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用井水淋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新華網

2021年11月9日,權隆芳出門診時給病人號脈。圖片均由受訪者供圖

醫生權隆芳終於休息了一段時間,只不過是躺在病床上。

今年3月的一天夜裏,權隆芳上了十幾次廁所。第二天上班時,她舉步維艱。權隆芳知道是腰椎出了問題,但沒想到脊髓已經從極度變形的腰椎裏掉出來,壓迫到了神經。

同事們把她送進了手術室。4個小時後,她的脊椎被打入6枚鋼釘。36歲的權隆芳從醫生成了病人。長期以來,身為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肛腸科醫生的她,總是要求自己能設身處地從病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次無奈“如願”。

1

術後的3個多月,權隆芳只能在家平躺。有什麼是躺在床上仍能做的?權隆芳說她能想到最簡單的就是說話。她開始為普通話水平測試做準備,並於病愈後的10月順利參加了考試。

其實權隆芳只是樂於嘗試新東西。醫生比多數其他行業從業者面臨的考試要多,權隆芳比多數醫生面臨的考試更多。很多考試都是她“自找的”,比如普通話水平測試,再比如全球數學競賽。

熱搜榜圖

今年是權隆芳連續第三年參加這個數學競賽了。和前兩年一樣,她依舊沒進決賽圈。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學精英,權隆芳自知不是對手。那令人垂涎的百萬獎金,她也從沒覺得跟自己有什麼關系。

即使如此,“肛腸科女醫生3次參加全球數學競賽”的故事,也許是由於充滿戲劇衝突元素,還一度意外上了微博熱搜榜。實際上數學只是權隆芳的業余愛好之一,她還喜歡書法、繪畫,現在也仍不時練筆。

權隆芳工作照

權隆芳書法作品。

直到媒體報道,同事們才知道權隆芳竟然有這麼多專業以外的興趣愛好。此前,眾所周知的只是權隆芳一直在爭取考醫學博士。“權隆芳雖然一直很優秀,但她總是不滿足,覺得自己還不夠好,所以格外上進。”西苑醫院肛腸科主任賈小強告訴記者,今年已經是他第五年為權隆芳申請報考博士簽字。

權隆芳生活照

權隆芳2010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後,權隆芳認為自己7年的專業學習已經為行醫做足準備,但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她發現自己現有的科研實力和思維意識,難以解決眼前遇到的部分專業問題,於是權隆芳決定申請讀博士。數學競賽什麼的,無非是放松玩玩、重在參與;對於讀博,權隆芳是認真的。

可是由於編制、工作年限、資格證明、導師安排等條條框框,此前4年,權隆芳的申請均鎩羽而歸。但是她不氣餒,人家說她缺什麼,她第二年就補什麼。今年已經是權隆芳第5年申請讀博,幾經周折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在職博士。

“都已經有穩定的工作了,還非得拿個博士文憑,有必要嗎?”權隆芳的朋友中,有人不理解她,聽她講自己的申博經歷就覺得累,心疼地勸她不要折磨自己。

“有必要啊!”權隆芳非常堅定,“的確,博士畢業做的事,我現在也能做,但是博士階段訓練出的臨床科研思維,我卻一直缺乏,這就影響了我對病人的治療效果。”讀博以後,權隆芳發現,自己此前多年的思維定勢得到突破,不再機械地按照書本知識去理解病癥,而是結合導師和自己的臨床經驗,疊加時間等多重維度去為人開方治病,更凸顯中醫治療的思想精髓。

權隆芳醫院官方介紹

2

權隆芳當醫生已十年有余,一直見不得病人受罪。一次診斷出病人時日無多時,病人家屬尚且鎮定,權隆芳卻先流出眼淚。她知道來肛腸科求醫的患者,身體和精神的痛苦都非比尋常。權隆芳總要求自己用最輕柔迅捷的方式,為患者快刀斬亂麻。

權隆芳悄悄對記者說,有些給病人做的處理,她會先對自己試試。比如肛腸科治療時常用的栓劑,總有病人反映塞不進去,有些醫生會回一句:“那不可能!”就把依舊莫名其妙的患者打發掉。權隆芳會回家自己摸索著給自己塞。過程中她發現由於人的腸子是彎的,站著或躺著確實很難塞,但蹲著就容易得多。有了這樣的摸索,她更知道該如何具體入微地指導病人。

除了常見的痔瘡,還有一種肛腸病高發於老年群體中,即糞便嵌塞。這是由於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腸道蠕動功能退化等原因,便秘數周所致。患者通常痛苦不堪,嚴重時可能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醫治這類疾病,需要醫生用專業手法幫忙清掏,權隆芳從不避諱。

權隆芳(左四)在給病人手術主刀

曾有一次,有位80多歲的部隊退休老幹部被家人用擔架擡來。由於一個月沒有正常排便,老人肛周潰爛,感染高燒,奄奄一息。權隆芳診斷老人是糞便嵌塞,上手幫忙從後庭清理出老人腹中隱患。

待老人半個月後來復查時,已恢復往日的軍人姿態,腰桿筆直。權隆芳楞是沒認出她來。“我就是那個之前來時都快病危的老太太啊!”老人激動地向她道謝。權隆芳說,這種時刻,總讓她最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我活的這59年,此前從沒見過像權隆芳這麼心疼病人的醫生。”權隆芳曾經的患者李才告訴記者,3年前,他曾因直腸疾病險些危及生命。他的手術,包括術後的護理,都是權隆芳親手完成,歷時兩個多月,最終治愈。“人家都說我太倒黴了,怎麼生了這個病。但是我說我太幸運了,雖然生了這個病,但遇到了權醫生這麼好的大夫!”

