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女嬰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第四十一夜 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發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紂),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依據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銘文記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紂,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領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銘文,澄清了武王伐紂具體日期,證實了古籍中所載的“戰一日而破紂之國”的正確記載。武王伐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是商衰周興的轉折點,經過牧野之戰,一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對推動中國歷史進步起到積極作用,它標誌著歷史的進步和發展,伐紂成功之後,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中國從此建立了長達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經濟、文化、生產力水平比商代更高,並培育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武王伐紂的五百多年後,作為商族後裔的孔子,面對輝煌的周朝,這樣傾心表達對滅掉他祖宗之國的周朝的認同:“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第四十二夜 封建制度

封邦建國即“封土建國”,簡稱“封建”。即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轄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給諸侯,並授予他們爵位,諸侯再分封貴族,諸侯和貴族在自己的領地上有相當的自主權。分封的目的是讓他們建立封國和軍隊,保衛中央,收買人心。封邦建國是一種社會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屬於政治制度範疇。武王滅紂後,論功行賞,大封功臣昆弟,作為周王室的屏藩。姜太公為首功,被封在齊,以營丘為。周初封邦建國,前後共有71個,其中姬姓之國占去53個,中原地區有康叔等,東方有太公望和伯禽,河東地區有唐叔,北方有召公長子,南方有“漢陽諸姬”和周文王兩個伯父。周朝時期社會制度,國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別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他們擁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資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繳納一定的進貢即可盡義務。然而西周時各諸侯國的軍隊並不由國君掌握,而是在周天子的守臣手中。如《左傳》:“齊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國氏和高氏就是掌握齊國兵權的守臣。東周諸侯國軍隊為國君所掌握,直接導致了周室的衰微。周王是共主性質的(共主是氏族社會遺留的領袖模式,禹為最後的氏族共主)。諸侯的土地理論上在其死後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襲。春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瓦解和爭霸戰爭的發展,周朝王室衰微,“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實亡。