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供桌有花有火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者:高廷倫

農歷十二月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份,俗稱為歲尾,有臘冬、殘冬、窮冬、臘月、冰月、余月、極月、清祀、冬素、大呂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臘月是一年的歲尾,正值寒冬。這時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閑”之說。農事上是“閑”了,但人們生活的節律並未因此而放慢,人們懷著愉悅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節邁進的步伐。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三大節中最為隆重的一個節;而臘月,正是迎接春節的前奏曲,在這個前奏曲裏有著豐富的內容。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祭竈、送竈、供新竈、蒸棗窩窩、打年糕、蒸饃饃、掃房、請香、封印(諸如商鋪暫時關門停業及年前不再做而暫停暫撂下的事)、寫春聯、辦年貨、炸年供,直到除夕夜。廣義地說過年,應該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甚至可以說從喝臘八粥就開始了,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而過去一些官宦人家,甚至還有拖至二月二“龍擡頭”那天過年才算結束,從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就可看到。

過年,對於大禦路沿途人來說是極富有魅力的。為了過好年,大禦路沿途人民要拿出近一個月的時間做諸多準備。人們要忙著對保佑、賜福於他們的神祇、祖先有個交待;要對一年的往來賬目有個結算;要對親戚、鄰友、同僚給以節日的慰問,以使今後能更好地相處。對一年來的家庭事、個人事都要加以總結,以使在新的一年裏,個人能更有進步,家業更加興旺。這一切的準備時間通常都在臘月。

我1937年出生,今年84周歲,歷盡民國時期,建國後至今的春節習俗。春節,俗稱年下。小時盼年下,一到年下是小孩們最開心的時刻。一進臘月門,人們便一門心思地為過年操心費力。男人們跑前跑後,碾米磨面,趕集上店,稱鹽買菜,易豬買羊,籌備年貨和過年用品。女人們剛拆拆做做、洗洗漿漿、縫縫連連,為全家人準備過年新衣、新鞋、新襪,以在過年時迎親訪友。臘月初八,早上早起,在太陽未出山前腌制好臘八蒜,以備過年和年後客人吃餃子時沾用。從臘月十五始,大人就近趕集制備年貨,孩子們則跟了大人趕集湊熱鬧,女孩子們則趁機給大人要錢買花戴到頭上,這叫趕花集。臘月二十前後,各家都要碾米、磨面,那時碾米、磨面,多數人都沒有牲口,石碾、石磨都用人推,碾米、磨面的任務多在婦女身上,碾米磨面時又添糧食,又推碾磨,又要篩面,著實忙不過來,所以,小孩子們便都成了奶奶和母親的小幫手。小時候我就是這祥的小幫手,幫母親碾米磨面。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過小年。這一天,全家男女老幼都得忙活。這天婦女忙於做年糕、蒸粘米棗窩窩、蒸饃饃、蒸包子。這天辭竈送竈王,竈王又稱“竈君”“竈王爺”“竈君司命”“竈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煙主”“護宅天尊”,全銜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供竈君是民間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中溜神(人所托處,土地神和宅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竈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們飲食,賜於生活上的便利以外,竈神的職責,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竈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再向玉皇大帝報告。每年臘月二十三日晚,就是竈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間。竈王是神話傳說中等級最低的地仙。送竈王時讓竈王吃糖瓜、吃年糕、吃粘米棗窩窩,粘上竈王的嘴,讓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吃甜甜,說好話”“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也有人用酒去塗竈君,稱之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竈神弄醉,讓他醉眼昏花,頭腦不清,以使上天後少打幾個小報告。送竈王時還要供上用秫稭紮成的竈馬、竈雞,讓竈王爺騎馬上天,一路順風,大吉大利。供品擺好後,先燒香叩頭,然後把舊竈神像揭下來燒掉,燒時要加一些谷草和雜糧,意思是讓竈王爺餵馬用,所紮竈馬、竈雞等要一並燒掉。這時一家老小都要跪在竈王像前邊磕頭邊燒。同時老年人還口中念念有辭:“竈王、竈王,你上天堂,多說好,少說歹,五谷雜糧全帶來。”有些盼望生兒育女的則念道:“臘月二十三,竈王上西天,多說好來少說歹,馬尾巴帶個胖小子來。”正月初四(也有在除夕夜)把眾神接回來,這叫“接竈”或“接神”。接竈神的儀式很簡單,只要在竈臺上重新貼一張新的竈神即可。

