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田地長滿枯草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戴夫·古爾森

【編者按】熊蜂,隸屬於膜翅目蜜蜂科熊蜂屬,由15個亞屬組成,它們廣泛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和寒溫帶地區,甚至在北極圈以南88 km的地方也有分布。目前, 全球已知熊蜂約250種。

然而近幾十年來,全球多地出現熊蜂數量大量減少或面臨瀕危的現象,其中歐洲和北美等地區的熊蜂生物多樣性下降尤為嚴重。在北美地區,曾遍布中西部和新英格蘭地區的銹斑熊蜂(Bombus affinis)在短短數十年內減少了90%,2017年成為了首個登上美國本土瀕危物種名單的蜂類。

實際上,熊蜂不僅是普通農作物的重要傳粉昆蟲,更是眾多野生植物,包括高山植物、高原植物以及一些瀕危植物的重要傳粉者,在生態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昆蟲學家戴夫·古爾森是一個“瘋狂的追蜂者”,他著迷於熊蜂,不僅源於對大自然的熱愛,更是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擔憂——“如果我們想拯救世界,並最終拯救自己,那麼我們需要更多的人來關註它的命運。”

2006年,他創立了熊蜂保護基金會,同時也開始了自己的“尋蜂” 旅程 ——從英國索爾茲伯裏平原的巨石陣到薩塞克斯郡的灌木叢,從東歐的波蘭到南美洲的厄瓜多爾。跟隨他的腳步,我們得以發覺,原來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裏,豐富多樣的蜂兒正嗡嗡譜寫著生命的樂章,非凡的昆蟲世界裏,隱藏著令人著迷的博物學真相。

這是一段縱貫全球的“尋蜂”旅程,而小小的熊蜂,也讓我們更深入地發現,人類與自然相處的問題。

經出版社授權,本文摘選《尋蜂記》中若幹章節,跟隨作者前往蘇格蘭的本貝丘拉島,了解卓熊蜂的生存法則。

《尋蜂記》,戴夫·古爾森(英)著;王紅斌/冉浩譯;譯林出版社;2021年11月

本貝丘拉島和卓熊蜂

本貝丘拉島的機場非常小,但至少還有跑道。如果你飛去附近的巴拉島,那你的飛機就得在沙灘上降落,而且還得趁著退潮的時候著陸。這裏是不列顛群島最偏僻的角落,屬於北大西洋上一條地勢較低的島鏈——外赫布裏底群島,距離蘇格蘭西海岸60千米。2005年8月,我帶著任務來到這裏:尋找卓熊蜂。它的學名是Bombus distinguendus,與尖叫熊蜂同為英國最罕見熊蜂之一。

本貝丘拉島距離蘇格蘭西海岸60千米。 維基百科 圖

100年前,卓熊蜂在英國境內隨處可見。在南方,它們的數量並不算多,但是從康沃爾郡到薩瑟蘭郡,從諾福克郡到彭布羅克郡都有關於它們的記錄。它們在北部地區更常見,這似乎表明它們雖然不喜歡高原地區,但更偏愛涼爽、濕潤的地方。

不幸的是,卓熊蜂在20世紀遇到了麻煩。從1940年開始,在南方地區,卓熊蜂的數量開始下降,就連索爾茲伯裏平原上長滿鮮花的山區也不足以維持它們的生存。40年內,它們已經從英格蘭、威爾士全境和蘇格蘭本土的大部分地區消失。

20世紀末,它們僅僅分布於赫布裏底群島和奧克尼群島,在凱思內斯郡和薩瑟蘭郡邊遠的北海岸地區也有零星分布。現在,最穩定的種群生活在外赫布裏底群島中心的尤伊斯特群島上。這其實是兩座島嶼,由南尤伊斯特島和北尤伊斯特島構成,中間還夾著本貝丘拉島。

