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喝醋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夢境

我們人每天都要睡覺休息,但是偶爾會做夢,有時候做夢的東西能記起,有時候卻記不起來,那到底是怎回事?

人們夢到白天不能顧及的任務和情感,這個過程可以幫助人們鞏固思想和記憶。一般而言,科學家贊同夢境會在淺睡時發生的觀點,他們稱這一時期為雷姆期睡眠。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種諺語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句話對不對呢?應該說有一部分是經驗之談,也有一部分是科學根據。對於夢的解釋,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解釋。比如說中國的《周公解夢》和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弗洛伊德認為人有意識活動和無意識活動,在白天醒著的時候,意識活動控制無意識活動,所以有些欲望就不能得以實現。那麼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沒有意識控制了,這個時候無意識的欲望,就以夢的形式發泄出來,以夢的形式得到滿足。

那麼大體上來說,我們每天晚上睡眠的時間是四到六個周期。上半夜睡眠的夢境,一般和當天的以及最近一些日子發生的事情相關。而下半夜睡眠的夢境是和遠事記憶相關,而黎明前也就是快要起床的時候,這個夢就不著邊際了,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自己想不到的一些知覺成分偏多。正是這部分的夢,人們記憶得最清楚。那麼夢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早在20世紀20代,俄羅斯偉大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他用狗做條件反射的實驗,他明確地指出夢的本質就是大腦彌散性的抑制背景上,一些警戒點的局部興奮活動。為什麼夢沒有邏輯?就是這個警戒點在不斷地在遊動。夢的內容我們概括的來講,一個是決定於你睡眠環境當中的各種物理刺激,你蓋的被子壓沒壓著身體,壓身體的什麼部位,你的手壓沒壓著胸,這和夢的內容有關,你睡眠過程當中,外面有沒有其他的聲音傳進來,有沒有別人在那兒談話,或者你的同床者他在打呼嚕,打鼾聲,這個聲音傳到你耳朵裏,也會引起你夢的變化。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認識到,你的腦子盡管睡覺了,可是腦子還在不停地活動,它沒有意識的控制,它是自發的,隨即的在那兒興奮點在移動,移動到那兒,正處於睡眠做夢這個時期,那就會出現夢的內容,因此這個夢的內容我們不能說得那麼準確,說這個內容一定預示著什麼東西,但是我們可以科學地說,這個夢是有物質基礎的,這個物質基礎就是環境的刺激,和你腦細胞的活動。因此我們要提高科學普及知識,使我們對它有個正確地認識,不要因為一些夢而來增加自己的負擔,這樣對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使我們精力充沛地,面對我們自己的事業做得更出色,做得更好。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句諺語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句話對不對呢?應該說有一部分是經驗之談,也有一部分是科學根據。那麼對夢的解釋,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解釋。比如說中國的《周公解夢》。像歐洲最大的影響最深的叫弗洛伊德,他是奧地利的一位醫生。他和神經官能癥打交道以後,弗洛伊德寫了一本書就叫做《夢的解析》,他基本的理論觀點就是人有意識活動,無意識活動,那麼在白天醒著的時候,意識活動控制這種無意識活動,所以有些欲望就不能夠得以實現,得不到發泄。那麼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沒有意識控制了,這個時候,無意識的這個欲望,就以夢的形式發泄出來,而且以夢的形式得到滿足,這是一種叫精神分析理論。

這是當時他除了對正常人的睡眠解釋外,對一些人還要采取催眠術。比如說像這個照片,就是當時弗洛伊德做的催眠術。讓這樣一個被試坐在躺椅子上,他利用很慢,很低的語調來誘導,使他產生催眠狀態。下面這個照片,我們看,一位女士處於催眠狀態,身體很僵硬,頭和腳用兩個椅子把她墊起來,她身子就可能挺得很直,這個都是所謂催眠效應所產生的。正因為弗洛伊德能夠解釋正常人的一些夢,也能夠解釋一些病人的夢,還有一些催眠的技術,因此他的理論在歐洲,在中國都有很廣泛的影響,就叫精神分析理論。

那麼大體上來說,我們的睡眠是四到六個周期,所以上半夜的睡眠的夢境,一般和當天的以及最近一些日子發生的事情,也就是說和近事記憶相關。而下半夜的睡眠,這個夢境是和遠事記憶相關,早年生活的一些經歷相關。而黎明前也就是快要起床的時候,這個時候,這個夢就不著邊際了,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自己想不到的一些知覺成分偏多。而正是這部分的夢,人們記憶得最清楚。因為是快要起床之前,最後做的這個夢記憶就比較清楚。

