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貓爬上桌偷吃了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新華社成都8月26日電 題:雪山腳下有群“草上飛”

新華社記者

背起行囊,拿上一把彎刀,一行人向蒼莽的大山深處走去,遠方就是連綿雪山。

他們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大邑管護總站的巡護隊員,常年在山林穿行,一天跋涉二三十公裏是常態,人送他們外號“草上飛”。

大熊貓國家公園大邑管護總站大蒜坪管護站巡護隊員在巡護(8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蕭永航 攝

隊員們巡護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大邑片區,是邛崍山系大熊貓繁衍生息的重要保護地,也是同時擁有大熊貓、雪豹雙旗艦保護物種的區域之一。境內的西嶺雪山因“詩聖”杜甫的千古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而聞名於世。

林木蒼翠、溪流淙淙的小河子溝,是他們日常巡護的起點之一。今年55歲的巡護隊員張學良早年當過兵,家就在小河子溝不遠處的雲華村。順溝而上約半小時,隊員們依次踩著湍急水流中凸出的石頭跨過溪流,爬上斜坡,鉆進密林深處。

“原始森林中根本沒有路。”張學良說,“刀就派上用場了。”負責開路的隊員在前方用刀披荊斬棘,隊員們手腳並用無畏前行。隨著海拔從1000多米到5000米以上,森林逐漸變成高山草甸、雪山。一次巡護下來經常需要半個月。

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在無人區的密林中穿行,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艱苦的環境使得巡護員不僅似“草上飛”,還練就了“樹上爬”“河裏跳”的必備技能。

除了防火、防盜伐、防偷獵,安裝紅外相機、更換電池、取存儲卡是隊員的重要工作之一。去年4月的一天,隊員趙建國和5名隊友正在更換紅外相機電池,忽然前方密林中出現上百只牛羚。受到驚嚇的一群牛羚慌不擇路,朝著隊員方向飛奔而來。

牛羚個大體壯,要是被撞上,後果不堪設想。“快上樹!”,情急之下,“嗖嗖嗖”,6人就近快速爬到樹上躲避。“我們低頭看著一只只牛羚飛奔而去,大氣都不敢出!”趙建國說。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大邑管護總站近年來拍攝到的部分野生動物,左上為大熊貓,右上為雪豹,左下為羚牛,右下為金絲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還有一次在山溝裏,張學良忽然腳底一軟,猛地發現踩到草堆裏的一個大蜂巢,頃刻間數百只野蜂展開群攻,隊員們趕緊奔向河邊,跳進河水中。即使如此,張學良的頭被蜇腫,眼睛腫脹成一條縫,後背上出現29個水泡。

辛苦和驚險之外,這些年張學良最開心的是,數次拍到大熊貓和“雪山之王”雪豹。他逢人就說跟大熊貓有緣。2018年5月28日,一只大熊貓跑進了村民種的竹林裏偷吃竹筍,被張學良“逮到現形”:嚓嚓嚓,竹林中,熊貓吃得正愜意,他拿起手機拍下視頻,並學熊貓“嗯嗯”的聲音呼喚它,“它一點也不怕,叫它‘老貓兒’也不怒,楞是吃飽了才走。”

大邑管護總站大蒜坪站負責人龐明建介紹,2015年四川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大邑縣區域內野生大熊貓數量已經增長至26只,“現在實際上可能更多。”此外,珍稀動植物也更加豐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50多種,紅豆杉、珙桐等高等植物有2063種。

趙建國說,打獵和偷獵已經絕跡多年,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十年前,有時巡一次山,一只野生動物都見不到,動物糞便都見得少。現在巡山就像進了動物園。”去年11月他防火巡山時,還看到一只大熊貓在吃竹子,距離只有50米左右。

常年守護雪山森林,他們對大自然充滿敬畏。“在山裏,我們走的都是動物走過的路,它們給我們引路。”57歲的趙成偉是巡護員中年紀最大的,“人和野生動物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把生態環境保護好了,人與自然才更和諧。”(記者楊三軍、張海磊、高搏揚)

8月25日,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大邑區域,大蒜坪管護站的巡護隊員在渡河。新華社記者 高搏揚 攝

8月25日,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大邑區域,大蒜坪管護站巡護隊長張學良在安裝紅外相機。新華社發(陳居偉 攝)

8月25日,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大邑區域,大蒜坪管護站負責人龐明建向記者展示巡護查獲的捕獵器具。新華社記者 高搏揚 攝

俯瞰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大邑區域(8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蕭永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