從這時起,大國兼並小國後,多以其國土置縣,封建制度逐漸式微。周武王實行第一次封建,原因有三:首先是為了安撫殷民,同時加以監視;其次是進行武裝移民,借此擴展勢力;還有就是籠絡人心,以鞏固周朝的統治。第一次封建封建實際上是分封諸侯,即將土地分給諸侯去建立他們的管轄範圍。周初第一次封建的經過和內容,主要有以下數項:武王克殷後,自動退出殷都,封紂王的兒子武庚到那裏,繼續管理商的遺民; 武王在殷的附近,分封自己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目的是監視武庚,稱為“三監”; 武王定都於鎬京後,又分封親屬和功臣為諸侯,這些封國大多數集中於黃河南岸。周公東征平亂西周建立兩年,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兒子周成王年幼繼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代理政事,這種做法稱為“攝政”。三監不滿,便散布謠言,說周公會對成王不利,又慫恿武庚共同起來叛亂,史稱“三監之亂”。周公親自領兵東征對付三監,用了三年的時間,才把亂事平定下來。後來他在洛邑(河南洛陽)營建東都,並將其作為統治東部地區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又把參加武庚叛亂的“殷頑民”遷到那裏,且派駐重兵加以監管。周公又制定禮樂制度,藉以維系國家和社會的秩序。第二次封建周公平定了三監之亂,實行第二次封建。目的有三:分化殷地遺民,防止殷民再次起來叛變; 鞏固周朝的統治,作為王室的屏藩; 擴大統治範圍,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周初第二次封建的內容主要包括:把殷人舊地分封為宋、衛二國,以方便統治; 大封親屬和功臣,作為王室的屏藩; 周公特意把第一次封建的一些封國向東移,部分更遠至東方海邊,借此擴大統治範圍,並將殷人的封國包圍其中,以防其再生叛亂。 其中如將姜尚之子呂伋封在山東的齊,召公奭之子於燕,加強對東方的控制。分封諸侯的作用周武王和周公總共分封71國 ,其中姓姬的諸侯占了53個,可見周初兩次的大封建,所分封的諸侯多數是周王的同姓子弟,其次才是功臣。在封建制度下,周王又稱為“天子”,具有高高在上的權威;分封諸侯的作用,就是要他們作為中央的屏藩。此外,諸侯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等五等。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定期朝見天子,並帶兵隨天子作戰。西周的封建自是因周室征服中國,分遣其人眾一控禦四方,但封建制度的建立,並不與生產工具的改變相伴隨。是以周人封建制度的本意,是為了軍事與政治的目的,頗不必用經濟發展的理論當作歷史演化過程中必經的一環。目的一、安撫殷民:封紂子武庚於殷,並在殷的周邊,設邶、墉、衛三國,封給霍叔、管叔、蔡叔,用來監視武庚,此舉明告天下,滅紂是吊民伐罪,無滅殷絕祀之意,以安撫東方的殷人。二、興廢繼絕:把焦、祝、薊、陳、杞這些封國,封給有功德於人民的古代帝王的後裔,表示崇德報功之意,鼓舞民心。三、移民實邊:齊、魯、燕三國,為周在東方新的領域,這些封國為移民實邊攻策,而寓有區域的開發,足食足兵的用意,同時在政策的運用上,也可以說在殷民族的後方,建立了牽制的力量。宗法制度西周還建立了一套宗法制度,配合和維系封建制度的發展。宗法制度規定天子、諸侯等職位,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其他兒子則被分封為次一級的職位,即諸侯、卿大夫或士。這兩種制度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鞏固周朝的統治。瓦解周天子在地位上的變化,是其封建制度瓦解的主要原因。封建制是以天子為首,由上而下的系統。自平王東遷後,因其弒父之嫌及諸侯擁護,地位日降,終至“王命不行”,乃諸侯崛起之時,霸政時代開始。為迎合需要,郡縣萌芽,世卿世祿式微,上下階級被打破,平民地位上升,經濟教育權力下放。宗法隨時間淡化,封建面臨崩潰。及至三家分晉,戰國開始,上述情況發展更盛,改變趨勢銳不可擋。“周初千八百國,至春秋之初,僅存百二十四國。春秋諸國,吞並小弱,大抵以其國地為縣。因滅國而特置縣,因置縣而特命官,封建之制遂漸變為郡縣之制。” 在秦滅六國之戰後,秦朝廢封建,置郡縣,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君主統治制度。

