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拜神樹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田野鄉間流連,只為感受自然的誌趣。去植物園賞花,去森林裏觀鳥,去野外露營看螢火蟲,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雖然大家會接觸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但每每被孩子問到這樣的問題:“這是什麼樹?那是什麼花?”我們卻只能啞口無言。更別說被熊孩子繼續追問花的名字來源。連智能識物系統都無法回答、像謎一般的植物的名字究竟起源於何時?又與傳統文化有著怎樣的聯系呢?

有著這樣困惑的你,不妨打開《古典植物園》,在經史子集、東西文化間,發現尋常草木背後的文化意蘊。

你會發現“梔子花”、“淩霄”“茉莉”這些植物的名字與文學、歷史、藝術、本草、吃食、歲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其暗含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且包羅萬象。

本書憑借書中有趣有料的內容、精美細膩的圖譜,成功入選“2021年5月中國好書榜單”。全書以春夏秋冬為引線,勾連歷史文化脈絡,使自然與人文之美躍然紙上,以全新的古典視角,帶你尋覓不一樣的草木之美。

1.植物與文學

從《詩經》開始,植物作為“起興”和“借喻”的載體,就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寓意和象征。柳樹寓意離別,牡丹象征富貴,梅蘭竹菊代表君子。理解植物所蘊含的特定情感和象征,對於閱讀古詩文大有裨益。

淩霄花,在唐代白居易的筆下就是趨炎附勢的形象,但是在宋代文人那裏卻被賦予淩雲之誌;清代畫家金農依據白居易,將淩霄花爬青松比作十五歲的女兒扶老翁,但著名戲曲家李漁卻認為,淩霄花乃藤本中最為可敬者。舒婷那首《致橡樹》“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取的就是白居易筆下淩霄花的含義。

《古典植物園》插圖(下同)

梧桐也是傳統文學中的經典意象。在《莊子》中,鸞鳳從南海飛往北海,途中“非梧桐不止”。梧桐是能夠吸引鳳凰的神樹,“鳳棲梧”“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即從此來。白居易以秋雨梧桐作為唐明皇與楊貴妃淒美愛情故事的背景,秋雨與梧桐也成為文學中的經典搭配,多指向離愁別緒。

合歡,從字面意思就知道它是夫妻情感交好的象征。所以在蒲松齡《聊齋誌異》的愛情小說《王桂庵》中,男主人公夢見心上人,首先看到的就是門前那一樹合歡花。該故事取材於一首民間情歌,一開始,女主人公門前所種不是合歡,而是紫荊。但紫荊在傳統文化中是兄弟手足的象征,所以蒲松齡在寫小說時,將紫荊改為合歡。

〔日〕巖崎灌園《本草圖譜》,合歡

2.植物與飲食

蔞蒿又叫“泥蒿”,冬天用來炒臘肉,在江西等地是一道名菜。它擁有蒿屬植物特有的清香,如汪曾祺所說:“即食時如坐在河邊聞到新漲的春水的氣味。”

但在古代,蔞蒿常見吃法是燉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蔞”的解釋只有簡單的一句:“草也,可以烹魚。”魏晉時的江東,蔞蒿多用於做魚羹。而從唐代起,這種植物被認為能夠解河豚之毒,宋代人吃河豚時都會放蔞蒿。所以,蘇軾那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其實說的是一道菜。別忘了,蘇軾可是一個美食家。

魏晉時期的名士張季鷹,因為秋風起而想念故鄉的菇菜、蒓羹和鱸魚,連官都不做了。他說,人活著,最重要就是開心,豈能為了功名利祿而背井離鄉千裏之外?令張季鷹想念的蒓菜羹,的確是當時的一道名菜,時人認為可與北方的羊酪(用羊乳制成的一種食品)媲美。蒓菜一般到了秋天就不堪食用,但在張季鷹老家吳中地區,蒓菜在秋季也同樣軟嫩鮮滑。“蒓鱸之思”,也成為後人表達思鄉之情時常用的典故。

3.植物與染料

南方人都喜歡將梔子花種在院子裏,夏日的梔子花香,令遠方的遊子最為想念。在漢代,梔子花的主要作用是染色,那是梔子花的單瓣品種,能夠結出橙黃色的果實。漢武帝將龍袍改為黃色,黃色受到皇室的推崇,而梔子在當時是處於壟斷地位的黃色染料。所以司馬遷《史記》記載,家中若種有千畝梔子,其富可匹敵千戶之侯。

鴨跖草在田間地頭尋常可見,它的花朵很像一只蝴蝶,所以又叫蝴蝶花。古人用它的花瓣來染色,顏色青翠又明亮,用來畫燈最合適不過。明代杭州人用它來染胭脂,這種胭脂有個詩意的名字叫“夜色”。在唐代以前,鴨跖草就已經傳入日本,由於它的顏色很容易消退,在制作和服時用於描繪畫稿。

蓼藍是一種古老的染藍植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裏的“藍”就是蓼藍。蓼藍的葉子加入石灰後發酵能夠形成藍靛,用它染成的藍印花布,在江蘇、湖南一帶特別流行。沈從文《邊城》裏就兩次提到“藍布衣裳”。種藍、染藍曾經是一項收入可觀的營生。清光緒中葉以後,化學合成的洋靛進入我國市場,藍靛逐漸被取代,種藍產業至此衰敗。