辭過竈王第二天就是臘月二十四,是整新裝迎新年的日子,也叫打掃日。這一天男人都忙於大掃除,小孩子也不例外。我很小時大掃除以我父親為主,我八九歲時(1946年前後)就挑起了大掃除的大梁。每年臘月二十四這天,早飯後開始,打掃一整天。最難打掃的是廚房,因那時還沒有煤炭,更沒有電,做飯燒水都用柴禾,常用的是谷草桿、秫稭桿、棉花柴、茬子頭、樹葉子等,燒起來火大煙濃,刺眼嗆人,那時沒有通風設備,濃煙全在房內打滾翻騰,漸漸地濃煙和著塵埃都沾結在墻上、窗上、門上、屋頂的梁上、檁上、葦薄上,-年下來,不要說竈門臉是黑的,整個廚屋都是黑的,沒有-點不是黑的,進了屋便是黑洞洞的,梁、檁、葦薄上的黑泥塊時不時地掉下來,砸到人的身上,頭上,有時掉到飯碗飯鍋裏。我在打掃廚屋時,事先把屋內的坑席衣被、盆盆罐罐、水桶飯鍋、廚櫃什物等統統搬運到室外天井中,將廚屋騰空後,再用布包上頭,找塊破包披在身上,拿上大掃帚進屋掃房。先掃房頂,梁、檁、葦薄上的黑泥塊,掃帚一掃,黑泥塊便劈裏啪啦地砸將下來,我顧不得這些,就閉了眼猛掃,不敢停點,幾口氣打著接力不停地掃,先把房頂掃完,才松下一口氣來。稍停片刻,便又揮起大掃帚掃黑墻,掃門窗,屋內旯旯旮旮都要掃幹凈,連土墻根都要用地笤帚掃幹凈。為使屋內飄散著的塵埃快快落地,就抱上-把麥稭草點火熏一陣,屋內飄散著的塵埃漸少,我就把落在地上塵埃仔仔地用地笤帚掃成堆,再用柳條籃子提到牛圈裏,以備墊圈積肥用。屋內打掃幹凈後,再把搬運到室外天井中的物件擦洗整理好後,-件件小心翼翼地搬回屋內,進行調整安置,處處順心合意後,廚屋才算打掃完畢。掃完廚屋後,再掃其他所有房屋,再掃天井當院,一直掃到大門外的大路邊。弄得合家處處幹幹凈凈。這叫掃窮氣,掃晦氣,掃掉一年的不順心,不合意之事,並以全新的面貌迎新春,過新年,以示來年的風調雨順。也許“新春”“新年”一詞就源於臘月二十四的掃舊彰新吧!直到今天,年底大掃除的習俗依然延續。現代人,在農村已多住平板房,瓷磚地面,玻璃門窗,天然氣做飯取暖,城市人住樓房,年底大掃除時,常常顧上家政人員掃洗,掃洗時不再用大掃帚,地笤帚,柳條籃子之類,用的是電動吸塵器,新式擦洗用具和擦洗方法,快捷、省力、幹凈、利落。

臘月二十三辭竈之後,諸神上了天,地上的人們就沒有神管著啦,就無禁忌無束縛啦,嫁娶不用看日子,天天都可以,這叫“亂歲”。這幾天,家家戶戶都忙忙碌碌準備過大年了。俗話說:“辭竈辭竈,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個黑手帕,老頭子要頂大氈帽”。說明新年的氣氛已經很濃了。臘月二十三以後,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中國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過了小年,人們開始陸續置辦年貨,在臘月二十六日前年貨基本準備齊全。在這幾天中,小孩子們常常跟了趕集上店置辦年貨的大人們去趕花集,趁熱鬧,這幾天是孩子們最開心暢玩的幾天。趕花集時,男孩子給大人要錢買爆丈,買撲拉筋,女孩子給大人要錢買花,戴到頭上,如果大人們手中寬綽點,還給孩子們買糖牛(紅糖加糖稀熬制後,切成手指肚大的塊),買個包子或買個燒餅吃,這是大人們趕集時對孩子們最大的犒賞,也是孩子們跟大人們趕花集時最渴望的心願。“二十七八炸年供”,這是民間的常規,在這一天,民間幾乎家家開炸動炸鍋。先說動炸鍋,在新中國建國初和建國前的幾百年,以至幾千年時期,由於社會不發達,民間窮苦,普通老百姓人家合家一年到頭吃不上三到五斤油,一般的菜蔬上該不上一滴油,只有來了客人或包飽子水餃時才沾上點油的邊邊。吃香油時,把筷子伸到香油瓶子裏稍微沾一下,用沾過香油的筷子調調菜,就算吃上香油啦,有時在用筷子沾香油時生怕沾的深,帶出的香油太多,就在用筷子沾香油時事前把筷子在水裏沾一沾,讓筷子帶上水後再把筷子伸到香油瓶子裏沾香油。所以舊時只有遇到特大喜慶,婚喪嫁娶,貴客(新女婿)到來時才動上炸鍋,炸藕盒和綠豆丸子之類,並借油鍋炒一兩個菜。所以,在鄉間平時很難聞到油炸味,如果有一家偶爾動了炸鍋,四鄰八家都能嗅到炸鍋味,這時,在街道上行走的過路人會驚奇地大喊:“好!是誰家動了炸鍋啦!”因此,動炸鍋在民間是個大動作。再說炸年供,二十七八動炸鍋炸的食品不是炸給人們吃的,而是專為過年擺供桌用的。在炸出第一鍋時,先把炸品用筷子拾到碗裏,碗上放上筷子,恭敬而虔誠地雙手捧著,先供給天地吃,再供財神爺吃,供給竈王吃,供給先祖吃,然後由家長拿起一個炸品咬一口,嘗嘗鹹淡,把剩下的一小口遞給口涎欲滴的在竈下燒火填柴的孩子吃。那時的炸品很簡單,一般只炸藕盒、茄盒、鹹跋魚、綠豆丸子之類,殷實人家把肉切成長條,沾上面糊炸,叫作松肉。在炸年供結束後,把炸鍋內剩下的油用勺子舀到油罐子裏,並借機在沾了油的鍋裏炒個醋溜白菜,把沾在鍋上的油使用幹凈,把醋溜白菜再用碗盤盛上放好,以備過年擺供桌用。所以,臘月二十七八動炸鍋叫“炸年供”。“二十七八炸年供”,是大禦路沿途民間延續了上千年的習俗,至今昌盛不衰。

