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雷劈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前文我們說過公元前十一世紀中期,中華大地上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戰爭——牧野之戰。周武王姬發率戎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與商朝七十萬軍隊大戰於牧野。最終周軍大勝,紂王自焚而死。武王伐紂的故事也成為老百姓婦孺皆知的故事,《封神演義》更是神化了這樣一段故事。

拍攝於河南洛陽周公廟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僅在位四年,武王之子姬誦繼位,是為周成王(公元前1055年-公元前1021年)。姬誦繼位時年紀很小,武王駕崩的消息傳出後,天下又開始亂起來,好在周公輔政,才使國家安定下來。那麼周公是何許人也呢?

周公並不是一個名字,而是一種爵位,得此爵位者輔助周王治理天下。歷史上第一位周公名叫姬旦,也稱叔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武王姬發的弟弟。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我國古代文化遺產《周公解夢》便是後人借周公之名而著。

唐朝詩人白居易有詩雲:“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放言詩》第一句話說的便是關於周公有沒有篡位發表的觀點。意為如果當時周公被誣陷時、王莽篡位前便死去,那麼誰能說得清他們誰是忠賢?

那麼周公究竟有沒有篡位呢?難道這真的只是謠傳,還是另有原因呢?

在我們的大部分歷史上對周公的稱贊是至高無上的,他作為武王的弟弟,幫助姬發伐紂時一直跟隨左右,立下赫赫軍功。周朝建立後的第二年武王突發重病,大臣們都很擔心,姜太公提議占蔔測測兇吉。周公同意占蔔但是願意用自己的身體做擔保,以求哥哥姬發康復。對先王祈禱後再占蔔,果然是吉象。第二天武王便康復了,周公把占蔔的冊文收進櫃子中密封起來。

牧野之戰

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姬誦繼位,但周公的這個侄子還很小不足以威震四方諸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周公開始輔政,而有分歧的觀點也在這個地方。

武王的離世使還不穩定的周朝頓時失去重心,在這樣的形式下,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幹又有威望的人物來主持大局。周公姬旦當之無愧,主持朝政。輔政七年後,成王長大成人,周公便歸政於成王。周公輔政的這七年間,周公的兩個兄弟管叔,蔡叔到處散布流言周公將要篡位,就連姜太公姜尚也等賢臣也開始懷疑。周皇室的內部矛盾讓商紂王的兒子,武王登基後封在邶的武庚看到了機會,聯合管叔、蔡叔等人謀反,史稱“三監之亂”。在姜尚的幫助下,周公最終平定了動亂,打消了眾人對他的懷疑。

但事情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周公歸政後,又有流言傳出周公意欲篡位。這次周成王也有些懷疑這個權利極大的叔叔了,周公為了避嫌逃到了楚地。

周公

周成王幼年時得過一次重病,這是武王已經離世,周公作為叔叔兼輔政大臣對成王得病非常擔心,剪了自己的指甲沈入大河中,向河神祈禱,願意代替成王得病甚至代替成王去死。祈禱後把冊文也保存在自己的府庫中。在周公逃到楚地後,周成王翻閱周公府庫中的文書,(另一說是雷劈開府庫)發現了當時周公留下的冊文,感動萬分,立即派人把周公從楚地接了回來。

周公為了周王朝可謂鞠躬盡瘁,所以結合史實可以推測,周公應該在輔政時自稱為王,並以王的身份發布命令。但並無篡位之心,不然距離周公年代較近的孔子、孟子又有怎會如此推崇周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