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故去的母親來了我家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澎湃新聞記者 程千千 綜合編譯

12月23日,美國著名作家瓊·狄迪恩(Joan Didion)在紐約家中去世,享年87歲。據狄迪恩的出版商克諾夫(Knopf)出版社透露,她的死因是帕金森癥的並發癥。

美國著名小說家、記者、散文家瓊·狄迪恩(Joan Didion)在紐約家中去世,享年87歲。東方IC 資料圖

瓊·狄迪恩生於1934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她於20世紀60年代步入文壇,以出色的小說、劇本、雜文和文學性新聞寫作奠定了其在美國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主要作品有《向伯利恒跋涉》《奇想之年》《藍夜》等。

《奇想之年》

《藍夜》

2005年,她憑借《奇想之年》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類),入圍普利策獎及國家書評人獎。2007年,她又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為對美國國家文學具有卓越貢獻的作家頒發的年度獎章。2013年,美國政府授予瓊·狄迪恩美國藝術與人文國家獎章。

狄迪恩對美國加州文化和20世紀60年代的混亂進行了尖銳的報道,這使她成為了“新新聞主義”的主要倡導者,她的作品《順其自然》(Play It as It Lays)和《共同祈禱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宣告了一個艱難的時代的到來。

狄迪恩因在《生活》雜誌和《周六晚郵報》發表了一系列精雕細琢、引人深思的專題文章而聲名鵲起,這些文章探討了戰後美國生活的脆弱邊緣。她的家鄉加利福尼亞州為她提供了最豐富的創作材料。在尖銳而熟悉的小插曲中,她捕捉到了它的嚴酷和美麗,它作為吸引不安定居者的磁鐵的作用,它的黃金承諾和迅速消失的過去,以及它作為文化實驗室的力量。

狄迪恩作品封面

“我們相信新的開始,”她在《我來自哪裏》(Where I Was From,2003)中寫道,這是一幅關於加州的精神肖像,“我們相信好運。我們相信礦工抓到最後一根木樁並擊中了康斯托克礦脈。”

創作了兩部開創性的散文集《向伯利恒跋涉》《白色相冊》後,她將冷靜而擔憂的目光轉向了海特-阿什伯裏的嬉皮士,以及像詹姆斯·派克(James Pike)主教和霍華德·休斯(Howard Hughes)這樣的怪人和探尋者,還有後工作室時代的電影業,以及大門樂隊帶有死亡色彩的音樂。

《向伯利恒跋涉》

“她的才能是描寫文化的情緒,”作家凱蒂·羅伊夫(Katie Roiphe)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她設法通過她自己高度特殊和個人的寫作來傳達 20世紀60年代和 70 年代的精神。她與時代完美契合。她略帶偏執、略歇斯底裏、高度緊張的感性,是作家與當下的完美結合。”

小說家和非虛構作家弗朗辛·普羅斯(Francine Prose)評價說:“她在書中使用了一種以前從未有過的聲音——西方的、女性的、焦慮的。”

普羅斯列出了狄迪恩在其寫作生涯中涉及的所有地方和主題。它包括加利福尼亞、紐約、夏威夷、薩爾瓦多、拉斯維加斯、邁阿密、約翰·韋恩、帕蒂·赫斯特、越南、中央公園慢跑者、黑豹黨、總統選舉、紐特·金裏奇、多麗絲·萊辛、女權主義、嬉皮士、電影、書籍和新聞。在所有這些話題和地點的背後,是她沈穩、機敏、悲哀和焦慮的聲音。

普羅斯說:“這只是焦慮的悸動。每句話都有一種觸電般的焦慮,這是讓你如此密切關註的原因。我的意思是,你只是在等待一些東西爆炸,然而它沒有,於是你繼續閱讀。”

狄迪恩後來轉向了政治報道,為《紐約書評》撰寫了關於薩爾瓦多內戰和邁阿密古巴移民文化的長篇文章,並最終以書籍形式出版:《薩爾瓦多》(Salvador)和《邁阿密》(Miami)。

“她是無所畏懼的、頗具創造力的,是一位了不起的觀察者,”《紐約書評》編輯羅伯特·B·西爾弗斯 (Robert B. Silvers))在 2009 年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她對傳統觀點非常懷疑,並且在尋找能夠講述更廣泛畫面的人或情境上非常出色。她是一位出色的記者。”

瓊·狄迪恩1934年12月5日出生於薩克拉門托。她是加州定居者的第五代後裔,她的父親是陸軍的財務官,母親是家庭主婦。“二戰”期間,她的家庭經歷數次搬遷,戰後才回到薩克拉門托。

十幾歲時,狄迪恩就把海明威小說中的章節打印出來深入研究。海明威對對話和沈默的處理方式深深影響了她。約瑟夫·康拉德對她也影響深遠。

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大三的時候,狄迪恩向《小姐》雜誌提交了一篇短篇小說的初稿,並獲得了該雜誌的客座小說編輯一職。1956年,狄迪恩在該校獲得了英語學士學位。第二年,她在《Vogue》雜誌主辦的寫作比賽中獲勝。她拒絕了獲得最高獎項的巴黎之旅,直接在《Vogue》工作。在那裏,她的散文寫作經歷了嚴格的教育。“在8行標題中,所有的東西都必須奏效,每個單詞,每個逗號。”她後來說。

