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嘗吞了嬰幼兒大便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通報了2020年塑膠玩具等產品質量的國家監督抽查情況。

其中抽查了523批次的玩具產品,檢驗發現有23批次產品檢驗測試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4.4%。

▲表格信息來源於市場監管總局

兒童安全無小事,今天我們就來說道下這些玩具不合格項目較突出的問題。

增塑劑問題

增塑劑是一種塑料添加劑,廣泛用於塑料的加工過程中。

最常見的增塑劑就是我們熟知的鄰苯二甲酸酯類。

我國的玩具強制性標準GB 6675系列就對其做了限定要求。

鄰苯類增塑劑具有類雌激素效應,而且極易從產品中遷移出來,通過皮膚接觸、口腔攝入等途徑進入人體,幹擾血液中激素正常水平的維持,從而影響生殖和發育。

我們已經在兒童貼紙、尖叫雞解壓玩具、兒童平衡車和一些劣質塑料玩具上測出。

這些玩具的共性就是:使用劣質PVC和回料,容易導致鄰苯類增塑劑超標。

購買塑料玩具的時候要註意,材質盡量不要選擇PVC的。另外,材料質地比較柔軟並有異味的也要小心。

塑料袋/塑料薄膜

玩具中塑料袋的風險很容易被忽略,卻實實在在會對嬰幼兒產生傷害。

玩具的國家強制性標準GB 6675系列對塑料袋和塑料薄膜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對塑料袋的厚度和是否打孔都有要求。

但廠家如果對產品的質量管控不嚴格,就會忽略玩具用的包裝塑料袋或者塑料膜的質量安全。

再加上兒童的安全意識較低,可能將塑料袋套在頭上或者覆蓋面部,很容易導致鼻口堵塞,出現窒息危險。

玩具買回來後,家長一定要及時將塑料包裝袋和塑料薄膜移除並丟棄。

小零件/小球

小零件或小球被嬰幼兒誤吞/誤食,是較為常見的由於玩具導致的兒童傷害事故。

3歲以下小朋友的玩具在使用過程中不應該出現或包含小零件和小球,特別是在兒童啃咬、摔打玩具後,也不能出現碎片。

家長可以用3個礦泉水瓶蓋(直徑3cm左右)自制一個圓桶,用於粗略排查危險小零件。

如果玩具中的小部件能放入這個圓桶,就要謹慎給3歲以下的小朋友玩耍,特別是處在口欲期的嬰幼兒。

他們會把任何抓在手裏的東西放進口裏,一旦被誤食,很容易卡住呼吸道導致窒息傷害。

但自制小設備只是為了幫助家長更多的識別誤食風險,並不代表不能放入的部件沒有潛在風險。

尤其是二胎家庭,家長一定要陪伴在小孩身邊,做好引導,避免大齡玩具被低幼齡寶寶誤玩。

為了盡量避免小朋友碰到以上的玩具問題,在選購玩具時還要多註意以下幾點:

Step.1 看

· 看包裝信息

看玩具包裝上的適用年齡段,以免買到年齡段不符的玩具,造成意外傷害。

看玩具包裝上是否有生產廠商信息、產品名稱型號、合格證、執行標準、材質、警示標識等中文信息,避免購買三無產品。

· 看認證標識

看玩具包裝上是否有CCC標誌。

目前國家要求強制實施CCC認證的玩具品類有電玩具、塑膠玩具、金屬玩具、乘騎車輛玩具。

Step.2 聞

選購玩具前,家長可以聞一聞是否有刺激性氣味。如果有明顯的氣味,那麼產品的材料可能比較劣質,或者產生了質變,盡量不要選擇。

如果在購買後才能拆除包裝後檢查,發現問題時也要和商家退換,並做好充分的通風。

Step.3 摸

用手指滑過每個能接觸到的部位,仔細檢查是否有突出的銳利尖端或邊緣,特別是木制、玻璃、金屬等玩具。

按壓塑料玩具表面,查看材質是否結實,並具有足夠的強度。

拉扯下玩具上的懸掛件、配飾、輪子、珠子等任何細小部件,查看是否容易脫落。

兒童安全無小事,我們沒有在危言聳聽。

玩具看似很小,但是一旦造成傷害,後果也不可估量。

預防永遠比補救更能讓孩子遠離危險,每一個標準的制定背後,都可能出現過兒童傷害事故。

希望家長們選購玩具之前能多做幾步,做好孩子的安全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