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兩臺紮好的轎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杞縣民族成分以漢族居多,約占總人口的99.24%,長期以來,漢族群眾以土葬為唯一安葬形式,公職人員和農村黨員幹部大都實行火葬。在入殮、祭奠、殯葬等環節俗禮頗多,並常伴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一裏不同俗,十裏改規矩,在有的鄉鎮,即使是同村,東頭、西頭、前街、後街,其禮節也不盡相同。一般都要請執事,具體負責操辦、協調喪葬期間的大小事情,事後主人設宴相請,以表謝意。喪事操辦主要程序如下:

搬鋪。在親人臨終之時,由臥房移至正庭臨時鋪設的板床上,稱為搬鋪。男移正庭右側,女移左側。俗禮認為,正庭是家中最好的地方,死者在此能死得安定。家有長輩,則不移正庭而移側屋。

燒倒頭紙。親人死亡後,首先為之穿戴壽衣,口中放一枚銅錢(俗稱噙口錢),腳邊供腳尾飯。兩只腳要用麻繩綁在一起(俗稱絆腳索),以防遊屍。並置長明燈,點燃香燭,以照其行路。之後家人、親友開始放鞭炮燒紙,哀悼痛哭,俗稱燒倒頭紙。死者晚輩將白布縫在鞋上.並穿戴用白布制成的孝衣、孝帽、頭巾(有的是戴孝章)。死者兒子、兒媳用麻繩系腰,叫作破孝,無論見了長輩或晚輩均要磕頭(俗稱謝孝)。同時組織人員向親友報喪,搭設靈棚(內置死者像片、祭典臺等)。晚輩中男子跪於靈棚兩側,向來賓行跪拜禮,謂之孝子。

入殮。分小殮和大殮。小殮是指為死者穿戴壽衣,多是趁死者彌留之際將壽衣穿好。民俗認為,沒有來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氣,是光著身子走了。壽衣布料大多足棉布,忌用緞子(與"斷子"諧音);壽鞋為布鞋,最好有蓮花圖案,表示腳登蓮臺,以成正果。大殮是指將死者遺體放入棺木。大殮時,死者的至親均要守在棺旁。生死訣別的意義十分明顯。婦女去世後還須有娘家人在場驗棺,以免發生禮儀糾紛。大殮還有開光、挽發等儀俗,即死者長子為其拭面,全體孝子瞻仰遺容,作最後訣別。

入鹼後,將"打鳴雞"(一種用白布縫制的枕頭,形似公雞,兩端縫上紅布作雞冠、雞尾,內裝棉絮、麥糠等填充物,俗稱打嗚雞)枕在死者頭下,為其啼曉;將打狗餅(一種用面摻人頭發做成的小餅,俗稱打狗餅)用毛巾包好後塞在死者手裏,以防去冥府的路上行至惡狗村時被惡狗追咬。有的還讓死者手裏一手握金,一手握銀,意在供其食用及路費或送給攔路鬼。同時。要讓死者鋪金蓋銀,腳凳金磚。金銀通常都是代用品。棺材蓋要留有縫隙,不能蓋嚴,等出殯時再釘扣蓋死。

守靈。也稱護靈。小殮後,死者兒女、孫子、兒媳、孫媳守在靈床邊,是守靈的開始。屍體入棺後,按輩分及年齡大小守靈、守孝,一般男在左邊,女在右邊,直至出殯,守靈才算結束。

報喪。由鄰居或忙客(喪葬期間前來幫忙者)向死者親戚報告死訊、喪期、葬期,以便親友趕在大殮前來吊喪。有的是由孝子身穿孝衣親自前往報喪,以示對親人去世的重視。報喪忌走錯門戶,否則要按規矩拿鞭炮等物為別人大祭宅院,以驅晦氣。

成服。即穿孝、戴孝,其中很有講究。根據服喪者所著喪服的不同,可知其與死者關系的遠近親疏,如子女披麻戴孝,孫子、孫女孝帽上有塊紅布,外孫、外孫女則釘塊藍布。

吊唁。其儀式較為隆重,是喪葬禮俗的重要內容。根據與死者關系遠近親疏的不同,吊唁的禮數、方式各有區別。出嫁女要一路哭來,關系比較近的親戚雖不像子女一樣,但也要表現得比較哀切。親友前來吊唁,孝子、至親都要跪拜迎接,並伴有鼓樂儀仗。吊唁者攜帶禮品、禮金、花圈、挽聯、挽幛等物品。