臘月二十九早飯後,男勞力領了孩子們到松林裏砍松樹枝條,帶回家後把大松樹枝條分拆成小松枝,再用麻批細繩把幾個小松枝條綁成松枝條把,松枝條把上留有小圈套。然後再把家中每個房門門旁土墻上砸上木橛,在每個木橛上都掛上松枝條把,院子內的樹上,糧囤上,水缸上,牛槽上等也都掛上松枝條把,以備過年插香用。再一個就是綁天燈,天燈即高燈,在院內的旁房屋檐下刨坑栽一根一兩丈高的大木桿子,桿子頂部紮一個三角架,三角架用松枝裝扮起來,三角架的前端拴一個鐵環,鐵環內串一根繩子,繩子-端掛一個紅燈籠,燈籠內插上臘燭,以備點燈。點天燈時,打開燈籠,用火柴點上臘燭,那頭把繩子-拉,燈籠就升到天燈桿子頂端,照亮整個宅院,這叫高燈下亮,吉星高照。

臘月三十,是一年的末尾,一年的最後一天。這天,要早起打滿一缸水(舊時,人們都吃井水,用桶把水挑到水缸裏備用),抱足三日柴。柴多是豆稭、芝麻稭,有“芝麻稭,當大官;豆稭棒,年年旺”之說。這天,早飯前要先放一掛鞭炮才能囈飯。那時鞭炮很簡單,很短,只有十九頭,其中還有-頭不在編,不出響的,劈裏啪啦一會就放完。早飯後,一家男女則有明確分工,女人準備年終午飯,下午包水餃的餡菜,並事先揣好水餃面,讓面先醒著點,下午包水餃時醒面軟和,好捏好使。男人則著手把年用的碗盤碟子、盆盆罐罐、茶壺茶碗、酒壺酒盅等全部搬出來,進行徹底的洗刷,並存放於碗櫥櫃中,或置於相應的托盤上,以期備用。然後將條山幾,八仙桌擦拭幹凈,並於桌前圍上繡花幹凈的布面桌圍。請出中堂掛於條山幾,八仙桌正中墻上,兩邊分掛卷軸聯若幹幅。於中堂下方條山幾上列擺先人譜折子,並按序擺放筷子。先人譜折子前再按次序請先人主盒,先人主盒上也按序擺放筷子。條山幾下八仙桌上供上五個食菜碗,中間一個供海碗,食菜碗兩邊各供一個紅頂饃饃盤。五個食菜碗前再供四個菜盤。四個菜盤前再供四個果碟,四個果碟內分放四種糖果。四個果碟前供三個酒盅,旁有一把酒壺,三個酒盅前便供三個茶碗,旁有一把茶壺。三個茶碗前便是一個香爐,香爐兩邊的桌子角上分別供有插看紅臘燭的燭臺,燭臺內邊放有柱香和火柴,以備上香、點臘、燒紙之用。供桌前放-火盆,供燒紙之用。火盆前置蒲敦或草墊,以備磕頭時用。年供桌子,俗稱家堂桌子,家堂桌子兩邊各放一把太師椅或直背椅子,太師椅和直背椅子兩邊放置條凳之類的坐位。家堂桌子擺好後,已近中午,家庭主人或打發孩子去請爺爺奶奶,請爺爺奶奶回家過年,回家吃年席,回家吃年飯。我小時常跟了父親去請爺爺奶奶,懂事後我便獨個兒去請爺爺奶奶,我先在家堂桌子上的香爐內供燒三柱香,到蒲敦或草墊上磕四個頭,再點燃三柱香,拿上火柴和三五個炮丈,到村外路口或到祖墳前去請,先放炮丈,再口中念念有詞道:“爺爺奶奶回家過年啦!”然後捧了三柱香,引領爺爺奶奶回家。來到大門口又念道:“老爺爺老奶奶回家過年了,請門神讓路。”回到家堂桌子前,將三柱香插到香爐內,再到蒲敦或草墊上磕四個頭,爺爺奶奶就算請到家啦。請爺爺奶奶進家後,大門口放置攔門棍,以防邪魔鬼祟入宅。並在院內撒芝麻稭或谷草,叫做“撒歲”,意思是為財神和祖先備料餵馬,人走在上邊謂之“踩歲”。從這時起到送走爺爺奶奶,家堂桌子兩邊太師椅或直背椅子就是爺爺奶奶的坐位,別人不準坐。到三十晚上,家人可坐在條凳之類的坐位上,陪爺爺奶奶說話聊天。