李才住院期間先後3次進手術室,下身有5個刀口,每個傷口都有嬰兒嘴巴那麼大。由於病情特殊,術後他的刀口不能縫針,還要塞紗布蘸碘伏、生理鹽水等藥物進行消炎,每次操作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權隆芳每天為李才清理時,都溫柔地和他拉家常,幫他放松下來,同時極輕柔地用最快速度完成。李才說他經常是剛感覺到痛就結束了。那年整個春節期間,李才都在住院。無論是大年三十還是初一,權隆芳都每天早上準時出現在病房,為他換藥護理。“我那時也是有點倔,對權醫生產生了依賴,不讓別的醫護人員插手,害她過年都不安生,也沒法回家。可就算這樣,一句牢騷話我也沒聽她說過。她對我始終那麼關心和溫柔。”

李才病愈後,實在不知如何感謝權隆芳,“無論送什麼都堅決不要”,他只能隔三差五發微信問候權隆芳,又生怕自己的問候會打擾到忙碌的她,沒想到權隆芳總是及時有禮貌地回復——病人的每一份感激,權隆芳都十分珍惜。

權隆芳(右二)在給病人做手術

3

權隆芳笑著向記者回憶說,她從十幾歲時就決心學醫,主要是因為自己愛給人幫忙,可是慢慢長大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給人幫忙還經常被當成管閑事,只有醫生這份工作,是無論怎樣為別人幫忙都不為過的,所以她覺得當醫生是目前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即使如此,朱玉林也沒想到,權隆芳不光幫自己治病,還為父親救命。28歲的朱玉林經權隆芳治愈後,復診與她交流時,偶然提起了自己父親的直腸癌。權隆芳格外關註,主動提出讓朱玉林帶爸爸再來西苑醫院就診。

“她對我父親病情前前後後的關照,讓我有時都感覺不到她只是我隨機掛號碰到的醫生,而更像我們自己家的親姐姐。”朱玉林對記者說,已在其他醫院被確診為晚期不宜手術的爸爸,在西苑醫院成功做了手術。

朱玉林的爸爸術後化療時,家裏所有積蓄已花光,管親戚們借錢也已借遍。實在走投無路,朱玉林在網上發起了眾籌,籌到了一萬五千元左右,解了燃眉之急。朱玉林發現,其中一筆大額2000元的捐款,竟來自權隆芳,令他感動不已。

爸爸直腸癌確診至今已兩年有余,情況明顯好轉,朱玉林總感到對權隆芳無以為報。因為自己是從事幼教工作的,業余搞公益的少兒故事會,他便邀請權隆芳帶著孩子來參加。這確實是權隆芳非常需要的。

權隆芳和家人

對病人照顧得越多,權隆芳對家人照顧得只能越少,尤其是對兩個孩子。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問媽媽什麼時候下班,權隆芳的一對兒女卻總是怯怯地問媽媽什麼時候上班。他們害怕媽媽去上班,因為媽媽一旦上班,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下班。

只有躺在床上養腰傷的那幾個月,動彈不得的權隆芳才得以全天陪伴在孩子們身邊。盡管孩子們也要幫忙照顧媽媽,但那是他們最開心的一段時光,因為媽媽終於只屬於他們了。

今年9月開始讀在職博士以後,權隆芳更忙了。她把一些線上的課程錄下來,下班回家看。線下的面授課她要跟醫院請假去上,結束後回來直奔醫院給病人做手術。回到家,除了自己補課,兩個剛上小學的孩子也需要輔導。權隆芳和丈夫只能教孩子們盡可能獨立,兩代人各自在書桌前完成自己的學習。

權隆芳也想閑暇時沐浴在戶外的春風中寫生,或者聽著輕松的音樂逛街,但現在這些都顯得太奢侈。參加各種考試和競賽,成為她爭取自我的最主要方式。承受不住家裏家外的壓力時,她也忍不住掉眼淚。可是,想起家裏老人常說的話:“井水喝不完,力氣用不完。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權隆芳趕緊停止自怨自艾。

看著身邊的同事,尤其是前輩、領導,不僅要兼顧家庭、醫療、科研、教學,還要承擔一些社會組織的職責,權隆芳更覺得自己沒資格抱怨,“經常看到90多歲的院士還在工作,我們年輕人更不應該躺平了,年輕就是我們拼搏最大的資本。”她笑著給自己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