第四十三夜 宗法制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其特點是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合二為一,宗法等級和政治等級完全一致。這種制度確立於夏朝,發展於商朝,完備於周朝,影響於後來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內卻是大宗。從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貴族的嫡長子總是不同等級的大宗(宗子)。大宗不僅享有對宗族成員的統治權,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權。後來,各王朝的統治者對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漸建立了由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組成的封建宗法制。

第四十四夜 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出現於商朝,到西周時已發展很成熟。到春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諸多原因井田制逐漸瓦解。實質是一種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強迫庶民集體耕種井田,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而其實質是一種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屬於國家)。由於關於井田制的相關考古資料的缺乏,有學者卻認為,井田制可能僅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這種制度可能從未得到嚴格的實施。井田制是中國春秋以前實現土地公有的有效途徑。井田制乃中國西周時期較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為:因土地劃分為許多方塊,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實則是周天子京畿之土地制度,有公田私田之分。而周禮中的井田,似乎是理想的土地制度,可行性不強,同時難以考證。“井田”一詞 ,最早見於《谷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裏,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第四十五夜 周公輔政

周公,姬姓,周氏,名旦,謚文,又稱周公旦、叔旦、周旦,周文公。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為「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為「文憲王」,後世多稱其為「元聖」。概述 周公據說曾輔助武王克殷軍事行動。武王克商之後,分商都畿地區為邶、鄘、衛三國,設三監督察治理。文王三子管叔鮮乃周公旦之兄長,按照兄終弟及的制度,則依次當由管叔繼承王位,然而周公旦卻把他與五弟蔡叔度派到商畿地區(一說七弟霍叔處亦被派到商地),於是管叔、蔡叔聯合商族殘餘勢力與徐國、奄國等東夷外族(《史記·管蔡世家》載聯合帝辛之子武庚),合兵勤王,在商畿地區叛亂,史稱「三監之亂」。他們四處散布流言,說「公將不利於孺子」、「天降割於我家……有大艱於西土」,周都鎬京位於殷之西,詛咒西方周國要有大難降臨。周公出師東征,三年後平叛,正法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廢霍叔為庶人,並將國家勢力擴展至東海,俗稱「周公東征」。周公在戰後,建造了成周洛邑,稱為「東都」,以便管制殷朝頑軍。《尚書大傳》稱「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行書,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如《金縢》、《無逸》等。周公對易經創作也有貢獻。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為聖人。周公思想對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漢代儒家將周公、孔子並稱「周孔」。周公死後葬於畢。2004年在陝西省岐山縣內的周公廟地區,發現了疑似周公之墓葬群。周公攝政稱王的爭議 周公是否在周武王之後攝政稱王,自漢代以後就爭論不休,是中國政治學術領域極具爭論的一大問題,至今眾說紛紜,未有定論,現在存在多種觀點,一是認同周公曾經攝政稱王,荀子、屍子、韓非、翦伯贊、金景芳、宮長為、郭偉川持這種觀點;二是認為周公並未稱王,僅僅是代行王權,司馬遷、廖平、王國維、錢穆同意此說;三是認為周公攝政,在遇到大事的時候則稱王,鄭玄持此說;四是認為周公和周成王並行稱王,顧頡剛持此說;五是認為周公既沒有攝政,也沒有稱王,王慎行、馬承源持此說;六是認為周公有攝政,但沒有稱王,楊向奎、王冠英、夏含夷、趙儒迎、楊朝明持此說。梁啟超則陷入自我矛盾,莫衷一是。《尚書·金縢》篇載周武王在克商後的第二年病篤,周公旦設壇祭祀,祈禱太王、王季、文王,願以己身代替武王而死。不久武王病逝,武王子誦(成王)年幼,周公旦當政稱王。晁福林認為後人拘於宗法制度下的正統觀念,無法相信周公踐位稱王之事,辯解成周公輔佐成王攝政來理解。晁福林認為根據先秦史籍文獻的記載,周公確實稱過王,晁福林認為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在周公之前的時代是頗為常見的,在商代習見、周先公亶父傳於三子季歷、文王不傳於伯邑考之子而傳於次子武王。西周初期,以嫡長子繼統得宗法制度尚未完善,所以周公旦繼承王位並非後人理解的大逆不道之事。楊寬認為可能因為兄終弟及不符合周朝的宗法制度,所以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未被取用,寫作攝政。周公與夢「夢神」 由於孔子的一句「吾不復夢見周公」(我很久沒有夢到周公治理的美好社會了),後來周公被稱為「夢神」。「周公解夢」是傳統的夢文化,依據夢的內容預測未來。流傳在民間的解夢之書《周公解夢》中,分夢為十五類:直夢、象夢、因夢、想夢、精夢、性夢、人夢、感夢、時夢、反夢、借夢、寄夢、轉夢、病夢、鬼夢。「夢周公」、「夢見周公」,民間傳說,認為一個人將要發生甚麼重要的事情,周公會來投夢,典故出自《論語·述而》,孔子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夢周公」也用來戲稱打瞌睡。另外一位著名的示夢之神為全真道的呂純陽祖師,據說其以黃梁夢度人入道。

第四十六夜 三監之亂

三監之亂,又稱管蔡之亂或武庚之亂。是西周初期分封於商王畿地區(今河南省安陽市附近)周圍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武王滅商後,聽取周公旦意見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殷,利用他統治殷民。同時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三監地域,一般認為,商都以北地區為邶;商都以南地區為鄘;商都以東地區為衛。武王滅商後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攝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見機拉攏發動叛亂。周王朝面臨嚴峻的形勢,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廢霍叔為庶民,平定了三監之亂。影響 三監之亂嚴重威脅到了周朝的統治秩序,周公東征勝利以後,徹底消滅了殷商王朝的殘余勢力,擴大東方境土。為了鞏固周王朝在東方的統治,周公進一步營建東都雒邑和封建諸侯。周公、成王、康王時期是西周王朝穩定發展時期,“刑錯四十年不用”,史稱“成康盛世”。