臘月三十中午飯前要放鞭炮,然後吃飯,舊時臘月三十中午飯多是喝白菜粉條菜,粉條菜上放上一兩片藕盒和肉片(舊時吃藕盒都是把藕盒用菜刀一切四瓣,一小片一小片地吃,有客人來了也如此),這叫菜蓋帽,藕盒和肉片不讓多吃,多吃也沒有,以吃饅頭為主,在一年中一家人能囈頓這樣的飯菜很不容易。舊時一家人過三十,從不喝酒,不像今天這樣成席擺宴。午飯後,一家男女又有分工。男人熬漿糊,貼對聯,貼福字。貼“福”字時倒著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是“福到了”。後來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中有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再說貼對聯,對聯又叫年聯、春聯、春貼、門對,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字的時候,就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而合心意的紅春聯貼在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節普天同慶,所以除了各家門口要貼春聯外,豬舍,雞鴨舍等處也要貼對聯,寓意六畜興旺,格式一般是“雞鴨滿圈”“牛羊成群”“六畜興旺”,院子裏的大樹貼上“樹大根深”,院子裏的墻面貼上“春光明媚”,家裏靠炕的墻上貼上“幸福健康”,廚房裏貼上“勤儉節約”等。說起春聯,它起源於周代(公元前1046年至前256年)懸掛在大門兩旁的桃符(驅邪的桃木板),百鬼所畏。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在桃木板上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春聯都用紅紙書寫,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艷。紅色又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到了明清時期,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開始盛行於民間,直到今天繼續衍用,過年貼對聯,貼福字仍盛行於民間。

臘月三十午飯後,女人便著手忙於包水餃。晚飯吃的水餃多是豬、牛、羊肉白菜餡的(舊時春節間沒有韭菜),水餃餡由主婦細切精調,反復嗅聞,舌嘖品嘗而成,十分精致。然後揉面搟皮,巧手拿捏,元寶狀的餃子,整齊有序地排放於黃白而潔凈的秫稭桿制成的蓋墊上,看上去,如同一枚枚金元寶陳列於銀盤上,又如一件件精致藝術品展現於博物館的展盤上,讓人眼饞心馳,賞心悅目。初一早晨吃的水餃多是素餡的,因大年初-早晨吃的水餃是新一年的第一頓飯,吃素餡水餃預示著新一年中全家素靜,不出災禍事,素餡水餃還賞給出嫁的閨女吃,讓出嫁的閨女也獲得一年的全家素靜。包捏初-早晨吃的水餃時,蓋墊上撒上些面,以防時間長些水餃和蓋墊粘結不好拾弄。在包素餡水餃時,主婦有意把一枚制錢包在水餃裏邊,初-早晨誰吃到它誰就在新的一年裏有福有財,如果第一口就吃到了這個包有制錢的水餃,就預示著這人在新的一年裏福大財廣。也有包上糖塊的,初一早上誰吃到它,就兆示這個人在新的-年裏會過得甜甜蜜蜜。還有的包花生、棗子、栗子,主要用意是祈求早生貴子,人丁興旺。初-早晨吃的水餃包完後,為防水餃幹裂,水餃上面就蓋上一層紙或布片,為防鼠害就把餃子放在高處,又在地上撒些五谷雜糧讓老鼠吃,不禍害餃子。

