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傳周公解夢原版考試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選自《中華戲曲》2004年01期,王星榮

山西省壺關縣樹掌鎮紫團村有白雲寺。寺雖不甚大,但殿虎、過廳、廊房、看樓、戲臺一應俱全,並存有清與民國年間的碑刻六通。特別值得註意的是該寺表現戲曲演出場面的磚雕,為研究清代上黨地區地方戲的發展和演出狀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壺關,商、周為黎國之地,秦屬上黨郡,漢代曾於此置壺縣,因古壺口關山形似壺,故名。“面紫團玉峽之勝,背龍溪鳳嶺之奇,左縈風穴返頭之險,右據馬鞍佛耳之雄。萬嶂回環,諸峰羅列,宛然一壺。”⑵玉峽、鳳嶺,風穴、馬鞍,都是境內名勝。縣城東南七十五公裏之處的紫團山,綿延一百余公裏,連太行,接河南林州,山巔常有紫氣團團如蓋,山下有唐代名剎雲蓋寺,故又名駐雲亭,亦為壺關三十六景之一。宋王采(字輔道)於政和六年(1116)賦詩曰:“塵跡初從世網收,一丘一壑此優遊。卻應化作飛雲片,長向亭前伴客留。”⑶描述了此地優美的風光。

紫團山有一令當地人引以為驕傲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翠微仙洞。洞在“白雲寺西北峰腰”。⑷道光版《壺關縣誌》卷二“疆域誌•山川”條記載:紫團真人面壁地也。洞口劣容一人但僂入,轉身而下,側足而行,高低寬隘倏變,山水與人間無異。水源如縷、如線、如盞、如碗。石髓上騰為鐘乳,如檳榔、葡萄穗垂地,如玉柱,巨至合抱,坐如瞿曇,立如阿修羅,虎豹遊龍,閃爍變幻。旁穴歧徑,旋轉即迷暗,或燭不能燃,莫窮其際。相傳直透太行外數百裏。

像有如此內裏山水的溶洞在地處中國北部的山西甚為少見,可謂奇景。尤其是歷史上曾有高人在此修煉過,更增添了洞的神秘色彩。紫團真人於《道教大辭典》上無記載,不詳何地人氏,乾隆三十五年《潞安府誌》卷二四“仙釋”條明確記載為晉朝人,列於葛洪之後:

紫團真人隱居紫團山修真衝舉。其遺詩曰:閉定天廚只一呼,天罡不動運陰符。流精郁勃歸金鼎,煉出神丹滿玉壺。龍眉子引以為金丹口訣。

雖說現在已無法證實此詩究竟是否為紫團真人所作,但歷史上曾經有這樣一位人物存在於此地,應是不存在疑問的。因為除他修煉之處的聖跡存在外,還有受到後世人們世代承傳的普遍尊崇為證,紫團洞也因而成為鄉民參拜的聖地,元代有一名道榮者,追隨前哲亦隱於此。

紫團山之所以出名,受到廣泛的註意,還與曾經出產過參中珍品——紫團參有關。此地高寒,歷史上很早就出產人參。“考方書,人參種類甚多,惟產上黨紫團山者,最為上乘。”⑸白雲寺東北五裏古有參園,乾隆版《潞安府誌》卷十“古跡”條:

參園即南極園,在紫團山。石間生參,似人形,一名人銜,一名神草。大者徑尺,小者六寸……舊傳有服參飛仙者。本草亦名紫團參為上。今園已墾而田矣。

唐周繇《以人參遺段成式》詩有句贊紫團參:“人形上品傳方誌,我得真英自紫團。”唐韓翊、宋蘇軾在詩作中都提到過紫團參。當地人認為這是“紫團神秀之氣,鐘聚於此”之故。上黨參園為何“墾而田”?明代壺關人、嘉靖丙戌進士張鐸的《參園》詩道出了原委:

瑞草像人形,名園依畫屏。百年仙跡迥,此日法輪停。市藥僧常系,巡山戶盡扃。貪婪訴小吏,哀怨若為聽。⑹

紫團參曾為貢品,民國五年碑刻中說“宋徽宗政和間遂絕”,不確。其實是那時已呈衰敗之勢,經過金元亂世,遷延至元末參園改種了農作物,“而索者猶未已”。此時已是“遍剔巖藪,根株鮮獲”。⑺紫團參本來就很珍貴,物稀更貴。正如張鐸詩中所說,寺中主持每值易參,僧人以倍價市之,敗壞了珍品的聲譽,貪官汙吏趁機巧取豪奪,以巡察為名,橫索山參,更加速了紫團參的滅絕。明初朝廷不得已“除其貢”。⑻此後就只有黨參了,也同樣很有名氣。“紫團山,紫團參,紫團黨參最有名。長者足有一尺多,短者(那個)也有七八寸。要問紫團山在哪裏?就在那壺關縣城東。”顯然這首民謠產生於紫團人參絕跡之後,歌頌繼而為外界所稱道的“潞州黨參”。