我來此當然是為了能見到卓熊蜂,更多了解這種英國最罕見的熊蜂,或許還能做點什麼,幫助它們免遭滅絕的厄運。

我的博士生本·達維爾來機場接我。他已經在赫布裏底群島花了兩個夏天研究那裏的熊蜂,並提取它們的DNA樣本。他正在調查這些被分割的島嶼種群是否受到了同系繁殖的影響,即由於種群過小、基因交流被阻斷導致的遺傳多樣性逐漸喪失的現象。本開著他的大眾露營車來到了這兒。這輛車太老了,又很潮濕,車窗處長滿了苔蘚,偶爾還有一些小的菌菇冒出來。這便是我們未來一周住宿的地方。

卓熊蜂,學名Bombus distinguendus,俗稱“Great Yellow bumblebee”。 熊蜂保護基金會 圖

我原以為要費很大工夫才能找到卓熊蜂,因為尋找罕見的瀕危物種需要投入極大精力,畢竟,我當初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在索爾茲伯裏平原上見到第一只尖叫熊蜂。但是,那一年,在尤伊斯特群島上,卓熊蜂隨處可見。這反倒有點讓人失望。我在距離機場30碼的地方便見到了第一只卓熊蜂。它是一只工蜂,正落在那些圍繞院子的薔薇籬笆上,在粉色花朵的雄蕊中奔忙著,發出高頻的嗡嗡聲振落花粉。我異常激動,擔心它會是我這次行程中見到的唯一一只卓熊蜂,所以花了很長時間從各個角度對著它拍照。不過,我要承認它有點名不副實:它的個頭並不大,而且也不夠黃,管它叫“中等稻草色熊蜂”似乎更合適些。當然,這有些拗口。不過,卓熊蜂是最容易辨認的熊蜂之一。它通身黃褐色,只有胸部中央有一圈黑色的帶子,還是挺漂亮的。

我們從本貝丘拉島出發,一路向南,離開了機場附近那一群醜陋的混凝土建築。這個地區的美景再一次震撼了我。我們的右側是一連串完美的白色沙灘,沙灘上一個人也沒有,太陽在海平面的邊緣閃閃發光。在我們左側,長滿了紫色歐石南的遠山緩緩隆起。

我們穿過一片沙質低地,這裏正是卓熊蜂幸存的秘密所在。沙質低地是世界上最罕見的棲息地之一,由破碎的貝殼沙粒堆積形成,幾乎只分布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西部地區。數千年來,海洋的運動把這些顆粒擡升到地面,然後風化成貝殼沙粒平原。海灘上的沙丘為這些平原遮擋了盛行的西風,把細小的沙粒留了下來。

貝殼沙粒天生就是堿性的,很難保留營養物質。結果,所有的營養物質都被頻繁到來的雨水衝刷走了。再往內陸方向,基巖擡升形成了低矮、古老的山丘,上面覆蓋著一層酸性的泥煤,由此滋養了苔蘚和歐石南這兩種蘇格蘭大部分地區更為常見的高沼植被。這片沙質低地是一條狹長平緩的陸地,最寬處也不超過一兩千米。它們分布在島嶼的西部海岸,夾在西側的沙丘、大海與東側的丘陵之間。

卓熊蜂采蜜 熊蜂保護基金會 圖

一片由營養貧乏的沙地構成的平原聽起來並不是什麼很有意義的地方,但這片平原上卻生長著數量眾多的野花,多種蜂和其他野生動植物在這裏茁壯生長。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野花在營養匱乏的地方卻能枝繁葉茂。豆科植物是這裏的優勢類群,它們的根瘤上充滿了固氮的根瘤菌,因而能夠從空氣中吸收氮,並轉化成對形成蛋白質至關重要的硝酸鹽。

其它大部分草本植物就不能做到這一點,所以它們在這片沙質低地上生長得特別緩慢,由此給豆科植物留下了陽光和充足的生長空間。當我們驅車向前時,我們發現道路兩側長滿了紅車軸草、白車軸草、廣布野豌豆、巖豆、百脈根等植物。這些植物在索爾茲伯裏平原上也大量生長,而且都受到不同種類熊蜂的喜愛。如果熊蜂想要尋覓天堂,那一定就是這裏了。

