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騎自行車鏈條斷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神劇中的自行車,都是進口貨,但中國自行車真的神

新冠疫情期間,由於不得不采取管控措施,許多行業都遭受了不小的打擊。但有的行業,卻是逆勢增長。

什麼行業呢?你可能會想到醫藥,然而還有一個你可能想不到——自行車。

根據美團的大數據顯示,深圳復產復工後,美團單車使用量增幅達49%,騎行距離增加了60%——天然擁有“全景天窗”,通風絕對良好,能避免彼此近距離接觸的共享單車,成為更多人首選的交通工具。

▲共享單車的品牌和數量,都越來越多

除了滿街的共享單車,“私家自行車”也被越來越多地使用,“如果不是因為疫情,我都忘了角落裏吃灰的自行車”。

這個道理,放在全世界都適用,所以選擇多騎車還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

2020年1-9月,中國自行車出口4166.3萬輛,數量增長了3.9%,出口額24.34億美元,增長12.0%——中國是世界工廠,當世界對自行車有更多需求時,中國的自行車工業就會有相應的增產。

況且,騎車還有一定程度的健身效用。比如我,不管有沒有疫情,一直堅持騎行,20公裏以內,只要天氣允許,一律騎車。

▲有過這種回憶的舉個手?

其實,這種情況可以算是中國人出行方式的一種“復古”,因為我們的上兩三代人,都是伴隨著自行車長大的。

自行車,工人騎著上班,警察用來巡邏,一輛車馱一家人,老婆在後座,孩子坐前杠,清脆的車鈴,附加的偏鬥……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誰家要是有輛“鳳凰”、“永久”、“飛鴿”,幾乎相當於今天擁有奔馳、寶馬,推出去撩妹,魅力值妥妥的爆表啊。

自行車,曾經是中國人最主流的交通工具,中國更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大國。改革開放初期,來到中國的老外,無不為中國規模龐大的藍灰色“騎行族”所震驚。但這個非常中國化的物件,卻是一個舶來品。

現在公認,達芬奇在15世紀就有了自行車最早的創意,而具備實用性的自行車則起源於法國和德國。

1790年,法國伯爵西夫拉克發明了“板凳加兩輪”的原始版自行車,可以支撐體重的作用,前進全靠兩腿蹬地,只能直線前進。1817年,德國巴登公爵領地上有一位名叫德萊斯(Kar von Drais)的護林員發明了轉動車把,從此自行車就可以拐彎了。

為什麼是護林員有了這個發明呢?因為他需要長距離前進,但是又窮,沒錢買馬,所以只好騎這種原始車(另一說是因為氣候原因,馬大批死亡),不能拐彎太惱火,於是發明了“轉把”。

▲自行車的演變

1840年,蘇格蘭鐵匠麥克米倫發明了腳蹬和連桿,實現了雙腳離地騎行。19世紀後期,英國人羅松設計了鏈條加齒輪的結構,愛爾蘭獸醫鄧祿普發明了充氣輪胎。再後來,諸如坐墊、輻條等各項改進不斷往上堆,自行車最終演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但“自行車”這個詞,卻是國產。

如果按歐洲各國語言意譯,自行車應該叫做“兩輪車”、“奔跑機”、“腳踏快速機械”等等,而“自行車”這種中國味十足的詞匯,最早出自明朝學者王徵的著作《新制諸器圖說》一書。

▲明朝自行車!只不過是四輪

這位52歲才中進士的明代科學家,與利瑪竇、湯若望等西方傳教士交往甚多,熟悉西方科技和機械,受到啟發,構思了一種能載人運貨,又省力的四輪小車,命名為“自行車”,只是沒有付諸制作。這是他適逢天下大亂,企圖“科技救大明”的諸多設想之一。