我們除了知道這個夢的一般規律以外,還有很多睡眠和做夢的障礙。第一個最常見的就是夢遊癥。有些人,就是睡覺起來以後,他就無意識地從床上起來,可以去做很多事情,做完了以後躺在床上又睡覺。比如說過去我們沒有自來水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有缸,農村都要到井裏去用水桶去挑水。那麼這樣精細的一些動作,他都能完成。把缸裏的水挑滿了回來,他接著睡覺。第二天早上起來,他卻說誰把這缸水挑滿了,其實是他自己做的。有些家庭主婦半夜起來,把衣服洗了,然後第二天,就問誰把我衣服洗得這麼幹凈,實際是她自己做的,那麼這種就是夢遊癥。可見他完成很多自動化的、精細的日常生活的動作,他能完成,但是仍然是無意識的,沒有投射到意識當中來,沒有形成真正的記憶。也就是說他不是在自覺意識控制下的一種行為反應,所以這種就叫夢遊癥。

還有一種叫做發作性睡病。這種發作性嗜睡癥是在情緒激動,受到刺激的情況下,受到刺激隨後就有一個單調的環境,這個時候他就白天正做著事,突然間一下子陷入深度睡眠,一下子,不管什麼環境就躺倒在地下,有的人不躺倒,也站在那兒低著頭,身體發出鼾聲,睡得很鼾,這就發作性嗜睡癥,那麼十分鐘、二十分鐘以後,也會自然醒來,這也是一種睡眠障礙。

另外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有夢魘。這個時候,往往一醒來以後,被別人推醒以後,可能記得,說你做什麼夢,說不很準確,但是大體知道是一種什麼噩夢。像這樣都是睡眠當中出現一些障礙,我們對這些問題要有個正確的認識。

但是為什麼人要睡眠,要做夢,也就是說睡眠和做夢有什麼功能呢?大體有這樣幾方面的功能。一個方面,就是要解除疲勞,休整身體。解除疲勞與休整身體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什麼叫疲勞呢?疲勞就是人無論是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以後,能源的耗竭,所謂能源的耗竭,我們說,腦的能源主要是* 血液供給葡萄糖,是能源耗竭。體力和腦力活動需要的葡萄糖很多,如果從血液供給的葡萄糖還滿足不了它的需要,這個時候它就會動用肌肉裏面的肌糖原,肝臟裏面的肝糖原,利用身體的儲備。利用身體儲備的這個過程當中就會產生一種叫乳酸的。這個乳酸,顧名思義是一種酸性的。那麼這個酸性的東西多了,比如說我們爬山,我們覺得腿肚子又酸又硬,那你說一個雞蛋放到醋裏面,你看這個雞蛋是不是硬了,雞蛋的蛋白質肯定變硬。 乳酸積累多了,是疲勞的一種生理上,生化上的一種表現。那麼睡眠就可以解除這種疲勞。同樣這樣就補充肝糖原,補充肌糖原,這是生理上的。

同時為了解除這個疲勞,那麼睡著了,人的一切活動停止了,肌肉消耗也降低了,這個時候為了節能,體溫也降低。所以我們睡眠要蓋被,有的人睡眠越是好的人,越要蓋被,甚至夏天也要蓋上被。因為他休息的時候,他真正全部休息了,體溫都降了,比正常體溫要降低。所以他就會有冷的這個感覺。那麼這個時候,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要合成新的蛋白質。我們成年人也有,比如說我們的紅血球,我們的血液成分要隔一段時間換成新的,換就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質,多半都是在晚間睡覺的時候合成。而兒童長身體的時候,是在夜間睡眠的時候合成大量的蛋白質,長個子。所以這個睡眠是解除疲勞與休整身體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此人類要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去休整身體,解除疲勞。

那麼除了身體上,生理上是這樣,在知識的增長也是必要的。我們知道,我們白天經歷很多事情,我們的大腦要時時地記錄,時時地監控,時時地記錄你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不管你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只要你眼睛一掃,所有的刺激都會跑到你大腦裏面去。這樣,特別是視覺這個信息量很大,這樣多的信息,它白天是按照時間從早到晚,就把你的信息都儲存到腦子裏。當你睡眠的時候,腦子就會回放,一邊回放,一邊整理,然後根據不同的內容,分別把它放到腦子不同的功能回路裏邊。