第四十七夜 周公東征

周公東征,是約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周公旦)為鞏固周朝統治,平定“三監”及武庚叛亂,征服東方諸方國的戰爭。周武王死後,成王繼位,時年13歲,周公就輔助成王理政。但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布謠言,說周公要篡奪皇位,與紂王之子武庚糾合,聯絡一批殷商的貴族,並且煽動東夷幾個部落,聯合起兵清君側,史稱三監之亂。周公力勸召公(周武王的弟弟)支持東征,在召公支持下,周公調動大軍,率軍東征。在戰爭中,周公團結內部,采取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並舉的謀略,及先弱後強、各個破敵的作戰方略,首先以重兵沿武王伐紂路線,直取朝歌,擊潰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殺武庚、誅管叔、放逐蔡叔,貶霍叔為庶人。繼之進兵東南,采用先弱後強的方針,先攻徐、淮等九夷。經連續作戰,攻滅熊、盈族17國,遷殷民於洛邑(今洛陽)。最後才揮師北上攻奄,迫使奄國投降。隨之,蒲姑等國也相繼降服。至此歷時三年的周公東征勝利結束。

第四十八夜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的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國西周時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強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贊譽。康王在位期間,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後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稱為“成康之治”。“成康之治”是中國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太平盛世。西周成康時期農業生產蓬勃發展、人民生活相對改善、四方少數族紛紛來賀等升平景象,指出這是由於西周初年以禮治國、崇尚道德教育、實施惠民政策和嚴格執行法制的結果。不過“成康之治”到康王後期已經出現種種衰亂跡象,如沈湎女色、征伐不斷、刑罰不慎等;而非史家歷來所說,是自後來昭王開始衰落的。研究成康時期這段歷史,留給後人的經驗和教訓是極其深刻的。

第四十九夜 昭王南征

昭王南征,指的是周朝時期,周昭王對楚或荊發動的戰爭。見於文獻記載,並得到青銅器銘文的驗證。西周早期,在江漢地區的虎方和荊楚始於周人分庭抗禮,公元前1002年,(昭王五十一年),周天子一怒之下,率領大軍,涉黃河,渡漢水,跨過長江南征,取得了一系列戰果,打擊了楚國的東進勢頭。但由於輕敵等原因,周昭王在戰爭中溺死,周國核心武力“六師”也全軍覆沒。戰後,繼位的周穆王吸取教訓,將國防的重心轉向南方。“昭王南征而不復”對周王朝是一個沈重的打擊,從此,周人視漢水而為畏途,再也不敢跑到漢水南面來惹事生非,只能東征淮夷了。在連續幾代的多次伐夷之役中,周王朝消耗了大量的財力和兵力。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蟄伏在睢山和荊山之間的楚人鋒芒畢露了。這次戰爭的最終結局是周王朝軍隊失敗了,它是西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挫折,國勢也因此而下降。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誌,後來楚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問鼎周疆。吸取昭王經驗教訓後即位的穆王和他的執政大臣們不僅把以成周為中心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點從北線移向南線,而且註意整軍習武,並有目的地與周邊民族加強友好往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來自邊疆的壓力。

