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抓了很多鯽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我們都知道,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人入睡後,一小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夢的基礎。但在古代,沒有專業的知識去解釋這一現象,從而誕生出許多別樣的解夢文化,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九仙祈夢了。九鯉湖是中國祈夢文化的發源地,而在福建福清,還有一處地方,同樣因為夢文化而出名,那就是石竹山風景區。

石竹山風景區位於福清城區以西10公裏處,是福建省首批省級風景區之一,也是國家首批水利風景區,2004年評為國家4A級風景區。景區內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四季如春,山上“石能留影常來鶴,竹欲摩空盡作龍”,因此取名“石竹山”,明朝徐霞客曾在遊記中寫道:“巖石最勝,亦為九仙祈夢所”。

據地質學家勘察,石竹山勝景形成於67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那時候石竹山所處的位置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多少年滄海桑田,經歷數次地震和火山,噴發的巖漿不斷堆積,才形成了今天的石竹山。如今的石竹山,從東面看就像一條巨龍,石竹山下原本只有一條龍江與無患溪繞山而過,山間翠竹滿山,奇石嶙峋,山下石竹湖碧波萬頃,與石竹山交相輝應。

石竹山巖石溝壑奇美絕境,素有雅勝鼓山之譽,為福建省道教名山,有一線天,二塔,三巖(普陀巖、虎跡巖、石竹巖),四泉(濯纓泉、仙泉、無盡泉、洗耳泉),五仙(仙橋、仙井、仙床、仙棋盤、仙坪),六洞(日月洞、通天洞、青龍洞、牛膠洞、紫雲洞、桃源洞),七峰(天子峰、玉女峰、狀元峰、探花峰、象王峰、紫帽峰、獅子峰),十二石(鴛鴦石、紗帽石、出米石、龜蛇石、鬥石、鶴影石、雙鯉石、伏虎石、寶所石、仙桃石、醉石、幡桃石)等108個勝景。

石竹山的風光主要是以石竹寺為中心,石竹寺又名九仙閣,相傳在漢武帝時期,何氏九兄弟在此得道成仙,後人就建築九仙閣來紀念。九仙閣始建於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宋、明重修,1979年又重修,一面依山、三面懸空,遠望如空中樓閣,天宮仙苑,寺院內建有九仙閣、玉皇閣(天君殿)、土地廳、觀音大士殿、紫雲樓、玉皇行宮、大悲殿等。山望水,水伴著寺,人間建築與大自然美景相映成趣。

有人總結了石竹山的景色,可以用三大奇觀來概括:

第一奇:千年古剎,道佛儒三教共存

石竹寺是一座獨特的寺院,裏面供奉的主神並非玉皇和三清,而是在道教中鼎鼎有名的被尊為中國夢神的何氏九仙,儒、釋、道三教文化融合共存,千年長盛不衰,堪稱一大奇觀,十分罕見。

第二奇:中華夢鄉,仙君樓心誠祈夢

民間有“春祈石竹夢,冬求九鯉簽”的諺語,石竹山祈夢習俗已有2000多年歷史,它以九仙信仰為精神紐帶,以人生禮俗、歲時節令相伴隨,每天來這裏的人絡繹不絕,且多數為香客。所謂“祈夢”,便是心懷諸多願望,得一處寄托之地,用真誠的心求得上天眷顧。隨著祈夢與解夢活動的頻繁展開,各種反映人們生活和願望的夢故事,以口頭文學為媒介,廣為流傳,為石竹山增添了無限神秘的傳奇色彩。

第三奇:千年傳說鯉魚島

東張水庫,平湖十裏,碧水如錦,湖中有一小島,名曰“鯉魚島”。登島後只見岸邊豎有一塊石碑,其上所刻“化龍”二字雖經風浪衝刷依然清晰可辨,據說是四百多年前葉向高的手書。如今,千年傳說的鯉魚,在碧波蕩漾中化龍而去,這詩情畫意的美景真教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

石竹湖風景區,原名為東張水庫,建於1958年,是一座方圓15平方千米、呈葫蘆狀的人工湖,該湖東依石竹山,就在石竹山下,當地人的飲水基本來自於此,政府將這裏的水過濾凈化後輸往各家各戶,很多村民還喜歡自己去石竹山上打水直接飲用。

登頂遠望,整個景區的美景盡收眼底。綠樹成蔭的環狀山林中,一壺池水猶如一個碧綠的天池,湖中鯽魚樣的小島點綴其中,石竹寺藏在樹林之中,露出一角。

你是否有未了之夢?是否也在念念不忘某個人、某件事?若有心來此讓大師解一下,也許真的可以實現自己的“白日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