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樹上結滿杏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本周末,海澱區山後3千余畝“貢杏”玉巴達,從山腳到山上陸續成熟,吸引不少喜食鮮杏的遊客前往遊覽采摘。記者了解到,玉巴達杏在北京有記載的栽植歷史已經500多年,曾經“從四季青往海澱後山(西六環外)遍地都是”,到如今只剩最後3千余畝,海澱區也采取了“搶救”老品種行動。

百年老杏樹設立圍欄、GPS定位

老話講“芒種至,見黃杏”,說的就是鮮杏會在24節氣中的芒種前後成熟。記者在海澱區緣聚園鮮杏采摘園看到,這裏的杏已經進入了成熟期,黃綠帶紅的玉巴達杏掛滿枝頭,散發出鮮杏特有的清香,吸引了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前往采摘。“個兒大皮薄,咬上一口糯軟酸甜。這可是不少北京人心裏的老味道。”前來采摘的市民郭阿姨說。

海澱貢杏成熟,吸引不少市民前往采摘。攝影/新京報記者 陳琳

在杏園深處,有一棵杏樹圍上了柵欄,海澱區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科科長侯進介紹,這棵樹的樹齡已經超過百年了,為了保護玉巴達這個品種,海澱區采取了搶救行動,“我們已經找出了20多株百年老樹,進行了建檔保護,包括給樹木圍上柵欄、進行GPS定位,給種植戶補貼有機肥等,這項工作還在繼續。”

根據海澱區誌記載,“海澱地區栽培杏已有500多年歷史,品種繁多,資源豐富,產於北安河的優良品種玉巴達,明代曾為貢品”。相傳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行軍至海澱西山,又累又餓,忽見一棵杏樹上的果實又大又圓,采下食之,酸甜適口,汁多味香,味道極其鮮美,於是將該杏樹賜名“玉巴達”。

據了解,海澱區現有玉巴達杏3千余畝,主要集中在蘇家坨鎮的北安河村、管家嶺村、草場村、西埠頭村、七王墳村、車耳營村等村。這裏的自然地理環境非常適宜杏樹生長,配以高品質的山泉,使玉巴達杏風味濃郁,香甜爽口,是海澱杏的代表。

“搶救”老品種,計劃申請國家農業文化遺產

玉巴達杏是海澱的特有品種,“可以說這是真正的北京老味道。”侯進說,玉巴達杏是海澱區第一個地理標識產品,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經濟效益的擠壓,現在玉巴達杏的種植面積正在縮減,到目前海澱還剩最後3千余畝。而鼎盛時期,玉巴達杏的種植面積“從四季青往海澱後山遍地都是”。

海澱區農科所所長鄭禾介紹,杏和別的果品不一樣,它成熟以後,很快就會掉落地下,“尤其是最近氣候比較幹熱,所以它成熟的速度非常快,從現在開始一直往後推10天左右,都是最佳采摘期。”這既是杏的特點,也是缺點——鮮杏往往要在七八成熟時采摘,但這時候口感並不好,一方面市場反響不佳,另一方面,運輸過程中損壞率較高,不像櫻桃耐貯存、經濟效益好,因此果農不願意種植。

記者在海澱陽臺山附近的果園看到,不少杏園中夾雜著櫻桃采摘園,這些園子在之前都是種杏的。鄭禾介紹,從2013年起,海澱農科所啟動了海澱杏產業提升項目,通過尋找百年杏樹,收集挖掘杏樹傳奇與故事傳說,為百年杏樹掛牌,開展保護工作。但當年杏樹栽植面積有4千多畝,這麼多年保護下來,栽植面積還是不可避免地在縮減。

鄭禾說,如果不采取措施,玉巴達杏種植面積逐漸縮減到品種滅絕也是有可能的。“一旦這個品種滅絕,再也無法恢復,這對種業資源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損失。而且我們也有義務讓老口味繼續流傳下去。”

侯進也介紹,海澱區在持續開展玉巴達杏的“搶救”工作,下一步計劃申報國家農業文化遺產。從老品種的保護角度,繼續挖掘老杏樹,通過建立檔案、設立圍欄、GPS定位來進行保護,同時開展種植戶培訓,提高他們種植的能力和積極性,讓老品種果樹持續發展。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張璐 校對 劉軍