紫團山風景優美,又有翠微洞及其歷史上道家名人紫團真人的遺跡,加上紫團參的聲價和沈浮歷史,自然在很早的時候就會吸引世人的目光。山下的雲蓋寺與相距不太遠的慈雲寺,誌書記載均為唐時名剎。中國封建社會的百姓,虔誠地信奉神靈,對佛、道的宗教態度也是如此。即是本地區有影響的人物,死後也為之戴上光環,予以神化。也許對老百姓來說,本地的人物更多一份親切感,更值得信任。壺關及其周邊地區的人們,對紫團真人及修煉之所翠微洞的膜拜,就顯示出了這一點。既然百姓相信翠微洞能“出雲降雨”,“遠近望澤禱祀而來”(附一),而且“騷人”“墨客”亦紛沓以至⑼,禱祀需向神靈塑像叩拜,遊玩亦需憩息之所,那麼,在此地修建一座神廟,以供兩方面之需就是必要的。這就是居於紫團村山巔的白雲寺。白雲寺所祀之神為三教,現存最早的碑刻為清嘉慶八年(1803)刊立,其中沒有提及該寺的創建,說明連出生於本地的撰碑者、著名學者馮文止也已搞不清其創修時間;乾隆版的《潞安府誌》和道光版的《壺關縣誌》亦不載,想必那時創建碑已不存。只是在道光七年(1827)刊立的《補修白雲寺碑記》裏說道:“寺廟相傳由來已古,憶計往日,不知幾經修補矣。”(附二)近年編輯出版的新縣誌說白雲寺“創建於明萬歷二年(1574),清代及民國時期多次修葺”。似乎言之鑿鑿,其實,細加推敲,清代及民國的多次修葺,所存碑刻已可說明,對於創建時間的斷言卻似可商榷。既然在此修真衝舉的紫團真人為晉代人且名傳後世,翠微洞與駐雲亭為當地名勝,“時值旱嘆,每禱輒應”,“仙棲所在,名流景慕,,[10],而紫團人參在唐宋時期就名播海內,著名詩人亦在詩中大加頌揚,說明此地在很早的時候就引起了文人墨客和鄉民百姓的關註。故綜合各方面的資料分析,白雲寺的創修時間可能要早得多。《山西旅遊》雜誌“壺關太行山大峽谷旅遊專刊”中介紹“紫團村白雲寺,始建於北魏。明代、清代及民國時期均有續建”⑴),倒是有可能接近於歷史事實的,只是不知所據出自何處。

白雲寺為二進院,進入山門,映入眼簾的先是過廳,穿過過廳才是裏院。正殿三楹,面闊8.4米,明間2.8米,進深5.7米,基高0.5米。硬山頂,六架椽,無金柱,六架梁對前單步梁,灰脊筒瓦,灰龍吻。平柱為方形凹角石柱,梅花柱,雕為三層,無束腰,雕花卉神獸等。鬥棋七朵,柱頭及檐角鬥棋四朵,補間三朵,三踩單下昂,廂棋抹斜,耍頭三幅雲,由額,丁頭棋由垂柱固牢。方格n,下為板,門簪四個,門砧石鼓。二角殿各兩間,硬山,二架椽,門楣木雕,東角殿窗戶上方有戲曲磚雕。正殿與過廳間有東西相對之配殿,均硬山四架椽,灰脊板瓦,有廊,四架梁對前單步梁,須彌式方磴礎,單步梁出頭作螞蚱頭耍頭,木雕花卉雀替。南北墻墀頭有戲曲磚雕。過廳三楹,面闊8.4米,明間2.75米,進深6米,從外院看,三門框,有門。硬山六架椽,灰脊筒瓦,正脊仙人騎士部分現今尚在,硬山墀頭為戲曲磚雕。前後檐均施鬥棋及復雜之木雕。前檐五彩鬥棋七朵,單昂單翅,柱頭及角棋昂作象頭,外拽瓜橫刻瓣,耍頭三幅雲,補間昂作龍頭含珠,耍頭作龍尾,左爪抓一蚌,蚌開,內一婦人,右爪抓一魚。各間由額中有人物及龍雕。後檐三踩鬥棋七朵,正心瓜桃雲狀,廂棋鳥翅狀,耍頭三幅雲。過廳有“軟扇”前後隔開。東西看樓二層各三間,硬山,一層施四凹角石檐柱,二層木柱,柱間置直棋欄桿。與看樓相接為戲樓。戲樓硬山三間,二層,面闊8.3米,明間2.8米,進深5.05米,基高2米。須彌礎承二方凹角石柱。木雕騎馬雀替,中間雕刻戲曲場面,左右兩側均鏤雕獅子等動物及花卉圖案。前後為五架四椽,梁頭直出,作雕花板棋交麻葉,補間木雕翼棋。柱間由額挎活人物及花卉木雕。硬山墀頭亦有戲曲磚雕。臺上有隔扇,出將入相各有其門。底層一門二窗,耳房二層二間。右耳房下為山門。

