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被騙了沒騙成朋友救我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助人為快樂之本;

快樂為助人之本。

幫助他人的時候,

該如何保持中道與平衡?

慈悲心與因果律

讓我們先看一個的故事:

阿貴的太太難產,要準備危險的手術,他剛領了一筆錢到醫院要去繳交太太的手術費,在門口一位神情焦慮的老大爺拉著跟他說:「我的媳婦血崩正在某某病房等候要緊急開刀,情況很危急,但是我一下子沒那麼多錢給她支付醫藥費」。

阿貴本來就心地善良,見此情景一心軟,就要「救急救難,助人渡過難關」。他把剛剛領的錢都給了老大爺。

此事過後,內心很喜悅的阿貴,萌生了一個想法:“等會兒我也去病房探視那位老大爺的媳婦。”

到了病房問護士,護士卻說:「沒有這個病人啊,你被騙了!」原本要給家人的醫藥費,因為一次心軟就被騙走了。阿貴頓時茫然了,陷入低落的情緒。

內心單純的人是受到祝福的:真心被騙,卻收獲智慧。

從最實際的層面來看這個故事:一次被騙並不一定是壞事,是打了一支"預防針",他會產生應有的“免疫力”,下一次在幫人的時候,會“更有覺知地助人”。因此,故事中的阿貴可以感謝這次的經驗,讓自己的智慧有了成長。以後遇到相同的事情,不會盲目的慈悲,而是智慧加慈悲,加上智慧去考量。

另外,阿貴其實並沒有損失。明白這一點,關鍵在於正確理解「慈與悲」的因果律——你其實沒有損失任何東西,錢只是給他人保管了而已,而失去的正是你收獲的。

如果在那一剎那,施予幫助的心是「真心」、真慈悲、愛是「無條件的愛」,那個付出會換一個形式悄悄的回來。事後,阿貴的太太順利脫險,您覺得這是不是「真心」的回流?

而且,你的真心會讓他更有機會學習「付出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當下一次給予的契機來臨時,他會給予更有智慧的慈悲。所以這一次得受騙,並沒有什麼不好。當以這樣的心態來看待整個事情,心是不是就豁達開闊了?

的確,我們可以說騙人的老人有我執、有無明、匱乏,靈性不成熟,他的靈性就相當於一個不懂事的兒童。但如果我們能夠寬恕他,並祝福他長大,那麼便就不用陪他輪回來索求償還了。

如果始終受到這件事情的困擾,心情為之沮喪懊惱,就要認識到:這正是修煉的課題。修煉是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事物,你不必往外去找尋課程,你的課程自然會來找你。

以心轉境,不再隨境所轉,轉無明為光明。轉不過,就困在裏面,課題會重復再來,一直到學會。

無條件的真愛:「如太陽一樣的放射光芒」

面對類似的善心受騙場景,有兩種可選的心態——

湧泉之心:當你有心要幫那個老人脫險,雖然被騙,但你的心不覺受傷,「那個心」就在宇宙間發酵了,本來太太很危險,反而脫險了。

你為對方好,付出的初心,是一個尊貴的付出,那個愛是沒有雜質的愛。那一刻,竟然沒有「私心」。所以,你能夠接受被騙,因為覺知到幫助的那一刻是「真心」。

枯井之心:一直想著被傷害,要爭一口氣,甚至反對愛、不再愛。於是,你不僅沒脫險,還受到二度傷害、三度傷害,一直陷於低潮裏面。

智慧,勘破騙與被騙的幻象

也許有人會疑惑:難道一而再地被騙也要心甘情願嗎?重點是:在每一次的經歷中,充分提升自己的智慧。

助人的核心是「有智慧、有慈悲的給人快樂」,智慧+慈悲,兩條腿,缺一條就跛腳了。

比如,在嘗試幫助老人的過程中,是僅僅傻乎乎地給錢,還是願意更進一步地探查一下?一是為了探清虛實,二是為了更好地給予合適的幫助。或許,就在這深入了解對方境遇的過程中,事情很快就會顯露出真相。

而智慧的展現更在於——了悟他人與自己本是一體無二,他人就是自己,自他本一體。於是他人的苦等於自己的苦,關愛他人等於關心自己,因為彼此是同一顆心靈。融入一體的神聖意誌,來包容個體的自由意誌,一體是慈悲展現,包容個體需要智慧的展現。

因此,智慧既可以用來避免自己再次受騙,也可以勘破騙與被騙的幻象,進入自他一體的境地——在一體性中,根本不存在騙人者,受騙者。在每一個行為的當下,你的意願與神聖的意誌相協調,就沒有任何事情值得你苦惱。

如何有智慧地幫助他人?