另外,就是說夜間它還可以有學習的功能,這個功能,有很多科學家,最近二十多年有很多研究。比如說夜間學英語,夜間學一些音樂,那麼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有的人,試驗的事實證明有的人有學習能力,有的人就證明不了。比如說nature和science這樣一個國際知名的雜誌上,最近幾年也一直有討論這個問題,就是夜間是不是能夠學習?學習效果怎麼樣?這是一個值得繼續深入研究的問題。

除了這個,今年2月份,nature有一篇文章,就是說睡眠中的頓悟和創新性。這張圖左側它給的是科學上的頓悟。是指一個縫紉機的發明者,是在夜間睡眠的時候,解決了輪子怎麼樣轉,輪子之間怎麼樣銜接,這個縫紉機才能很好地工作。而右邊圖是給的一些藝術上的創新。比如說西方很有名的一個叫奇案,偵探就構想不出來這個案子怎麼發生的,白天就百思不得其解,結果他晚間一做夢,夢出來是怎麼回事,第二天按照他夢的提示,他就解決了,解決了這個案子,破了。像這種在夜間睡眠當中,這個夢,有時候會帶來頓悟,有時候會帶來創新性。

下面我們看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那麼我們說,睡眠以後,第二天感到精力充沛,心情很安適的這種感覺。如果做一些噩夢,噩夢很多第二天心情也不愉快,又覺得睡覺睡得不好。如果睡眠不充分,第二天就會心情焦慮,煩躁,愛發脾氣,做事靜不下心來。可見做夢是保持良好心態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前面講的就是人為什麼會做夢。那麼關於夢的科學理論,我們說盡管弗洛伊德,剛才我們講的精神分析是在一百多年以前,可是真正對夢的科學解釋,還是在20世紀20到30年代,第一個科學理論就是俄羅斯的偉大生理學家叫巴甫洛夫,他就用狗做條件反射的試驗,這是第一個最早的。他明確地指出夢的本質是什麼呢?夢的本質就是腦的抑制活動,而且還揭露了從清醒狀態到睡眠要經過很多催眠相,這就解釋了夢和睡眠障礙的問題,這是第一個比較科學的理論。

這是巴甫洛夫,* 左邊這面是他的學生,對一個狗進行試驗,狗在架子上面進行條件反射訓練。巴甫洛夫的這個理論主要有三點:一點他說,睡眠的本質是大腦的彌散性抑制。腦可以興奮,也可以抑制,它是兩種基本的神經過程。那麼腦是全腦的彌散性的抑制,就會進入睡眠狀態。而這個夢是什麼呢?是在普遍大腦彌散性的抑制背景上,一些警戒點的局部興奮活動,就是夢。為什麼夢沒有邏輯?就是這個警戒點,普遍抑制的警戒點不斷地在遊動。為什麼一定要保持警戒點,因為正是有了警戒點,所以你隨時有危險的事情,別人隨時喊你,你可以隨時醒來。如果完全都抑制,那我叫不醒了,那不就是太危險了。所以這個警戒點的活動,就是夢的一個基礎。

第三個貢獻,他就說,從正常到清醒狀態,到睡眠狀態,要經過低常相,反常相,超反常相。而睡眠當中醒來的過程,正好是從超反常相,反常相,低常相再轉到睡眠相清醒狀態,那麼這個解釋了很多疾病的問題,很多睡眠障礙的問題。比如說低常相,我們說正常的時候,對於弱的刺激,我們給出弱的反應,強的刺激,我們就給強的反應。比如說肌肉,如果輕輕碰你一下,你可能手不大動,但是你有感覺。我使勁一掐,你疼了,你手一定會縮回去,那麼這個弱的刺激,有弱的反應,強的刺激,有強的反應。反常相的時候相反了。就是說低的刺激,給強的反應,這個強的刺激,給弱的反應。咱們生活當中也有體會,比如說你睡眠想要睡覺,一開始你還沒註意,過了一會兒,你會有一個階段,什麼呢?旁邊有人小聲說話,對你的刺激,你覺得特重,反而遠遠的砰、砰門響,你倒不在意,這個就是反常相。有很多精神失常和一些疾病,夢的一些障礙,就是催眠相所形成的。所以這個就是巴甫洛夫的科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