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心理學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本文內容來源於2021.12.05抖音直播“精神的力量——與劉大銘對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天的主題是“身體和精神的關系”。剛好我把《命運之上》這本書的作者劉大銘給叫過來一起對談一下,大家知不知道劉大銘的故事,等會我會講到。今天講的話題是一個蠻有意思,又有點意義的話題,就是人的精神與身體的關系。

劉大銘的書我也完整讀完了,真的是很讓我感動,我感動不僅僅因為他的文筆非常優秀、優美,更重要的是文字之間所傳遞的那種對於生命的渴望、和疾病進行鬥爭的時候的堅強不屈,也讓我非常感動。所以等會我會把他叫上來,和我一起討論一下這個話題,講講他自己20多年從出生一個月的時候就骨折開始,一直到現在26年的生活和生命到底是怎麼度過的。

今天主題叫“身體與精神”。我們祝福一個人的時候,開場白就是“祝你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包含兩個要素,第一是身體好,第二是精神好。一個人只要身體好和精神好才是真正的好,身體好了精神不好或者精神好了身體不好,我們都會覺得有所遺憾。當我們發現自己是一個很正常健全的人,身體上健全、心智上正常,我們就應該感謝老天給了我們一個重大的恩惠。

在中國,身體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身體有殘缺或者殘疾的,也有八九千萬。因此,我一直很感謝老天,也很感謝我的父母,不是因為他們讓我多聰明,也不是給我留下了什麼財富,我父母都是農民,都是不認字的。我感謝他們給我留下一個健康的身體,也給了我心智正常的精神狀態。

當然我們也要感謝這個時代,因為這個時代讓我們不再處於戰爭中,大部分人不再處於饑荒中,也不再處於強烈的人間衝突中,讓我們有了一個安定的、幸福的甚至是富有的社會環境。

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時代。我們常常要懷著感恩之心,盡管人生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人沒錢,有的人沒房,有的人談戀愛談不成,有的人工作不順心等,有的人有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我得過肺結核,現在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但是不管怎樣,對於平靜的、健康的生活,我們要有感恩心態。

如果你沒有感恩心態,內心充滿抱怨、憤恨、不滿,對你自己也不是一件好事。在這樣的情緒中,你傷害的是你自己,你的憤怒也好,不滿也好,抱怨也好,其實傷不到別人。跟你周圍親近的人,天天聽到你的抱怨和不滿,你可能把親近的人傷害到。但對其他人來說,你愛怎麼抱怨怎麼抱怨,誰在乎你的抱怨,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感恩節剛剛過去,感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再賦予自己努力,我覺得會讓自己的世界變得美好起來。

人身體好、精神好就是一種福分。身體、精神對於生命到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思考。只要是人,他就有思考問題的能力。人跟動物不一樣,動物是吃了睡、睡了吃,吃飽了只要躺著就行,餓了再去尋找食物,我們不太知道動物的精神是什麼狀態,我們也不太知道動物的心智是什麼狀態。

我家裏養過寵物,比如養狗養貓,我能看出來貓和狗有點不開心,也能看出來貓和狗有點開心,但我不太會去關心貓和狗的精神狀態到底是怎樣的。對於人來說,精神和身體相互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生命要過得好,我們需要既把身體管理好,又把精神管理好。只有把兩個都管好以後,我們才能真正走向健康充實的生活狀態。

人的行為和發展、未來是同時被身體和心智,也就是精神一面,指揮的。身體對我們的作用是什麼呢?身體對我們的作用並不見得會小於精神層面,我們大部分人更多的是被身體牽著走,而不是被精神引領著往前走。

從人的本性來說,人是帶有欲望和貪婪性的。人的欲望和貪婪性,大部分情況下不是來自精神的追求,而是來自肉體的追求。佛教中所講的七情六欲,喜、怒、憂、思、悲、恐、驚,還有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東西,常常是來自於一種生理上的反應或者生理上的需求。生理上的反應和需求都來自於我們身體的需求,一個人如果欲望過度,無節制消耗身體,就會出問題。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控制身體的欲望。佛教中所說的貪嗔癡是欲望,我們平時對於飲食、愛情,還有財富、地位、權力、名聲、美女、美酒的追求,都來自於肉體自動產生出來的欲望。有的人欲望過分強烈,有的人欲望在正常狀態,有的人欲望上可能稍低一點。

