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竈臺松動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原來在家裏不出門的,現在願意出門逛一逛了。”

患小兒麻痹70余年的輪椅人士竺阿婆覺得,最近幾年來,上海無障礙設施在慢慢發生變化。有次取錢,發現一直去的銀行大門口多了一條無障礙坡道;不久前,政府上門給安裝了無障礙竈臺;如今去公園玩也有坡道、盲道……一點點細微改變都能讓她欣喜好一陣子。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對於上海的無障礙設施,殘疾人群體還有哪些改進的建議?上海如何提升管理的人性化尺度,讓城市更有溫度?記者決定跟隨體驗殘疾人士真實出行情況,來尋找問題的答案。

贊!地鐵服務耐心貼心

馮剛家住上海市崇明區,患血友病42年。體內缺少凝血功能,骨膜磨損,多塊骨骼變形,不能久站久行。幾年前,他購買了一輛電動輪椅,希望能在上海獨立出行。

11月17日,馮剛乘坐公共交通前往中心城區辦事,全天需換乘3趟公交,2趟地鐵。征得他同意後,記者以路人視角全程跟拍。正午,在汶水路共和新路站,馮剛坐上電動輪椅與記者相見,接下來他的行程是換乘地鐵1號線到人民廣場。

驅動輪椅進入地鐵1號線站廳,馮剛駕輕就熟地來到服務窗口,找到工作人員說明了自己要前往的站點。通過寬敞的無障礙閘機進站後,馮剛徑直到角落的一部白色電梯前等待。電梯門上貼著藍色的輪椅型無障礙電梯標識,下方印有“乘梯前請先按通話按鈕與工作人員聯系,由工作人員前來開啟”等服務信息。可能因為已與服務窗口通過氣,站廳內傳來“本車工作人員聽到廣播後請打開莘莊方向電梯”的廣播聲。不一會兒,一名身著黃馬甲的工作人員聞聲趕來,開啟無障礙電梯並陪同馮剛一道到達了站臺。

△地鐵1號線工作人員幫馮剛打開專用無障礙電梯。

上地鐵時發生了小插曲:站臺到車廂有段小縫隙,輪椅的前輪較小,剛好卡住。好在站臺工作人員的操作還挺熟練,推在後面的雙手用力下壓,而馮剛則擡起雙腳調整重心讓前輪翹起,兩人合力把輪椅“拔”了出來。有驚無險地進入了車廂後,“滴滴滴”,地鐵關門提示音剛好在他身後響起。

一天的行程快結束,最後一程時,馮剛乘坐的也是地鐵。傍晚,他在地鐵6號線世紀大道站上車,前往五洲大道站換乘申崇六線回家。這一趟,服務更是稱得上貼心。記者看到,五洲大道站下了地鐵後,著羽絨制服的地鐵工作人員耐心地問了馮剛要前往的地點,然後全程陪著馮剛出站、乘無障礙電梯。天已經黑了,也許是擔心馮剛找不到路,她引著馮剛一直走到汽車站附近後,才返回工作崗位。

△地鐵6號線工作人員將馮剛一直送到汽車站附近。

公交無障礙翻板挺好用

除首尾兩次是地鐵外,馮剛下午的行程還有3趟公交車,均屬於無障礙公交線路。

在人民廣場地鐵站出來時,他準備乘坐49路公交車。可能是由於建得比較早,人民廣場的49路公交站臺沒有無障礙通道。馮剛繞了半圈後,操控輪椅停在站臺旁的馬路上。

沒多久,49路公交車到站,馮剛向女駕駛員揮手致意要上車。待其余乘客正常上車後,駕駛員向前繼續行駛半個車身的距離,將公交車的後門對著馮剛輪椅所在的位置,然後走到後門處,彎腰拉開拉環,將無障礙翻板展開,搭在地面上。由於是從地面上車而非站臺,翻板的斜度稍稍大了些,馮剛的電動輪椅爬不上去。於是,一名熱心的灰西服男乘客也來幫忙,和駕駛員合力將馮剛連人帶車“端”進了車廂。

△乘客和駕駛員一同把馮剛推上49路公交車。

從陜西北路站下了車後,馮剛前往延安中路換乘01路公交車。公交車靠近站點時遇到了情況,前有環衛車後有私家車,車想靠近路肩但條件不允許。鳴笛趕走了前後車輛後,公交車反復挪動幾次,終於距離足夠無障礙翻板搭在馬路路肩。整個過程耗時約4分鐘,司機師傅和乘客並沒有不耐煩。這次翻板是搭在站臺上,傾角很小,馮剛的輪椅上車還蠻順利的。

最後是換乘隧道三線。第一輛車到時,乘務員和駕駛員發現無障礙翻板卡住了,拉了幾次翻板的拉環,都紋絲未動,又用鞋跟猛踩了幾下也沒有松動,只得招呼馮剛乘坐下一輛隧道三線。不巧的是,下一輛車又遇到了相似的情況,好在駕駛員拿出榔頭朝拉環處砸了幾下,撬開了翻板。

建議增多無障礙出口提示

從中心城區返回崇明區前,馮剛回顧了一天的出行過程,提出了一些建議。

“如果可以多些無障礙出口信息的提示,會少走很多冤枉路。”從地鐵的乘坐體驗來看,馮剛覺得服務上無可挑剔,要說不甚滿意之處,則是無障礙信息標識不足。一天的出行中,有些路他繞了遠,特別是在較大的地鐵站,十幾個出口,但能供輪椅通行的不多,一些時間就被浪費在尋找有效出口上。

△墻上貼著18個出口的信息,但都沒有無障礙標識。

此外,馮剛在其他城市乘坐地鐵時,體驗過搭在站臺和車廂之間的無障礙墊板,輪椅上下車順暢很多。上海目前還未普及,也許可以做一些嘗試,補上缺口。

公交車方面,馮剛覺得目前的車輛功能足夠全面了,只要做好定期的維護,翻板卡死的情況就不會再發生。至於公交站臺,有的缺少無障礙通道,逐步建設補齊後,將為特殊人群的出行提供更多方便。

△馮剛和他的電動輪椅。

但瑕不掩瑜,殘疾人士在上海出行,已越來越便捷。同竺阿婆一樣,馮剛對上海市無障礙環境的改善深有同感。新建的公園、綠地、商場等公共場所會無障礙通道已是標配;老舊公園、商場、車站在裝修改建時也會補足無障礙通道;車站、機場、商場都有增設無障礙專用停車位,並給予免費停車的照顧;市內公交車在更新換代時引進了具有無障礙延伸踏板的新型車輛,特別是多條線路新能源車輛還具有側傾功能,方便殘疾人上下車;路口紅綠燈增加了語音提示功能,方便盲人朋友安全通過路口等等,這些人性化之處不勝枚舉。

在漢口路江西中路站調度亭,剛結束一趟班次營運的49路駕駛員王麗鳳對記者表示,“對於無障礙設置的使用,我們是經培訓過的,無障礙翻板也是每天拉、每天擦。沿線經過醫院時,經常遇到殘疾人士上車,我們會很自然地去幫忙。”她表示,“希望殘疾人士多來乘車,不要有顧慮。這樣司機們也可以多實踐,不然一年只碰到一次就慌了。”

欄目主編:毛錦偉 文字編輯:鄭朕

來源:作者:鄭朕 趙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