嘉慶八年碑刻的撰碑者馮文止,道光版《壺關縣誌》卷二七“人物誌•名德”條說:

馮文止,紫團鄉人,字子靜,號東山。乾隆乙卯科解元,任平陸教諭。癸未年成進士,補河東運學教授。人品學問,所在推服。移疾歸。旋檄取知縣,不就。設教長邑,潛心性命之學,造次必循規矩,非道義一介不茍取,.263.識者謂有宋五子氣象,一時從遊者甚眾。獎勸誘掖,碧取古人見道分明處,教以精思力行;講時藝則以體認傳註為主,不喜浮掠之談,故成就極多。

政績無多,其成就主要在育人和著述兩方面。碑文書丹者申瑤就是馮文止門人之一,乾隆乙酉科進士,“由兵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掌河南道監察禦史,選授廬州知府,調任安慶府、蘇州府”〔⑵。馮文止的著作《東山堂集》由申瑤整理編輯,初刊於道光八年(1828)0不到百年原版已不存,民國七年(1918)在新地方官的關照下,依舊本重新訂正付印,共分八卷,計議、辨、雜著、記、序、傳、誌、哀、辭四卷;《山居卮言二卷》;《紫團拾遺》一卷;古今體詩並試帖一卷。新本卷前有申瑤所作的序和“校刊始末”,還有《四庫全書》總纂官紀陶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所撰的“東山堂續刻文稿集序”。紀旳這樣評論馮文止:

不茍且於科第,並不茍且於爵祿,其不茍且於學問文章以希一時之聲譽蓋可知也。有馮子之人而後有馮子之文,有馮子之文而後時文一道不可得而賤,稱馮子之有功於時文豈曰鮮哉。〔13)“並不茍且於爵祿”一句中,“並”或為“亦”字之誤。對其人品與文品的評價可謂高矣,說明馮文止不僅在當地有文名,在外也有一定的影響。像出自這樣學者之手的著述、文章,所言不管是明白如話,還是隱意其中,都當是可信的。

嘉慶八年增修前白雲寺只有正殿、角殿和配殿,規模很小。這次除“補葺殿宇兩虎”外,增修了“山門”、“寺外西房三楹,戲樓一座”(附一),使白雲寺初具規模。碑文詳細地記述了白雲寺增修的原因:一為敬奉神靈,二為方便禱祀者。至於禱祀的願望能否實現,碑文沒有說,或許這裏隱含著撰碑者思想中所有但又不便說出的疑惑。在今天的人看來,此種行為至多不過是表現了百姓祈望神靈為自己禦災捍患的美好願望而已。清代定例每五年清查一次戶口。據道光版《壺關縣誌》卷之四“食貨誌•戶口”條記載,道光年間有“二萬八千五百二十六戶,男八萬五千二百三十四丁,女六萬一千四百四十二口”〔14),實有十十六萬七千七百七十六人。現在的紫團村尚有四百人口,二百年前能有多少人可想而知,需負擔的增修費用實在過於沈重,故歷時八年才完成。且不說增修之後禱祀功用的發揮,實際效應的多寡,就說使那些虔心來此敬神甚或前來遊玩的人們,能夠“無招呼延望之勞,無饑渴委頓之苦”(附一),也是功德之舉,撰碑者對此次修繕的欣慰之情溢於字裏行間。還有一點撰碑者沒有明說,就是舞樓的修建,既豐富了鄉民在迎神賽社時賽社活動的內容,亦方便了廟會期間能盡興地觀賞戲劇演出。其實,這後一點對老百姓來說才最具實際意義。

白雲寺因地處山巔,山高風大,廟貌易遭損壞,對其修繕的間隔時間,明顯比其他廟宇要短得多。道光三年(1823),因連降暴雨,白雲寺損壞較嚴重,不得不進行大的補修,補修費用不足,“先修戲臺三間”(附二),置殿宇及塑像、彩繪等事於其後,充分說明了戲臺在白雲寺建築群中的作用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整個工程歷時四年才告竣。時隔二十年後“風雨之剝蝕為甚,殿宇漸至滲漏,墻壁亦皆雕零”,又於鹹豐元年(1851)再一次重修,“先募資財於裏居,復籌捐助於交邦”,這次的重修較上次的補修為徹底,結果使“棟楹於以固,磐石於以安”,“殿宇精彩,既足妥群聖之依歸,而式廓軒昂,又適愜士民之隱願”〔⑸。這兩次主要是對原有建築的修補,增建新的建築不多。擴修是在民國五年(1916)完成的。修葺了殿、廊、戻,對過廳“當央改造”,於中設置了“軟扇”,面南者為二仙祠,面北者為觀音堂。報賽時人多,“去軟扇以通內外”,方便人們的進入和離去。過廳的改建,連同前西廊、樂樓、西廂房“仍然其基址,大其規模”,新修了東廊、馬廄等,「'增其式廓,較舊制為加備”〔⑹,構成了完整而合理的廟貌,一直保留到現在。