欲望對我們的人生發展起到了比較大的牽引作用。為了遏制欲望,佛教講究人要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是什麼概念?就是你什麼都不要有,甚至要求放棄家庭,放棄後代,這樣的話沒有任何牽掛。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真做到這樣,人生也沒有什麼意義的。紅塵並不是一個需要拋棄的世界,是一個需要自我管理的世界。對於欲望或者願望,只要控制在適度的範圍之內就行。

我們希望有人文之樂、天倫之樂、家庭團聚、親人溫馨,希望自己能夠吃飽飯、穿好衣服、有房子住,我覺得只要不是過分的、過度的要求,都是正常的。但一個人如果被過分的欲望牽著走,可能肉體所產生的欲望就會變成我們人生追求精神的負擔。

有了汽車,還要買更好的汽車,因為要面子,有虛榮心。凡是虛榮心的體現,要面子的體現,基本上都來自於你的欲望。要面子,有好車,有大房子,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包,有社會地位,你是局長,我是部長。這種東西,是無止境的,而且越追求越難控制,最後甚至會把自己帶到溝裏去。比如最後變成了貪腐,貪汙,把自己帶到溝裏去就麻煩了。所以滿足欲望的正常追求,但不要過分。什麼是正常,什麼是過分,只能每個人自己體會。

人生正常追求已經基本滿足的前提之下,克制自己進一步的欲望,讓自己的精神和靈魂不斷上升,是一個人走上充實而豐盈的生活的正確途徑。高僧大德們做到了極致,比如弘一法師,擺脫了塵世中所有的花花世界,遁入空門,讓自己徹底在精神上超越肉體,達到無上崇高追求的境界。這樣的人,我們只能仰望,也可以部分學習,但不一定非要也去達到那樣的境界。凡間塵世依然是一個人幸福和快樂的地方,我們也沒有必要把自己變成苦行僧一樣去生活。

我們追求的是哪種精神和靈魂的升華,也許每個人都不一樣的。只追求欲望的滿足,不追求精神的充實,或者靈魂的充實,我們會感覺到很空虛。人天生或多或少是有點精神性的動物。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對於身體,就像油鹽醬醋對於我們的菜肴一樣,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有多麼好的菜,炒菜的時候不放油鹽醬醋,是不那麼好吃的,甚至沒法下咽。精神世界對人來說,也像繪畫時候的顏料一樣,只有顏料豐富了,畫出來的繪畫才是豐富多彩的。一個人生命的豐富性,一定是或多或少來自於精神世界的豐富性,來自於對於精神世界的追求。

精神世界第一個追求最重要的,是擁有知識。知識是習得的,知識的追求會使我們的精神在某種意義上得到發展的基礎。當然光是知識的追求,是遠遠不夠的。對於知識的思考,轉化為人生智慧,才真正對精神的豐富性起到作用。

其實在心理學的研究上面,大家都知道最近積極心理學非常流行,積極心理學最重要的一種要素是如何積極去投入到生命和世界中,同時通過自己和社會的融合來達到自己生命的自足狀態,也就是說人作為一個社群性動物,群體動物,如果只為自己,所有東西都是為了自己的滿足,不關註別人的感受,那麼你很難達到精神充裕的境界。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覺得自己幸福並且生命最有意義的時候,恰恰是他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而且是在具體幫助到什麼人的時候。比如說捐款,如果捐了一百塊錢,你不知道這一百塊錢花到哪裏去了,你心裏就會覺得有點失落,但是如果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數據追蹤,能夠追蹤到你的捐款為農村孩子買了三本書或者買了兩本筆記本,買了一個鉛筆盒,你就會覺得這一百塊錢特別意義,你也會覺得我的人生很有意義,因為發現自己能夠實實在在幫到別人。