我們把車停在路邊,漫步在齊膝高的花叢中,捕蟲網和相機早已準備就緒。在我到達之前,這裏一直在下雨,本已經在他長滿苔蘚的車裏熬了幾周。

在本貝丘拉島,一旦下起雨來,你就沒什麼可做的了。我太走運了,我在那兒的時候,天氣特別好,萬裏無雲,太陽非常努力地照耀著大地。不過,天不會很熱,因為在這個緯度,太陽不會升得很高。一只短耳鸮飛掠而過,似乎在搜尋老鼠。

多數貓頭鷹很少在白天捕獵,但對短耳鸮這種貓頭鷹來說卻是正常現象。或許是因為在這個緯度,夏天的夜晚太短了,所以它們需要在白天活動。在行走的過程中,我們的腳步打擾了數百只正忙著采集花粉和花蜜的熊蜂,它們倒是懂得抓住短暫的陽光。

尤其讓我激動的是,我見到了很多蘚狀熊蜂。這種熊蜂在英國本土非常罕見,我在索爾茲伯裏平原上就發現,在野外環境裏很難把它們與牧場熊蜂和低熊蜂區別開。在外赫布裏底群島就沒必要擔心這個問題,因為這裏沒有其他兩種熊蜂。不管怎樣,外赫布裏底的蘚狀熊蜂與英國本土的蘚狀熊蜂長得並不相同。它們為什麼會有區別,我們不得而知。但這裏的蘚狀熊蜂有著栗色的胸,黑色的腹部,配上它們“像泰迪熊一樣”的外表,看起來非常漂亮。我也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在外赫布裏底群島的大部分地區,蘚狀熊蜂反而是最常見的蜂,與歐洲其他地方的情況正好相反。在這裏,它們似乎是優勢種,是更有力的競爭者。而在英國的其他地方,它們都不可避免地成為罕見物種,掙紮在滅絕的邊緣。

蘚狀熊蜂並非赫布裏底群島唯一擁有獨特顏色的熊蜂。我們也見到了歐石南熊蜂。一般情況下,歐石南熊蜂的蜂王個頭很小,身體有三圈黃色的色帶,尾部呈白色。但在這裏,它們的蜂王個頭很大,尾部呈棕紅色。起初我非常困惑,因為它們的外表和英國多數地區常見的歐洲熊蜂的大個蜂王很像,但是,我知道赫布裏底群島並沒有歐洲熊蜂分布。

歐石南熊蜂 譯林出版社 圖

接下來幾天,我們前往南尤伊斯特島的南端,又返回北尤伊斯特島的北端。在這期間,我們把見到的東西一一記錄下來,仔細辨認不同蜂兒造訪的野花種類,以便把數據補充到我們的資料庫中,並對這些蜂進行基因取樣,盡可能多地拍照記錄。我很驚訝這裏的植物群落與索爾茲伯裏的如此相似,大部分常見的野花都一樣。要知道,二者在氣候和地質上差異巨大。事實上,我的驚訝也是多余的。這兩處棲息地的土壤都比較貧瘠,排水良好,均由古老海洋生物的鈣質貝殼形成。要不是遠處的海浪聲和一直都讓人冷颼颼的氣溫,你或許真的以為到了索爾茲伯裏平原或是南部丘陵某片長滿鮮花的原生草地。除了許多豆科植物外,這裏還有很多矢車菊。這種高高的紫色花朵頗受雄性熊蜂的喜愛。或許是因為它們的花朵很大,莖很結實,可以為雄蜂提供一個完美的平臺,讓它們在這裏悠閑地吸吮花蜜,再鉆進去尋找伴侶。這裏還有大量半寄生植物小鼻花。它們寄生在草上,從草根部吸收營養。也有一些在農耕中長出的雜草,如南茼蒿、罌粟和麥仙翁。