送路。也稱路祭,即護送死者前往西天,祈願死者一路走好。送路時,將紮好的社火,如轎子(內放死者牌位)、車、馬等,擡至村頭通往墓地的主要路口(或十字路口),親戚、朋友前來燒紙祭奠。在時間安排上,有的是在出殯的前一天晚上進行,有的是在出殯前,各鄉鎮因風俗差異而不盡相同。

安葬。是喪葬的最後禮儀,日期多選擇在人亡後第三天。安葬日一般要紮社火,請外棚(嗩吶班),兒女和晚輩要穿重孝、行大禮為死者送葬。紮社火就是用高粱稭稈、彩紙等紮制成牌坊、童男、童女、金111、銀山、搖錢樹、洋馬、電視機、轎車等祭品;出殯時請嗩吶班或戲班吹吹打打進行演奏,以烘托氣氛,也用於迎接較為尊貴的客人。

來賓被迎至靈棚下,依次擺蔔供品(一般為20或25個饅頭,5個或10個內盛點心的供碗),然後燒紙,燃放鞭炮,向死者行叩頭禮(一般磕四個頭,有的行九拜禮或二十四拜之大禮),以祭奠亡靈。女客要哭到靈棺前。稱作哭靈。之後,主家對來客散孝,按輩分和親疏分等級破孝(一般用白色棉布)。侄兒輩為最高等級,多為全孝衣,裹頭、束腰。一般客人為一頂孝帽或一片孝布。

出殯前,長子打幡在前,次子抱靈牌緊隨其後,其他男女孝子及近親跟靈到墓地。根氫條件,多用牲畜拉靈或人力擡靈,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多用三輪或四輪農用車送到墓地。幡,即招魂幡,是一種在木棍或高粱桿上纏上紙條、紙花等飾品制成的社火。

墳地謂陰宅,一般要請人看風水,按位下葬。多以西南或東南為墳向,立下祖墳。以挾子抱孫為序,子輩在祖墳左側,孫輩在祖墳右側,均以兩步五尺為一穴。出五服者可另起墳塋,另立祖墳。夫婦同穴者,子輩男右女左,孫輩男左女右。如父母有一方已亡的,打開墳墓前還須經娘家人許可,並在場驗看。

出殯時,三子要摔老盆(或瓦塊)。之後,將棺木置於靈架(車)上(不足40歲的年輕人死後不用靈架),晚輩披麻戴孝將靈柩護送至墓地。途中每走幾十米跪下磕一次頭,並撒紙錢。到達墓地、選好方位後,將棺木放入墓坑內,親友共同向死者行祭拜禮(磕4個頭),將葬禮推向高潮。填土前,在棺木上撒放少許小麥、高粱等谷物,然後開始封土。封土高度一般為一米左右,並將招魂幡、安葬棍置於墓穴中。招魂幡多用新柳枝制成,立於墓前,成活後為招魂標誌。墓穴封成後,由死者長子之妻在墳墓四周取四把土,然後頭也不回地返回家中,並將土置於門後,以福佑子孫。

葬禮結束後按原路返回,有近道不可繞之。下葬當天,主人備飯,主要是饅頭,謂之淚蠟饃、奔喪飯。安葬後第三日,子女到墳地進行祭奠(俗稱"服三"),並到死者親朋家中謝孝,主要是女方娘家。此後,在殯後的第七日、第五個七日(俗稱"五七")、百天及一周年、二周年等日期,均要進行祭奠。如果第七日正好與農歷中的"七"相對(叫忌七,或日"犯七"),兒女則要到墳前插7面小旗。三年內子女穿白鞋,春節家中不貼紅春聯(俗稱"服孝")。到第三年和第十年,兒女一般要通知親友共同致祭,並請嗩吶班或歌舞團進行演奏,舉行比較隆重的紀念儀式,大擺宴席。十年過後,一般就不再祭祀了。

家族較大或有身份的人家辦喪事要復雜一些,比如請陰陽先生占蔔吉期,選墓地、占穴位等。隨著殯葬制度的改革,開始提倡火葬,禮儀從簡,大操大辦之風有所收斂。許多人改紮社火為獻花圈,並附上有哀悼紀念意義的挽聯,既節儉,又意蘊深長。每逢節氣,上墳祭奠也改燒紙為獻花、栽樹,作長久深情的紀念。由於土葬之俗由來已久,因此在全縣廣大農村還不能得到徹底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