第五十夜 穆王西征

穆王西征指的是公元前965年至前964年(按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周穆王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976年—前922年)周天子周穆王征討西北方的犬戎部落的戰爭。周穆王率軍進攻犬戎(今陜西彬縣、岐山一帶)的作戰。公元前964年春天,祭公謀父統領周軍跟從周穆王西征,進兵陽紆,周軍大勝,但是由於史料缺乏,戰爭的經過不詳,據《後漢書·西羌傳》僅知“獲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王遂遷戎於太原”。即俘其部落首領五人,而“四白鹿、四白狼”中的“鹿”與“狼”,有人認為是指以鹿、狼為名號的戎族。同年七月,西戎派遣使者前往朝見周天子。從戰果來看,此次戰爭的軍事勝利並不大,而且由於穆王對邊疆少數民族采取高壓的政策,其所導致的後果是對周極為不利。比如把一批犬戎部落遷至太原(今甘肅平涼、鎮原一帶)。《史記·周本紀》謂:“自始荒服者不至”,說明周王朝在周邊外族中失去了威信。穆王西征的真正意圖,後人有種種說法。從政治的角度看,他似乎是想向這些地區的民族展示一番周朝的力量,使他們不敢輕易反叛;或者是想轉移國內的政治矛盾,以鞏固自己的地位。但是,正是這種炫耀,才使周朝的勢力接著昭王的步調,進一步衰落下去。記載周穆王西征事跡的,只有《穆天子傳》、《列子》二書。由於年代久遠且旁證闕如,難以考證,遂有人認為它們是偽書。更因漢魏兩晉以來,《漢武故事》、《漢武內傳》、《拾遺記》等書繼出,使周穆王、西王母逐漸神仙化,神話化,於是有人便認《穆傳》為神話。《穆傳》既為神話,則穆王兩征之事也就子虛烏有了。當然也有不少學者認為它是信史。雖然《穆天子傳》在文字上可能有些誇張,有些神話傳說的內容雜入,但基本事實是應該肯定的。它對中國地理學的發展有較大影響,在地理學史上有一席之地,不能抹殺。

第五十一夜 厲王專利

厲王專利,指的是周厲王在位期間,為了改變朝廷的經濟狀況,周厲王任用榮夷公為卿士,實行“專利”政策,將山林湖澤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準國人進入謀生,奴役百姓,不讓他們有絲毫的言論自由,以至於行人來往,只能以目光、眼神來示意。周厲王有位寵信之臣叫榮夷公。榮夷公為了滿足周厲王的物質欲望,出了個收取“專利”稅的主意。百姓無論是采藥、砍柴,還是捕魚捉蝦、狩獵鳥獸,都必須納稅,甚至喝水、走路也得繳納錢物。周厲王收取“專利”,另一位大臣芮良夫曾力諫道:“利是天地所載的萬物生出來的。天地萬物之利,天地間之人皆應有之,怎能一人專而有之?專利必觸怒眾人,招致大難。為人王者,應該將利益廣布於天下之人。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可惜的是,周厲王未聽芮良夫的警告,終於導致國人暴動,失去天下。

第五十二夜 國人暴動

國人暴動,又稱彘之亂、國人起義、道路以目、厲王奔彘,是公元前841年(一說公元前842年)發生在西周首都鎬京(今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北)的以平民為主體的暴動。這裏的“國人”在此為西周、春秋時對居住於國都的人的通稱。當時國人有參與議論國事的權利,甚至對國君廢立、貴族爭端仲裁等有相當權利,同時有服役和納軍賦的義務。西周自周成王、周康王之後,社會矛盾開始激化。到周昭王、周穆王時期,由於貴族內部的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許多失勢的貴族和貧困的士階層,社會地位不斷下降,也在城中與一般平民雜處,成為“國人”的組成部分。另外,在“國人”中還有百工、商賈等工商業者以及社會的下層群眾。在周代,所營築的城邑通常有兩層城墻,從內到外分別為城和郭,城內稱“國人”,城外的稱“野人”或者“鄙人”。公元前841年,因不滿周厲王的暴政,鎬京的“國人”集結起來,手持棍棒、農具,圍攻王宮,要殺周厲王。周厲王下令調兵遣將。臣下回答說:“我們周朝寓兵於國人,國人就是兵,兵就是國人。國人都暴動了,還能調集誰呢?”周厲王帶領親信逃離鎬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並於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病死於該地。國人攻進王宮,沒有找到周厲王,便轉而尋找太子姬靜。召穆公將姬靜藏了起來,國人圍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竹書紀年》記載:“(國人)執召穆公之子殺之”。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勸解下,國人平息了一些怨恨,紛紛離去。此時宗周無主,周公和召公根據貴族們的推舉,暫時代理政事,重要政務由六卿合議。這種政體,稱為共和(一說由共國國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職務)。史稱“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關於“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兩者相比,“共和行政”說較勝。