可惜的是,他還是沒能救得了大明,卻與大明同亡——崇禎十六年十月,李自成攻下西安,王徵拒絕效力,絕食七日而死。

自行車真正來中國,還得等到兩百多年後的清末。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有限開放,設立總理衙門、同文館,派人出使西洋,開始與洋人打交道,打探歐洲各國虛實。1866年,總理衙門派遣內務府官員斌椿率其子廣英、同文館學生鳳儀、張德彜、彥慧等六人前往歐洲訪問,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官方訪問團。

▲張德彜先後8次出使,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旅遊博主”

他們在巴黎第一次見到了“兩輪車”,頗感新奇,“街衢遊人,有只用兩輪,貫以短軸,人坐軸上,足踏機關,輪自轉以當車。又有只輪貫軸,兩足跨軸端,踏動其機,馳行疾於奔馬。”

兩年後,張德彜再次出使,在倫敦又看到了英式“兩輪車”,“自行車前後各一輪,一大一小,大者二寸,小者半寸,上坐一人。弦上輪轉,足動首搖,其手自按機軸而前推後曳,左右顧視,趣甚。”

這時,“自行車”一詞,又再次出現了。

張德彜還展開了聯想,“自有此車,恐將來馬車漸稀少矣,倫敦男女騎腳踏車人既多,即設有專售此車之鋪,其價每輛由九鎊至十四五傍……此車習熟,勝於匹馬,具體扁小,更無須設廝飲嚷,方便多矣。”大概意思是說,這東西太好用了,不用餵糧飲水,以後恐怕連馬車都會用不上了。

與張德彜在倫敦觀察自行車的同時,自行車來到了上海。

▲清末上海報紙上的插畫,騎車的西方人已經不少

1866年,《上海新報》報道,“茲見上海地方有自行車幾輛”,這是自行車傳入中國最早的實證,也是“自行車”一詞第一次出現在媒體上。此外,還有“自轉車”、“單車”、“洋車”、“腳踏車”、“鋼絲車”等稱呼,一般老百姓則驚異於自行車實現了“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又稱之為“洋馬”、“洋驢”、“鐵馬”等。

總之,這個奇怪的物件來到中國後,經歷了由洋人向中國富人、官僚,再向老百姓的傳播鏈,漸漸成為一種時尚且實用的工具。

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三位英國人弗雷澤(Jhon Foster Fraser)、倫恩(Edward Lunn)和羅威(F.H.Lowe)搞了一次環球騎行,到達上海時,在滬西方人蜂擁騎車而出,“由泥城外至英界大馬路赴浦,腳踏車之隨其後者,多至數百輛”,場面頗為壯觀”。

還是在1897年,上海商人諸同生在上海南京路604號開辦了“同昌車行”,專營自行車及配件。這是中國第一家自行車企業,而且一直傳承到了今天——在往後的歷史中,它還會涅槃,成為大名鼎鼎的“鳳凰”自行車。

自行車同時也傳進了大清皇宮,光緒皇帝曾經嘗試過騎車,因為太過費力,辮子容易被攪進車輪而作罷。但退位的溥儀可是玩得很溜,為了在宮裏無障礙騎行,下令把故宮的門檻都給鋸了——大清已經亡了,還不興我自嗨個痛快啊。

不過,同昌車行等早期中國自行車企業一開始只算是“經銷商”,直接進口國外產品銷售,後來發展到進口散件組裝。但直到抗戰勝利之後,因為中國工業基礎孱弱,始終沒有能夠有一輛真正的國產自行車。

要說造不出坦克飛機大炮也就算了,居然連最簡單的自行車也造不出來?其實,簡單的東西,一樣考驗工業能力,就像抗戰時中國連最簡單的兵器——刺刀,也解決不了一樣,造不了自行車也很正常。

▲民國郵政部門的電報傳遞員

民族企業家邵之深在1950年回憶:“講到腳踏車,雖屬輕便工業,惟期間制造方式,在簡單中是有繁復過程的。如飛輪和鏈條必須準確和潤滑,淬火尤須深具經驗。如鋼圈必須圓準和堅硬,車架必須依照一定的角度。其它如牙齒盤、把手、花古筒等等無不有其復雜的制造過程,看似容易,實在並不如理想中之簡單。”