說起水餃,它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和明朝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餃子又取“更歲交子”之意,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訴求。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年三十到晚飯時分,開始用大鐵鍋煮餃子。同時,孩子們都到院子裏拉鞭炮,這一晚的鞭炮是高檔一點的,二十五響。還放幾個大雷娃,即比一般鞭炮高一點,粗一點,裝的火藥多一點,響聲大-點的不編掛單個賣的特殊鞭炮,因響聲過大震耳,我在點大雷娃時,點燃後常常跑到十幾步外,雙手捂了耳朵看。有時奶奶給孩子們打謎語時就說:“一個娃娃四指高,咳嗽一聲沒有了”,孩子們會立時回答:“大雷娃!”就是這種鞭炮。在吃餃子前,先要到家堂桌前點臘燭,讓家堂桌子上明堂臘燭,還要上香、燒紙、磕頭,並先盛上兩碗餃子哄上家堂桌子。還要盛上-碗帶湯的餃子,擺上筷子,用手端著去供天、供地,到所有掛有松枝條把的地方上供。因為人們都認為掛有松枝條把的地方都有一尊神在那裏供職,都應當受尊重,吃年供。在這同時,要點燃天燈拉上去,照亮整個院子,還把每個屋子裏的所有燈都點上,並提上明亮的紅燈籠滿院裏轉一圈,照亮滿院裏的旯旯旮旮,舊時人們都認為妖魔鬼怪都躲藏在黑暗處,害怕光亮,用紅燈籠一照,它們都嚇跑啦。孩子們放完鞭炮上完燈,回到櫥屋裏,大鐵鍋裏的餃子也煮熟啦,一碗一碗透著肉香,惹人饞涎,熱氣騰騰的餃子就擺上了餐桌,開始餃子太熱,孩子們就都邊用嘴吹著冷氣,邊嘶嘶哈哈地小口吃餃子,一會餃子涼下來,孩子們便都狼吞虎咽地吃超來,記得我七八歲時就能吃兩大碗。吃完餃子,還要喝上-些面條,大人會告訴孩子們說,餃子是一年的操勞成果,一年的積攢,是金元寶,銀克子,面條是錢串子,銀鏈子,金元寶和銀克子要用錢串子穿起來,用銀鏈子鏈起來,入倉保存。

吃完飯後,一家人就都坐在家堂桌子旁邊的條凳上,圍著家堂桌子說話啦家常,陪著爺爺奶奶聊天,一直延到三更時分,這叫守歲。除夕是臘月最後一天,三十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除夕零點為兩年的分水嶺。俗話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就是這個意思。在守歲的空間,還要到院子裏去兆挺(兆廳,照廳,照挺),即把事先捆好的一捆谷草稭稈立在院子中間,從頂部點燃,谷草稭稈點燃後會把院子照得更亮,並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響,人們看火光,聽聲響就可預示來年的運氣如何,兆示來年的吉兇禍福。點燃的谷草稈在燃燒中常有偏歪、偏倒的,谷草稈倒向哪個方向,那邊地域明年就是好年景,如明當地有災,就可到谷草稈倒的方向去逃難。如果谷草稈燃燒後沒有偏歪偏倒,而是坐塌、坐化於原地,人們就會歡喜雀躍不已,欣喜若狂,因這預示著明年當地就是好年景,就風調雨順、無災無禍、雞鴨滿圈、牛羊成群、六畜興旺、五谷豐登、人煙興旺。

大年初一,是正式的春節。過去稱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等,有30多種名稱。嚴格地說,春節是從初一零點開始的。臘月三十晚守歲到三更,大年初一起床在五更前,家家戶戶要早起,大人孩子一個不拉,都要趕在五更頭前起床,誰家起的早,誰家就有福氣,這一年就交好運,所以鄉親們都比著早起。這-天,大人孩子都換穿新棉襖、新棉褲、新棉鞋、新襪,梳洗打扮,一切從新,煥然-新,這就是大年初一是新年的來歷,大年初一是新年的開始。說起換新棉衣,因舊時窮,一般人家吃飯穿衣都很困難,往往吃了上頓沒下頓,囤裏無糧,鍋裏無飯是常事,半年糠菜半年糧的是好人家,遇上災荒欠收年,討荒要飯,賣兒鬻女,因凍餓而死於荒野路邊者比比皆是。所以,普通人家冬天能有件棉褲棉襖穿是很幸運的事。那時穿棉褲沒有內褲和褲頭,穿棉襖沒有內衣內褂,都是棉褲棉襖靠身穿,上下只有-件,從初冬穿起,整個冬天沒有替換頭,再加上沒有洗澡條件,還要下力幹活出汗,拾柴拉火,無法講求衛生,時間-長,棉褲棉襖上就生了虱子,咬人癢了就用手搔撓,皮膚搔撓紅啦,搔撓破啦,就生了疥,生了瘡,沒錢治,只有幹受。那時候,不要說窮人和普通老百姓生虱子,據說皇帝,皇太後,皇妃也生虱子。所以,大年初一過新年,大人孩子都換穿新襖、新褲、新鞋、新襪,是人們最盼望的時刻,是孩子們盼新年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們最高興的一天。人們起床後,先在屋門後裏支上三塊磚,點了脫了粒的高梁秫稭穗,用水舀子溫了水,倒在臉盆裏洗手凈面。洗手凈面後,男人們就忙於上燈,先點燃家堂桌子上的臘燭,這叫明堂臘燭,再點拉天燈,點燃門燈,點燃各屋的所有的燈燭,再點上燈籠打著去照一照院內的旯旯旮旮,通個院子都要照-照,亮一亮。上完燈後便是上香,先點上三柱香插在家堂桌子上的香爐內,在家堂桌子上的火盆內燒紙,再跪上團墊磕頭,然後挎了紙籃子到全院所有掛有松枝把上上香燒紙,-處不能拉下。洗手凈面後,女人去廚房煮水餃,先把三十下午包好的水餃蓋墊上的蓋紙掀掉,往鍋裏下水餃時要從蓋墊的外圈向內圈拾餃子,蓋墊中間的兩圈餃子不能下幹凈,要留到蓋墊上,這蓋墊相當於糧倉,大年初一頭一頓不能把糧倉清幹凈。水餃煮好後,則把水餃用笊籬撈到鍋篦子上,蓋上鍋蓋保溫。先盛上三碗水餃供上家堂桌子,再端上一碗供天、供地、供竈王、供財神、供門神、供倉神,水缸、牛槽、院內樹等都要供,讓各路神靈都吃上年餃,祈望各路神靈在新的一年裏給家庭帶來好運,添福增壽。罷上供後,再放炮點鞭花,這時點放的鞭炮檔次要最高的,兆示一年的開始就火爆,就興隆。鞭炮放過後,一家人便圍坐一起吃年飯,香噴噴的餃子,沾上酸溜溜,辣酥酥的臘八蒜,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滿口溜香,大口小口地吃,沒饑沒飽地嚼,不住點地咽,一碗又一碗地盛。這時,父母不停點地告訴孩子:“不能把碗裏餃子吃光,每碗要剩下兩個!”因為大年初一頭一頓飯,若把碗裏餃子吃光了,這一年到頭就沒有飯吃,不吉利。