第五十三夜 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

共和行政又稱周召(shao)共和, 國人暴動攻入王宮,周厲王逃跑,政權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執掌,稱為共和。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我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共和行政是中國歷史,尤其是編年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從共和行政開始,中國的歷史有了確切的紀年,從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來不曾間斷,是中國歷史得以保證延續性的重要開端。按《史記》卷十四《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共和元年,歲次庚申,即公元前八四一年。爭議 厲王出奔,而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為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此前的歷史,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年份,只能靠考古文物進行推斷,十分的模糊。二相共和:以史記為首的正史傳統說法卻是,周公、召公二相共同執政。其中召公謚穆,名虎。至於這個周公被清代學者斥為偽書的《今本竹書紀年》則說是周定公。 共伯幹政:以《竹書紀年》、《世本》等別史說,共和行政就是共伯和幹王位,攝行天子事。共伯和,共國諸侯,伯爵,名和。但是,孔穎達的《史記正義》則認為共伯與和是兩個人,共伯是衛釐侯太子,而和是他的弟弟。和攻共伯,共伯入衛釐侯墓道而自殺,而和立為衛國國君,是為衛武公。也就是不承認共伯和的存在。影響 共和行政是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共和元年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意義重大,開創了中國歷史準確紀年,此後中國的歷史脈絡清晰,一直到今天,沒有間斷記載。正是這件事能夠上溯幾千年而不迷惘。在此之前,中國的歷史只能是傳說和半信史,時間脈絡十分模糊,只能夠通過文物考古追溯,準確性是不夠的。所以說,共和行政是對中國的歷史起了十分重要的裏程碑式的作用。

第五十四夜 宣王中興

宣王中興是指周宣王即位後,消除厲王暴虐政治的影響,緩和國內外不安定局面,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頓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時的復興,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遂使周勢復振,諸侯又重新來朝。史稱“宣王中興”,不過,宣王中興,為時並不長,到了宣王晚年,國勢又走下坡路了。在中興的表面下,西周的各種社會矛盾仍在繼續發展,有的諸侯已經不肯出力拱衛王室,有的甚至蓄謀叛亂。當時的銅器“禹鼎”記載說,原來臣屬於周朝的噩侯,聯合東夷和南淮夷進攻周王室,直打到成周附近,宣王傾全國的兵力進行抵抗,卻沒有成功,最後不得不借助一些諸侯的力量,才勉強取勝。公元前789年,周王室的軍隊討伐姜戎,軍隊幾乎喪失殆盡,宣王也險些被俘。宣王中興在政治和軍事上確是取得了一些成就。他在對嚴允、西戎、徐戎、荊楚進行的一系列戰爭中,取得不少勝利;但也有失敗之時。宣王一再征兵徭,遭到大臣們的反對,農奴也大量的逃跑,有些農村成為鹿場,有些田園鞠為茂草。而在政治改革方面則由於貴族的強大阻力難有大的作為。料民工作在他去世之前仍未統計完畢。他在晚年中興之誌大減,常深居宮中,貪圖宴樂。他為強立自己喜愛的魯孝公為國君,而不惜興兵伐魯,從而出現同姓諸侯不睦情況。有些貴族感到危機的來臨而選擇逃跑,也正說明了統治階級的矛盾尖銳。由於沈重的兵役和徭役,增加了勞動人民的負擔,加劇了階級矛盾,到其子幽王即位後,周室終於發生了大危機。掩蓋不住西周的敗落景象。西周時代的宣王一朝,歷史上號稱“中興”,有許多文獻記載可證。但是學術界對此歷來褒貶不一,評論各殊:有的學者認為“周宣王是一位有遠見的有果斷的英主”;有的著作則指出宣王時期不但沒有緩和各種社會矛盾,反而暴露了統治力量的虛弱”;有的歷史教科書甚至得出結論說“所謂‘宣王中興’顯然是名不符實。”