白雲寺的碑文對補修、重修的記述都不是很清楚,造成現在要對其雕刻的時間進行判斷產生一定的困難。正殿、配殿的木雕不詳雕於何時,戲樓的木雕當肯定是嘉、道時期的作品,過廳的木雕則有可能是民國年間的。相比較,前者較為精細,後者較為闊大,有一共同的特征是用材較大,刀法粗獷古樸,細部精雕細刻,人物及動物均顯得活潑靈動,有明顯的北方風格。如此眾多的木雕,不但延長了修廟的時間,而且肯定會增加修繕的費用。歷代碑文所載之施財者,能夠看得清楚的,除紫團及周邊村社、居民外,先後有近四十個商業字號捐銀,其中最遠的是懷府公興號、宏盛號、興盛號。紫團及周邊村莊的居民不吝資財,一方面反映了他們對神靈的虔敬,同時客觀上也使白雲寺成了當地重要的戲劇活動中心。雕刻中的戲曲演出場面就是嘉、道、鹹年間戲曲演出活動繁盛的明證。

白雲寺表現戲曲演出場面的雕刻,有木雕也有磚雕。每幅磚雕畫面多以兩塊磚上下橫拼浮雕而成,高寬均約三十厘米,呈正方形。畫面周圍飾以臺口、臺柱式樣的花邊,表現戲曲舞臺演出中的場面。現就清晰可辨的磚雕略作考述。

①東角殿窗口磚雕。嵌於窗戶上方。畫面上兩員武將正騎馬交戰,馬身反向交錯。右側戰將頭戴盔,穿緊身靠,背插靠旗,敞胸,雙手舉蛇矛槍。左側戰將頭戴倒纓盔,著緊身靠,掛白髯,扭身揮舞雙劍,右手舉劍架住了蛇矛。此上黨戲皮黃《大報仇》。戲寫關羽、張飛相繼去世,劉備親率七十萬大軍伐東吳以報仇。關興、張苞斬殺吳將獻功,慶功宴上劉備哭嘆五虎上將所剩無幾,存者也多老邁,激怒老將黃忠,席未終,單騎殺入吳營,力斬崔禹、史跡二將,大敗潘璋,潘部將馬忠以冷箭射傷黃忠,賴關興、張苞救回,傷重而亡。畫面所表現的應是張苞阻擋黃忠死戰的場面。

②配殿硬山墀頭磚雕之一。畫面上左為一小生,戴官帽,腰圍玉帶,披風衣,似戴風帽,穿厚底靴,左臂平擡前伸,手半握,右臂平擡手指掛馬鞭。右側為一須生,頭戴軟帽,掛黑髯,穿窄袖長袍,著厚底靴,身背寶劍,背插令旗。坐馬式,左手捋須,右手按腰帶。此系上黨梆子連臺本戲《青峰山》,《中國梆子戲劇目大辭典》不載,為上黨梆子所獨有。明代故事戲。倪宏基科舉中狀元,前往嚴府拜相,嚴嵩因與倪家有過節,欲加害之。丫環告嚴府小姐嚴玉蓮。玉蓮同情倪,帶到繡樓更衣,送倪出逃。倪見不能立足於朝,遂至青峰山入夥,首領名崔玉虎,宏基為副。嚴府家人發現倪宏基逃走,報告嚴嵩,嵩殺死報信丫環,嚴令玉蓮三天之內交出倪。玉蓮無奈女扮男裝逃岀嚴府,路遇一男子,言語之回不慎說出“奴家”二字,男子見機欲行不軌,玉蓮以計殺之;因感絕望欲自殺,為過路官員劉國錦所救。後以男子身份參加科舉考試,亦中狀元。遇見嚴嵩,故問其女,嵩心生恨意,請皇命讓她文帶武職,去招安青峰山盜寇。玉蓮遂得以與倪宏基重逢。左側人物是到達青峰山的嚴玉蓮欲傳達聖旨,右側人物系崔玉虎正在聆聽。

