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家裏有兩條大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雙魚所城航拍圖,右下角為北門僅存的一小段護城河。

雙魚古井。傳說由明初開國軍師劉伯溫親自勘定的。

雙魚所城內有幾塊奇石,此為石狗。

當地著名小吃魚瑪。

雙魚所城地圖。

關帝廟。

八角樓式的文昌閣,形如碉樓。

當地人用“雙魚城磚”款城磚建的房子,以後這裏將成為民宿。

雙魚城海防古道。

刻有“雙魚城磚”字樣的明代城磚。直播二維碼專題二維碼

第八期

(題簽:陳平原)

雙魚所城全名雙魚守禦千戶所,位於陽江市陽西縣上洋鎮雙魚城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由都指揮花茂率兵築城。原城四周有護城河環衛,有東門諸嶺為屏障,西南為白石海灣,舟船可抵城下。所城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城墻堅固,城堞呈梯形,外直內斜,高約6米,磚石套紅泥五層結構。全城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樓,各設大炮一門,吊橋一座。城內十字街中心建有牌樓,四個出口可通四城門。千戶所官署設在城中最高處,另有吏目廳、鎮撫司、旗纛廟等軍事、行政設施。

雙魚所城周邊還有配套軍事設施,如雙魚水寨、雙魚炮臺、烽堠等;東與今陽東的北津、海朗所城,西與電白的神電衛遙相呼應。明萬歷二年(1574)曾被倭寇攻陷,次年重修。清雍正八年(1730)置為縣署衙門所在地,而它作為地方海防軍事要地使用到清嘉慶十六年(1811)。2002年公布為陽西縣文物保護單位。

對雙魚所城的印象,最早來自有“東方的莎士比亞”之稱的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詩《陽江望夫石》。其詩曰:“峰如眉黛翠如環,破鏡迷離煙霧間。昨夜雙魚何處所?戙船多在海陵山。”此間的“雙魚”便是雙魚所城了。

雙魚城村黨支部書記張金生告訴南都記者,古代的雙魚城一帶近海,相傳海水漲潮時,會有兩條大魚遊至雙魚城下,故得名“雙魚”,此地更是有“鯉魚化龍”的故事相傳。

數百年過去了,滄海桑田。雙魚所城的城墻雖然已於20世紀70年代被拆除,刻有“雙魚城磚”字樣的城磚也被村民們挖去建屋,所幸整個城池的輪廓還在,東西南北諸門的位置也未變,東、西、北三道城墻還剩下中間的夯土墻,上面長滿了荒草和雜樹。護城河幾乎幹涸,只余北門一段,周圍長滿野草,有工人正在修建親水平臺。張金生書記說,親水平臺修建完成後,待荔枝成熟時遊客可以在這裏觀賞,景色非常美。

八角文昌閣,見證古城的文教功績

雙魚所城全盛時,士兵在這裏屯田練兵,繁衍生息,據說所城人口達到3萬之多。張金生介紹說,如今城裏常住人口只有2000多人,姓氏有十數個,人數最多的是張姓。

城裏至今廟宇眾多,有羽宸張宗祠、關帝廟、文昌閣、城隍廟、北帝廟、華光廟、五顯廟、真宇庵等等——道教、佛教以及地方性信仰在這裏和諧共處了數百年。

建於城中東南角的文昌閣是雙魚所城裏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作為當地最高的文化象征,見證著所城的文教功績和輝煌歷史。據現存《重建雙魚城文閣碑記》可知,雍正八年(1730),雙魚所城成了縣署衙門所在地,始建文昌閣。乾隆六十年(1795),陽江縣丞到任,見城中文昌閣坍塌,心中愀然,遂集紳耆重新修建,兩年後建成,並立碑記之。碑文曰:“余聞閣之初建也,人文蔚起,比戶盈寧。”極言文昌閣之教化功能。

如今的文昌閣高約20米,外觀看上去就像一座碉樓,分上下兩層,上為八角形塔頂,下為廟宇,石門框上鐫刻著一副對聯:“文光昭萬古,帝澤沛雙城”。進門可見神壇上供奉著文昌君,穿著文官服飾,左右分立執筆童子和捧墨仙官。張金生說,文昌閣長年香火鼎盛,每逢高考前夕,四鄉八裏的人都喜歡來這裏拜一拜,據說這裏文昌帝君能保學子們於千軍萬馬之中“殺”出重圍。南都記者環顧四周發現,墻上掛滿了錦旗,上面清一色都是高考學生和家長的祈願。

奇石與古井,那些關於建城的傳說

走在雙魚所城的街道上,見有幾塊堪稱鬼斧神工的奇石,天然而成,罕見稀有,它們分別是坐臥在東門的石鼓、西門的石雞、南門的石狗和北門的石人。

關於這些奇石還有一則美麗的傳說。相傳600多年某一晚,年輕的朱元璋經過上洋地區的郎官山時,被山賊追趕,靠近郎官山南麓的茅嶺時,聽到戰鼓擂擂,雞鳴狗叫,山賊嚇跑了。於是朱元璋走進一戶人家,見一對老夫妻帶著一孩子,便問道:“老人家,此地叫什麼村?有多少戶人家?”老人回答:“這裏叫茅嶺村,只得我一家人居住。”朱元璋感到奇怪,深更半夜,怎會有戰鼓聲和雞狗的叫聲?隨後留宿一夜,早上起來發現自己竟睡在巖石板上,不見了老人一家,只見到三座石人,以及不遠外的石鼓、石雞和石狗。他認為此地是風水寶地,暗暗發誓自己若飛黃騰達必在此建一座城,後來,朱元璋稱帝後果然在這裏建起了雙魚城。