吃罷年飯,便要拜年啦,全家人都要給家堂桌子上的爺爺奶奶磕頭,接下來是晚輩給長輩磕頭,有時父母對兒女說:“一年就該你一個頭!”就是指這-個頭。這時,長輩向晚輩分發磕頭錢,即“壓歲錢”。這一切進行完後,天還沒有亮,接下來便要串門拜年。先要在家堂桌子上燒上三柱香,再點燃三柱香拿在手裏,在團墊上磕了頭,帶上懂了事的孩子,先到支分近的老人家給老人拜年,見了老人先問“起得早啊,新年好啊”,然後把三柱香插到老人家家堂桌子上的香爐內,表示我帶了自家的老人來拜年啦,說罷便倒地向家堂桌子上磕頭,再點上三柱香,帶上自家的老人們串第二家,第三家等。近支串完後,便不再點香,開始全村性的大拜年,要各家都到,要在街上遇到啦,老遠就喊“拜年啦!”如遇到的是長輩,不管是土地雪地,便要跪地磕頭。拜年活動代代流傳,是因為通過拜年活動可以改善和加深族人、莊鄉、鄰裏之間的感情,消除隔閡。特別是在農村,如兩家有過小磨擦,誰也不理誰,通過春節拜年,叔叔大爺的一喊,小矛盾也就解開了,以此相親相近,團團結結,和和睦睦,親親熱熱地相處往來。

拜完年後,各回各家吃午飯,午飯除了飯前放鞭花和上供外,其他講究少了許多。初一下午(有的初二上午),送爺爺奶奶,有時由大人送,也有時由已懂事的孩子送,送爺爺奶奶時,一家的長者,點上三炷香,在祖先各牌位面前照一下,然後在供桌前燒紙叩頭。這時,年少者將各門上的攔門棍拿開,長者口中念叼著:“爺爺奶奶,祖宗三代,年過完了,送您回程。”年少者則拿好香、紙、水餃、糕點、鞭炮等供品,還要用壺或瓶子,特地帶上水餃湯,陪長者一直到陵地裏。在每個墳頭上都燒香燒紙後,將水餃湯澆祭在地上,放一掛鞭炮,就算把祖先們又送回陵地了。

送走爺爺奶奶,便收起家堂桌子上的盤盞供品,有的家庭中堂掛軸,譜折譜主,香爐燭臺等保留到元宵節,也有保留到二月二的。大年初-這一天忌掃地,因為家家都供著天地神靈或祖先的牌位,掃地會塵土飛揚,臟了神靈或祖先的臉,而且笤帚也要放好,別讓人看見;婦女忌動針線,忌洗衣服,這兩項一直忌到初五日。這一天還忌吃葷,吃葷一年不素凈;忌打人罵人,不說臟話等等。這一天,家養的雞、鴨、鵝、羊、豬等都要圈好,說是怕這些動物弄臟了年或攪亂了年。另一個原因也是怕放鞭炮,驚的雞飛羊跑,滿院不安寧。還要把狗拴好或關起來,拜年的人多,別咬了人。