沙質低地少有農業活動,因此耕地雜草在這裏比較常見。這個地區的農場被稱為克羅夫特小農場,通常位於住房附近,面積很小,周圍還有籬笆圍著。這裏的傳統住房是低矮的石屋,砌著超厚的石頭墻,裏面通常只有一兩間屋子。不過,這些房屋大部分被現代化住房取代了。克羅夫特小農場的農場主往往也擁有並管理著一部分更為廣闊的沙質低地和沼澤。到了冬季,他們一般會在沙質低地上放羊。夏季時,他們便把羊群趕到山上。沙質低地偶爾也種植小片的莊稼,如馬鈴薯、燕麥、黑麥,傳統做法是從海灘上弄來海草充當肥料。在收割後,這些小地塊通常還要閑置一兩年。由於偏遠且地塊狹小,人工化肥和殺蟲劑在這裏並未得到廣泛應用,使用率比本土要低得多。鳥瞰沙質低地平原,你可以看到小片的莊稼與閑置年份不同的休耕地塊交織在一起,背景是長滿車軸草的牧場。它提供了一個越來越罕見的例子,證明人類活動可以促進野生動植物的發展,創造出的棲息地形成了漂亮的馬賽克圖案,同時也實現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尖叫熊蜂是英國最瀕危的熊蜂之一,名字來源於飛行時發出的獨特高頻嗡嗡聲。 譯林出版社

看看現如今卓熊蜂的分布圖,你可能會找一個借口說它們是適合沿海生存的物種,因為距離海岸8000米之外的地方根本沒有種群分布,更別說更遠的地方了。甚至有人認為,它們是僅僅生活在沙質低地上的物種,因為它們在這樣的地區確實最為常見。然而,略加思索,你便可以發現這明顯不是事實。早先的記錄表明,卓熊蜂過去曾分布在英國的全境,例如沃裏克郡就有卓熊蜂分布的記錄,而那裏並沒有廣闊的海岸線和沙質低地。在歐洲,波蘭南部就有卓熊蜂分布,但距離最近的海岸也有1000多千米。並不是卓熊蜂偏愛沿海地區,而是它們賴以生存的花只在這種環境裏大量生長。至少在英國北部,在這個物種最適宜生存的地方就是這種情況。

我們不太清楚為何卓熊蜂如此罕見。在尤伊斯特群島觀察過之後,馬上就能發現它們對於花的種類並非特別挑剔。與其他熊蜂比較起來,它們的喙相對較長,所以它們能在花蜜藏得較深的花朵中覓食,如小鼻花、巖豆、廣布野豌豆、紅車軸草、矢車菊等,但是也會不失時機地去拜訪其他的花,我就曾經在家裏庭院中種的玫瑰花上見到過它們。它們對於巢穴的位置也並不挑剔,僅有的一些記錄(有些還要感謝我們曾經專門訓練過的一條嗅探犬)顯示它們經常在舊兔窩裏做巢。在英國大部分地區,舊兔窩可多得是。不過,卓熊蜂喜歡的多花草地比100年前少多了。當時,英國有許多專門為曬制幹草而存在的草地,也有很多白堊丘陵。但是,我們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說明為什麼和其他熊蜂相比,卓熊蜂受到的環境影響要更大。長頰熊蜂是另一種喙較長的熊蜂,現在,它們在英國全境仍然很常見。根據我們多年來的數千條記錄,長頰熊蜂和卓熊蜂幾乎在相同種類的花上取食。很明顯,對花的偏好並不能完全解釋為什麼有些熊蜂更易受到棲息地消失的影響。

長頰熊蜂Bombus hortorum 維基百科 圖

紅尾熊蜂(Bombus lapidarius)

