉萱紙上,好期善價掛中堂。

我們聽到了潺潺的溪流聲,看見一群清淩淩的小蝦遊弋其中,一直遊進了老師的畫面裏,遊到我們那書聲瑯瑯的教室....

徐老師還給我們講善畫蝦的國畫大師齊白石。

齊白石畫蝦是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可他在初學時只會臨摹,畫的蝦單調呆板,後來經過自己養蝦、觀察、寫生,幾十年如一日,終於把蝦畫得活靈活現,成為享譽世界的大畫家。

他曾作了一首題畫詩,詩裏說:

苦把流光換畫禪,工夫深處漸天然。

等閑我被魚蝦誤,負卻龍泉五百年。

什麼意思呢?齊白石要表達的是自己對繪畫的熱愛,不惜把“流光”都換成“畫禪”,就像老僧坐禪一般。他甘於被“魚蝦誤”,為的是求得真道,悟出真諦,成為一把金光閃閃的“龍泉寶劍”。徐老師以此激勵我們向齊白石大師學習,鍥而不舍、刻苦上進,必成大業。

有一條謎語說得好,“彎背老公公,胡須蹺松松。殺殺沒有血,燒燒滿身紅。”謎底是小蝦,青蝦不僅味道鮮美,它的顏色也極富變化。捕撈回來,剔除水草和泥沙,用水衝洗,烏青青、晶亮亮。將鐵鍋燒熱,把一只只活蹦亂跳的青蝦放進鍋裏焯一焯,立馬成了紅艷艷的,色彩誘人。

對此,晚唐詩人唐彥謙在《索蝦》描述道:

姑孰多紫蝦,獨有湖陽優。

出產在四時,極美宜於秋。

雙箝鼓繁須,當頂抽長矛。

鞠躬見湯王,封作朱衣侯。

詩中所說的湖陽紫蝦,在秋日裏最為肥美,雙箝網捕來,張牙舞爪伸著青須,尤其是前面一對利爪像兩把長矛。可一入鍋,它們個個弓背蜷曲,成了身著大紅官袍的王侯了。蝦的味道清鮮怡人,唐彥謙又寫道:

所以供盤餐,羅列同珍饈。

蒜友日相親,瓜朋時與儔。

青蝦是可同珍饈美饌並列的,若是和大蒜相親、與瓜果相伴,更令人胃口大開,所以詩人說:“銜杯動遐思,啰口涎空流。”饞得都要流口水了。最後詩人向朋友索求蝦子了,“慷慨胡隱君,果肯分惠否?”

古人筆下的蝦,還有更多情趣。宋代僧人釋智遇寫了一首《蝦子和尚贊》,以蝦喻人,讀來讓人頗多思量。詩雲:

清溪影寒,以蝦為目。

無柄笊籬,東摝西摝。

其實,我們就像一尾尾蝦子,大千世界如同一個無柄笊籬的清溪塘,我們在清寒的溪水裏東竄西跳,碌碌終生。南宋詩人王十朋把蝦稱為“長須公子”,他在《魚蝦》一詩寫道:

買得巴陵金鯽魚,又逢公子奮長須。

夜來江山秋風起,報道吳兒已鲙鱸。

詩人在巴陵之地購得了金閃閃的鯽魚,又買了半簍撥喇喇的青蝦,頂著夜來漸大的秋風回家轉,卻報稱已經準備了更為鮮美的鱸膾。看來異鄉的河鮮再味美,都不如家鄉的美食佳啊!

河蝦清靈清鮮,個兒都不大,數十只才夠炒上一盤,可它的“小”,卻“小”出了頗多滋味。

宋人辛棄疾的夢中常有成群魚蝦,在澄澈的夜波裏遊戲,他在《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裏說:“宿鷺驚窺沙影動,應有魚蝦入夢。”這一尾尾小魚小蝦,應該是家鄉歷城河塘裏的吧,戎馬倥傯長,露濕征衣重,詩人想家了!

元代的元好問詩中的蝦之“小”更有妙趣,他吟道:“蝦須簾上銅鉤小。玳瑁□,輕寒繞。”這種蝦須簾、蝦子鉤,可以掛住冷冷一彎斜月,掛得住一簾幽夢、一番清愁嗎?

當代詩人鄧清泉的“蝦”意趣更足,他說:“一彎新月落橋邊,驚煞群蝦未敢前。”俳句體的詩句裏,空靈、空寂而有禪意,頗有唐人王摩詰“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韻味。

不妨偷得半日閑,泛舟河塘水湄,看看秋水裏的遊魚、水草中的小蝦,讓心靜下來,讓夢浮起來,你會領略到不一樣的風景,品味到別一番意趣......

-作者-

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