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遷祖墳做夢夢到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驅車行駛在粵東名山西巖山,沿著寬闊的旅遊產業公路蜿蜒而上,道路兩旁茶壟綿亙,密匝匝的芽葉像一條條綠油油的地毯,舒緩地在山間展開。

旅遊公路通到家門口,老舊民居煥然一新,楓朗鎮上山下村茶鄉特色美景初顯。 南方+ 何森垚 拍攝

這裏是大埔縣西巖山萬畝茶文化產業園,因一條“四好農村路”的打通,茶園有了新氣象,民宿、停車場、遊人步道等基礎服務設施不斷完善,茶鄉特色美景初顯旅遊產業隨之興起,更多遊客走進茶山旅遊、購茶。

百業勃興,交通先行。大埔縣以“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和服務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動農村公路建管養運高質量發展。到“十三五”期末,全縣公路通車總裏程3562.905公裏,其中縣道24條547.113公裏,鄉村道路2457.374公裏。縣城到各鎮(場)全部通三級及以上水泥路或瀝青路面,245個行政建制村及100人以上自然村組全面實現水泥或瀝青路面硬底化,行政建制村通客車率100%。

發展因路而活、產業因路而興、群眾因路而富、鄉村因路而美。如今,一條條如毛細血管密布的農村公路,一輛輛平穩行駛在鄉鎮上的鄉村公交,打通了百姓出行的“最後一公裏”,推動蘇區人民走上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

西河鎮漳北村修建連接線、打通斷頭路,疏通村道、機耕路等“毛細血管”,實現與臨近村農業、旅遊等產業的互通互聯。 南方+ 何森垚 拍攝

一條民生路

打通出行“堵點”

“以前從祝豐村到三河鎮小坑村,村民要攀爬羊腸小道,現在通了硬底化道路,貨能走出去,人能走進來,村民期盼已久的願望終於實現了。”青溪鎮祝豐村黨支部書記梁詩有說。

祝豐村位於青溪鎮的西部,該村開基至今已近六百年,祖祖輩輩勤勞創業,但受制於群山,長期以來村民只能翻山到三河鎮求學及賣農產品,窮山村百年難通一條路。

落後的出行道路,一直是山區村民的一塊心病,長期的出行不便,切斷了村民們發展致富的可能。“過去路太陡,車輛沒法開上山,村民只能挑著農產品走出去賣,甚至還發生過村民夜晚迷路,全村上山敲鑼尋人的事情。”梁詩有說。

2016年,百年來的出行心酸迎來了希望。梅州市委宣傳部掛點幫扶脫貧村祝豐村,經過一年考察走訪,從區位、產業等方面研究得出結論,出行難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但祝豐地理位置險要,如果要修路,就必須在崇山峻嶺中生生鑿開一條路,其難度可想而知,在大型勘測設備無法進村的情況下,駐村和鎮、村黨員幹部就用最原始的方式——上山測路。

劈山開路、現場畫圖、尋找路線,與此同時,很多村民自發參與到修路中,遷祖墳、砍柚樹,只為給新路讓出位置。

2019年11月,經過84天的砥礪奮戰,這條連接祝豐、小坑兩個脫貧村、長7.6公裏的公路終於全線貫通,將祝豐與三河的路程由過去的3小時縮短為30分鐘。

“之前回一趟娘家可費勁了,現在終於等到路通了。”從三河鎮梓裏村嫁到祝豐村的林嬸激動地說。

如今,通過向上爭取政策,祝豐村到三河鎮小坑村7.6公裏道路被列入“四好農村路”重點項目,2020年10月已完成3.5米寬道路硬底化。

“多虧政府部門的關心,村民們等了百年的路終於通了,大家都很開心,現在村民到大埔縣城也是從這裏開車去的。”梁詩有說。

祝豐村到三河鎮小坑村的公路只是建設“四好農村路”的一個縮影。據統計,2020年,全縣已完成通鄉鎮和建制村“暢返不暢”路段整治77.162公裏,完成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旅遊景區公路6.95公裏,完成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砂土路和等外路改造76.83公裏,未通客車行政村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造任務已全面完成。

農村道路的逐步改善,不單促進了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了農村地區現代化建設步伐,更讓大埔廣大群眾大大提升了幸福感、安全感。

一條產業路

解決發展“難點”

“過去要大家騎單車去賣茶,現在人家開著汽車上門來買茶……”廣東凱達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賴法衛說,該茶企的基地位於西巖山頂,發展茶葉種植已有10年。談起茶葉產業的變化,他深有感觸。