4.植物與文明交流

江蘇民歌裏唱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其實原產於遙遠的印度,在唐代經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茉莉是其梵文的音譯名,它也向西傳入了中東、地中海和北非,並且成為北非國家突尼斯的國花。在突尼斯,茉莉被用來象征愛情的純潔與美好。東南亞國家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也將其尊為國花,泰國和菲律賓等國家習慣在禮佛儀式中將茉莉花環供奉於佛前。傳入我國之後,茉莉花受到人們的喜愛,南宋時無論帝王還是百姓都用它來避暑。到了明清,由於被青樓女子戴在頭上憑欄招邀,而被認為是淫葩妖草,上不得廳堂。

周傑倫歌裏唱的“迷疊香”,也是舶來的香草。它是唇形科的著名香料,原產歐洲、北非地中海沿岸,其英文名rosemary源自拉丁語學名中的Rosmarinus,本義是“海洋之露”,是廚房裏常見的調味料。其清新獨特的風味,能夠搭配多種食材,尤其是烤肉。迷疊香在西方文化中也有著豐富的寓意,因象征忠貞不渝的愛情而出現在婚禮上,也因為代表記憶與緬懷,被用於戰爭紀念日和葬禮。迷疊香早在魏晉時已傳入我國,曹丕曾作《迷疊香賦》,以歌詠這種外來的香草。

5.植物與氣候變遷

兩漢時期,淇水之畔的淇園(河南鶴壁市淇縣)曾有過茂盛的竹林。《史記》和《後漢書》記載,淇園之竹曾用於治水或制作弓箭。但北魏時期酈道元在《水經註》裏說,他來到淇水之畔,沒有見到任何竹林。這是什麼原因呢?

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中原地區正在經歷中國歷史上的極冷時期,尤其是酈道元所處的時代,正值魏晉南北朝時的第二個冷鋒。即便是六月天,大同一帶也經常下雪。生於熱帶和亞熱帶的竹子無法在這樣寒冷的氣候裏生存,所以酈道元才沒有看見竹林。他看到的只有藎草和萹蓄,與《詩經·衛風·淇奧》裏“瞻彼淇奧,綠竹猗猗”說的一致,這裏的“綠竹”不是綠色的竹子,而是藎草和萹蓄兩種植物。在《本草綱目》和《植物名實圖考》中,這兩種植物一前一後排列,都是受到《詩經》的影響。

6.植物與圖譜

古代植物圖譜在繪制之初主要講求實用性,使人易於識別。其中一些不僅準確,而且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例如明代王磐《野菜譜》、清代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等。

日本的本草學長期深受中國影響,進入江戶時代後,隨著《本草綱目》和西方自然科學相繼傳入,日本本草學開啟新的紀元,一批傑出的本草學家不斷湧現,具有獨創性和實用性的本草學、博物類著作也相繼刊刻,這其中就包括不少精美的圖譜,例如巖崎灌園《本草圖譜》、細井徇《詩經名物圖解》、毛利梅園《百花畫譜》。《詩經名物圖解》是公認的《詩經》配圖類的巔峰之作;而《本草圖譜》的繪制是先畫出白描,然後請畫工逐一上色,以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些圖譜既有西方博物學之精確、又有東方文人畫之趣味,給人以審美的愉悅和享受。

〔日〕巖崎灌園《本草圖譜》原圖,天門冬

經過設計師摳圖、拼接、施以統一底色,原本古舊的圖片重煥生機,植物的生動細節得以完美呈現。

全書有120余首古詩詞、780余條文獻、450余條註釋,呈現植物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包羅萬象的自然知識。120余幅古人手繪插圖,呈現植物完整特征與生動細節。

更有精美裝幀:護封暖色鋪底,突出草木特色;內封溫潤米白,彰顯婉約氣質,也讓你的閱讀體驗更加舒適。空脊鎖線,可以180°平攤,彩圖得以完整呈現,提升閱讀體驗。32開的紙頁,讓你一只手就可以捧著閱讀,便於攜帶,更適合各種閱讀空間。

這個夏天,《古典植物園》帶你認植物、漲知識、愛自然,尤其適合中學生們暑假閱讀。通過這本書,跨越千年歷史,我相信你會愛上傳統文化,在尋常的生活中體會出悠然與自得。

《古典植物園:傳統文化中的草木之美》

2021年5月中國好書

2021年5月華文好書

2021年5月百道好書

2021年5月搜狐文化好書

2021年5月探照燈書評人好書

2021年5月《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優秀暢銷書排行榜總榜

【中國好書】推薦語

大自然的各種植物,在古人的眼中,都充滿詩情畫意。它們可入藥,可食用,可寄情,可言誌,慢慢品味,會有生動的東西體現出來。本書作者博采東西文化,爬梳經史子集,融合博物學、詩學、神話傳說和社會學,探尋草木背後的文化意蘊,挖掘先人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特點,借自然風物抒發內心之感,建構了一個耐人尋味、意趣盎然的草木天地。全書以物說文,以實涉虛,圖文並茂,透露著博物學式的審美情趣和雅致清麗的古典韻味。

【華文好書】推薦語

隨著生態文明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身邊的植物,是與我們相依相存的生命共同體。它們不僅可以食用、入藥,是先民衣食住行的來源;而且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寄托著我們豐富的情感。《古典植物園》以我們身邊的常見植物為對象,介紹了它們的植物學知識和相關的歷史文化,重在挖掘植物在我們中國人精神世界裏的特殊意義。這本書廣采博收詩學、本草學、民俗學、社會學等,內容豐富、有趣有料、裝幀精美。100余幅精美彩插,尤其是日本江戶時期本草學者的手繪彩插,更使這些植物可感可親、異彩紛呈。它帶我們由植物通往自然、文學、歷史、藝術的世界,激發我們對自然、知識、生活和傳統文化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