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鱉趴在我的床上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今日出版的《雲南日報》3版推出COP15·春城之邀系列報道《雲南侏羅紀》,全文如下:

1938年,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楊鐘健教授在今楚雄彜族自治州祿豐市發現我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許氏祿豐龍”;1974年,玉溪市峨山縣出土侏羅紀早期的恐龍化石;1987年,昆明市晉寧縣夕陽鄉出土楊鐘健1948年命名的中國龍屬;1996年,楚雄州元謀縣姜驛鄉出土侏羅紀中期蜥腳類恐龍……

恐龍谷內部展示

從金沙江畔到滇池之濱,雲南楚雄、昆明、玉溪3個州市、10余個縣市陸續發現恐龍化石。在3個州市內形成的3個化石密集埋藏區基本奠定了雲南恐龍化石埋藏量在全國位於前列的地位。這條神奇的恐龍化石軸線,不僅為人們勾勒出一條滇中恐龍化石帶的樣貌,同時也在力證著,近兩億年前的雲南曾是恐龍棲息生存的理想之地。“目前,雲南已有24種恐龍被發現,其中侏羅紀早期的有18種,占了全國同期恐龍的82%。雲南,尤其是祿豐市,是中國也是世界恐龍研究的聖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尤海魯博士說。

恐龍頭骨化石

屬於雲南的侏羅紀時代有聲有色,如今,充分依托這一優勢資源建設的祿豐世界恐龍谷,已經成為雲南旅遊發展線上的關鍵一環,“將恐龍谷片區打造成為大滇西旅遊環線楚雄(恐龍谷)旅遊集散中心”這一目標,將為恐龍化石遺跡的“重生”開辟出更多空間。

“康滇古陸”孕育恐龍化石軸線

金沙江中遊的元謀縣姜驛鄉,與四川會理縣接壤,作為雲南北面的一個恐龍化石發掘點,化石埋藏面積已經超過40平方公裏。以姜驛鄉為起點,往滇中地區推進,牟定、武定、祿豐、易門、安寧、雙柏、晉寧、澄江、峨山等地均發現恐龍化石。

恐龍足跡化石

從地圖上看,雲南的土地上已經形成以東經102°為基準軸線,沿北緯25°至27°之間,3個比較集中的恐龍化石帶。其一是元謀、牟定、武定分布帶,發掘點呈三角形排列,自北而南依次為姜驛、戌街、安樂、獅山;其二是祿豐、楚雄分布帶,依次為金山、蒼嶺(恐龍足印遺跡)、川街;其三是滇池分布帶,依次為八街、龍街、十街、夕陽、安龍堡、甸中、富良棚、岔河、塔甸。這一區域除龍街遊離於東面以外,其余8個點呈密集分布狀。

“雲南的恐龍化石較為豐富,且空間分布廣,時間跨度長。”有著數十年恐龍發掘工作經驗的我國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介紹,雲南這條恐龍化石帶主要地層構造為“紅層”沈積,在中生代時期(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雲南滇中盆地與四川盆地就“相當於是一個大型的內陸水系系統”。“此系統植物茂盛、氣候溫暖、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是爬行類動物恐龍們繁衍生息的天堂。”

恐龍化石

這條恐龍化石軸線所在地,也被地質學家們稱為“康滇古陸”。從地質學角度看,康滇古陸是北方古陸中的一個小板塊,面積包括了四川西部和雲南的中北部,形成於10億年前的震旦紀,是從那時以來一個長期穩定的、南北向狹長的古陸。康滇古陸自形成以來,古陸鏈連續至今。世界上像這樣長期穩定、位於古太平洋和古印度洋之間的古陸,是非常罕見的。正是這個原因,康滇古陸成為了古生代後期(約3億年前)水生動物征服陸地、陸生動物發展演化的不可多得的發祥地。

雲南全省目前發現的所有恐龍化石,全部屬於康滇古陸的範圍。這一出產恐龍化石的條狀地帶,南北長約350公裏至400公裏,東西寬約50公裏至100公裏,最顯著的地理標誌是金沙江、滇池和橫亙其間的哀牢山脈。有學者認為,由於康滇古陸的長期穩定性,在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前後,從未遊離漂移過,這是一個古老的陸地板塊,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那些遙遠年代的恐龍化石得以較完整地保存下來。

有研究指出,中生代三疊紀陸地環境是各類爬行動物和原始哺乳動物的天下,裸子植物也在這時發展起來。在侏羅紀恐龍開始統治陸地。在白堊紀早期,大量帶羽毛的恐龍、早期鳥類、現代昆蟲的祖先類群和被子植物的出現,表明這個時期是一個重要的變革時期。到中生代晚期的白堊紀末,大滅絕讓繁盛一時的爬行動物走向了衰落,哺乳動物開始占據爬行動物留下來的生態位,新生代就此誕生。