20世紀60年代初,狄迪恩為《Vogue》、《小姐》和《國家評論》撰稿。與此同時,她出版了廣受好評的第一部小說《奔流》(Run, River, 1963),講述了薩克拉門托一個家庭的瓦解。雖然不像她後來的小說那樣簡潔,但它引入了支配她後來小說的關註點——暴力、恐懼,以及對世界失去控制的病態感覺。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在《紐約時報》上把狄迪恩描述為一個孤獨的居民:“生活在一片明顯屬於自己的荒原上,徘徊在高速公路上或穿越國家,試圖抹去意識上的痛苦”。

狄迪恩和丈夫 攝於1972年 人民視覺 資料圖

1964年,她嫁給了《時代》雜誌的作家約翰·格雷戈裏·鄧恩(John Gregory Dunne),兩人是多年的朋友。他們搬到了加州,開始寫劇本。他們還收養了一個女兒昆塔娜·羅奧(Quintana Roo),她的名字來自墨西哥州,是他們在看地圖時偶然發現的。

他們成為了一對生活在海岸的魅力夫妻,一只腳踏入了好萊塢,另一只腳則流連於曼哈頓的文學沙龍。2003年,鄧恩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71歲。不久,39歲的昆塔娜·羅奧·鄧恩死於胰腺炎和敗血性休克。狄迪恩在《奇想之年》中描寫了她丈夫的去世和女兒的生病。這部作品獲得了2005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類獎項,並在2007年被改編成百老匯舞劇,由瓦妮莎·雷德格雷夫(Vanessa Redgrave)主演。狄迪恩2011年出版的回憶錄《藍夜》則以女兒的死作為主題。

狄迪恩的職業生涯分為三部分:新聞報道、編劇和小說。她曾說,新聞報道迫使她進入別人的生活,讓她得以收集信息和印象,從而為她的小說提供素材。她在2006年接受《巴黎評論》采訪時說:“一種情況中的某些東西會困擾我,所以我會寫一篇文章,找出困擾我的是什麼。”相比之下,編劇提供了一種消遣,就像玩填字遊戲一樣。她在這三個方面都取得了不同尋常的成功。

1970年,她和丈夫在選擇了一個關於曼哈頓上西區吸毒者的故事後,為《毒海鴛鴦》(Panic In Needle Park)寫了劇本,阿爾·帕西諾因此獲得了第一個主演角色。他們的第二個劇本改編自狄迪恩的第二部小說《順其自然》,講述了一個年輕女演員為了忘記自己失敗的婚姻、一次流產和女兒的精神疾病而被迫開車行駛在加州高速公路上的故事。電影版於1972年上映。

第三部劇本讓狄迪恩和她的丈夫大賺了一筆。他們改編了《一個明星的誕生》,把它帶入搖滾時代。芭芭拉·史翠珊和克裏斯·克裏斯多佛森(Kris Kristofferson)主演的這部電影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編劇也得到了豐厚的報酬。

這對夫婦後來合作拍攝了鄧恩1977年小說的電影《真情懺悔》(True Confessions),由羅伯特·德尼羅和羅伯特·杜瓦爾(Robert Duvall)主演,以及電視新聞劇情片《近距離與個人》(Up Close and Personal, 1996),由羅伯特·雷德福和米歇爾·法伊弗(Michelle Pfeiffer)主演。

在她的第三部小說《共同祈禱書》中,狄迪恩把她的女主人公——愛做夢、內心敏感的夏洛特·道格拉斯置於一個虛構的中美洲國家,這個國家經歷了革命政治的撕裂。這幅更廣闊的畫卷預示著一系列關於政治主題的長篇探究性文章,這些文章通常是為《紐約書評》撰寫的。1983年的《薩爾瓦多》是一幅高度印象派的作品,是一段V.S.奈保爾式的黑暗之旅,當時正值內戰的痛苦時期。

錯綜復雜的古巴裔美國人政治是《邁阿密》(1987)的主題,這是對個人新聞的又一次延伸嘗試。無論狄迪恩走到哪裏,她似乎都能發現相同的環境:隱約可見的混亂,彌漫著恐懼和荒誕的氣氛。

在她的晚年,狄迪恩拋棄了傳統的報道方式,以文化批評的形式寫作,重點關註媒體和電視如何解讀某些事件,包括總統選舉,以及1989年在中央公園一名慢跑者遭遇的毆打和強奸。

這些文章中有幾篇被收錄在文集《亨利之後》(After Henry ,1992)和《政治小說》(Political Fictions ,2001)中,集中描寫了喬治·布什和比爾·克林頓的執政時期。2006年,她出版了《為了生存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非虛構合集》(We Tell Ourselves Stories to Live: Collected Nonfiction)。在2017年出版的《南方與西方:來自一本筆記》(South and West: From a Notebook)一書中,狄迪恩追溯到了20世紀70年代,找回了她對美國南方腹地的印象,以及對加州的進一步思考。

晚年的她,聲音依舊嚴厲和睿智,有時還憤世嫉俗。盡管她表面上很虛弱,但她始終保持著一種受本國極端環境影響而形成的邊疆婦女的姿態。她在《我來自哪裏》中簡潔地說:“如果你是加州人,你應該知道如何用吠聲把畜欄綁起來,你應該展示勇氣,殺死響尾蛇,繼續前進。”

責任編輯:梁佳 圖片編輯:金潔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