③配殿硬山墀頭磚雕之二。畫面上左側是一須生,頭戴高頂軟帽垂向一側,掛黑三縉髯,身穿窄袖上衣,腰束帶,足登高底靴。坐馬式,雙手高舉掛繩扁擔欲打對方。右側人物為旦角,頭戴花邊形女帽,發有珠飾,上身穿寬袖襖,頭與上身微向左斜,下穿紮腳褲,坐姿,但辨不清坐於何物,左腿搭於右腿之上,雙足踩蹺,左手揚起過頭,右手抵腰,似滿不在乎。當是上黨戲昆曲《朱買臣休妻》(又名《爛柯山》)。寫朱買臣生活貧寒,打柴為生。其妻崔氏嫌朱買臣功名無著,家中貧窮難耐,聽信道姑挑撥,因而吵鬧,逼朱買臣寫休書與她,改嫁而去。後備受後夫虐待,思想前夫恩愛,萬分追悔。及至朱買臣做官榮歸,崔氏夜夢買臣派人接她做夫人。不料買臣薄其為人,責令其馬前潑水,她自知難收覆水,羞愧自盡而死。畫面左側人物為朱買臣,右側人物為朱妻。兩人當中空隙處伸出一雙手,抓住了扁擔的另一頭,只見手臂以上,不見首和身,可能就是道姑。現在已無法得知當時演出,夫妻二人吵架時道姑是否在場,畫面之如此描繪,也許此時道姑並不在場,只是提醒觀者夫妻之所以交惡反目,除生活困窘外,還有道姑置身其間的原因。

④配殿硬山墀頭磚雕之三。此系上黨梆子《高平關》之“借人頭”的演出場面。紅臉唱工戲。後周時,高行周(老費)占據高平關,周太祖郭威久攻不克。趙匡胤取回劉化王人頭後,郭威又命再去高平關取高之人頭,方赦趙家無罪。趙父弘殷與高乃故交,修書交匡胤去借人頭。高老鷗夜觀星象,已預知兇耗,早存戒心。趙匡胤至,乞敘舊交,後出書哀求。高初不許,趙願封其二子懷德、懷唐王爵,並以妹許婚,高將婚書壓於案下,自刎。趙取人頭回京復命,郭威嚇死,柴榮登基,是為周世宗。畫面上高鷗子頭戴大盔,插雉尾,身穿蟒袍,上身向右傾斜坐於床上,左手捋須,右手持銅錘指著對方,一副生氣的樣子。趙匡胤身著箭衣,套馬褂,左手推髯口,右手持短刀,劈叉跌坐於床邊地下,仰頭望著高鷗子。當是二人初見時的情形。

⑤角殿硬山墀頭磚雕之四。畫面上兩人隔桌而坐,左側為小生裝束,頭戴紫金冠,插雉尾,身穿蟒袍,腰束玉帶,著厚底靴,身向左側傾斜,右手放置右膝蓋,左肘撐於桌上,手掌托於腮上,似正在熟睡之中。右側人物為醜角,頭戴圓翅官帽,有短須,身穿官衣,著薄底靴。左手持書,右臂橫置胸前,手端燈,註視著左側人物。二人中間的桌上放著書籍之類。此乃上黨梆子《蔣幹盜書》。醜角應工戲。劇寫曹操南征,在三江口與東吳水戰而敗,遂任荊州降將蔡瑁、張允為水軍都督,專事操練兵馬。周瑜暗窺曹軍水寨,驚其深得水軍之妙,欲除蔡、張二人。適值曾與周瑜同學的曹操幕僚蔣幹,經曹允許過江說降周瑜。周知其意,宴席上下令不許提孫、曹兩家之事,佯醉與蔣同眠,案頭文卷中故意夾有偽作的蔡瑁、張允之降表。蔣幹趁周熟睡之際,偷翻文卷,見信而驚,連夜回曹營報信。曹聞之不慎,立斬蔡、張,事後始覺中其計謀,已悔之晚矣。畫面上左為周瑜,正倚案假寐,書桌上為周之公文,右側人物為蔣幹,發現書信,正觀察周瑜意欲離去。

⑥過廳左側硬山墀頭磚雕。該磚雕表現兩員戰將正在騎馬廝殺,兩匹馬錯身之時,兵器交織在一起。右邊的戰將頭戴帥盔,穿靠衣,背插靠旗,掛須。左側者戴倒纓盔,穿靠衣,右手持劍,左手持長槍,扭身架住對方當空劈下之劍。這是上黨梆子戲《長阪坡》中的演岀場面。為長靠武生唱做念打並重的劇目。曹操率大軍南下,劉備別新野,投江夏,在長阪坡被曹操寅夜率兵衝散。趙雲單槍匹馬殺入曹營,糜夫人將兒子阿鬥托趙雲後投井而死。趙雲遇曹營大將夏侯恩擒糜竺,遂放箭射死夏侯恩救出糜竺,得曹操青虹寶劍,大喜:“得了此劍,遠來的槍紮,近來的劍砍。槍紮,劍砍,好不威風也。”張郃追上,二人戰。趙雲連人帶馬陷於土坑,郃只見龍頭蛇尾躍出土坑。先是曹操觀戰,見趙雲驍勇,傳令“寧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故郃眼見趙雲離去,只得回稟曹操。趙雲懷抱阿鬥,突出重圍。曹操率兵追至當陽橋,見張飛匹馬獨立橋頭怒聲大吼,後邊樹林塵土飛揚,不知虛實,遂收兵回營。磚雕左為趙雲,右是張郃,二人正在酣戰之中。