在發掘中不斷“更新”歷史

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已有一年,中國的科研機構和大學為保存實力向西南遷移,多數遷到了雲、貴、川3省。同時,昆明至緬甸的公路也正在修建。中國恐龍研究之父、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鐘健教授時任中國地質調查所昆明工作站站長,“一邊對抗戰時期的交通公路等進行調查,另一邊對雲南的地質進行一些基礎的調研工作。”楊鐘健的恐龍研究傳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尤海魯博士介紹。

在一次考察結束後,楊教授的助手卞美年和技師王存義由元謀返回昆明,“那時,滇緬公路剛開通不久,交通情況非常糟糕,他們在停留路途中聽施工工人說,祿豐縣城西北沙灣一帶發現了‘龍骨’。長期從事地質古生物學的經驗告訴卞美年,這絕不是幾塊簡單的石頭,他和王存義決定留下。”後來,他們在沙灣村(現恐龍山的西南邊緣一帶)發現了一串頸椎化石露出地面,王存義憑借豐富的野外工作經驗判斷,這是一條比較完整的動物化石。他們決定挖掘,並將發現電告了楊鐘健教授。得知消息後,楊鐘健立即調派技工杜春林趕赴祿豐,協助卞、王兩人。

1938年10月,楊鐘健來到祿豐進行采集和挖掘工作。經過兩個多月的野外采集工作,一直持續到1939年年初,他們共采集了50多箱的化石標本,其中便有我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也就是1941年發表命名的“許氏祿豐龍”。後來,在楊鐘健的指導下,這具恐龍化石得到修復和裝架。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總局發行了一套3枚古生物紀念郵票,其中1枚就是祿豐龍骨架復原圖,這枚郵票也是世界上發行的第一枚恐龍郵票。之後,祿豐相繼出土新窪金山龍、祿豐盤古盜龍、程氏星宿龍和孫氏彜州龍等侏羅紀早期的恐龍化石,“中國恐龍原鄉”的名號由此傳開。

這是第一段由恐龍化石發掘書寫的雲南歷史,而在整個雲南恐龍化石的發掘過程中,還有許多歷史被重現與“更新”。

1億年前,兩條恐龍有過無法想象的激烈搏鬥:兩條恐龍體型相差較大,植食龍與肉食龍實力旗鼓相當,經過殊死搏鬥,兩條恐龍同歸於盡。這是在玉溪市易門縣十街鄉腳家店恐龍化石群發掘的產狀標本再現的恐龍往事,它被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埃佛裏德教授評價為世界一流的標本。

恐龍足跡是史前動物繪制的自然歷史畫卷,也是古生物瞬間活動的特寫鏡頭。在昆明市晉寧區夕陽鄉,不僅發現有大量恐龍骨骼,還有造跡恐龍活動時遺留下來的足跡化石。同時存在恐龍骨架化石及恐龍足跡化石,決定了夕陽鄉恐龍化石的特殊性。由於恐龍足跡的保存情況良好,專家們還就此計算出一些恐龍的行走及奔跑速度——“小河壩分叉蹺腳龍足跡小跑速度是12.02公裏/小時、泥濘蹺腳龍的行走速度是7.6公裏/小時、楊氏足跡的小跑速度是12公裏/小時”。

1995年7月初的一個早上,羅家友——祿豐縣川街鄉老長箐村的一名農民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勞作,一鋤頭下去發現碰到硬邦邦的東西,“本來以為是撬到石頭,挖下去才發現是恐龍化石”。直到後來才知道,他站在了世界最大的恐龍化石群上面。如今,這片遺址已被打造成為祿豐世界恐龍谷。一個以恐龍為主題的大型公園展示著1.9億年前至1.4億年前真實存在的“侏羅紀世界”,迎接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恐龍化石的研究工作仍然在繼續,恐龍研究歷史和成果也在一具具恐龍化石的發現、挖掘及研究中不斷更新。”尤海魯說。“對古生物化石的研究,能讓我們理解地球生物的來龍去脈,啟示生物多樣性保護對人類生存的意義,更好地把握未來。”

“侏羅紀”迎接旅遊新時代

戴上眼鏡,坐上座椅,一場“科技遊”讓參與的遊客身臨其境侏羅紀時代。在祿豐世界恐龍谷,多項科技數字娛樂產品接連上線,讓這裏成為一個多元的沈浸式體驗目的地。

2021年上半年,雲南祿豐世界恐龍谷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50萬元,同比增長78%。從最初的遺址保護到多方位“激活”侏羅紀,祿豐世界恐龍谷為恐龍化石遺址探索出一條發展的路徑。

走進恐龍谷,巨大的恐龍模型隨處可見。恐龍遺址館是園內的主體館,分布著侏羅紀早、中、晚期的恐龍化石及伴生動物群,展示了一個精彩絕倫的“侏羅紀世界”。遺址館的展示櫃裏放置著祿豐龍未成年個體、新窪金山龍頭骨、金時代龍、巨型祿豐龍頭骨等生物化石。不遠處,一具“許氏祿豐龍”趴在地上,長6米、高2米,它的完整率高達98%。館內一側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進行發掘時的剖面遺址,長約130米、寬40多米,呈25度角傾斜,平均高度15米,露出剖面的恐龍化石大約有30多具。二樓裝架好的恐龍化石被密集地排列展示,造型各異。

