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公解夢百姓人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個兒子,曾兩次輔佐周武王姬昌,東征王。民間有著周公解夢的說法,當然這只是個迷信的說法,可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討伐紂王的周公旦,到老百姓口中會有了“解夢”這一“特異功能”了呢?

周公旦在年輕時,是個遵守孝道的人。文王姬昌在世時,他便以順從父親意願為原則,從不起與兄弟爭奪繼承人的想法。當姬發遂父親遺願登上王位後,周公旦全力輔佐姬發,為姬發的伐紂計劃提出很多寶貴意見。在姬發苦於伐紂無計,又擔心失去時機時,周公告訴姬發,決勝天下在於德,伐紂時一定要註意不要在諸侯中失去民心,只要遠近諸侯都不冒犯,和好的諸侯不至於失去,那就可以放心東征。

武王在滅商兩年後,便去世了,武王的獨生子成王尚在繈褓之中,周公怕此時天下諸侯會趁機背叛,於是就代替成王執掌政權。周公的及時接手,讓周朝蠢蠢欲動的諸侯平息下來。他制定官吏制度,完善治國的體制,並且完善禮樂制度,推廣敬天保民的思想。在周公的治理下,周朝國家秩序井然有條,人民生活平靜安寧。但是,外部沒有威脅,內部卻出了奸細。周公的三哥管叔,嫉妒周公在百姓口中的名聲,到處造謠生事,說周公有蓄意謀反、篡奪王位之心。年輕的成王,不知對錯緩解,竟相信了謠言,與管叔一起打壓、排斥周公。甚至將周公驅逐到外鄉,罷免他的官職。周公當時,真是有苦說不出,但他仍然忠於成王,在民間推行周朝的禮制,並且暗中觀察居心不良的管叔。不出所料,他搜集到了很多管叔謀反的證據,但此時的成王對這一證據卻一概不理,堅持相信管叔。

終於,感到時機成熟的管叔,露出了狐貍的尾巴,聯合紂王的兒子,在東夷部落起兵造反。此時的成王,才恍然大悟,他後悔不已,懷著歉意向周公旦寫了一封求救的長信。周公看到信後,立馬打道回宮,為成王討伐管叔,絲毫沒有在意以前的恩怨。在周公的努力下,叛亂很快平息下去。周公沒有就此而安逸,他上書成王將國都改為洛邑(今洛陽),將軍事力量發展到周邊的藩國,用藩國的稱臣鞏固周朝的統治。

周公做完這些以後,成王也長成了十五六歲的小夥子。他看到已經可以獨自處理國事的成王,心中頗為欣慰。於是,將手中的大權全部交給成王,解甲歸田,做了一名平民,在臨走時,他寫了《無逸》一書,告誡成王以商朝的滅亡為警戒,知"稼穡之艱難",不要縱情於聲色、遊玩。

周公讓位三年後,便得了重病,臨死前,他一直叮囑下人,將他葬在成王的宮殿邊,因為他不能離開成王。然而,下葬之日,卻風雨大作,雷電交加,直到把下葬之地轉移到文王墓,一切才平息,成王說:“這表示,我不能將周公當做大臣來看待啊。”

周公一生推行敬天保民的思想,對於上天他很是敬畏,並且註重對上天的祭祀。他為祭祀上天制作了專門的禮樂體制,並且制作了專門的祭祀制度。周公也很善於占星、占蔔。因為這些,老百姓在提起周公時,很容易把他作為與上天溝通的使者,再加上周公一生忠義報國,保守了幾乎完美的道德標準,近似於神仙才有的品質,所以很多人也就順理成章地將周公認為成是天帝派下來的神人。周公解夢也就由此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