⑦過廳右側硬山墀頭磚雕。磚雕表現二將騎馬交戰,為上黨梆子《會孟津》中的演出場面。這是一出鼓吹興兵反朝的著名劇目。殷紂王無道,眾諸侯均有伐紂之意。周武王遂會集八百諸侯於孟津,共討紂王。紂兵屢敗不支。武王兵臨朝歌城下,逼殺妲己。紂王遣殷破敗往周營乞和,武王不許,殷破敗無奈,大罵姜子牙,眾將殺死殷破敗。破敗之子殷成秀聞之,率兵出戰報仇,連擒二將,姜文煥上陣詐敗,引成秀追趕,乘其不備,用暗器擊之,終將其殺死。最後周兵破城,由武王歷數紂王十大罪狀,紂王無言以對,坐摘星樓自焚而死。磚雕右側為姜文煥,頭戴硬包巾,掛短髯,穿靠衣,目視對方,右手持大刀,左手於後施放暗器。左側為殷成秀,頭戴孝盔,著靠衣,右手高舉降魔杵,扭身前傾,似在躲避。磚雕表現姜文煥與殷成秀激戰時的情景。

⑧舞樓硬山墀頭磚雕之一。嵌於左側山墻。此磚雕大半浮雕已被敲掉,只余左側人物的頭像及上半身左側,尚缺胳膊。從頭像看,人物戴帽子,並有二郎岔,有短須,張著嘴,似在喊叫,乃武將神態。或許是某神魔劇的演出場面。

⑨舞樓硬山磚雕之二。嵌於右側山墻。磚雕上兩員武將各騎戰馬,馬頭相向,正在交鋒。左側戰將頭戴盔,插靠旗,上身向後傾斜,雙手舉長槍,正在用力槍刺對手。右側戰將頭戴盔,掛短髯,背插靠旗,雙手舉蛇矛,左手高舉頭頂,右手平肩,正在用力挑起對方刺來的長槍。這是上黨梆子《戰馬超》。馬超兵敗投張魯,張魯命其攻打嘉萌關牽制劉備,以救劉璋。劉備屢戰不勝,諸葛亮用激將法使張飛出戰。張、馬二將在關前力戰,夜以繼日不分勝負。劉備目睹馬超驍勇,甚為敬慕,親自出城解圍,並許以代其報殺父之仇。超終為所動,歸順了劉備。磚雕二人中間上方,有一個倒梯形的盒子,當是夜戰照明用的油燈。神龕右側有對聯“古傳通聖賢”,左側的對句“口道口口口”,因字面磨損,五個字只能看清一字,橫批是“服軍民”。

白雲寺的戲曲磚雕說明:

一、乾隆末嘉慶初上黨地區的地方戲已經普及,並且進入演出繁盛期。在一個廟裏有這麼多表現戲曲演出場面的木雕和磚雕,是非常罕見的。就在以保存神廟、戲樓、碑刻多而著稱的上黨地區來說,這麼多同一性質的戲曲文物集中一處,也為此廟所僅見。而且紫團村還是地處太行山腹地、臨近河南林州的一個小山村,距離壺關縣城尚有七十五公裏之遙。正因為演出繁多,人們才在白雲寺修建戲樓,並把常看的劇目分別雕刻為木雕和磚雕,鑲嵌於建築之±0白雲寺的修繕碑記記述得不很清楚,以上考述的過廳硬山墀頭磚雕約為道光初年雕刻;角殿、配殿在嘉慶初年就修繕過,故其硬山墀頭磚雕雖不能說就是嘉慶年間之物,但可以肯定雕刻的時間最晚也在道光、鹹豐。以往不清楚上黨地區的戲曲創自何時,成熟於何時,只是推測“上黨梆子在清鹹豐、同治年間(1851—1874)已經非常昌盛”(⑺。其實不然。乾隆版《潞安府誌》卷八“風俗”條載:“富室舊用梨園送殯,今奉嚴令,用者漸少。”那時富裕人家喪葬時用職業戲班演唱,鬧到縣官明令禁止的地步。雖經查禁,這一習俗到道光年間仍然不絕,“富室舊用梨園送殯,今猶有沿其舊者”〔⑻。文獻的記載,再結合白雲寺戲曲磚雕這些文物資料,完全能夠得岀上述結論。