第五十五夜 烽火戲諸侯

傳說中的褒姒生平 夏朝末年,褒人的神靈化身為兩條龍,在夏王大庭交媾。對此深感恐懼的夏王占蔔神靈的結果,是「莫吉」。夏王又占蔔神靈,能否把龍漦(chí)「龍所吐沫,龍之精氣也」收藏?結果是「吉」。於是,夏王命人把龍漦藏在櫝匣裏,好好保護起來。自夏末至西周三代,王室均以郊禮祭祀這個盛有龍漦的櫝匣。到了周厲王統治時期,周厲王打開了櫝匣,想觀看一下。結果不小心,把龍漦灑流於王庭,還無法清除。周厲王決定用巫術除去。周厲王命宮女裸身跳舞,迫使龍精化為玄黿(yuán)。後來,這只黑色的大鱉爬到王府裏去了,恰巧被一個七歲的宮女碰上。周宣王年間,這位十五歲的宮女,生下一個女兒,就是褒姒,宮女很害怕,便將她丟棄。女嬰被扔棄後,被一對以賣桑弓弧、箕箭服為生的夫婦發現。這對夫婦便將其抱養。但在宣王時期,民間留傳著一個童謠:「月將升,日將浸,檿(yan)弧箕服,實亡周國。」宣王聽了認為不祥,而且發現這對夫婦正在賣桑弓弧、箕箭服,便派兵去捕殺他們,於是夫婦倆便逃到褒國(漢中市以北,在漢中盆地西部,地域包括漢臺區、勉縣、留壩縣)。後來褒姒被褒國人撫養,褒姒長大後褒人將她精心打扮後,在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褒姒入宮。周幽王見褒姒,驚為天人,愛如掌上明珠,而褒姒又荒淫狐媚,所以周幽王每天只顧與褒姒淫樂,使她日漸成為周幽王的寵妃,不久懷孕,隔年,褒姒生下一個兒子伯服,而越來越受周幽王的寵愛。烽火戲諸侯 褒姒生性不愛笑,周幽王為取悅褒姒,納了虢石父之議,舉烽火召集諸侯於驪山前(陝西臨潼),諸侯匆忙趕至,卻發覺並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狽退走,褒姒終於開心地大笑了。後來褒姒,懷孕十月後,生下一個兒子伯服,周幽王格外歡喜,更加寵愛褒姒。周幽王廢了申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王後、伯服為太子,申後帶其子奔至外家申國(河南南陽北)。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聯絡鄫侯(河南方城)、呂(河南南陽西)等國,以及犬戎入寇,大舉進攻鎬京,此時周幽王正與褒姒縱情淫樂、吃喝玩樂,不知外面出了大事,後來周幽王舉烽火示警,諸侯以為又是騙局而不願前往,戎兵殺周幽王、伯服和鄭伯友於戲(今陝西臨潼東),褒姒被擄,不知所終。西周因褒姒而滅,故《詩經·小雅·正月》雲:「赫赫宗周,褒姒滅之。」爭議 2012年初,北京清華大學整理獲贈的戰國竹簡(“清華簡”)時,發現竹簡上的記述與“烽火戲諸侯”相左。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記載,周幽王主動進攻原來的申後外家申國,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王,西周因而滅亡。竹簡上並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劉國忠教授稱,史學界就此可以斷定烽火戲諸侯並非西周滅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斷定這個故事根本就是編造。

第五十六夜 犬戎之禍

犬戎 古代部落名,獫狁,古代活躍於今陜、甘一帶。到西周末期,由於周幽王廢嫡立庶,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結果周幽王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西北被犬戎占領。曾經強盛一時的西周王朝覆滅。‘犬戎’之得名,有一些傳說可以追溯。但拋開那些人為的編造,應該是該民族的先祖以犬或者狼為圖騰,這才應該是真正的原因。在周朝鼎盛時期,周穆王曾經遠征西部。獲“四白狼、四白鹿以歸。”這應該就是俘虜了以白狼、白鹿為圖騰的部落。說明在華夏民族的周邊,以犬或狼這類動物為圖騰的民族是大有人在的。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為秦國的強敵。後來犬戎的一支北遷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遊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國周邊的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的精神和遊牧民族的圖騰,也必須從古匈奴葷粥和犬戎開始。犬戎之禍發生於西元前771年,西夷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鎬京,殺周幽王,鎬京殘破,於是繼位的周平王東遷至雒邑。犬戎之禍為西周與東周的歷史分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