這就是那個時代中國的真實寫照。

因為高度依賴進口,所以自行車成了只是比汽車普及度高一點的奢侈品,一般老百姓用不起,只有富裕人家、上層人士和軍政部門有財力采購和使用。當然,那時普遍的道路狀況(多數路面未硬化)也不支持自行車大規模使用,否則就等著大量爆胎吧。

在接下來的抗戰時期,日本由於工業基礎好,自行車這種價廉物美的交通工具就成了日軍的戰爭工具,在馬來半島騎著自行車一舉將英軍擊潰。同時,自行車也成為日本在經濟上進行侵略的工具——1940年,日本商人小島和三郎在上海唐山路開辦了“昌和制作所”,生產“鐵錨”牌自行車,年產三千輛,被稱之為“鬼子車”。

▲你有蒸汽機車,我有自行神功……

在許多抗日神劇中,同樣出現了中國軍民騎著自行車痛擊鬼子的場面,但實際上自行車可能是比槍還要難搞的稀罕物件。成建制使用自行車的部隊,只有兩支。一個是宋哲元29軍的自行車隊,一人一車一衝鋒槍,勉強實現“高機動”+“密集火力”。另外一個是紅軍到達陜北後組建的快速自行車隊,在當時可算是“高科技”部隊了。

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將軍因高度近視不便騎馬,於是改乘一輛繳獲自日軍的自行車,參謀王扶之負責當司機,載著黃克誠指揮部隊,被譽為“自行車上的師部”。

戰爭期間,中國本就弱小的自行車產業,不僅沒有發展壯大,反而遭受了摧殘——打仗都來不及,橡膠鋼鐵等資源也要優先用於造武器,還要啥自行車?

中國真正成為自行車大國,還要等到建國以後。

▲“鳳凰”對標英國諾丁漢出產的“蘭苓”,二者商標都神似

1958年,在公私合營的大潮中,同昌車行和267家工廠、企業合並為“上海自行車三廠”。性質變了,當然新產品的品牌也要換。廠方進行了公開征名,1000多設計中,一位名叫周柏人的聾啞人設計的“鳳凰”圖案脫穎而出,獲得了全體職工90%以上的贊成票——“鳳凰好,飛翔輕快,是民間吉祥之物,受人民喜愛”。

▲“永久”早期車標

“昌和制作所”在抗戰勝利後被作為敵偽資產接收,改為上海機器廠,產品改為“扳手”牌。解放後,改名為上海制車廠,後又改為上海自行車廠,產品一開始改為“熊球”牌——象征蘇聯的北極熊站在地球上,以表示和老大哥的親密。不過後來感覺太過政治化,於是取諧音,定為“永久”。

湊巧的是,天津也有一家“昌和”,同樣是小島和三郎開辦的自行車工廠,同樣也作為敵偽資產被接收。天津解放後,改名為“天津自行車廠”。1950年,政府調拔了13萬斤小米作為新廠的研制經費(真夠特別的),天津自行車廠研制出了質量和性能勝於老產品的新車,由毛主席親自命名為“飛鴿”。

▲1974-75年,老布什夫妻一人一輛飛鴿走遍北京

從此,一個令人驕傲的國產自行車品牌誕生了——中國第一輛自行設計和制造的自行車、中國第一個實現全國產化的自行車品牌、中國唯一作為國禮多次贈送外國國家元首的自行車、聯合國唯一指定在中國采購的自行車品牌。

飛鴿最鼎盛時,能年產40萬輛,天津市工業產值的六分之一,都是來自飛鴿,一度成為中國最大的自行車廠。

▲滿滿的回憶

其它幾家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問家裏的老人對自行車的印象,恐怕多數都會回憶起對“二八大杠”的懷念。對五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人來說,家有鳳凰,相當於家有皮卡,交通、運貨、送娃上學一條龍解決。如果是單身狗,還兼具撩妹功能,以至於“三轉一響”成為當時中國人結婚理想中的標配,其實也可以說是高配,因為在當時並沒有多少人能在短時間內置辦齊全。

▲民兵遊擊神器!