二、乾隆末年在上黨昆、梆、羅、卷、黃五種聲腔已經基本形成。從以上九塊戲曲磚雕所表現的劇目入手,可以分清它們演出時各自用的是什麼聲腔,其中有昆腔,有梆子,有皮黃。昆腔明末進入山西,康熙至乾隆年間臨汾就有昆班存在,據原晉東南老戲曲工作者栗守田先生說,上黨地區發現最早的昆曲舞臺題壁寫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o晉城青蓮寺兩個戲班演出六十八個劇目的舞臺題壁,各班均有皮黃劇目,時間分別是嘉慶四年、十五年、二十四年和道光十一年,這一資料可與白雲寺角殿窗上的至遲嘉慶八年的皮黃戲磚雕相印證,說明藝人原先所傳言的清同治、光緒年間外出逃荒,“將上黨戲帶出去,把二黃戲換回來”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既為本地班社所演出,皮黃進入上黨地區的時間當在嘉慶初年至少上推幾十年。至於如何進入上黨,極有可能是徽班帶去的。上黨皮黃的西皮調與湖北漢劇的演唱過門、湖南巴陵戲的皮黃腔很相似,傳統劇目也有相同者;但更多的劇目與京劇相同,文場樂器的使用,定弦與板式更多相似之處。故是由南傳入,還是由北傳入,尚無定論。光緒初年因旱災流寓山東的“十萬班”,就演唱“西皮二黃”。徽戲清代光緒年間也到過晉南,有一個徽班甚至曾在十年間來過兩次。既能到晉南,也就可能到上黨。所不同的是,在晉南,因蒲劇發展成熟,昆腔、皮黃對之影響都不甚大;在上黨,因梆子戲相對產生較晚,正處在成熟時期,它們雖然沒有成為獨立的劇種,卻成為上黨梆子所包容的不同聲腔。上黨的梆子聲腔產生於何時,迄今無定論。晉城青蓮寺道光九年(1829)的碑刻上載有“有鳴鳳班者,行戲四十余年”的話。從此上推四十五年,為乾隆四十九年(1784)。老藝人傳說,梆子戲是由“西邊傳過來的”,西邊就是平陽地區,上黨梆子的產生應與蒲州梆子有一定關系,傳入上黨,至晚應在清初,因為從傳入到普及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但它與蒲州梆子又有很大的不同,難以完全認同是蒲州梆子流布到上黨後演變的結果。上黨地區還曾流行過一種“琴戲”,板腔體,主奏樂器為“奚琴”,與蒲劇前身山陜梆子的主奏樂器相同,一般認為是早期的梆子。所以,後來流行的梆子有可能是琴戲受蒲州梆子影響發展變化的結果。以上九塊戲曲磚雕無上黨梆子五種聲腔中的卷戲和羅戲,寒聲、栗守田二先生在《上黨儺文化與祭祀戲劇》裏說,卷戲和琴戲都多為短劇,早就存在於上黨民間祭祀活動中,由樂戶承應演出〔⑼;羅戲在康熙二十九年編纂的河南《上蔡縣誌》裏就已提到,小說《歧路燈》第十九回也明確提到活躍在開封的“山西澤州羅戲”;而且廖奔、劉彥君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中也認為“羅戲產生於山西東南部的澤州一帶”〔20),許多史料記載乾隆年間已流布到北京。綜合各種史料、實物資料加以分析,說乾隆末年上黨昆、梆、羅、卷、黃五種聲腔已經基本形成應是能夠成立的。昆、羅、卷、黃無獨立班社,都由上黨梆子班社兼演,從那時起逐漸形成上午演皮黃或昆曲,下午唱梆子,晚上整本是梆子,搭出是梆子和皮黃,羅戲與卷戲則是學徒演出“送人戲”的演出習慣。演員講究藝術上五路不擋才算好把式。

三、過去群眾習慣稱地方戲為大戲,白雲寺磚雕所反映的就是大戲中人們樂意欣賞、經常觀看、耳熟能詳的劇目。從聲腔上分,有昆腔、皮黃、梆子;從行當上看,生、旦、凈、醜俱全。從劇目內容上則可以更好地看出那時人們的欣賞趣味。九塊磚雕應是九個劇目,只有《朱買臣休妻》是文戲,舞樓左側硬山的磚雕不詳劇名,從殘留的部分看,與另外七塊應都是反映動亂年代的爭戰劇目,多武打場面。《青峰山》可能沒有或很少武打場面,但也有對處於黑暗統治之下的人民起而造反的描寫。這說明人民群眾喜愛那些表現歷史進程中重大歷史事件和傑出人物的歷史故事劇,它們或者廝殺格鬥,動人心魄;或者運用智謀,引人入勝。而貫穿其中的,首先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最終正義戰勝邪惡,推動著歷史的進步。雖封建正統觀念不免滲透其中,總的來說還是褒貶鮮明,能給人們以鼓舞和力量。戲曲演出以其獨特的高臺教化作用,不但教給人們以歷史知識,還潛移默化地為人們的觀念形成和生活態度予以影響。遺憾的是,白雲寺的舞臺題壁因年代久遠,大部分已經分辨不清,現存清晰可辨者,最早的為民國二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廟會時“壺邑西柏坡三意會”所留題壁,演岀的劇目有梆子,也有昆曲。要不的話,題壁與磚雕互相參照,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出上黨梆子在嘉、道年間流行與普及的規模。