一個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在某種意義上既是自足的又是利他的。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其實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利他,做對自己有利對他人也有利的事情就行了。所以我說,苦行者太刻意,但是放縱者又太隨意,只有潤物細無聲,對自己生命精神的滋養才是比較重要的。

再回來講講身體和精神的關系。我們剛才說過,一個人身體好精神健全,那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但是身體的健全與否和精神是否充實,其實並不是有那麼大的關聯,身體好的人精神必然充實,身體不好的人精神就不充實,這是不成立的。人是可以讓自己的精神力量超越於身體之上的一種動物。

我們會常常發現一些例子,今天我們要講到的,等會劉大銘上來,我們生命中常常會被一些身體不那麼健全,但是精神堅強的人所感動。有一個成語叫做“身殘誌堅”。“身殘誌堅”是個什麼概念?就是身體有點缺陷或者身體不好,但是卻有著堅強的意誌,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他們感動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這樣的人我們能拉出一大堆來,我把這些人,我自己知道的,稍微提一下。

大家非常熟悉的Helen Keller。Helen Keller活到了80多歲,好像88歲,是美國的一個盲人,又是非常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她的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叫做《THREE DAYS TO SEE》,給我三天重見光明,我們讀過後內心都非常感動。

還有大家更加熟悉的是斯蒂芬·霍金。斯蒂芬·霍金大家都知道,非常熟悉了,2018年剛剛去世,他是劍橋大學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全身癱瘓。21歲的時候患上了肌肉萎縮這樣一個病,導致全身癱瘓,最後不能講話,只有三個手指頭能動,到最後好像只有一個手指頭能動,但是他的大腦思維能力是如此強大。他寫的《時間簡史》大家都知道,沒有讀過也聽說過。他是精神力量的典型代表。

大家還應該知道澳大利亞的尼克·胡哲。尼克·胡哲是1982年出生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他出生的時候除了長出來小小三個腳指頭,沒有腳,也沒有手,相信中國每一個人都看過他的演講,聽過他的演講,也看過他的無腳無手在遊泳的狀態、打球的狀態。他從一個對自己失望,甚至想在遊泳的時候把自己淹死的一個人,最後奮發而成一個演講家,成了對生命的歌唱家,成了一個大學畢業生。到現在為止他已經出了五六本書。他來過中國兩次,在中國高校進行演講,而且還去過鳳凰衛視,在《魯豫有約》做過節目。他肉體很殘,但精神無比強大,給了我們很多感動。

中國也有很多例子,我們從小學習的張海迪。我記得張海迪出名的時候我還沒有上大學,當時就知道她高位截癱後,自己學外語。當時張海迪學英語的故事鼓勵了中國無數年輕人。她後來不光出了詩集、英語作品、還出了長篇小說。她寫過一本長篇小說叫《絕頂》。張海迪現在應該是世界殘奧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是連續兩屆中國殘聯主席,到現在為止,依然在鼓舞著大量的人奮發、努力、向上。

史鐵生(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張海迪以外,大家比較熟悉的,另外一個在文學貢獻上、散文貢獻上、精神貢獻上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叫史鐵生。史鐵生也是當初我們上大學甚至上大學之前就開始閱讀他的書。他是在2010年去世的,中國著名的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讀書,1969年去延安插隊,後來是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再到後來他還患了尿毒癥,靠透析維持生命。他有一句話,說自己是“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在2010年12月31日由於腦溢血去世了。他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文學遺產,他的《務虛筆記》,還有《我與地壇》,不知道有多少人讀過。沒有讀過,一定要去讀一下。除了散文,他還有短篇小說還有長篇小說。

這些人可以拉一大堆,我只是隨便拉一拉,說明一個道理,一個人的精神健康或者精神強大跟他的身體是否強大是沒有必然聯系的,當然我在這祝願我們每一個人身體健康精神強大。

我之所以今天引出這個話題,兩個原因,一是前天12月3日是世界殘疾人日,我要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所有殘疾人表示問候,感謝他們其中一些殘疾英雄給我們帶來這樣的故事。有一次我去滑雪,結果發現有一個雙腿都沒有的滑雪家,好像也要參加殘奧會的,在沒有腿的情況下把滑雪器綁在自己的身上,以無比熟練快速的速度滑到山下去,當時我有點目瞪口呆,感動的眼睛就濕了。我覺得人生原來可以讓自己如此精彩的。