永久,則是中國軍用自行車的典範。1965年,中國研制了第一種專門用於野戰的軍用自行車——永久26寸軍用自行車,采用高強度錳鋼制造,皮實耐靠,裝備廣泛。

部隊、公安,可以用來巡邏、行軍、運送物資;民兵兩人一車,一人驅動一人開火,男民兵騎女民兵打,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就成了當時的兩輪悍馬,高機動平臺……

在抗美援越的10年中,中國向越南援助了共20萬輛自行車,其中大部分為軍用型永久。這種可以負重350公斤的堅固自行車,在叢林、河流中來往穿梭,在胡誌明小道上馱著物資行進,為越南取得抗美戰爭的勝利發揮了無可估量的作用。

不過,這種自行車多數時候並不能騎,而是用來推的。上面這張照片是一名越南老兵捐獻的中國自行車,左側車把上綁一個長桿,車座後面插一個長桿,結合前面兩張照片,不難看出使用方法——右手扶長桿,左手撐方向,車梁及後座馱滿物資,然後推行,這可比單純的人背肩扛效率高多了。

如果載重太大,還需要兩人負責一輛,輪流推車,甚至還會把車座拆掉,因為能多裝東西。當然,弄成這個樣子,想騎也騎不成了。越軍靠著中國的自行車,能在叢林中每天前進40公裏,而且非常安靜,美軍難以發現,成為越南獲勝的秘密武器。

永久自行車還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典故——永久村。

▲這輛永久被保存在應城市檔案局,超賣萬斤糧食的發票被國博收藏

改革開放後,部分農民先富裕起來,湖北應城縣農民楊小運,非常渴望得一輛永久,在豐收後,他向政府提出,願向國家交售公糧兩萬斤(征購任務只有8530斤),只要求賣給他一輛永久自行車,應城縣委和縣政府答應了,並同時做出決定:凡是全年超賣萬斤糧食的農戶,都供應一輛永久自行車。

永久自行車廠長王元昌看到了新聞,當即決定增產5000輛,作為國家計劃外特供農村的獎售車。以至於中國開始興盛“永久村”的榮譽稱號,用來指代家家都有一輛永久的明星村莊。

到了80年代,中國的自行車產量飆升,1983年達到了2758萬輛,取消了票證,敞開供應。到1990年,年產量達到了3.5億輛!1993年,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自行車達197輛,中國真正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自行車王國。

當然,中國的老牌自行車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也走了不少彎路,有單純擴量的,有死抱高端路線的,有吃老本的,結果被搶走了一部分市場。比如現在滿大街的“捷安特”,其實是來自我國臺灣地區的品牌。

另一方面,汽車的迅速普及,也對自行車造成了巨大衝擊——都有汽車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自行車不是必須得騎,但是可以玩啊

但富裕起來的中國人還是需要自行車的,只不過由以前的剛需,變成了體育鍛煉、享受生活的更高級需求,以前那種造型簡單,只能代步的自行車,當然就不吃香了,但山地車、公路車、賽車,還是有很大空間。

同時,共享單車的出現,也為老牌自行車企業打了一針強心劑,突發的疫情,也讓人們想起了自行車的種種好處,反而導致了自行車行業的逆勢生長。

根據新華網的報道,僅2020年7月,全國新增註冊自行車生產企業18538家,8月至10月分別增加15540家、15730家、11024家。天津某自行車企業表示,6-9月的自行車訂單比往年同期提高10倍,要開足馬力生產,工人要加班到十點多,還得找代工……鳳凰、永久等老品牌的營收也增長迅速,有的甚至高達191%!

中國自行車業的興衰,其實也是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當我們弱小的時候,車胎都解決不了,一個簡單得不能簡單的自行車都得進口,當我們崛起時,可以包下半個世界的自行車——為了祖國的興盛,小夥伴們吃喝玩樂之余,也去買輛自行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