民間在除夕晚上,初一五更至太陽出來之前,堂屋和各屋內的燈,院中的燈和燈籠都必須點亮,為各路神靈照路,這期間,有些邪煞野鬼也常出來活動,但它們怕光怕亮,由於家內戶外的燈都點亮啦,沒有黑旮旯,-些妖魔鬼蜮就無處藏身,一家人就常年平安康健。正恩如此,初一五更起來後,如要上廁所,不能去露天廁所,如急需大小便,可在牛屋羊圈內進行。初一太陽出山前院內不能潑臟水,一怕臟了爺爺奶奶的衣物,二怕衝撞了各路神靈,再者,水即財,潑即丟,潑水即丟財,大年初一就丟財,不吉利,如有臟水,如便盆,刷鍋刷碗水等要等到太陽出山後才能再潑。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頓吃的素餡餃子,當娘的必須給閨女留一些,閨女來了讓閨女吃,閨女吃了一年都素凈。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頓飯,對於不能吃飯的病人,小孩,在遠方沒有歸家的親人也要擺上碗和筷子,拾滿水餃,讓他們-年中都有飯吃。

自初二這天,串親訪友活動就開始了。俗話說,“五裏不同俗”,特別是新婚夫婦,多半是在初二到嶽母家去看望嶽父嶽母和長輩,給嶽父嶽母和長輩拜年。也有的在初三到嶽父嶽母家去看望嶽父嶽母和長輩,給嶽父嶽母和長輩拜年。還有好多地方在初二這天為逝世未過三年的人上墳,初二這天是上墳的日子。又有“初二初三看丈母,初四初五看姑母”之俗。

初五日,稱為“破五”。這天要包餃子、洗衣服,年除夕和年初一換下來的衣服都要等到這天才能洗。此後,過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所以叫破五。但這一天一般不走親戚。也有在初五這一天不準用生米、生面下鍋。還有的在這一天,常以家族為單位舉行送家堂的儀式。這一天天還未亮,人們就煮好餃子上供、燒紙、磕頭,接著把神祖牌位收存起來,鳴放三聲“炮”後,全族男人帶著香、紙、鞭炮前去上墳。也有的在除夕日把剪刀用布包好或用線纏住,放在床鋪底下壓起來,到初五這天才拿出來,叫做“破五日。還有的地方在初五日這一天各家各戶包餃子,把包餃子稱作“捏五”。還有的地方在初五日這一天有送窮的習慣,稱作“送五窮”,五窮又稱五鬼,即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這天,人們用放鞭炮的形式來“趕五窮”“打五窮”,人們稱之為“打窮氣”。在城鎮經商的家庭中,則把初五這天定為財神生日。這天,開門營業為開市大吉,人們鳴放鞭炮,祭祀財神,全家都吃象征金元寶的水餃,希望生意興隆,財源茂盛。正月裏前五天禁忌很多,主要有初一至初五不許動剪刀,因刀剪屬兇器,動之不吉;初五之前的食品要在除夕之前做好,這叫“年飯”。“年飯”多而雜,什麼都有,到底有多少樣,那樣有多少,自己也說不清,所以有“年下的幹糧沒有數”的俗語。年飯可根據各家的經濟情況,可好可差,但蔥、芥、蒜、韭、辣椒這5樣生拌涼菜必須要有,這叫“五辛盤”。農村中在除夕和元旦必吃生蒜,說是“一年啦,誰不算算。”不許掃地,掃地只能從外往裏掃,更不能倒土,傳說,初一地上有元寶,掃地倒土把元寶倒掉不吉利;切忌打壞碗盤家什,萬一小孩摔壞一個碗,在場的大人馬上說聲“歲歲平安”。