走進楓朗鎮上山下村,目之所及都是茶元素。這座被茶籠罩著的村莊,每家每戶門樓都掛上茶字旗幟,門口有一塊屬於自家茶葉小工廠的牌匾。

“這裏家家戶戶都種茶,茶葉只要摘下來就是錢。靠種茶很多村民都發家致富了,回來建起了新房。”上山下村黨支部書記魏新光說,目前上山下村茶葉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有的村民靠種茶每年收入20多萬元。

在魏新光看來,變化源於大埔縣打響的一場茶產業的“突圍之戰”。

高海拔、重巒疊嶂的獨特環境賦予了西巖山茶葉優良的品質,然而在過去,同樣的地理因素卻成了制約茶產業發展的交通短板。

“圍繞西巖山脈,楓朗鎮隔背、上山下、三溪3個行政村,包含崗頭、南坪、崠頂湖等多個園區都以茶葉種植為主,然而3個村之間道路沒有連通,阻礙了茶葉產業的連片發展,茶葉的銷售運輸也極為不便。”魏新光說。

為補齊制約茶產業發展的交通短板,近年來,大埔縣打造的“四好農村路”示範路楓朗鎮大埔角至崗頭村項目動工。項目起點位於楓朗鎮大埔角村,臨近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舊址,沿鄉道Y167線經隔背村、上山下村,終點位於崗頭村西巖山茶園,該線路路基基本達到8米,路面達到6米,現在全線都已加鋪瀝青砼路面,並對沿線進行綠化提升。

路通產業興。如今,這條全長22公裏,串起崗頭、南坪、崠頂湖等多個特色園區的產業路,連通大埔縣、潮州市饒平縣新豐鎮等3鎮20余村,進一步解放了茶產業的生命力,降低了茶農運輸成本。

“以前路不通,村民都是自己挑著茶葉下山去擺賣,現在采購商自己找上門來買茶,茶葉的銷路不用愁,大家也輕松了很多。”楓朗鎮茶農賴怡科說,近幾年很多潮汕地區的茶商都過來收購茶葉,茶青收購價格由起初的每斤5元到現在每斤15元,每斤幹茶由不到50元到現在150元以上。

近年來,大埔縣為加快農業、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把“四好農村路”建設與全縣脫貧攻堅、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建設了高陂鎮青花瓷產業大道、西巖山茶產業旅遊公路、雙髻山旅遊公路和西河漳北至上黃砂美麗鄉村道路、大麻蓮塘韓江大橋等重點項目,優化了車輛通行環境,不斷帶動陶瓷、茶葉、蜜柚、生鮮農產品等走出“圍龍”。

一條嶄新寬闊的瀝青公路直抵大埔縣雙髻山蜜柚公園,不僅為村民運輸提供了便利,更帶動了鄉村旅遊。 南方+ 何森垚 拍攝

在大埔,一段又一段通村暢鎮的“四好農村路”成為鄉村振興之路,帶動農產品不斷運送出山,托起鄉村群眾的幸福生活。

一條旅遊路

打造美麗亮點

一條嶄新寬闊的瀝青公路直抵大埔縣雙髻山蜜柚公園,沿路還有自行車休閑綠道、遊覽體驗步行道、觀景臺、蜜柚雕塑和仙翁拱柚雕塑等景觀,每逢周末都吸引了大批遊客、市民前來遊玩。

如果要在大埔尋找色香味俱全的公園,當屬雙髻山上的蜜柚公園。春天,這裏蜜柚花飄香,滿眼翠綠,美不勝收;秋天,這裏碩果累累,酸甜多汁的蜜柚觸動你的味蕾。無論是哪個季節到這裏,都會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美麗的公園景觀,得益於大埔縣Y189黃騰坑至雙髻山鄉道的打造,讓更多市民遊客發現美好。

今年7月,梅州“十大最美農村路”評選結果出爐,大埔縣Y189黃騰坑至雙髻山鄉道榜上有名。這條美麗農村路起點位於大埔縣博物館西北側,終點位於大埔縣蜜柚公園內、雙髻山村東側,路線全長5.703公裏。

“自從有了這條鄉村景觀路,不僅為村民運輸提供了便利,更帶動了鄉村旅遊,完善的景觀路不僅美麗了鄉村,更為鄉村輸出‘美麗經濟’,這可是村民們做夢都沒想到的。”湖寮鎮雙髻山村黨支部書記劉南周說,現在道路更好了,每天都能看到自行車隊穿行於山林間,周末自駕遊的市民遊客越來越多,村民的農特產品也越來越好賣。

同樣的“美麗廊道”還在西河鎮“十村聯動”鄉村振興實踐中發揮效益。

西河鎮是傳統農業鎮,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彼時新農村建設剛剛起步,為破解單個村、單個領域為點受土地等資源限制,缺乏發展後勁的振興難題,該鎮探索“十村聯動”鄉村振興模式,串珠成鏈打造連片美麗鄉村。