張金生對記者說,這幾塊奇石除了石雞後來因修路被炸毀外,石人、石鼓和石狗至今仍屹立如初。更神奇的是,石人還會“長高”,“可能是地質運動原因,與幾十年前的高度相比,石人每年都在增高。村民們經常帶小孩子前來貼著石人量身高,希望他們快高長大。”

除了奇石,雙魚城裏有一口古井也充滿著神奇色彩。古井造型獨特,井壁為天然紅泥材質,不著一磚一石卻十分牢固,歷經數百年的消磨仍保存至今,它曾是雙魚城的重要水源。話說建城之初遭遇連月大旱,雙魚城臨海,城內沒有淡水資源,用水困難,加之蚊蟲肆虐,士兵身上長了毒瘡,又癢又痛。劉伯溫途經此地,觀測地形和風水後,讓人鑿挖了這口井,士兵們不但有水喝了,而且用井水洗瘡,不久也痊愈了。這就是著名的“劉伯溫點井”的故事。“古井井口小,直徑不到兩米,中部大,底端收縮,像一只大酒缸,井水清澈見底,水質很好,人們用井水煮食物,大熱天也不發餿,至今還在使用。”張金生書記說。

古城與古道,再度“攜手”邁向復興

2018年起,雙魚所城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入3500多萬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狠抓農房管控和風貌提升,全面建設美麗鄉村,村容村貌因此煥然一新,成為了陽西鄉村旅遊的網紅打卡點。張金生介紹,每逢周末古城裏便遍布遊人,最高峰達到500多人。

在雙魚所城的入口處矗立著一艘巨大的戰船雕塑,戰船的桅桿頂端是兩條大魚,中部則鑲嵌著兩塊豎的牌匾,上書“雙魚城”和“海防古道”,船頭的位置醒目地豎著十個大字“夢尋海防情,最憶雙魚城”。這句話一語道破了海防古道正是雙魚所城打開復興之門的“鑰匙”。

南都記者了解到,海防古道指的是位於雙魚所城北門外龍高山上的陽西古驛道示範段(上洋一溪頭),全長約36.65公裏。政府有關方面投資了1000多萬元,正在修建整條古驛道及21處驛站、觀景節點,串聯沿途的上洋大屋、河北漁港、雙魚古城等景點。

陽西文廣旅體局文化遺產股負責人華封犁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海防古道的修復、開發和利用,前景誘人。“海防古道的品牌效應已經逐漸顯露,四方遊人前來打卡古跡,正在策劃的廣東省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將進一步帶動了雙魚城村的旅遊。”

張金生書記顯然對古驛道定向大賽十分期待,他說,“我們要利用古驛道定向大賽這個平臺來提高我們鄉村旅遊知名度,下一步還要打造田園綜合體,發展民宿小農莊之類,吸引更多遊客到我們雙魚所城旅遊,發展旅遊業來促進鄉村振興工作。”

古城周邊

沈睡百年的古驛道正在被喚醒

出了雙魚城的北門不遠就是龍高山了,海防古道就在龍高山上,修復後的古道不但是徒步者的網紅打卡點,更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據陽西縣文廣旅體局文化遺產股負責人華封犁介紹,海防古道作為陽西縣古驛道示範段(上洋一溪頭),全長約36.65公裏,其中古驛道本體長約6.75公裏,連接線全長29.9公裏。分為上洋鎮雙魚城至溪頭鎮馬村段、上洋鎮石門嶺腳村至溪頭鎮石港陂士嶺段兩段。古驛道沿線有古城墻、墻磚、古井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2020年,古驛道沿線的煙墩嶺又新發現烽火臺遺存2處。“雙魚城海防古道煙墩嶺烽火臺遺址”也入選了《南粵古驛道重大發現》。

據悉,上洋-溪頭段古驛道是陽江海防歷史上的重要通道。明代海防政策與文化在陽西古驛道以及雙魚所城等節點遊有充分體現:雙魚城曾是明代的海防軍事建制單位“守禦千戶所”,而平時作為普通路徑的陽西古驛道,在與倭寇、叛軍作戰時也會作為部隊千裏疾行的重要通路,深受所城人愛戴的抗倭名將張元勛、殷正茂都曾親自帶兵在這裏打過仗。清朝時期,廣東官員也十分關註陽西的地方政治,而康熙年間雙魚城一度成為大草寇李積鳳的據點,清兵曾多次借驛道進軍雙魚城和龍高山等地,進行剿匪。雍正年間,雙魚城在廣東總督郝玉麟治理下,成為了陽江地區的縣丞署衙門,驛道也從軍事要道變成了漕運交通的道路。

華封犁還對南都記者透露,海防古道的修復於2019年12月開始,秉持修舊如舊的修復原則,所用石材均就近取山石,依據地形與原有石材來修復驛道。雙魚城海防古道主要為臺階型古道和坡道型古道。臺階型多選用當地開采的塊徑較大的條石或板石,搭接時對搭、錯搭和縫搭穿插使用。坡道兩側或單側布置排水溝。

據華封犁介紹,上洋鎮雙魚城至溪頭鎮馬村段已經建成,上洋鎮石門嶺腳村至溪頭鎮石港陂士嶺段仍在建設中。他表示,上洋至溪頭示範段的建設將整體提升沿途村鎮的農林旅遊和人居環境,“沈睡百年的古驛道,正在被喚醒。”

總策劃:戎明昌

策劃:王衛國 王佳

執行:劉煒茗 陳偉斌

學術支持:黃挺 楊培娜

專題統籌:周佩文

本期采寫:南都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陳悅

本期攝影:N視頻記者 何玉帥 阮增豪

本期視頻:N視頻記者 何玉帥 陳誠

本期直播:N視頻記者 吳燕妮 阮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