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大鍋飯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都知道,那時候土地歸集體所有和經營,二三百斤一畝的產量,物質極度缺乏,老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整天搞階級鬥爭,今天批鬥你,明天批鬥他,人人不得安寧,人心惶惶,如履薄冰。人們今天的生活條件,和那個年代比起來簡直翻天覆地,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可以說根本沒有可比性,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上了年紀的人,整天神神叨叨地懷念六七十年代的日子呢?對這個問題,好多年輕人感到茫然,不太理解:那個缺吃少穿光屁股的年代有個什麼可懷念的?其實,這是一個感情的誤區,有吃有穿並代表日子過得就是幸福的,而人一旦遇到感情糾結或者過得不幸福,就容易懷舊,這才是那些人熱衷懷念六七十年代的主要原因。

懷念那個年代就是在懷念青春:懷念那個物質匱乏、生活艱苦、,缺吃缺喝的苦難年代,並不是內心真的想回去,更不是對那種生活的向往,希望將來子女後代也去體驗一下。那個時候他們都還年輕,人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會經常回憶從前,而且對曾經的生活非常懷念,這也是對曾經的自己沒有放下,還無法面對正在老去的自己。青春已逝,,想想已經步入老年,心裏總是有些不甘,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畢竟年齡到了,有些事也難以做到了,看著現在的孩子們那麼開心,自然就會懷念曾經的歲月,懷念曾經年輕的自己。可時光不會倒流,只能在記憶中找回兒時的快樂。年輕時候受的傷痛再怎麼嚴重,當年老以後,還會撫摸著傷疤思念從前,思念的不是從前的傷口,而是青春年華。

懷念那個年代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六七十年代人們的生活狀況是比較貧苦的,物資極度匱乏,沒有糧票吃不到糧食,沒有布票穿不起衣服,沒有煙票抽不到香煙,沒有糖票吃不起湯圓。家家戶戶都是一貧如洗,每個家庭之間的貧富差距不大,你家吃草根他家啃樹皮,大哥不笑話二哥,都是缺吃少穿的苦日子,過的雖然辛苦,但是沒有攀比競爭,各人心理平衡,人們瞎著眼睛往前苦撐著,生存的壓力已經被生活相似所取代。六七十年代農村都是搞大集體,城裏都是國企和集體企業,吃的是大鍋飯,每個家庭之間賺的工資大體相同,老百姓也沒有什麼遠大的目標去追求,外面的環境也不讓個體的能力去發揮。辛苦忙碌了一天,回家吃過晚飯,就會早早地休息。在那個年代家裏是都沒有電,更沒有電視機、收音機、手機之類的產品,文化生活簡單枯燥,短信、微信、抖音之類的娛樂想都不敢想,太陽一下山,各家關門閉戶,吹滅了綠豆大的煤油燈就睡覺了。而現在生活壓力那麼大,要買車、買房、子女上學、男婚女嫁都要講究排場,同時還要面臨著就業、下崗等各種各樣的挑戰,盡管生活很富裕,但生活壓力增加了不少。

懷念那個年代所謂的淳樸善良與和睦融洽的人際關系。懷念那個時代的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那時候從來沒聽說過什麼假貨。其實,那個時候不是沒有假貨,是真貨也沒有,造假貨的機會也就沒有了。例如,那時沒有肉吃,國家就自己用植物做成假肉,也叫“人造肉”。不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人不會造假,而是餓死也不許搞私營經濟,斷絕了造假的機會;人與人之間基本沒有多大的經濟往來,人自然也就誠實守信了。在那個年代,家家戶戶的門都不會上鎖,也不用擔心被盜,因為家徒四壁,小偷自然絕種了。路邊的草根樹皮都啃光了,自然也就路不拾遺了。再說,那個年代的人思想被管理地都比較單純,不要說外出打工了,走親戚都有請假。俗話說:赤腳不怕穿鞋的,大家吃不飽穿不暖,生命都沒有多大的保障,還有生命可操心的,於是大家生活起來都能想得開放得開。這份苦澀的快樂在如今的競爭裏面已經很少見到了,我們現在面對的滿目真貨的同時,也有各種假貨困擾,還有那清淡如水的人情世故,對於這樣的生活,那些曾經經歷過六七十代的人們,怎麼不會出現懷念曾經生活的錯覺呢?

歲月荏苒之後,人們就喜歡懷舊,懷念那些過往人生之中的“閃光點”。早先,大學問家孔子常常夢見周公,其實,就是希望返回所謂的“道德高尚”的商周時代。但人們的回憶,大多具有美化的傾向,道理很簡單,沒有人願意重溫苦澀與苦難。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我們不應沈湎於對過往的懷念,也不應陷入對今天的指責而不能自拔,而應該立足於當下,爭取解決遇到的種種新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去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