為打通“十村聯動”的任督二脈,立足互通互聯,西河鎮致力修建連接線、斷頭路,疏通村道、機耕路等“毛細血管”,同時推進沿漳溪河16公裏的濱水綠道建設,串聯沿線10個村多個產業資源、旅遊節點,打造“十村聯動”精品旅遊線路。

如今,沿著平坦的柏油路駛入西河鎮北塘、東塘、大靖、黃堂、車龍、漳溪、東方、漳北、下黃砂、上黃砂10個村,村村有特色、處處景不同,一批文化旅遊、生態農業、民宿產業項目不斷落地,村莊一個個美起來,群眾錢包鼓起來了。

對標“美麗公路”建設,目前大埔縣切實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全縣紅色文化旅遊、美麗鄉村建設等有機結合,越來越多的鄉村因路而美,推動當地休閑自駕遊、民宿、農家樂等旅遊產業發展。

相關

路通了

公交、快遞也來了

“現在太方便了,去縣城40分鐘就到了,車票價格也很便宜。”冬日的早晨,住在茶陽鎮的範順珍起了大早,乘坐公交車到大埔縣城買些生活必需品,臨近中午便回到了家。

農村客運開到了家門口,讓村民感受到了便利。去年6月,大埔縣城至楓朗鎮三溪村的農村客運班線正式開通,三溪村民委員會以張貼感謝信的形式迎接車輛的到來。

“通車的時候很多村民迫不及待去體驗,三溪村離縣城40多公裏,以往鄉親們出城都是雇摩托車和農用車,年紀大的老人家因為擔心安全常年都沒有出過城,非常不方便。”楓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現在公交通了,村民去鎮裏和縣城辦事都方便多了,大家發自內心地開心。

隨著農村道路的完善延伸,大埔縣加快完善農村客運服務網絡,通過對客運班線的整合和優化,開通“鎮通村”農村客運,形成城鄉公交和農村客運無縫對接的公共交通發展格局。

據了解,目前大埔縣15個鎮(場)245個行政村實現客運班線全覆蓋,同時全面放寬特定人群乘坐城鄉公交客運和農村公交客運班車優惠政策,對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人、榮殘軍人、殘疾人、孤兒及在校學生給予每月100元的乘車補貼或優惠政策,打通出行“最後一公裏”問題。

在出行上,廣大群眾體會到了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路通了,物流建設也相應完善。大埔縣結合“四好農村路”的通達延伸,完善縣、鎮、村物流網點布局,建設193個物流網點,構建現代交通物流網絡,為大埔縣特色產品、長壽食品搭建暢通“運出去”的物流平臺,促進城鄉交通物資流通。

近年來,大埔縣充分利用既有農村物流資源,依托各運輸站場建設(改造)縣級物流中心,依托鄉鎮客運站、電商服務中心、郵政局(所)和農資站等,升級改造建設鎮級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實現功能疊加和多站合一,利用行政村內的村委會附屬設施、農家店、綜合服務社、村郵站等,建設村級農村綜合服務站,以農村客運班車、快遞和郵政車輛等為載體,完善末端物流網絡,全面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水平。

曹誌青是茶陽鎮至戀墩村“鎮村通”農村客運的一名司機,一天來往圩鎮與戀墩村兩次。“客運車也是物流車,不僅送人,我們還可以免費載貨,保證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收寄包裹、網購等一站式服務。”

客運班車也是“郵車”,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收寄包裹、網購等一站式服務。 南方+ 馬吉池 拍攝

“我們村距離茶陽圩鎮8公裏,以往快遞要送進來或寄出去,村民都得到圩鎮,現在不一樣了,大大方便了村民。”戀墩村黨支部書記曹誌洪說。

69歲的茶陽鎮戀墩村村民李生如便享受到了實惠,現在成為了網購小能手。“現在農村網購很方便,不管吃的用的買了都能送到村裏,特別是在外面打工的子女給家裏寄東西,家裏人也不用特意跑到鎮上的物流網店去拿了。”

目前,在大埔縣交通運輸局的指導下,大埔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與順豐速遞合作,以茶陽鎮為試點,“鎮村通”農村客運同時充當起免費運送快遞的“郵車”角色,彌補鎮到村物流“最後一公裏”空白。

原標題:

暢通“毛細血管” 鋪就鄉村振興路

大埔縣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讓村民因路而富、產業因路而興、鄉村因路而美

【來源】南方日報·大埔視窗

【南方日報記】馬吉池

【通訊員】余灝

【作者】 馬吉池;何森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