在此基礎上,景區對原來單一觀光型為主的恐龍遺址景區進行了數字化的提升,把科技融入恐龍文化,並增加了很多體驗式項目,打造了4大王牌旅遊項目。2019年至2020年,恐龍時空樂園、棲龍灣溫泉、恐龍谷溫泉酒店開業迎賓。恐龍時空樂園裏,恐龍危機、飛越侏羅紀、神蕭傳奇、4D歡樂影院、摩托過山車等40多個項目引入世界一流科技,融入恐龍文化讓遊客得到全方位、多業態體驗。

隨著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的推進,作為環線上的第一站,位於昆楚高速公路旁的恐龍谷及其輻射區域迎來全新機遇。

“我們在深入調研恐龍谷片區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條件的基礎上,初步計劃依托恐龍谷片區交通區位優勢和恐龍化石等旅遊資源優勢,圍繞‘一個核心片區(恐龍谷片區),建成三大中心(旅遊文化展示中心、遊客集散中心、購物中心),實施十大工程,推進23項重點工作’,高質量推動恐龍谷片區打造‘大滇西旅遊環線楚雄(恐龍谷)旅遊集散中心’工作,將恐龍谷片區打造成為‘食住行、遊購娛、康體休’旅遊要素健全,集‘科普研學、旅遊觀光、休閑體驗、度假養生’為一體的國際旅遊目的地。”祿豐市副市長田仁波介紹。

在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同時,加快智慧旅遊、服務中心、運營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警務中心等工程的建設。高標準編制大滇西旅遊環線旅遊集散中心策劃,依托恐龍谷景區作為楚雄滇西旅遊第一站的旅遊區位優勢,打造楚雄州旅遊文化展示中心。結合“打造大滇西旅遊環繞新亮點和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引爆點”“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當地對2017年編制的《雲南省祿豐縣侏羅紀小鎮發展總體規劃》進行調整修編,植入新業態,加快推進恐龍山鎮行政中心搬遷項目。利用好侏羅紀新村、阿納大村民俗文化資源、人力資源,創新打造一批恐龍IP周邊文創產品,於侏羅紀小鎮一期策劃文商旅創意園及體驗館—彜人部落位置,集中力量打造楚雄州旅遊購物中心。

“讓侏羅紀時代‘活過來’。”如今的恐龍IP,已成為雲南旅遊發展的一大“流量”元素。

侏羅紀地圖

雲南恐龍化石群分布

元謀姜驛恐龍化石產地

姜驛恐龍化石點位於元謀縣姜驛鄉,總面積近40平方公裏,是雲南省已知分布面積最大、恐龍化石埋藏最豐富的地點。

牟定大沙坡恐龍化石產地

牟定大沙坡恐龍化石群位於牟定縣安樂鄉安樂村西北方2000米處的大沙坡,面積約5平方公裏。

祿豐川街恐龍化石產地

川街鄉位於祿豐市南部,其阿納恐龍山是世界級的恐龍墓地,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中侏羅紀晚期最大的恐龍大墳場。

玉溪市易門恐龍化石群

易門縣腳家店恐龍化石群恐龍化石個體多,數量大,保存完整,時代延續長,屬早期較為原始的原蜥腳類恐龍,是一個新屬種,對研究恐龍起源、演化具有重大科學價值。

玉溪市峨山恐龍化石產地

峨山彜族自治縣地處滇中盆地,先後在甸中鎮的昔古牙村附近、古井村南面l公裏半的山坡上;岔河沿河村、中正村東200米處的山坡上;大龍潭塔克村;西舍疊以北1公裏至綠汁江斜坡地帶等多處發現恐龍化石。

晉寧恐龍化石產地

晉寧區夕陽彜族鄉位於縣城昆陽的西南部,除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外,全鄉恐龍足跡分布的密集程度,無論從水平還是垂直分布上看,都表明夕陽歷史上曾有過大量的恐龍群出沒。

雙柏安龍堡-大麥地恐龍化石產地

雙柏安龍堡、大麥地、小綠汁一線發現了200平方公裏的恐龍化石帶。此外,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在雙柏出土的恐龍化石帶裏,同一個恐龍池中除有大恐龍化石外,還有許多小恐龍化石,在中國考古界十分罕見。

武定恐龍化石產地

1954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在武定縣城南500米處的火燒房村,出土了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定名“武定昆明龍”。

祿豐大窪恐龍化石產地

到20世紀末的60余年間,大窪恐龍山已出土了100多具以祿豐龍為代表的早期分化的蜥腳型類,還有獸腳類的中國龍等化石,以及大量的鱷型類、龜鱉類、蜥蜴類和最早期哺乳類古脊椎動物化石。(雲報客戶端記者: 王丹 文/圖)

來源: 雲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