(至少對於野生動植物來說)不幸的是,克羅夫特小農場的生產方式正在發生改變。大部分農場主都超過60歲了,他們後繼無人,因為他們的孩子通常都不會選擇追隨他們先輩的腳步。克羅夫特小農場的生活很艱難,傳統的小農場並不能供養一個家庭,大部分農場主還需要有兼職的工作來貼補家用。即便這樣,他們的日子仍然很清苦。這些小農場只能收到小筆的農業補貼,大筆的補貼都被分配到歐洲其他地方那些較為富有的農民手中了。所以,小農場主並不是一個誘人的職業選擇。今天成長起來的孩子都在看電視、上網,並且意識到生活並不一定意味著要在世界的邊緣勉強度日。他們也渴望酒館、俱樂部、商店以及各種各樣的刺激,這當然沒錯。所以他們選擇了離開,去追求格拉斯哥和倫敦燈紅酒綠的生活。慢慢地,小農場被廢棄了,耕地雜草也失去了生存的空間。沒有了冬季羊群,沙質低地的植被越來越高,錯落的灌木成了這裏的主要植被,地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枯草和其他植物,各種開花植物慢慢衰落了。

盡管有些小農場被遺棄,但還有一些小農場被收購,整合成了主要用於放牧的大集團。到了夏季,人們不再把羊趕到山上放牧,因為這樣做太耗時間,而且羊群也不好照看。所以,在整個夏天,沿岸沙質低地上的羊群密度都很大,而這對蜂類來說是災難性的。羊喜歡啃食嫩芽,在這種情況下,牧草沒辦法長高,幾乎沒有什麼植物能開花。這樣,授粉昆蟲就失去了食物來源。

羊群密度大,對蜂類來說是災難性的。因為羊喜歡啃食嫩芽,牧草沒辦法長高,幾乎沒有什麼植物能開花。授粉昆蟲就失去了食物來源。

赫布裏底群島另一標誌性的生物——秧雞也受到了農業活動變化的影響。這個物種與卓熊蜂有著類似的經歷,它們在英國的數量同樣也在急劇下降。這種奇怪的鳥類與黑水雞有親緣關系,它們喜歡在高草中築巢,谷物田、為曬制幹草而種植的草地、沒有被牛羊啃食過的沙質低地等都是理想場所。它們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地漂亮——個頭和矮腳雞差不多,身上長著淺黃褐色和赤褐色的羽毛,深色的斑紋給它們提供了理想的偽裝。

以前,它們在英國非常常見,但是現在數量卻急劇下降,這是因為新的莊稼種類和化肥的使用提前了莊稼收割的時間。和棲息在開闊田地的大鴇一樣,沒等秧雞的雛鳥長大,莊稼就已經被收割了。割草機從成千上萬的鳥巢上軋過,毀掉了鳥蛋和雛鳥。晾曬的幹草只能在夏季收割一次,而青貯飼料從春到夏可以收割好幾次,對秧雞來說,這種從幹草到青貯飼料的轉換簡直是滅頂之災。在愛爾蘭北部,曾發起過一項鼓勵種植青貯飼料代替晾曬幹草的運動,還鼓勵人們養羊。這導致在1988年至1991年的三年中,秧雞數量就減少了八成。赫布裏底群島是秧雞在英國的最後一個據點,但是島上也只剩幾百只了。

秧雞的主要棲息地是沼澤,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叢中築巢。秧雞為夜行動物,植物嫩芽、種子、昆蟲、蚯蚓以及小型水生動物都是秧雞的食物。 維基百科 圖

抱怨那些導致長腳秧雞和卓熊蜂死亡的變化毫無意義。世界總是要往前走,傳統方式不可避免地會慢慢消失,找出辦法繼續前行才是社會面臨的挑戰。我們可以加大對傳統方式的補貼力度,比如給克羅夫特小農場主付錢讓他們繼續以前的生活方式,從而保持傳統的農業形式,保護與此有關的野生動植物。這會花費納稅人的許多錢,而且有一個風險——創造出——種迪士尼動畫般的惡搞版奇異鄉間生活。

而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任由克羅夫特小農場的生活方式自行消失,那麼沙質低地上一些獨特的野生動植物也可能會隨之消失。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現在管理著赫布裏底群島的大部分地區,其中包括北尤伊斯特島上面積相當可觀的一塊區域以及島上數量眾多的資源。他們正在與當地人密切合作,但願他們的行動能夠保留這座島嶼的一些特色和生物多樣性。

責任編輯:王昱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