四、戲曲磚雕真實地反映了嘉慶、道光年間上黨梆子舞臺演出的面貌。九塊戲曲磚雕的畫面上均為兩人,因為人物太多的話,雕刻難度大,也不利於表現演出場面,故以兩人為宜。人物服飾與後來的戲曲沒有太大差異,只是相對要樸素些、簡單些,袖子上無水袖。人物所用兵器的尺寸也比現在的要小些。磚雕與舞臺演出不同的一點,是舞臺演出所虛擬掉的馬,磚雕則予以真實地表現。根據所演劇目的規定情景,人物造型各異,有的站,有的坐,有的騎在馬上,有各自不同的身段。這些磚雕並非一時所雕刻,東角殿窗戶上方的《大報仇》最早,雕刻最為精細,至遲為嘉慶初年之物;配殿和過廳的磚雕應是道光、鹹豐年間制作;舞樓磚雕應是民國時期補上去的,磚雕周圍及上方都有鑲嵌或更換的痕跡,制作工藝相比較為粗糙。由於磚雕表現演出中的某一場面,人物不但有動作,相互之間還有呼應、交流,或在馬上你來我往地廝殺格鬥,兵器相撞。人物神情畢肖,馬也呈飛奔狀,充滿動感。尤其是《朱買臣休妻》,當朱買臣高舉扁擔欲動武之時,朱妻一副“要打便打,老娘何怕”的姿態,形神畢肖。磚雕真實地反映出了演出中所創造的戲劇氛圍。

總之,白雲寺的戲曲雕刻對研究上黨地區戲曲的產生、發展和演變,昆、梆、羅、卷、黃五種聲腔同臺共演,統一於上黨梆子之名下的過程,有著重要的意義,戲曲史及戲曲文物研究者都應該很好地予以註意。

(附一)增修白雲寺碑記

白雲寺者,壺邑誌所謂駐雲亭者是也,在紫微洞側,洞為紫團真人修煉之所,出雲降雨,功在生民,厥靈彰矣。故時值旱瞋,遠近望澤禱祀而來者,皆憩於此寺。則此寺之興,實神靈所式憑,其不可廢也明甚。俱舊址粗具規模,營造多所不備,加之世遠年湮,風雨摧殘,漸形坍塌。又住持無人,過往者必呼村眾,村居鴦遠,至不以時,倦者不得息,饑者不得食,渴者不得飲,遷延顧望,感極而悲,客途之艱所不免也。居民馮公繼述等,目觸其事,久為憫惻,乃發願倡修,倩人看守。但窮鄉僻壤,經費靡所自出,用是告諸四方大眾。本鄉居民共捐銀錢若幹,補葺殿宇兩房,增修山門,寺外西房三楹,戲樓一座。工興於嘉慶元年九月,嘉慶八年九月告竣。廊虎森嚴,金彩煥發,燒爨有其地,棲息有其所,人至此無招呼延望之勞,無饑渴委頓之苦,庶乎賓至如歸,各得其物,誠一時之盛舉,無量之功德也。謹記。

賜進士出身即選知縣原任河東都轉鹽運司儒學教授山西乙卯科解元邑人馮文止撰文

賜同進士出身河南道監察禦史邑人申瑤書丹

布施

(闕文)

本邑王齊人施錢□百文王振強施錢五百文任得保施錢五百文協成公施錢五百文德興號施錢五百文□□興施錢五百文恒聚號施錢五百文東興盛施錢五百文梓成齋施錢五百文隆慶館施錢五百文口口口施錢五百文隆泰館施錢五百文趙宏川施錢五百文趙子興施錢五百文大清嘉慶八年十月谷旦

社首侯德有高升李永能

管理秦增壽馮繼傑秦福海馮繼寶馮繼辰李發財李應口秦興義秦增盛馮繼順趙永侯起行趙秀仁秦福口

玉工和宏梁永臣勒石

註:碑高一百七十厘米,寬七十厘米,側厚十一厘米,笏頭龜趺,現存正殿西側。

(附二)補修白雲寺碑記

寺廟相傳由來已古,憶計往日,不知幾經修補矣。但是山高風猛,又逢暴雨連天,廟雖猶是,毀壞口端。鄉村即欲照口而修造,遇乎饑僅之年,目睹心傷,寢食不安,不能及時興工而告竣,又不忍聽其每歲而摧殘,百計圖維,只有一計最□錢,從水上而化。工程陸續而完。歲次癸未,先修戲臺三間,其余南殿、角殿、東房、門房,以待來年。及至甲申,土工雖畢,繪事未口。丁亥六月,方補塑關帝角殿,金身描畫。山門寺外,臺面東至西壁,兩幅圍屏,一切妝染。廟雖仍舊,煥然改觀,一時工程而告竣。既不沒乎前人之功,猶可以為後人之鑒。勒碑刻銘,是為記焉。

馮增華書

布施

(布施名單略)

社首趙忠武秦九武維首馮繼口秦口口在山大清道光七年九月十八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