慈悲心、平等心、同理心

慈悲心:

慈是「予樂」,屬陽性,是外在的,即仁慈,是給予付出的愛;

悲是「拔苦」,屬陰性,是內在的,即悲憫,是包容接納的愛。

平等心:

平等即是尊重他的「自由意誌」,因此幫助也是要征求他人同意的。這種告知可以任何形式展現,不去分別高低、貴賤、職業、地位、種族、性別、犯罪。

比如,若當你覺得某人「可憐」而去主動施舍,就失去了彼此的平等。此時可以加問一句:「請問您是否需要幫助?」,這就是平等心的展現了。

我們的靈魂都從同一個源頭而來,我們都是平等的,都是一個「愛」的存在。「一體意識」從不去分別人、物、高、低。

同理心:

不是站在他的立場來看,也不是以你的立場來體驗他——真正的同理心是「你就是他」、變成他,以他的感受來體驗他的一切處境。

覺幻的智慧與心境:這娑婆世界的一切全部都是「實相的自然」,是虛擬實境、相對真實。當我們的「智慧、慈悲雙運」自然的流露,哀矣不傷、樂而不泆,就會走進定慧的心境,不會產生助人的副作用。

對慈悲的曲解,是助人最大的盲點

有人在幫助他人時會有壓力、會感覺受傷。其實,這些感覺來自於烏雲(愛的雜質),不是太陽(無條件的真愛)。人們最大的盲點,是曲解了慈悲的真義。

慈悲的盲點:

以為助人就是慈悲以為慈悲就要救我以為慈悲就要難過英雄主義作祟,混雜ego絕對利他主義,枯井之心一直幫助別人,渡人強迫拯救者吸引來依賴者,依賴者自我不負責,你對他好他認為理所當然

幫助他人的真理:

我的好,會讓別人更好;別人好,會讓我更好。

幫助他人的守則

從「強迫者」到「建議者」

從「期待者」到「祝福者」

期待並沒有錯,是放下不合理的期待。若期待是抱著「操控跟依賴」,當然是個「執著」。

有操控有期待,叫做執著。

無操控無期待,叫做祝福。

越期待就會落空,要求就會達不到,期待他好、希望他好、要求他好,改成祝福就好;建議他好,不要強迫他好,祝福即是尊重自由意誌。

從「強迫者(有負擔的、期待的)」到「建議者(只有祝福)」。

你的周遭的朋友接受你的建議,你愛他;他們不接受你的建議,照樣愛他們。

朋友不見得因為你的付出,就會提升;他們選擇封閉,心不敞開,還是不會提升;活在無明裏,也是自由意誌的選擇。

自私的人還是要被尊重,因為他有選擇自私的權力。要尊重,但不代表必須認同,這就是「神聖意誌」包容「自由意誌」。

強迫他人要如你所願的去成長改變,正是說明:你的愛有期待,那是強人所難,那是混雜著強迫、操控的愛,本質上都有ego參雜其中。

你的家人接受你的建議去做,你愛他,他們不接受你的建議去做,你依然是愛他的,這就是尊重自由意誌的真愛。

一個病人的病會好、康復,是自己產生抗體,醫生是一個助力及啟發病人自己救自己。

因此,上天歸上天(祂力),主角歸主角(自力),貴人歸貴人(他力),自己歸自己(自力),拯救者是當事者「自己」。

明白了這一點,一個「期待者」可以選擇成為「祝福者」。

如果實在不知道該不該幫助一個人的時候,怎麼辦?

此時,可以進入我們的內在去詢問內在本源,讓「直覺性的知曉」成為辨別真假、發現真相的助人輔助能力。

愛也可能意味著「放手」

愛也可能意味著「放手」——這份領悟的痛苦,可能是難以承受的。若是沒有充分的了解:愛的力量在你本性的深處。以愛釋放執著,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最難以表達的。

其次,是透過「寬恕」釋放怨恨與恐懼——如果寬恕被理解為:去圓滿「你是愛」的行動,那麼寬恕就可以獲得一個更正面的意義。

最後,當沒有事情需要你去做時,愛可能需要你釋放去做某件事的衝動。就像造物主,祂休息是為了以愛指揮。所以,「休息」也是你的一個選擇。

有時候不做任何事,反而是愛的更偉大表現,以及本性的終極表達,當你了解這些事情時,所有影響你的擺蕩力都停止了。

來源丨IN SPIRIT (有部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