初七日稱為人日。西漢著名的文學家東方朔在《占書》中說,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初七為人日的由來已久。唐代稱為“人勝節”。《荊楚歲時記》說:“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據說人日主人丁興旺和人身健康。因此人們多在這天中午吃面條來祈求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有的以這一天的天氣陰晴來占驗本的年景好壞,是收莊稼還是收人。人日這天,婦女忌諱作針線。有“人日作針線,專紮婆婆眼”的俗語。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家家戶戶吃元宵,元宵是中國傳統小吃之一,屬於節日食俗。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先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曬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大篩子裏,倒上江米粉“篩”起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江米粉沾到餡料表面變成球狀,就成了元宵。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均為不同的食品。吃元宵,兆示和和睦睦,團團圓圓,融融樂樂。這天的主要活動是觀賞彩燈,所以又稱燈節。這是繼春節之後一個比較重大的節日。賞燈的習俗可以上追到漢代。漢代有臘月賞燈的習俗。唐代把賞燈的時間正式定在正月十五。史載,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正月十五夜,在安福門外做了一個二十丈高的燈輪,用錦繡加以裝飾,掛上五萬盞花燈,就象一株巨大的花樹。到唐玄宗時,元宵節賞燈更為盛行。宋、元、明、清各朝都沿用唐代舊制。規定元宵節前後三夜,開市賞燈。官家與民同樂,以示歌舞升平。民國時期規定,元宵節前後三天為燈節。十四日稱為試燈,十五日稱為正燈,十六日稱為殘燈,一直延續至今。各地花燈種類眾多,而且家和家也有差別。舊時有的用蘿蔔雕成燈盞(現在大都用大小蠟燭),在元宵節晚上,散放在自家的大小屋內和院外的胡同,及村外的主要路口上。遠遠望去,燈光閃閃,如銀河落地,別有情趣。元宵節晚上並有玩旱船、秧歌、高蹺、竹馬、騎毛驢、舞獅、燈會等文娛活動。每當夜幕降臨,城鎮沿街便燈火輝煌,火樹銀花,男女老幼爭相觀賞、品評,熱鬧異常,稱為“鬧元宵”。正月十六日是元宵節的尾聲,也稱為殘燈。老百姓非常看重這一天。人們認為這一天是出去走動的好日子,群眾稱作“走百病”。這一天,男男女女穿著節日的服裝,走親訪友,農村有順口溜說“跑一跑,不見老”“動一動,治百病”“走一走,人活九十九。”因此,活動不太方便的老年人也要架著出來走走路,以示兒女孝心。

過年的氣氛一直延續到二月二。新中國建國後,國家規定春節為法定節日,各行各業放假三天,各機關、學校、廠礦多舉行團拜、慰問、聯歡等慶祝活動,在農村仍多沿襲舊俗。傳統的春節禮俗已大大簡化、淡化,多數家庭以看電視節目代替守歲,以走訪致意表示拜年,時代色彩明顯增強,但歡樂氣氛有增無減。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舊時正月裏,新娶的媳婦頭三年禁忌多,有“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的說法。即正月初七、初八、初九,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這些日子裏,新娶的未過三年的媳婦不能串親訪友地走動。過元宵節還有一種禁忌,就是新婚的媳婦,頭三年不能在婆家過十五,說什麼新媳婦“十五不觀燈,觀燈死公公。十五不見火,見火死婆婆”。因此,凡有這種習俗的地方,新媳婦必須回娘家去躲燈火。俗話說“閨女是娘身上的貼身小棉襖”。小棉襖,貼身,暖和。意思是女兒跟媽媽之間親密無間的關系,女兒可以跟媽媽撒嬌,幫媽媽打理家務,陪媽媽說知心話,可盡情享受天倫之樂。女兒從小就沒有男孩頑皮,又比較細心,又孝順點,特別結婚後自己當媽媽後,會更加知道父母對自己的苦心和不容易,女孩一般會比男孩更加善良、安靜、體貼、善解人意。總能讓你感到開心、貼心、舒心、讓你省心。女兒時常給母親的心靈按摩會讓母親溫暖。只有女兒最疼媽媽,知道媽媽需要什麼,知冷知熱者,莫過於女兒,就是母女倆吵架,也當不住他們之間濃濃的親情。逢年過節,女兒總是想著母親,常常挎了饃饃籃子看望母親,並執意給母親掏留下幾個自家親蒸的白面饃饃。因此,在舊時又有“閨女是個饃饃籃子”的說法。每逢女婿和閨女來看丈人和丈母娘時,丈母娘都給女婿做好吃的,在舊時也常動炸鍋,為了閨女而心疼女婿,所以舊時有“丈母娘疼女婿沒二心”之俗語。娘疼閨女,閨女疼娘,這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女婿也隨了媳婦去孝順丈母娘也是世之常規,女婿雖不像兒子那樣對丈母娘養老送終,披麻戴孝,守靈摔老盆,但當丈母娘去世時要擺大祭,戴雙孝帽,多次長揖奠拜,有的掉淚痛哭,多次都拉不起來,比-般人悲痛有甚,所以又有“一個女婿半個兒”之俗語。

正月裏串親訪友-直持續到二十前後,人們先走近親,後走遠親。男人們多不挎籃子,往往肩背搭連,放上幾個家蒸白面饃饃,-包點心,有時一天可串兩家或幾家,每到一家掏留禮品時,總是互尊互讓,推推搡搡,掙掙奪奪,幾十家親朋走下來,搭連中的白面饃饃一個不少,-包點心也被撕奪得散碎不成包啦。

舊時,三、六、九是皇帝臨朝,大臣們上朝議事的日子,是吉祥日。因此,民間在外地工作、經商、或到外地探親、訪友、辦事出行的時間,也多選在三、六、九,即正月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以應吉祥、順利、躲災、避邪。(文/高廷倫 攝影/史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