今天剛好是禮拜天晚上,我常常在禮拜天晚上做直播。前幾天剛好認識了劉大銘。劉大銘的故事也是讓我特別感動,所以今天我邀請他來跟我一起做這麼一個直播,和我一起來討論一下,當身體遇到問題的情況下,一個人的生命到底應該如何走。所以我今天的主題是“精神的力量-與劉大銘對談”,在把他邀請上來之前,我把他寫給我的信讀一下。我讀了這封信非常感動,也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他寫的信。

“尊敬的俞老師:

我是《命運之上》的作者劉大銘,很榮幸,也很開心以這樣的方式與您建立聯系。

首先,請允許我簡要向您介紹一下自己。

相對於大多數人,我的情況很特殊,也很罕見。我用兩個標簽描述自己:病人、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作為病人,我於1994年出生在甘肅省蘭州市,一個月大時,因左肩骨裂,被確診為成骨不全癥。這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導致的,發病率在1/80000-1/120000骨骼系統罕見病。患者骨質相較於常人會異常脆弱,世界範圍內無根治辦法。

因此,我在18歲前,經歷了9次骨折,11次手術。在我肌膚上留下的手術刀痕,見證了中國醫學的進步,裝在我體內的各式螺釘和鋼板,也讓我成為了現實中的“鋼鐵俠”。

我常對身邊的人說,我會成為遺產最豐富的人,因為除了骨灰,我還能留下許多金屬。

作為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我在過去十年,主要完成了四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2011年,我被國內最權威的外科專家判定生命不會超過三年。事後,我瞞著父母,獨自翻譯了從小到大的所有病例,撰寫了求救信及手術可行性方案,發給全世界最知名的醫院和醫生。2012年,我在意大利接受了十小時半的脊椎重建手術,手術的難度、風險、效果,均創下歐洲記錄,我也戰勝權威,重獲新生。

第二,2013年,我出版了自傳體小說《命運之上》,成為人民出版社建社以來最年輕的簽約作者。2014年,我作為全國自強模範,受到習近平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截至今年,該書全國發行67,000冊,兩次獲得當當傳記榜頭名。

創作這本書時,我剛剛接受完脊椎手術,高二在讀。為緩解腰部壓力,兼顧學業,我利用每天的課余時間,帶著保護腰椎的護具,用雙臂支撐身體,枕頭放在胸口處當作靠墊,用八個月的時間,趴著寫完了17.5萬字。

稿費讓我成為了高中時代最富有的人。但最讓我感到幸福的,是我陸續在微博收到私信,說因為讀到這本書,放棄了自殺的念頭。他從來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比他不幸的多的人,還在勇敢地活著。

通過比較誰更不幸,誰更慘獲得信心,這聽起來很奇怪,但卻讓我第一次感到生命存在的意義不僅只是挑戰和奮鬥,也是成全。

第三,2016年,我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專業錄取,成為中國首位坐在輪椅上,在世界五十強大學取得學士學位的留學生。畢業時大家問我有什麼感想,我回答道,“I am the first,but I won't be the last. ”

第四,2019年,我回到北京創業,致力於“用內容創造價值”,同時也成為了中關村首位坐在輪椅上的留學生創業者。2021年,我受聘為寧夏理工學院終身教授。

在抗爭和奮鬥的過程中,我形成了“做好自己,成全他人”的價值觀。我認為做好自己,是一個人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因此,無論吃了多少苦,任何一種與他人無關的苦,都應當不以為然地接受並克服;成全他人,是一個人應該做,但很難做到的事,因此,無論享了多少福,與他人幸福無關的幸福,都應當默不作聲地感恩和祝福。

第二部分,向俞老師簡要匯報我目前在做的事情。

根據中國殘聯統計,目前我們已完成註冊的殘障人士,共計8700萬,而英國的總人口,不過6600萬。

作為一名殘障人士,我認為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的主要決定因素,在於是否能夠有效提升殘障同胞們的教育和收入水平。

我的創業和我目前的全部精力,都用在這兩個方向上。

收入方面,我希望通過創業,以短視頻、直播訪談等內容形式,講述生命故事、售賣能給人啟迪、能解決問題的圖書。

我和《命運之上》只是萬千優秀殘障人士的其中之一。比如,南京作家王憶,作為一名從未談過戀愛的腦癱患者,憑借一根手指,創作完成了長篇愛情小說《冬日焰火》,感動了許多相愛多年的夫婦;我的師兄張雲成,作為肌無力患者,完成了長篇小說《假如我能行走三天》,填補了中國肌無力文學領域的空白,靠創作養活一家人的同時,也為數十萬人帶來了精神力量。

這些書,都是能救命的書,這些本該受助的人,卻用自己的思想和勞動,讓千萬人受助。

我希望能俞老師能夠關註並支持殘疾人事業,以《命運之上》為切口,讓這個特殊群體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和精神力量。

教育方面,我基於寧夏理工學院,正在籌建一所融合教育學院,這是西北地區首個以殘障人士高等教育、高質量就業為核心目標的學院。我已向中殘聯呂世明福副主席,自治區殘聯馬軍生書記匯報過方案,我很激動,大家都一致看好,支持這所學院的建成。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今年十四五規劃中,習近平主席也多次提到了殘疾人朋友高等教育、高質量教育的問題。

我希望這所學院,能夠成為中國特殊教育的排頭兵,讓每個適齡的殘障人士,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從事一流工作。

我也希望這所學院不僅解決中國殘疾人的問題,也能為世界殘疾人提供支持,帶來助力。

您是教育界的專家,是拿到結果、做出成績的前輩,希望俞老師能給予我支持和建議。

最後,我想對您說一些心裏話。

俞老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各自都已完成了“做好自己”的部分。人民出版社原副總編於青在批準《命運之上》出版時曾告訴我,人世間最大的痛苦有兩種,疾病與貧窮。

我們都通過各自的奮鬥,戰勝了疾病,擺脫了貧窮。

您比我年長一些,與我父母年紀相仿,但通過過往關於您的視頻、新聞、和相關作品,我能與您產生深深的共鳴。

當下,我希望和您一起做好人生的下半部分,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成全他人。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青年時代,曾給當時舉世矚目、受人尊敬的思想家托爾斯泰寫過一封信。托爾斯泰的回信,讓兩人產生了超越年齡、國界、政治的友情,促使羅曼羅蘭寫下了“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這樣穿透人心的文字。

這封信中,有一些也是我想向您表達的,我在此引用:

“假如只是為了向您表達我對您熱情的贊賞,我是不敢寫信給您的;所以我不能向您說一些俗氣的恭維話,這些恭維話是您的偉大思想所藐視的,對於像我這樣一個還是孩子的人來說也幾乎是失禮的。但是我被一個強烈的願望所驅使,我想知道怎麼生活,而這只有從您那裏能得到答復。”

“我相信,世俗生活,實際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生活,因為它以死亡而告終。只有當我們消滅死亡時,生活才能美好。生活的實際意義,是要徹底放棄活著的人的利已主義的幹擾,使我們懂得生活的有機內容。在唯一的統一體中,我們過著唯一的生活。把我們生活融合在共同生活之中,來戰勝死亡吧。”

這便是我想對您表達的全部內容俞老師,這樣寶貴的通信機會,我不想只說,我希望您能幫我賣一本書。

我想表達對一個特殊的年輕人,對前輩的仰慕、尊重和共鳴;更希望做好自己,成全他人的理想信念,能得到前輩的指導與回應。

我常駐北京,我想過親自去給您送信,但又擔心時間衝突,會打攪您。

期盼您的回復。

劉大銘

2021年11月22日”

好,這就是劉大銘給我寫來的信,我也讀了他給我寄來的書《命運之上》。信和書都讓我深受感動,下面我把劉大銘請上來,讓大家一起來感受他的精神風采。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